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务处(Hong Kong Police Force),简称“警务处”“HKPF”,是隶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的纪律部队 。
历史沿革
开埠初期
1841年1月26日,
英国海军在
西营盘登陆
香港岛。1841年2月2日,英国最高代表查理士·
义律向香港居民颁发两条法令:中国人继续使用中国
律法及习惯,惟一切酷刑应予废除;非中国人则以英国法律审判。在4月威廉·坚伟出任总理巡抚,当时尚未有警察,只好由军队中抽调人手。为了执行这些法例,义律在4月30日委任威廉·坚伟上尉为首席裁判司,并委派他成立维持治安的队伍(警队前身)。1843年威廉·坚伟招募到28名警察,多是由英印士兵转职而来。1844年5月1日,警队根据《香港法例》第5号条例正式成立,初时称为香港警察队。第一家
警署名为“中央警署”,初期编制为35人,称为差役。差役领导称差头。1845年,建于
荷李活道太平山区
差馆上街。英警地位最高,待遇较好,有枪;次要是印警,有枪;最低是华警只有木棍。
1845年3月,原
伦敦警队警司
查理士·梅理(Charles May)抵港,管理这支殖民地治安队伍,成为首位差头(总长)。他以
爱尔兰警队的制度为蓝本,建立了一支171人的队伍,在中区、
香港仔及偏远的
赤柱兴建差馆(后正名警署),并尝试招聘质素更佳的差人(后正名
警察)。早期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除负责治安外,还负责消防、人口及出入境登记、签发牌照等。
到了1862年英国取得
九龙半岛后,香港总人口急速澎涨至12万人,当局随即严格地重组警队,实施严明的纪律,从
孟买本地步兵团聘请退役军人加入服务,并全面增加警察的薪金,以提高士气和工作表现。到了1870年代,警队已得到革新,并有效地运作。警队已清除腐败无能分子,并聘用了更多华人,又从爱丁堡警队招聘一些健壮的苏格兰人来港服务。1893年,时值33岁的
梅含理出掌警队,他设立了警察学院,规例规定每一个新聘警员必须在该学校接受训练。
随着发展,警队于1920年代成立刑事调查部,1930年成立
冲锋队,以处理严重罪案及小型骚乱。警队亦成立了属兼职性质的警察后备军及特别警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外籍警官离港参军。在这段期间,政府召集平民加入警队,共有352人经过宣誓仪式,被委任为特别警队,组成特别后备警队,并依其国籍,分别编成英印籍、华籍与葡籍三个大队。他们成为了工作繁重的正规部队的有力后援。为了加强警力,警队在遥远的
山东省招募人手,在
山东省威海卫港口签订雇用合约。他们体魄健硕,备受重用;警方遂成立一支特别的警察队。而在海上,警队在近岸航行的船只上派驻一支主要由白俄罗斯人组成的特别队伍,以设海防。
早期警队面对抢劫、赌博、绑票及海盗等严重治安问题,警队需由
大英帝国各地招募警员。到了1920年代,香港警察的编章编号前分别加上
英文字母,方便识别警察来自的地区:A代表欧洲裔(主要是英国);B代表从印度招募的印裔(主要为
旁遮普邦的
锡克教徒);C代表本地招募,说
粤语的广东人;D代表从山东
威海招募的山东人(即
香港鲁警);后来再加上E,代表从
俄罗斯抵达的
白俄。不同各区的警察配戴的警帽亦有所不同,欧洲警察使用在头顶有尖刺的头盔(后来改为
平顶帽);印度警察依照传统用布包头;
中国警察则使用圆锥状的竹帽(后来亦改为平顶帽)。警员夏天制服是
深绿色的,(后改为浅绿的卡奇色Khaki Colour),冬天则为深蓝色的呢料。警员之间的通讯要靠吹银笛。故此,当时香港有一条十分流行的顺口溜,传神的描述警察形象:ABCD,大头绿衣。捉唔到贼,吹BB。注:“捉唔到贼,吹BB”意为:抓不到贼,不停吹银笛子。
现代化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警队进行重组,大量海内外退役军人加入警队,在1946年,麦景陶出任
警务处处长,他向
港英政府争取增加各级警务人员的薪金及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当时
军器厂街的
新警察总部正在兴建中,应征加警队人数以千计,当中很多是退役外籍军人或其他殖民地警队的老手。及后,警队于边境兴建了一座座警岗,20世纪40年后人们仍称这些警岗为“麦景陶教堂”。
