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泛指记录唐代历史的
纪传体正史,有《
新唐书》《
旧唐书》两种。五代时期,
后晋时
刘昫、
张昭远等编纂了一部《唐书》,至宋代,
欧阳修、
宋祁等又编纂唐代史书,亦称“唐书”。为对两者加以区分,史家便将欧阳修等人所著之唐书称为《新唐书》,而将刘昫等人的著作称为《旧唐书》。
编纂过程
后晋官修《唐书》,成于众手。还在
后唐时期,就对
旧唐书的修撰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但直到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二月才正式开始编修,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六月修成,历时四年多。旧唐书原来是由宰相
赵莹监修的。他在组织人员、收集史料和确定体例上,提出了不少建议和规划。以后的宰相
桑维翰、
刘昫也相继担任监修。而在具体编撰旧唐书时,参与者有
张昭远、
贾纬、
赵熙、
郑受益、李为先、王申等人。当《旧唐书》修成时,恰好是刘昫监修唐史,由他奏上,所以题“刘昫撰”。
这部《唐书》,记事起自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
李渊称帝,终于唐哀帝
李柷天佑四年(907年)
朱温灭唐,记载了有唐一代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其卷数,历来说法不一。今本有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刊传一百五十卷。该书叙述史实比较详细,保存史料比较丰富,但由于成书仓促,所以这部唐书对于唐代晚期史事的记述,仍显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
在
北宋编撰的《新唐书》问世以后,《唐书》始有新旧之分。
宋仁宗认为《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
欧阳修、
宋祁、
范镇、
吕夏卿、
王畴、
宋敏求、
刘羲叟等人。《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它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
旧唐书》之上。
总的说来,
列传部分主要由
宋祁负责编写,志和表分别由
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最后在
欧阳修主持下完成。本纪10卷和赞、志、表的序以及《选举志》、《仪卫志》等都出自欧阳修之手。因为列传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欧阳修只是主持了志、表的编写,出于谦逊,欧阳修认为宋祁是前辈,所以
他没有对宋祁所写的列传部分从全书整体的角度作统一工作,因而《
新唐书》存在着记事矛盾、风格体例不同的弊端。所以《
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
宋祁有文名,曾任
知制诰、
翰林学士等职。他历时十余年完成列传,于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交齐全部列传的稿子。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古文,他因参加推行“
庆历新政”的活动,被贬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写定本纪、志、表,已是
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
清代
王鸣盛以《宋史·宋祁传》、《欧阳修传》为据,认为宋祁修书“在
仁宗天圣之晚年,历明道、
景祐、
宝元、
康定,至
庆历中
告成,以书成进
左丞云云”;“(欧阳)修之修《唐书》,乃在嘉祐之前至和年间事,距祁稿成时,相去已十余年”,“书成,上距祁稿成约又二十余年矣”。因此,“二公修书不同时明矣”。这一说法,迄今仍为部分学者沿用,都
未发现王呜盛搞错的关键所在。其根源在《宋史·宋祁传》将“诏求直言”的时间误作“景祐中”,而这又是《宋祁传》中的一个年号。传中宋祁受命纂修《唐书》在“诏求直言”前,故王呜盛误以为宋祁修《唐书》自天圣至庆历,前后差不多也是17个年头。但《宋史·仁宗纪》
景祐年间并无“诏求直言”一类的事,
皇祐元年才有“诏
台谏非朝廷得失”。《宋祁传》中宋祁“直言对”后紧接“进温成皇后为贵妃”,与《仁宗纪三》的记载相符,时在“皇祐”,而非“景祐”。显然,《宋祁传》是将“皇祐”误作“景祐”了,一下子把时间提前了10多年。
王鸣盛提到宋祁“守
亳州,以稿自随”,《宋祁传》说得很清楚,是因为“坐其子从张彦方游”。传中虽无明确纪年,但宋祁是附在其兄宋庠传后的,前面《宋庠传》明明白白地写着:皇祐三年,“祁子与
