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是指网络系统的
硬件、
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网络服务不中断。
概念
网络安全,通常指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实际上也可以指计算机
通信网络的安全。计算机通信网络是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连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统。而计算机网络是指以
共享资源为目的,利用
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对分散的若干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和数据设备连接起来,并在协议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在于资源共享,通信网络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途径,因此,计算机网络是安全的,相应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也必须是安全的,应该能为网络用户实现
信息交换与
资源共享。下文中,网络安全既指计算机网络安全,又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
安全的基本含义: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即客体不担心其正常状态受到影响。可以把网络安全定义为:一个网络系统不受任何威胁与侵害,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要使网络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首先要保证网络的硬件、软件能正常运行,然后要保证数据信息交换的安全。从前面两节可以看到,由于资源共享的滥用,导致了网络的安全问题。因此网络安全的技术途径就是要实行有限制的共享。
相对概念
从用户(个人或企业)的角度来讲,其希望:
(1)在网络上传输的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和上网登录口令等)不被他人发现,这就是用户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具有
保密性的要求。
(2)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没有被他人篡改,这就是用户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具有
完整性的要求。
(3)在网络上发送的
信息源是真实的,不是假冒的,这就是用户对通信各方提出的
身份认证的要求。
(4)信息发送者对发送过的信息或完成的某种操作是承认的,这就是用户对信息发送者提出的不可否认的要求。
从网络运行和
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其希望本地
信息网正常运行,正常提供服务,不受网外攻击,未出现计算机病毒、非法存取、
拒绝服务、
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从安全保密部门的角度来讲,其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涉及
国家安全或
商业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通过网络泄露关于国家安全或商业机密的信息,避免对社会造成危害,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讲,应避免不健康内容的传播,正确引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狭义解释
网络安全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针对网络中的一个运行系统而言,网络安全就是指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安全。它包括
硬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操作系统和
应用软件的安全,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电磁信息泄露的防护等。狭义的网络安全,侧重于网络传输的安全。
广义解释
网络传输的安全与传输的信息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信息内容的安全即
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
保密性、
真实性和
完整性。
广义的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信息受到保护。它包括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网络服务不中断,系统中的信息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行为而遭到破坏、更改或泄露。
其中的信息安全需求,是指
通信网络给人们提供信息查询、网络服务时,保证服务对象的信息不受监听、窃取和篡改等威胁,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如隐秘性、可用性等)的特性。网络安全侧重于网络传输的安全,信息安全侧重于信息自身的安全,可见,这与其所保护的对象有关。
由于网络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因此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具有内在的联系,凡是网上的信息必然与网络安全息息相关。信息安全的含义不仅包括网上信息的安全,而且包括网下信息的安全。现在谈论的网络安全,主要是是指面向网络的信息安全,或者是网上信息的安全。
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
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露、信息窃取、
数据篡改、数据删添、
计算机病毒等)。同时,网络
实体还要经受诸如水灾、火灾、地震、电磁辐射等方面的考验。
2012年2月4日,黑客集团
Anonymous公布了一份来自1月17日美国FBI和英国伦敦警察厅的工作通话录音,时长17分钟,主要内容是双方讨论如何寻找证据和逮捕Anonymous, LulzSec, Antisec, CSL Security等
黑帽子黑客的方式,而其中涉及未成年黑客的敏感内容被遮盖。
FBI已经确认了该通话录音得
真实性,安全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着手解决
电话会议系统得漏洞问题。
2012年2月13日,据称一系列政府网站均遭到了Anonymous组织的攻击,而其中CIA官网周五被黑长达9小时。这一组织之前曾拦截了伦敦警察与FBI之间的一次机密电话会谈,并随后上传于网络。
2010年,Google发布公告称将考虑退出
中国市场,而公告中称:造成此决定的重要原因是因为Google被黑客攻击。
2011年12月21日,国内知名程序员网站CSDN遭到黑客攻击,大量用户数据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600多万个明文的注册邮箱被迫裸奔。