1948年,成立警察训练学校,提高了警队的执法与准
军事行动的能力。1956年10月10日发生
双十暴动后,警队在1958年成立了警察训练分遣队,负责维持香港的内部安全,为警队提供一支常设的紧急事故后备军,薛畿辅处长更改警务人员的职级结构,以打击贪污。最基本的改变是由大批年轻的非宪委人员担任
警署警长的新职级,从高级警长的手中取回行动工作和职位调派的
直接控制。此外,经过一次全面检讨后,薪酬方面也有普遍的提高。战后,警队亦开始招募女警担任后勤支持工作,首期受训的女警于1951年毕业。警察后备军与特别警察则于1959年合并为香港辅助警察队[6],而出入境事务则于1961年移交予入境事务处。1967年香港左派受文化大革命的感召发动持续半年的
六七暴动,警队严阵以待,多次驱散及搜捕示威者。1968年改组为警察
机动部队。1969年,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为表扬警队成功平息六七暴动,授予香港警队及辅警“皇家”称号,警队更名为皇家香港警察(Royal Hong Kong Police Force,英文简称RHKP),成为
英联邦5支拥有皇家称号的警队之一,并由雅丽珊郡主出任正规警队和辅警的荣誉总监。
1950至1960年代的香港警察,与其他港英政府部门一样,曾经都是贪污的
温床。当时不单是部分警员只作零星的贪污,而是相当部份的警员及警官,成群的与
黑社会勾结,特别是便衣警探部门,建立了“包娼庇赌”的地下秩序(黑社会)。政府多次成立打击贪污的部门,包括在警队下设立反贪污部,但都未能根治贪污。在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后英女王为嘉奖警队的贡献,在1969年赐予“皇家”二字成为皇家香港警察队。最后香港政府在1974年成立独立于警队外的
廉政公署,严厉打击政府及警队内的贪污。1977年警队内部不满廉政公署的调查手法,触发警员冲击廉署总部的事件。最后港督宣布特赦,对1977年
前发生较轻的贪污罪行不予追究,警廉冲突才得到平息。事后,警队接纳
调查委员会建议而成立警察队员佐级协会,以改善警队管理层与员佐级人员之间的内部沟通,并提升警员的待遇与福利。警队在1970年代开始致力改善警民关系,投诉警察组于1973年成立,警察公共关系科辖下的青少年组织-少年警讯于1974年成立。
香港回归后
随着香港回归,警队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落实本地化,首任华人警务处处长
李君夏于1989年履新。警队于1995年成立野外巡逻支队,接管
驻港英军的边境治安工作,而过去负责监控敏感情报及反渗透工作的部门-政治部则于1995年解散,要人保护及反恐等内部治安工作则交由行动处属下的不同部门负责。警队负责香港本地陆地及海港治安、交通执法以及巡逻与中国内地接壤的边境禁区。
香港是一个“警察城市”,警察比例为全球众多城市之中最高的,据官方
数字显示,香港警队是一支拥有(截至2019年12月31日)31154名纪律人员及4620名文职人员的队伍。除了负责香港本地陆上、海上治安;交通执法外,香港警察亦负责巡逻与中国内地接壤的边境,防止未经许可的人进出香港。此外,水警总区拥有一支超过110艘船的船队,是全球最大的水警编制之一。
除了维持治安和
交通秩序,香港警察亦负责办理社团、舞狮以及集会活动的申请。另外,警队亦设有政治部,负责监控敏感言论。而早期警队亦须负责
身份证、回港证(现由
香港入境事务处负责)及车牌登记事务(现由
香港运输署负责)。
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警务处设立
维护国家安全的部门,配备执法力量。2020年7月1日,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十六条的规定,香港警务处成立
国家安全处,执行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任务。
2021年4月29日,
中国军视网报道警务处展示中式队列画面。
2022年8月,香港警务处警察公共关系科(PPRB)正式升格成为公共关系部(PR Wing)。
获得荣誉
2024年5月,香港警务处在“2024世界关键通信大会”上获得人工智能(AI)紧急救援应用程序获奖。