越国夫人曹氏客张彦方游”。
宋庠受牵连
罢相在这一年,
宋祁出知亳州也是这一年。此时尚“以稿自随”,仍在修撰中,怎么会在庆历中告成?王呜盛的失误,一是不知“
景祐”当为“
皇祐”,二是后来在《
蛾术编》卷九考知“祁修书凡七年,而自皇祐元年至三年独秉笔,自此出知亳州,皆书局自随以至于成,凡历十六年也”,却仍然坚持“宋欧修《
新唐书》不同时”的结论。《宋史·宋祁传》的这一年号错误,除了《
宋景文集》卷二九《直言对》有案语注明“仁宗本纪皇祐三年
春三月诏求直言”,“本传作景祐中误”而外,迄今竟似无人知晓,请同仁们注意。就整个《
新唐书》的纂修而言,应当说:新修唐史前后17个年头,前10年宋祁主持编修,后7年欧、宋共同“刊修”。
修撰《
新唐书》的指导思想,在《
进新修唐书表》中说得非常清楚:唐有天下,几三百年,其君臣行事之始终,所以治乱兴衰之迹,与其
典章制度之英,宜其粲然著在
简册。而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盖又百有五十年,然后得以发挥幽沬。补缉阙亡,黜正伪缪,克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商、周以来,为国长久,唯汉与唐,而不幸接乎五代。衰世之士,气力卑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而使明君贤臣、俊功伟烈,与夫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以动人耳目,诚不可以垂劝戒、示久远,甚可叹也!
唐书对比
篇章设置
通常都以新书废
旧书61传、增331传,但对其原始根据却说法不一。有说是“
文征明《重刻
旧唐书序》言”,有引作“马端临在《
文献通考》中指出”,也有不少人看出马端临是引用的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的著录:“凡废传六十一,增传三百三十一。”清代
钱大昕另有统计,也被认为“遗漏很多”。新书共增修了315传,包括“只有一两句话极简略”的记载,不包括“诸帝公主传所记二百一十二个公主”[8]。事实上,那种“只有一两句话”追述其在唐代先祖的记载,作为“
人名索引”开列得越细致越有利于读者,但这绝不能视为是人物小传或新增人物传,两者不应混同。其实,关于新书增废旧传的情况,《
新唐书》的编修者是有他们的
统计标准和统计数字的。《
郡斋读书志》卷七《史评类》著录,
吕夏卿撰《
唐书直笔》4卷、《唐书新例须知》1卷,为其“在书局时所建明”。其中,《唐书新例须知》记有“新书比旧书增减志、传及其总数”。这就告诉人们,吕夏卿作为
编修官,在当时有过统计。
尽管在《郡斋读书志》的著录中未记录其“增减志、传及其总数”的具体数字,但这个统计数字无疑会存于书局,并为各编修官所熟记。据《
玉海》卷四六《嘉祐
新唐书》条引《
国史志》云:纪十、志五十、列传百五十。凡废旧传六十一,增新传三百三十一,又增三志、四表,凡二百二十五卷、录一卷。(旧史凡一百九十万字,新史凡一百七十五万九百三十字。)所谓《国史志》,指北宋《国史》中的《
艺文志》。北宋《国史》,仁宗天圣八年修成太祖、
太宗、真宗《三朝国史》,神宗元丰五年修成仁宗、
英宗《两朝国史》,
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修成神宗、
哲宗、
徽宗、钦宗《四朝国史》。其中,仁、英《两朝国史》120卷,纪5卷、志45卷、列传70卷,
宋敏求作为
史馆修撰参预其编修。因此,《两朝国史·艺文志》著录《嘉祐
新唐书》,必然要依据当年书局的统计数字,更何况宋敏求又是当年《新唐书》的六编修官之一。《
郡斋读书志》据此记录了“旧书约一百九十万,新书约一百七十四万(言)”,而《
直斋书录解题》则据此记录了“凡废传六十一,增传三百三百十一、志三、表四”,为《
文献通考》、
文征明等转相引录。笔者以两部《唐书》每卷人物列传前的目录为统计依据,除去各自的重复,所增(包括正传、附传)、所废(仅指正传)数字极为接近上面所引《国史志》的数字(诸帝公主不在统计之列),证明“废旧传六十一,增新传三百三十一”,确实是《
新唐书》书局留给后人的一个严谨性的统计。今后,再引用这个数字时,不要误以为是书局“局外”人的说法,并请分清其增、废的具体情况。
由于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
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参考,《
新唐书》对志特别重视,新增了《
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
新唐书》的创举。《选举志》与《兵志》系统地整理了唐朝
科举制度和
兵制的演变资料。《
食货志》增加为5卷,不仅比《
旧唐书》份量大而且比较有系统、有条理地保存了大量社会经济史资料。《
地理志》着重叙述唐朝地理沿革,记载军府设置、物产分布、水利兴废等情况,补充了不少《