2011年12月29日下午消息,继CSDN、天涯社区用户数据泄露后,互联网行业一片人心惶惶,而在用户数据最为重要的电商领域,也不断传出存在漏洞、用户泄露的消息,漏洞报告平台乌云昨日发布漏洞报告称,支付宝用户大量泄露,被用于网络营销,泄露总量达1500万~2500万之多,泄露时间不明,里面只有支付用户的账号,没有密码。已经被卷入的企业有
京东商城、支付宝和当当网,其中京东及 支付宝否认信息泄露,而当当则表示已经向当地公安报案。
未来二三十年,信息战在军事决策与行动方面的作用将显著增强。在诸多决定性因素中包括以下几点:
互联网、
无线宽带及射频识别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实际战争代价高昂且不得人心,以及这样一种可能性,即许多
信息技术可秘密使用,使
黑客高手能够反复打进对手的计算机网络。
据
网易、
中搜等媒体报道,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国用户合法利益,我国即将推出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该项制度规定,关系
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审查的重点在于该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旨在防止产品提供者利用提供产品的方便,非法控制、干扰、中断用户系统,非法收集、
存储、处理和利用用户有关信息。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
2021年2月,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大事件评选揭晓。
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4年第1号),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5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在所有的领域,新的技术不断超越先前的最新技术。便携式电脑和有上网功能的手机使用户一周7天、一天24小时都可收发邮件,浏览网页。
对信息战与运作的影响:技术支配力量不断加强是网络战的根本基础。复杂且常是精微的技术增加了全
世界的财富,提高了全球的效率。然而,它同时也使世界变得相对脆弱,因为,在意外情况使计算机的控制与监视陷于混乱时,维持行业和支持系统的运转就非常困难,而发生这种混乱的可能性在迅速增加。根据未来派学者约瑟夫·科茨的观点,“一个常被忽视的情况是犯罪组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时在2015年,黑手党通过电子手段消除了
得克萨斯州或内布拉斯加州一家中型银行的所有记录,然后悄悄访问了几家大型金融服务机构的网站,并发布一条简单的信息:“那是我们干的——你可能是下一个目标。我们的愿望是保护你们。”
未来派学者斯蒂芬·斯蒂尔指出:“网络系统……不单纯是信息,而是
网络文化。多层次协调一致的网络袭击将能够同时进行大(国家安全系统)、中(当地电网)、小(汽车发动)规模的破坏。”
电信正在迅速发展,这主要是得益于电子邮件和其他形式的高技术通信。然而,“千禧世代”(1980年—2000年出生的一代——译注)在大部分情况下已不再使用电子邮件,而喜欢采用
即时信息和社交网站与同伴联系。这些技术及其他新技术正在建立起几乎与
现实世界中完全一样的复杂而广泛的社会。
对信息战和运作的影响:这是使信息战和运作具有其重要性的关键的两三个趋势之一。
破坏或许并不明目张胆,或者易于发现。由于
生产系统对客户的直接输入日益开放,这就有可能修改电脑控制的机床的程序,以生产略微不合规格的产品——甚至自行修改规格,这样,产品的差异就永远不会受到注意。如果作这类篡改时有足够的想像力,并且谨慎地选准目标,则可以想象这些产品会顺利通过检查,但肯定通不过战场检验,从而带来不可设想的军事后果。
信息技术与商业管理顾问劳伦斯·沃格尔提醒注意云计算(第三方数据寄存和面向服务的计算)以及Web2.0的使用(社交网及交互性)。他说:“与云计算相关的网络安全影响值得注意,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云计算。随着更多的公司和政府采用云计算,它们也就更容易受到破坏和网络袭击。这可能导致服务及快速的重要软件应用能力受到破坏。另外,由于
Facebook、博客和其他社交网在我们个人生活中广泛使用,政府组织也在寻求与其相关方联络及互动的类似能力。一旦政府允许在其网络上进行交互的和双向的联络,网络袭击的风险将随之大增。”
这方面的关键因素包括跨国公司的兴起、民族特性的弱化(比如在欧盟范围之内)、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对低工资国家的网上工作
外包。
对信息战及运作的影响:互联网、私人网络、
虚拟私人网络以及多种其他技术,正在将地球联成一个复杂的“信息空间”。这些近乎无限的联系一旦中断,必然会对公司甚至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R&D)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美国研发费用总和30年来稳步上升。
中国、日本、欧盟和俄罗斯也呈类似趋势。对信息战及运作的影响:这一趋势促进了近数十年技术进步的速度。这是信息战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R&D的主要产品不是商品或技术,而是信息。即便是研究成果中最机密的部分一般也是存储在计算机里,通过企业的
内联网传输,而且一般是在互联网上传送。这种可获取性为间谍提供了极好的目标——无论是工业间谍,还是军事间谍。技术变化随着新一代的发明与应用而加速。
在发展极快的设计学科,大学生一年级时所学的最新知识到毕业时大多已经过时。设计与销售周期——构想、发明、创新、模仿——在不断缩短。在20世纪40年代,产品周期可持续三四十年。今天,持续三四十周已属罕见。
原因很简单:大约80%过往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和医生今天仍然活着——在互联网上实时交流意见。
机器智能的发展也将对网络安全产生复杂影响。据知识理论家、未来学派学者布鲁斯·拉杜克说:“知识创造是一个可由人重复的过程,也是完全可由机器或在人机互动系统中重复的过程。”人工知识创造将迎来“奇点”,而非人工智能,或人工基本智能(或者技术进步本身)。人工智能已经可由任何电脑实现,因为情报的定义是储存起来并可重新获取(通过人或计算机)的知识。(人工知识创造)技术最新达到者将推动整个范式转变。
主要问题
安全隐患
1.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无控制机构的网络,黑客(Hacker)经常会侵入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或窃取
机密数据和盗用特权,或破坏重要数据,或使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直至瘫痪。
2.Internet的数据传输是基于TCP/IP
通信协议进行的,这些协议缺乏使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不被窃取的
安全措施。
3.Internet上的通信业务多数使用Unix操作系统来支持,Unix操作系统中明显存在的安全脆弱性问题会直接影响
安全服务。
4.在计算机上存储、传输和处理的
电子信息,还没有像传统的邮件通信那样进行信封保护和签字盖章。信息的来源和去向是否真实,内容是否被改动,以及是否泄露等,在
应用层支持的服务协议中是凭着君子协定来维系的。
5.