香港警队共有3个项目参赛,全部取得入围资格,分别是入围“公共安全最佳应用”的“HKSOS紧急救援应用程序和智能搜救系统”,以及入围“先进技术最佳应用奖”的“HKSOS-Rescue AI”和“Signal Radar 搜救无人机”。最终“HKSOS-Rescue AI”凭借重塑传统救援工作模式的先进技术,在9个决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夺得“先进技术最佳应用奖”。
组织文化
警队抱负
使香港继续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安全及稳定的社会。
警队目标
为确保社会安稳,香港警队务必:
警队价值观
组织架构
行动处
包括四个组别:
辖下有行动组、重点及搜查组(包括
警犬队) 、警察机动部队行动部应变部队,及第四代指挥及控制通讯系统特别职务队。主要职责是全天候运作总部指挥及控制中心、处理行动工作的事宜,包括制订警队有关的指令、处理边境保安、资源的调配及与解放军驻港部队及其他海外部队联络等事务、策划及执行搜查行动,及发展新一代指挥及控制通讯系统。
香港警察机动部队(俗称“
蓝帽子”;英文:Police Tactical Unit,缩写:PTU),总部由训练组、支援组、研究及发展组和
特别任务连(俗称:
飞虎队;英文:Special Duties Unit,简称:SDU)组成。主要职责是为警队提供
内部保安训练,以应付任何治安或内部保安危机。警察机动部队大队亦为各总区提供一支训练有素、装备齐全及可即时调动的候命部队,以应付日常或紧急的任务。部队亦负责持续地检讨有关人群管理及控制公众秩序的战术和装备,以确保能适切地配合当前的行动需要。
爆炸品处理课(俗称:拆弹专家;英文: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 Bureau,简称:EOD)负责处理香港境内的所有非法
爆炸品﹝小口径弹药除外﹞,包括
化生辐
核武器。本课人员受过训练并有适当装备,可处理陆上和水底爆炸品。该课每星期平均奉召出动一至两次,处理项目由非法烟花,土制炸弹至
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巨型空投炸弹不等。
设有
反恐怖活动及内部保安组,演练及审核组,大型
活动策划组和
警察公众联络组。负责统筹警队应对重大事故、
紧急事件、大型公众活动,及反恐形势的策略和政策,及能力审核的工作。
辖下有三个组别:
支援课共分六个课︰
辅警支援课为
香港辅助警察队包括四千队员提供行政、管理及训练的
一站式服务。支援课辖下有:
香港警务处
警察公共关系部(Public Relations Wing)由香港警务处警察公共关系科(英文:Police Public Relations Bureau,简称:PPRB)正式升格而成。作为警队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公共关系部”其下分为
社区关系课、新闻及宣传课、媒体联络及传讯课三课,辖下13个组别:
1.项目及发展组 — 协助处理与社区联络有关的项目策划及
八乡少年警讯中心的未来发展工作,配合最新的科技及
社会发展,并透过不同的规划,提升设施以满足青少年的发展需要
2.警察传媒联络队 — 负责传媒联络工作,包括在现场协助传媒工作、与传媒沟通并处理与媒体有关的事件,及分担前线人员的传媒联络工作,以免影响他们的行动职务;
3.影视联络组 — 负责每周警声直播工作,处理与警察有关的电视电影拍摄申请,并与其他媒体合作不同拍摄项目;
4.少年警讯组 — 负责推动及培育青少年成为青年领袖灭罪伙伴,提升青少年的守法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让青少年发挥潜能,贡献社会;
5.行政组 — 负责“公共关系部」的文书及行政工作,
有效管理部门的档案文件,并进行分类储存,支援每一位同事快速处理日常所需的文书工作;
6.八乡青少年发展组 — 负责筹划在八乡少讯中心举办并以外展形式提供的训练,提升青少年对防止罪案和
社会责任的意识,装备他们成为
未来领袖;
7.社交媒体传讯组 —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向市民传播防罪灭罪信息,实时直播警队的传媒简报及其他大型活动;
8.新闻及宣传课 — 负责新闻室24小时无休的传媒工作,包括回应传媒查询、发放
