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
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五省六部制,确立于
隋朝,于开皇元年(581年)由隋文帝杨坚确立,
唐朝进一步完善,此后经历代修缮,一直到清末。
历史沿革
东汉雏形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
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
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设立
台阁制,以“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方式削弱三公权利,代之而来的是“尚书台”和六曹机构权利的大大加强,这就是后来“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加强了皇权缓和阶级矛盾为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西晋时,有吏部、
殿中、
五兵、
田曹、
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
隋唐确立
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设立“
五省六曹制”,五省包括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其中秘书省掌书籍历法,内侍省则是专门的宦官机构,两省较少涉及国家政务;实际的中央行政机关为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吏、度、支、礼、兵、都官、工六曹。
唐朝建立之后,效仿隋朝的
五省六曹制,设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
后世演变
1086年,
北宋反变法派执政,改为三省共同议事,奏请取旨,分省治事行下,实际上使三省合一,后习惯上常统称三省。
南宋公元1129年,又实行三省合一,二十四司也时或省并,如1129年以礼部兼主客,
祠部兼膳部,兵部兼职方,
驾部兼
库部,
比部兼司门,工部兼
虞部,屯田兼农部等,还省并若干寺监入六部。公元1163年,又进一步省并六部下属诸司,如以
司封兼
司勋,礼部兼
祠部,兵部兼
驾部,都官兼
比部,工部兼
屯田等。
辽代
南面官系统中,设三省六部(其中“中书省”初名“
政事省”),设官同于宋制。
金、
元、
明只设一省六部,一省,金为尚书省;元、明为
中书省。1380年明朝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至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制。
组织架构
三省
隋文帝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
三公、五省(尚书、
门下、
内史、
秘书和
内侍)。三师、
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五省之中,只有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三省各有明确分工。
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
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
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
同平章事”即
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
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
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由中书省外派的“
行中书省”即“行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
丞相、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
永乐帝时设
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
诏令,明宣宗后拥有票拟奏章的“
票拟权”。
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
东汉时即设
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
黄门侍郎、
给事中、
散骑常侍、
谏议大夫、
起居郎等官。
尚书省
官僚机构。
南朝宋得名,前身为“
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
魏晋至
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户部、
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
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
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六部
三省的长官
侍中、
中书令、
尚书令相当于
秦汉时期的
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
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
历史演变
1.秦
秦朝在
少府下设尚书,主管典籍,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2.汉
汉武帝刘彻夺外朝(以丞相为主的正式的政府机关)权,设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专门处理军国大事。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
中书二者来转达表章,沟通
内外朝,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汉成帝置“四曹尚书”,即
常侍曹、
二千石曹、
民曹、
客曹尚书,此后世“六部尚书”之滥觞。
东汉时设置
尚书台,统领百官政事,长官称尚书令。但是此时的尚书台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
官品低微,所以另派大将军、
大司马、
太傅以
录尚书事的名义秉政。
东汉末设
侍中寺,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置侍中、
散骑常侍等官,多以卓有学识的士人充任,为一时清选。
3.魏晋南北朝
三国时
魏武帝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
少府的尚书
吏部曹、
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将汉武帝建立的内朝转为
外朝官署,这是尚书省建立的开端。按:东汉时虽有尚书台、已经成为处理政务的主要机关,但毕竟是隶属于内廷的官署,不能说是国家的正式政务机关。
魏高祖曹丕以尚书诸曹权力过大,遂以曹操设立的专门处理机密文书的秘书省为基础另设中书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置
中书监、令各一人,以中书监为长官。
南北朝时
侍中、散骑常侍的权力逐渐扩大。北朝则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治机构的重心。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
4.隋
隋朝建立后,
隋文帝杨坚将北周仿照
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隋设尚书、门下、
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
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
宦官机构,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三省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其中,决策者为内史省,长官称内史令;审议者是门下省,长官称纳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礼、兵、
度支(后改称
民部)、都官(后改称
刑部)、工六部。隋朝,三省长官均为相职,同时,三公、三师也参预朝政,也是宰相。
5.唐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皇权对于
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首先、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因为尚书仆射是
职事官从二品。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七年,
萧瑀、
李勣并“
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渐渐地,中书令、
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
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新唐书》卷46《
百官志》)主要有“
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八年,右仆射
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
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
兵部侍郎岑长倩)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
长兴四年为避讳(
慕容延钊父名章),曾改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
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
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
政事堂议事。自
武德年间开始,
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
通典》:“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
永淳年间,“
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
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使决策、行政一体化
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
文昌台、
都台、
中台,
旋复旧称。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
西台、
凤阁、
紫微省,
旋复旧称。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
东台、
鸾台、
黄门省等,旋复旧称。
6、五代
制度与唐无异,但是由于连年征战,实际上宰相并不掌握权力。三省形同虚设。政事多由皇帝特派使臣办理,成为宋代以差遣为正官的开始。
7.宋
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
宋代
官制“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不但宰相为临时职务,天下无官不为临时职务,至于“非奉别敕,不得治本官事”。
按《
宋会要·
职官》“中书令,
侍中,及
丞郎以上至三师、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但实际上,有以侍中衔出任宰相职务的现象、却没有以中书令衔出任为宰相者,中书令与尚书令一样,都是荣誉头衔。其他皆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二《三省》:“国初三省长官第为空名,惟侍中有真拜者。”)
宋代通常二相并任,较唐朝时少了许多。也有独相一人或三相并置的。三相并置时,以
昭文馆大学士为首相,次相监修国史,末相兼集贤殿大学士。二相并任的,
首相并兼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神宗元丰改制时,尽废差遣职。以三省长官任宰相,诸官均以本官治事。以尚书令、中书令、
侍中,官高不便轻授。遂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例兼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右仆射例兼中书侍郎,为中书省长官。
政和二年,废尚书令,改侍中为左辅、
中书令为右弼,皆虚其位;并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
少宰,仍兼中书、门下两省侍郎。
靖康元年,复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三省长官名称皆依元丰
官制。
南渡后,凡事力图复太祖、太宗旧制。建炎三年,尚书左、右仆射皆加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中书与门下二省为中书门下。
孝宗干道八年,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
右丞相,废
侍中、中书令、尚书令虚称,遂为定制。
8.元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9.明
明初不设中书令,仍以中书省统六部,长官称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诛
胡惟庸,废
丞相,撤销
中书省,
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三省六部制的
三省彻底废止。
10.清
清沿明制,以
六部尚书任天下事,其上先后有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