旧唐书·地理志》所没有的资料。《
天文志》和《历志》在篇幅上超过《
旧唐书》3倍以上,记载了唐代流行的7种历法,特别是保存了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
大衍历》的《历议》,反映了唐代历法理论的水平和发展高度。《
艺文志》比《
旧唐书·经籍志》增加了很多,特别是
唐玄宗开元以后的著作补充了不少。如
李白、
柳宗元的著作,就有一些是《
旧唐书》所没有收录的。新唐书还增加了宰相表、
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虽有错漏,但也可以起备查作用。
文字编裁
北宋人认为,《
新唐书》要比《
旧唐书》高明。他们严厉批评《
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曾公亮进
新唐书表》),自以为《新唐书》无论从体例、剪裁、文采等各方面都很完善。《
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
曾公亮曾上皇帝表,颇为得意地说:“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大大胜过《
旧唐书》的地方。的确,《
新唐书》从文采和编纂上比《
旧唐书》强。因为:一、其主要作者宋祁、
欧阳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学家。
宋祁及其兄
宋庠,在当时有“二宋”之称,宋人《东轩笔录》说宋祁“博学能文,天资
蕴籍”;欧阳修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为其特长。他们笔下的功夫当然不同一般。参加编撰《
新唐书》的其它作者,也都为北宋时期名家高手。
宋仁宗
嘉祐年间曾公亮《进
新唐书表》中所列之
范镇、
王畴、
宋敏求、
刘羲叟等,都是当时文坛知名人物。范镇曾为
翰林学士,文笔流畅,有《东斋纪事》等百余卷流传于世。王畴文辞严丽,一向为世所称。宋敏求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于藏书,曾编《
唐大诏令集》和《
长安志》,对唐史十分熟悉。刘羲叟是著名天文学家,后来曾助
司马光编《
资治通鉴》,《
新唐书》用这些人主笔,自然文采粲然,体例严谨。另一方面,宋、欧等人在修《
新唐书》时,态度也很认真。
欧阳修负责本纪、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传部分时间更长,前后长达十余年。他曾一度为
亳州太守,“出入内外”把这部稿子随身携带。在任成都知府时,每天晚宴过后,开门垂帘燃烛,几乎都要著作到深夜。这种认真谨严的态度,使《
新唐书》在不少方面的确胜过《
旧唐书》。
《
旧唐书》因撰稿时间仓促,有些转抄自
唐实录、国史的痕迹都没能抹掉,存在许多“
大唐”、“本朝”、“今上”字样。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乾浄等方面,后期大不如前。例如,穆宗以后的本纪内容繁琐冗杂;历志、
经籍志叙述仅至
玄宗时代;列传中对唐代末期人物缺漏较多;还存在着一人两传、一文复见等现象。这些都说明旧唐书比较粗糙。相较而言,《
新唐书》在体例和笔法、风格上显得比《
旧唐书》完整严谨得多。另外,《
新唐书》在列传的标名上也作了归纳整理,如把
少数民族仕唐将领合并到“诸夷蕃将传”中;把割据的
藩镇也归到一起来写等等。这样,就使得眉目更为清楚。这些都是在文笔、编裁方面,新书胜过旧书之处。
此外,《
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
府兵等
军事制度和
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
宋史》等所沿袭,保存了我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
新唐书》的宰相、
方镇诸表,也给读者认识
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著名史论家
王鸣盛在《
十七史商榷》中说:“新书最佳者志、表”。这是公允的评价。
自
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
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
新唐书》在我国
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但是,在写法上,《新唐书》也有不及《后唐书》的地方,例如有的纪、传失之太简,甚至作了毫无道理的砍削。清代史评家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曾提及,《
新唐书》
本纪较旧书几乎减去十分之六七。
有人统计,《