新闻稿及安排传媒访问。另外,宣传及出版分课则负责警队及灭罪讯息宣传,以及《警声》、《警察年报》等出版;
9.训练及传媒支援组 — 负责协调及安排内部训练及传媒支援,另外亦会策划一些标志性项目,例如举办及宣传“好市民颁奖典礼」;
10.公共关系策略组 — 负责协调及安排内部训练及传媒支援,另外亦会策划一些标志性项目,例如举办及宣传“好市民颁奖典礼」;
11.耆乐警讯及社区联络组 — 负责推行耆乐警讯计划,与长者建立灭罪
伙伴关系,借以宣扬防罪讯息,及提升他们的道路
安全意识,致力加强与长者社群的沟通,亦主动与社区不同持份者联络;
12.支援组 — 负责支援日常行政工作,包括协调
内部资源及
人事管理,另外又负责处理
一般公众查询;
13.传媒关系组 — 负责透过不同的大众传媒,宣扬警队的专业及正面形象,并积极与传媒沟通以建立互信的策略伙伴关系,协助跟进传媒查询及安排传媒专访,以提升警队透明度。
负责制订及发布各项交通政策、审查核对相关的资源需求、处理
交通违例传票和定额罚款
通知书、监察交通法例的改变、发展和评估各项交通管理计划,及统筹警队在
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工作;亦负责管辖
交通督导员队。该队的职责是协助警方维持
交通秩序及执行违例泊车的法例。交通总部辖下有:
刑事及保安处
由总部科、刑事支援科和另外八个科组成。
商业罪案调查科 (英文:Commercial Crime Bureau,简称:CCB),负责调查严重及复杂的商业诈骗案;电脑罪案;及印制
伪钞、伪造硬币、信用卡、其他
商业票据、旅游及
身份证明文件的案件。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简称网罪科;英文:Cyber Security and Technology Crime Bureau,简称:CSTCB),为了更有效打击日益复杂的科技罪案和维持香港的
网络安全,商业罪案调查科的科技罪案组于2015年1月1日升格成为刑事部辖下新成立的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负责维护香港的网络安全,以及预防和侦查科技罪案。随着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的成立,警队打击科技罪案和处理网络安全事故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毒品调查科(Narcotics Bureau,简称:NB),负责搜集有关在本港和海外入口、制造和分销毒品的情报。该科除直接采取执法行动打击在本地活动的罪犯外,还与内地和海外的执法机关紧密合作,遏止与香港有关系的集团在其他
司法管辖区活动。同时,该科会积极追查、冻结和充公贩毒活动的收益,务求令罪犯不能从中获益。
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刑事纪录的总
储存库,并保存各种不同的索引,记载定罪犯人、通缉人士、疑犯、失踪人士、失物、行动未完成的手令及失车的详细资料。
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Organized Crime And Triad Bureau,简称:
OCTB,俗称“
O记”),调查复杂的有组织罪案和严重的三合会罪行。该科汇集各方面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打击极为复杂的集团式犯罪活动,包括洗黑钱活动,并确认、冻结和充公非法涉及贩毒活动的罪犯资产。该科更定期与内地和海外的执法机构联络,交换情报,消弭和防止非法活动。
刑事情报科(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简称:
CIB),负责搜集有关刑事活动、社团、有组织及严重罪行的情报,并就有关非法活动进行研究及根据情报筹划打击涉案集团的行动,为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和各总区刑事单位提供策略性及战术性的情报,以采取执法行动。该科在调查绑架及恐怖分子案件中亦担当重任。
军械法证科 (俗称军火专家;英文:Forensic Firearms Examination Bureau,简称:FFEB),是