电子邮件存在着被拆看、误投和伪造的可能性。使用电子邮件来传输重要机密信息会存在着很大的危险。
6.
计算机病毒通过Internet的传播给上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和
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在网络上传播病毒可以通过公共匿名FTP文件传送、也可以通过邮件和邮件的附加文件传播。
攻击形式
主要有四种方式中断、截获、修改和伪造。
解决方案
入侵检测能力是衡量一个防御体系是否完整有效的重要因素,强大完整的入侵检测体系可以弥补
防火墙相对静态防御的不足。对来自
外部网和校园网内部的各种行为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各种可能的攻击企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来讲,就是将入侵检测引擎接入
中心交换机上。
入侵检测系统集入侵检测、
网络管理和网络监视功能于一身,能实时捕获内外网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利用内置的攻击特征库,使用模式匹配和
智能分析的方法,检测网络上发生的入侵行为和异常现象,并在数据库中记录有关事件,作为网络管理员事后分析的依据;如果情况严重,系统可以发出实时报警,使得学校管理员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漏洞扫描系统
采用最先进的
漏洞扫描系统定期对
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等进行安全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向
系统管理员提供详细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为提高网络安全整体水平产生重要依据。
3.网络版杀毒产品部署
在该网络
防病毒方案中,我们最终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要在整个
局域网内杜绝病毒的感染、传播和发作,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应该在整个网络内可能感染和传播病毒的地方采取相应的防病毒手段。同时为了有效、快捷地实施和管理整个网络的防病毒体系,应能实现远程安装、智能升级、远程报警、集中管理、分布查杀等多种功能。
网络信息分类
网络通信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就通信而言,它由五大部分组成:传输和交换、
网络标准、协议和编码、
通信终端、通信信源、人员。这五大部分都会遭到严重的威胁和攻击,都会成为对网络和信息的攻击点。而在网络中,保障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的核心。网络中的信息可以分成用户信息和
网络信息两大类。
用户信息
在网络中,用户信息主要指面向用户的话音、数据、图像、文字和各类媒体库的信息,它大致有以下几种:
网络信息
在网络中,
网络信息与用户信息不同,它是面向网络运行的信息。网络信息是网络内部的专用信息。它仅向通信维护和管理人员提供有限的维护、控制、检测和操作层面的信息资料,其核心部分仍不允许随意访问。特别应当指出,当前对网络的威胁和攻击不仅是为了获取重要的用户机密信息,得到最大的利益,还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网络本身。除对网络硬件攻击外,还会对网络信息进行攻击,严重时能使网络陷于瘫痪,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网络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主要特性
在美国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文献中,明确给出安全的五个属性:
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这五个属性适用于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教育、娱乐、医疗、运输、
国家安全、电力供给及通信等广泛领域。
保密性
信息不泄露给非
授权用户、
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保密性是指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包括用户和进程等)获取与使用。这些信息不仅包括
国家机密,也包括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商业机密和工作机密,还包括个人信息。人们在应用网络时很自然地要求网络能提供保密性服务,而被保密的信息既包括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也包括存储在
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就像电话可以被窃听一样,网络传输信息也可以被窃听,解决的办法就是对传输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存储信息的机密性主要通过
访问控制来实现,不同用户对不同数据拥有不同的权限。
完整性
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指保证计算机系统上的数据和信息处于一种完整和未受损害的状态,这就是说数据不会因为有意或无意的事件而被改变或丢失。除了数据本身不能被破坏外,数据的完整性还要求数据的来源具有正确性和可信性,也就是说需要首先验证数据是真实可信的,然后再验证数据是否被破坏。影响
数据完整性的主要因素是人为的蓄意破坏,也包括设备的故障和
自然灾害等因素对数据造成的破坏。
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对信息或资源的期望使用能力,即可授权实体或用户访问并按要求使用信息的特性。简单地说,就是保证信息在需要时能为授权者所用,防止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的系统
拒绝服务。例如,网络环境下的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Internet蠕虫就是依靠在网络上大量复制并且传播,占用大量
CPU处理时间,导致系统越来越慢,直到网络发生崩溃,用户的正常数据请求不能得到处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
拒绝服务”攻击。当然,数据不可用也可能是由软件缺陷造成的,如微软的Windows总是有缺陷被发现。
可控性
可控性是人们对信息的传播路径、范围及其内容所具有的控制能力,即不允许不良内容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使信息在合法用户的有效掌控之中。
不可抵赖性
不可抵赖性也称