旧唐书·本纪》部分近三十万字,到《
新唐书》仅剩下九万字,而《哀帝本纪》旧书约一万三千字,新书只剩千字左右。这种过简的写法,使《
新唐书》失去了许多重要史料。又由于苛求文字精炼,
宋祁、
欧阳修等不惜删去许多重要情节,如《
旧唐书》里写得十分生动、极为悲壮的《封常清传》、《高仙芝传》,到新书删削得索然无味。尤其不应该的是由于排佛的偏见,《
新唐书》将玄奘、一行等事迹一概不写,致使这两位伟大翻译家和科学家,在《
新唐书》中竟无反映。
收集保存
《旧唐书》的作者离唐代很近,
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唐代史料,特别是唐代前期的史料。重要的有
吴兢、
韦述、于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继纂述的唐书一百三十卷,它对唐初至
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事件叙述比较完整。还有唐高祖至
唐文宗的各朝实录。但是,《旧唐书》的
编纂者对唐代后期的史料掌握较少,只有
武宗实录一卷和其他零碎材料。
相较而言,在史料方面,因为北宋时期比较安宁,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据专家估计,
司马光修《
资治通鉴》时参考史料达三百种之多,《
新唐书》的修撰与《通鉴》时间相近,司马光看到的,宋、欧等势必见到。如在《
新唐书》增加的《李绩传》记载立武后之争时的态度,记
房玄龄论守成之难易,都是《
旧唐书》和其它书所不及的。
其它如《
新唐书》的《
食货志》里增加了唐朝屯田、和籴、矿冶等资料;《地理志》记载各地
河渠陂堰的灌溉情况和各州的土特产,也都是他书少见的珍贵史料。
欧阳修还是当时有数的金石大家,他对古代
金石学颇有研究,曾撰《
集古录》,用金石刻的记载考证史实。最有名一例,即他用
孔颖达碑文考证出这位唐初杰出经史学家
表字冲远的事实。这些都使《
新唐书》在某些史实考证方面略胜《
旧唐书》一筹。
新唐书还在列传中保存了一些
旧唐书所未载的史料。自
安史之乱以后,史料散失不少,
唐穆宗以下又无官修实录,所以
宋祁为唐后期人物立传,采用了不少小说、笔记、传状、
碑志、家谱、野史等资料。同时,还增加了不少唐代晚期人物的列传。关于少数民族的种族、部落的记载,新唐书比旧唐书多而且详。据
赵翼《廿二史札记·新唐书》载:“观《
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唐代史事,无虑百数十种,皆五代修唐书时所未尝见者。据以参考,自得为详。又宋初绩学之士,各据所见闻,别有撰述。”这一切对修唐书都提供了有用的资料。许多列传中采用了小说、文集、碑志、逸史和政书等文献。诸志在采用“旧书”各志资料之外,又有新的扩大。有关实录、
政书、逸史、文集、碑志以及小说等文献,均在采摘之列。
然而,就一些时段或方面而言,《旧唐书》叙述史实比较详细,保存史料比较丰富,便于读者瞭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例如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比较芜杂,为后人所讥议,但也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
庞勋起义、
黄巢起义,在
懿宗本纪、僖宗本纪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由于列传都分
庞勋无传、黄巢传简略,这些记载就更为可贵。
昭宗、
哀帝两纪,对某些藩镇、宦官的嚣张跋扈,叙述颇为详细,反映了唐王朝覆灭时的某些具体情景。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的唐纪部分,大抵采用旧唐书,就是因为它记事比较详细明白的缘故。
《旧唐书》还采录了不少富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如《吕才传》、《卢藏用传》,分别登载了两人反迷信的重要论文。《贾耽传》登载了他进奏所编
地理图志的两篇表。这些都是在中国思想史和
地理学史上有地位的文献。又如,在
傅奕、
狄仁杰、
姚崇等人的传中,登载了他们反对佛教的文章,从中可以考见唐代佛教盛行对政治、经济、社会的
重大影响,以及世俗地主反对佛教的斗争。这类文章其中有些见旧唐书最早保存下来的。继旧唐书之后出现的
新唐书,虽然在史料上作了许多补充,特别是志、表、唐代后期的列传部分比较突出,但新唐书行文和记事往往过于简略,使读者不易瞭解具体情况。对旧唐书登载的大量文章,新唐书有的删去,有的压缩成简短的片段,甚至因厌恶骈文,竟改写成散文,改变历史文献的原来面貌。相形之下,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就具有新唐书所不能替代的价值。
写作思想
《
新唐书》中正统思想较为严重。编写者对隋末、
唐末农民起义大加挞伐。在《
黄巢传》前冠以“逆臣”二字;对隋末