香港特区的军械和弹药验证机关;亦负责一些与罪案无关的事宜,如为警队评估枪械和弹药的性能及试验避弹衣。该科亦是一个总储存库,专门储存在没有起出枪械的刑事案件中所检获的用过弹药,用来与所有起出的枪械和在刑事案件中所发射过的弹械核对,以找出关连。
鉴证科(英文:Identification Bureau,简称IB),是处理所有有关指模及照片事宜的机关。该科的工作是从罪案现场寻找指模进行鉴证及向法庭就鉴定身份事宜提供
专家证据。
财富情报及调查科(Financial Intelligence and Investigation Bureau 简称:FIIB),为加强香港打击清洗黑钱和恐怖分子
资金筹集等活动的能力,毒品调查科财富调查组在2021年6月1日脱离毒品调查科,并以财富情报及调查科在刑事部辖下运作。
负责多项与保安有关的事宜,包括保护显要人物、防范及对付
恐怖活动,以及统筹保安工作。
人事及训练处
人事及训练处包括三个科:
辖下有两个课:
服务条件及纪律科处理警务人员退休、离职、续约以及其他一般与服务条件有关的事宜。 该科亦处理与纪律及宿舍有关的事务。
辖下有五个组别:
成立
香港警察学院的初步建议,是在2002年初根据就警队训练机制所作的全面检讨而提出的。经过一连串研究,训练部最终制订了一份为期10年的警察学院
发展计划,分两阶段进行。发展计划第一阶段是在2006年1月成立香港警察学院。
香港警察学院 (英文:Hong Kong Police College,简称:HKPC),专责警队所有有关训练的事宜,但不包括
内部保安和高度专门的特训,以及辅警和水警训练。,学院由三所学校、四个中心及两个位于学院总部的科组成:
基础
训练学校为所有警员及督察提供入职训练,以及为在职人员提供枪械和
战术训练。此外,学校亦负责监督
警察乐队的运作。
专业发展学校为人员举办有关警队领导和管理的本地及海外
训练课程,提升
个人效能和认识香港社会
政治发展的研讨会,以及一系列有关把资讯科技应用于警务工作的专业课程。此外,学校亦为内地警务人员提供专设的训练课程。
专项研修学校由一名
高级警司掌管,设有三个职能单位及四个附属中心(即研究中心、侦缉训练中心、警察驾驶及交通训练中心及考评中心),负责以专业方式落实培训措施,并有效发挥警队各项才能及
个人能力。学校提供多项专门及基本才能训练,如侦缉训练、警察驾驶及交通训练、语文训练及导师训练。
研究中心致力提升和巩固警队的研究能力,以便警队能继续向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中心还负责跟专业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发展和加强策略伙伴及合作关系,以期进一步改善向警队提供的研究服务的质素与范围。此外,中心亦负责监督警队图书馆及
警队博物馆的运作。
侦缉训练中心为在职警务人员提供优质的侦缉训练。此外,本中心负责灾难遇害者辨认的训练。
警察驾驶及交通训练中心负责提供警队内所有驾驶及交通训练,并且签发警队驾驶牌照。同时,该中心亦提供驾驶特别用途车辆的训练,以及其他特定行动上的支援。
考评中心主要的职务是统筹和负责所有接受基础训练的学员的考评工作、在职警务人员的专业考试与及特别训练课程的学员的考评等。中心亦负责为辅警人员举办考试和评核。
行政及支援科负责学院的行政及人力资源工作,亦负责透过制作出版物、学院的
内联网及互联网网页,推广警察学院的
培训服务。
人力资源及财务科负责为警察学院提供各类有关编制及人手、
财务预算、采购、存仓及
设施管理等行政支援服务,以确保学院的人力及财政资源能有效地规划和使用。
监管处
资讯系统部总部辖下各课在资讯系统部担任重要及决策的角色,负责统筹资讯系统部所有与资讯科技保安及审计、行政、财务、策划、人事及训练有关的事项。
业务服务课由一名
高级警司管辖,负责制订业务策略,透过应用资讯及通讯科技,支援警队的策略性发展。业务服务课专责搜集用户的需求,与客户单位联手改善工作表现、推行变改,以及与资讯应用科、通讯科合作,共同设计、开发、推行资讯及通讯科技方案,重点在于为客户创造效益。
通讯科负责供应、设置、维修、更换警队所有通讯设备,包括无线电、导航辅助仪器、速度
侦察雷达、话音纪录仪、
广播系统、内部通话装置、电话、警察流动
无线电话、传真、电报、
闭路电视、
传呼机及其他个人或集体通讯用的
电子设备。
资讯应用科由一名总系统经理管辖,负责策划、开发、推行及维修警队资讯系统,提供各类电脑设施配合用户的需求,以及提供24小时救助台服务支援日常的运作。
创新方案实验室于2019年9月成立,以应用新兴数码
系统技术简化警务为其研究工作和开发项目的方向。创新方案实验室由一名高级警司领导,积极探索在警队使用科技以提高
工作效率及便利。 创新方案实验室亦有进行技术和
市场研究,以增强警队应用新兴科技的能力,促进警队采用科技的文化。
负责推展新措施,以改善警队为公众及警队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及促进高效率、高效益和善用资源的推广。下设三个科别:
该科负责协助警队
管理层制定警队
策略管理架构、策划周期性的策略方针及策略行动计划、推广警队价值观,并推行警队服务质素策略。
该科负责研究及
监察工作,以识别及推广最佳的办事模式,力求精益求精。
该科负责调查有关警务人员和任职于警队文职人员的投诉。
财务、政务及策划处
辖下有两个科︰
该科负责管理警队
文职人员,包括品行及纪律、训练、聘任、表现管理及服务条件。
该科负责处理开设和删除常额及编外职位的事宜,并按工作需要短暂安排职位重行调配。此外,该科亦负责促进良好的文职人员关系。
辖下有三个科:
负责提供各种必需的支援服务。主要工作是控制总开支,并向各管理阶层提供相关、准确而快捷的财务资料,以便有效地管理财政资源。该科负责管理和控制一切与警务处收支有关的财政
工作事项,并为警队统筹每年
资源分配工作的资源分配申请及有关开支
预算草案的事宜。
负责就属于警队
工作范围的活动进行独立评估,并查核警队各单位的
帐目,以确保一切帐目都遵照有关的财务及
会计程序执行。该科亦就一般会计程序提供意见及提出改善的建议。
负责采购、供应、储存和分配制服、装备、设备、枪械、弹药、文具、办公室设备、通讯设备和家俱等。
策划及发展部负责警队物业的规划策略,并透过监察香港的基建发展和人口增长及警队的运作需要,策划发展警队现有或未来的建筑物和设施,以满足公众期望及促进可持续发展。该部也监督现时所有警队建筑物和设施的大型维修和改善计划,以确保建筑物和设施得以妥善保养,以及在质素、规格、保安和运作效率各方面得以提升。
国家安全处
香港警务处成立的国家安全处是警队维护国家安全的部门,协助执法维护国家安全相关的工作。
负责:
警察总区
为了执行日常的警务工作,警队分为六个总区:
总区又分为区和分区,而在若干情形下,警务管辖范围是以
警署为单位。现时全港共分为23个警区。在总区工作的警务人员提供24小时的前线服务,负责执行传统的警务工作,包括:保护市民的生命和财产;防止与侦查罪案;维持治安;及在有紧急事故发生时对灾难作出迅速回应。
陆上总区
五个陆上总区各设一个总部,辖下有:
负责在总区层面上处理有关行动的事务和程序。行动部下再分为:
负责执行总区指挥官所制定的政策及一般
行政事务,包括处理总区内有关
警民关系、
员工关系和
裁判法院的一般工作。
负责调查严重罪案和跨区罪行;亦负责搜集、整理和评估总区内罪犯和犯罪活动的情报。
负责:
水警总区
水警的职责是维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海上边界及水域的治安:
水警总区由总区总部及两个区组成。水警总区管辖香港1,651平方公里的海域及261个离岛,船队共有119艘轮艇,包括58艘水警
船艇,55艘水警轮和4艘行动平台
趸船及2艘物流趸船。总区辖下有:
负责总区层面的行动事务,包括:
负责一般行政工作及总区财务、人事、编制和职员关系事宜。
负责:
警队布局
总部
1864年,位于
荷李活道与
云咸街交界的中区
警署建成,成为香港警务处首个总部。虽然在1910年代至1920年代多次进行扩建工程,但仍无法满足的发展需要。战后初期,警察总部改设于
干诺道中的东方行。
1950年代,政府拨出
湾仔军器厂街的新
填海土地供警务处兴建新总部,以取代中区警署。警察总部先后经历几次扩建,坚伟大楼(Caine House,纪念香港警队创办人
威廉坚)率先于1952年建成,而楼高20层的梅理大楼(May House,纪念首任香港警察司
查理士·梅理)于1973年落成。直到1987年,警队拆卸警察总部内的已婚警员宿舍,推动“军器厂街警察总部范围
发展计划”分两期兴建警政大楼及警政大楼西翼,于1990年及1997年建成启用。由于翻新日渐老化的梅理大楼,不附合成本效益,当局遂即于1998年3月决定于2002年清拆梅理大楼重建为一座综合大楼,与1990年代落成的两座警政大楼组成警察总部。
随着新建的