窦建德等农民军使用了极为恶毒的词汇,如“猬毛而奋”、“磨牙摇毒”、“孽气腥焰”等等。对
武则天,则诬为“弑君篡国之主”,声言写《武后本纪》目的为“著其大恶”,以便清算等等。诸如此类,都可看出《
新唐书》在观点的正统方面更强于《
旧唐书》。
传世版本
关于《旧唐书》,
中华书局在组织点校时主要参考了以下版本:(1)
南宋绍兴年间越州刻本(简称残宋本),全书已佚,残存六十七卷,百衲本
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即用此残本与
闻人诠本配补而成;(2)明
嘉靖年间闻人诠刻本(简称闻本);(3)清
乾隆年间
武英殿刻本(简称
殿本);(4)清同治年间浙江书局刻本(简称
局本);(5)清同治年间广东陈氏葄古堂刻本(简称
广本)。
由于《
新唐书》历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统地位,一般人只读《
新唐书》而不读《
旧唐书》,所以《
新唐书》宋以来的版本远多于《旧唐书》,流传的主要版本有:(1)南宋刻本4种,分别是十四行残本,旧藏皕宋楼,现藏日本静嘉文库;同十四行元补版残本,藏于
北京图书馆;十六行残本124卷,亦藏北京图书馆;
建阳书坊魏仲立刻残本,旧藏嘉业堂。(2)
元刻本,明
国子监根据元版修补印行。(3)明刻本3种,分别是成化年间(1465~1487)国子监刻本,
万历年间(1573—1620)北京国子监二十一史本,明末
毛晋汲古阁
十七史本。(4)清刻本多种,乾隆四年(1739)
武英殿刻本,附宋董冲《唐书释音》25卷。殿本又有各种
翻刻本、
影刻本、
排印本、
缩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开明二十五史本等。(5)商务印书馆
百衲本,以静嘉堂本为主,配合“北图”、“双鉴楼”及“嘉业堂”藏本,保存了《
新唐书》旧刻的真面目,胜于殿本。(6)
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底本用百衲本。2000年,中华书局又推出了简体横排本。
后世对《
新唐书》进行纠谬、辨证的著作颇多,举其要者有:(1)
吴缜《
新唐书纠谬》,20卷,分20门,凡400余事,宋元祐四年(1089)
成书,
绍圣四年(1097)上于朝廷。(2)
汪应辰《唐书列传辨证》,20卷,专攻《
新唐书》列传缺点。(3)
王若虚《新唐书辨》,3卷,见《
滹南遗老集》。(4)
陈黄中《新唐书刊误》3卷。(5)佚名《新唐书证误》(《
稽瑞楼书目》注录抄本一册)。(6)
罗振常《南监本
新唐书斠义》1卷,1936年上海
石印本。
其它考订著作还有:
旧唐书逸文12卷(清岑建功辑)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215-329页
影印本 读旧唐书随笔1卷(清蔡世钹) 味蕉小寮集本题读
刘昫书随笔 豫章丛刊本 丛书集成第3834册
旧唐书
校勘记66卷(清
罗士琳、
陈立、
刘文淇、
刘毓崧同校) 道光28年
扬州岑氏刊本 同治11年
定远方浚颐补刊
二十五史三编第6册影印本 卷1至卷55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45-?页 罗、刘
?盈斋刻本;卷56至卷66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1-173页
旧唐书疑义4卷(清张道) 正觉楼丛刊本
上海图书馆藏
稿本附勘同1卷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173-215页影印光绪7年
刊本旧唐书札记(清
李慈铭)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173-181页
新唐书纠谬20卷(宋吴缜)
明万历中海虞
赵开美刊本
武英殿聚珍本福建广东覆聚珍本附
校勘记2卷
知不足斋丛书十五集本附
钱大昕修唐书史臣表1卷
四部丛刊三编影印万历本 丛书集成第3835-37册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1-65页
新唐书纠谬校补(清钱大昕) 嘉定钱大昕全集第4册,陈文和辑校本
新唐书辨3卷(金
王若虚) 滹南遗老集卷22-24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64-83页
新唐书刊误3卷(清
陈黄中) 见南献遗徵 书目答问云未刻
唐书释音(宋董冲)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347-391页
影印重刻汲古阁本
原稿已成50卷,今藏章氏。铅印本仅本纪10卷。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391-581页影印本
南
监本新唐书斠义1卷(近人
罗振常) 1936年上海?隐庐
石印本新唐书斠议正误(罗振常)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329-347页民国时期
印本唐书兵志笺证4卷(今人
唐长孺) 1957年
科学出版社铅印本
唐折冲府考4卷(清劳经原撰
劳格补) ?斋丛书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
唐折冲府考补1卷(近人
罗振玉) 永丰乡人杂著本附补遗 广仓学社丛书二集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
唐折冲府考补
拾遗1卷(近人罗振玉) 辽居杂著乙编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
唐折冲府考校补1卷(近人
谷霁光)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
新唐书艺文志注(失名)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607-853页民国间抄本
唐方镇年表8卷考证2卷(近人
吴廷燮) 景杜堂铅印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 孙:
中华书局年本附
岑仲勉唐藩镇表(清华湛恩) 未见传本
唐藩镇年表1卷(清黄大华)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
唐藩镇指掌(明张大?)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853-889页影印民国重刻明刊本
唐将相大臣年表3卷(
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
唐功臣世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
唐镇十道节度使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
唐边镇年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
武氏诸王年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
唐诸蕃君长年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
唐书宰相
世系表订讹12卷(清
沈炳震) 新旧唐书合钞附勘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 6册删原表 据清来堂本
唐书宰相世系表补正2卷(近人
罗振玉) 七经堪丛刊本
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1卷
吐蕃传地理考证1卷
回纥等国传地理考证1卷
沙陀传地理考证1卷
北狄列传地理考证1卷
东夷列传地理考证1卷
南蛮列传地理考证1卷(清
丁谦)
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205-270页
新唐书吐蕃传笺证(今人王忠)
科学出版社1958年铅印本
唐书西域传注4卷(清沈惟贤) 光绪24年刊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581-607页影印本
唐书南诏传笺注(今人王忠)
稿本新唐书南诏传笺证
中华书局1963年
补唐书
张义潮传1卷(清
罗振玉) 永丰乡人杂著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84-85页
新
旧唐书合钞260卷(清
沈炳震) 补正6卷(清
丁子复) 嘉庆18年
海宁查世?刊本
新旧唐书互证20卷(清
赵绍祖) 嘉庆18年古墨斋刊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丛书集成第3838-41册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88-172页
新旧唐书合注(清
王先谦) 稿本,藏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新旧唐书
魏徵列传合注(清王先谦) 光绪9年
自刊本 此即新旧唐书合注中之一卷
新旧唐书西域传地理考证1卷(清
丁谦)
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有
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
续唐书(清
陈鳣)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889-?页
道光四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