警政大楼主楼于2005年3月12日正式启用,1990年落成的警政大楼正式易名为警政大楼东翼。重整后,警政大楼作为警察总部各主要单位使用的高座办公大楼;警政大楼西翼作为中区总部及中区分区警署使用的中座办公大楼;警政大楼东翼则作为警察总部其他单位的办公大楼;原有的坚伟大楼在重建前则辟作
港岛总区及
港岛冲锋队总部。
总区
为了执行日常的警务工作,警队分为六个总区。总区又分为区和分区,而在若干情形下,警务管辖范围是以警署为单位。全港共分为23个警区。在总区工作的警务人员提供24小时的前线服务,负责执行传统的警务工作:
港岛总区总部
行政部
行动部
港岛总区刑事总部
东区
中区
中区分区:香港湾仔军器厂街一号警察总部警政大楼
山顶分区:香港山顶道92号
西区
东九龙总区总部
行政部
行动部
东九龙总区刑事总部
牛头角分区:九龙牛头角兆业街1号
铁路区
西九龙总区总部
旺角区警队区总部行政部
行动部
西九龙总区刑事总部
旺角区
区总部及行政科:九龙太子道西142号
行动科
刑事科
行政部
行动部
新界北总区刑事总部
上水分区:新界粉岭沙头角道粉岭回旋处
青山分区:新界屯门湖安街12号
天水围分区:新界天水围天耀路11号
边界区
沙头角分区:新界沙头角沙头角道石涌凹
新界南总区总部
新界南总区总部
行政部
行动部
新界南总区刑事总部
新界南交通部:新界
荃湾城门道8号新界南总区警察总部地下
葵涌分区(合并
梨木树分区):新界葵涌
葵涌道999号
沙田分区:新界沙田禾輋街1号
田心分区:新界沙田显径街
大屿山区
大屿山北分区:大屿山顺东路1号
机场区:赤腊角航膳西路8号机场警署
水警总区总部
行政科
行动科
支援科
水警总区刑事总部
水警港外区
水警东分区:西贡对面海华容路1号
水警北分区:马料水水警基地
水警海港区
水警港口分区
长洲分区:长洲警署径4号
警察级别
现有级别(括号内为俗称)
宪委级
处长 (CP) (一哥)
副处长 (DCP)(二哥)
高级助理处长 (SACP)
助理处长 (ACP) (水泡)
督察级
督察 (IP) (帮办/两粒花)
员佐级
警员 (PC) (散仔/老散)
已取消级别
助理警司
副督察
总警长 (新郎哥)
高级警长 (新郎哥)
警目 (两柴)
香港警务处警察阶级
宪委级:处长 | 副处长 | 高级助理处长 | 助理处长
主任级:总警司|高级警司 | 警司
督察级:总督察 | 高级督察 | 督察 | 见习督察
员佐级:警署警长 | 警长 | 高级警员 | 警员
警队职责
警察机动部队(Police Tactical Unit,简称:PTU)是以半
军事训练及组织的应变及防暴部队,由轮流抽调的警员组成。队员都接受过防暴训练,平时负责边境巡逻、各区支援、人群控制等工作,遇有骚乱时则负责防暴工作。
PTU之下的
特别任务连(Special Duties Unit,简称SDU),是接受特别训练而成的
特警队。负责应付拥有大杀伤力武器的犯罪分子。由于外型威猛,被称为“
飞虎队”,经常成为香港电影内的
英雄人物。
G4要员保护组,负责保护政府高层及到港访问的外国政要。
机场特警队
机场特警队(Airport Security Unit,简称:ASU),负责
香港国际机场的保安工作,和飞虎队一样配备
MP5冲锋枪警察乐队
香港警察乐队由一支55人的银乐队及一支29人的
风笛队所组成。警察银乐队自五十年代成立,已经有超过55年的历史,乐队每年参与不少公众活动,是警队内的一支专业队伍。乐队亦曾多次前赴国内及海外,作交流演出,介绍及推广香港的形象。
警察乐队的服务包括:
银乐队(军乐队)
风笛队
流行乐队
仪仗号角队
民乐小组
监警会
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简称监警会,是
行政长官委任的独立咨询组织,专责监察和覆检投诉警察课所调查的投诉警察个案。监警会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警队以外的组织,宗旨是以大公无私和客观的态度覆检投诉警察个案的调查工作。
警队博物馆
警队博物馆的前身是在1964年成立的“警察
历史记录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原址位于警察总部,规模不大,其后迁至
湾仔大生
商业大厦,再于1988年迁至香港
太平山甘道27号现址,楼面面积共达570平方米,展品超过600件。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