不可否认性。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确信参与方的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能否认和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和承诺。简单地说,就是发送信息方不能否认发送过信息,信息的接收方不能否认接收过信息。利用
信息源证据可以防止发信方否认已发送过信息,利用接收证据可以防止接收方事后否认已经接收到信息。数据签名技术是解决不可否认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市场规模
据国际网络安全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51.3亿元),并且在未来5年,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3%,到2019年,这一数据有望触及155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95.1亿元)。其中,到2019年,全球无线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15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2.94%。
从行业来看,
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仍将是网络安全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从地区收益来看,北美地区将是最大的市场。同时,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有望在一定的时机呈现更大的增长速度。
报告中指出,
云服务的快速普及、
无线通讯、公共事业行业的网络犯罪增加以及严格的政府监管措施出台都是这一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今后批准的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将不断增加以防范和打击专业对手创造的先进和复杂的威胁。
此外,由于网络犯罪逐渐增长导致
金融资产的损失,并可能损害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因此云服务提供商和垂直行业,如能源,石油和天然气等都将加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投入。
安全分析
网络分析系统是一个让网络管理者,能够在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中,对症下药的网络管理方案,它对网络中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诊断,帮助用户排除网络事故,规避安全风险,提高网络性能,增大网络可用性价值。
物理安全
网络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在
校园网工程建设中,由于网络系统属于
弱电工程,耐压值很低。因此,在
网络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优先考虑保护人和网络设备不受电、火灾和雷击的侵害;考虑布线系统与照明电线、动力电线、
通信线路、暖气管道及冷热空气管道之间的距离;考虑布线系统和绝缘线、裸体线以及接地与焊接的安全;必须建设防雷系统,防雷系统不仅考虑建筑物防雷,还必须考虑计算机及其他
弱电耐压设备的防雷。总体来说物理安全的风险主要有,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盗、被毁;
电磁干扰;线路截获;高
可用性的
硬件;双机多冗余的设计;机房环境及
报警系统、
安全意识等,因此要注意这些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网络的物理安全风险。
网络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也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的
安全性。假如在外部和
内部网络进行通信时,内部网络的
机器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同时也影响在同一网络上的许多其他系统。透过网络传播,还会影响到连上Internet/Intranet的其他的网络;影响所及,还可能涉及法律、
金融等安全敏感领域。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有必要将公开
服务器(WEB、DNS、EMAIL等)和外网及内部其他业务网络进行必要的隔离,避免网络结构信息外泄;同时还要对外网的服务请求加以过滤,只允许正常通信的
数据包到达相应
主机,其他的请求服务在到达主机之前就应该遭到拒绝。
系统安全
所谓系统的安全是指整个网络
操作系统和网络
硬件平台是否可靠且值得信任。恐怕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可以选择,无论是Microsoft 的Windows NT或者其他任何商用
UNIX操作系统,其开发厂商必然有其Back-Door。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没有完全安全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用户应从不同的方面对其网络作详尽的分析,选择安全性尽可能高的操作系统。因此不但要选用尽可能可靠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并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而且,必须加强登录过程的认证(特别是在到达服务器主机之前的认证),确保用户的合法性;其次应该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将其完成的操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应用系统安全
应用系统的安全跟具体的应用有关,它涉及面广。应用系统的安全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应用的安全性也涉及到信息的安全性,它包括很多方面。
——应用系统的安全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应用的安全涉及方面很多,以Internet上应用最为广泛的
E-mail系统来说,其解决方案有sendmail、Netscape Messaging Server、SoftwareCom Post.Office、Lotus Notes、Exchange Server、SUN CIMS等不下二十多种。其安全手段涉及LDAP、DES、RSA等各种
方式。应用系统是不断发展且应用类型是不断增加的。在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上,主要考虑尽可能建立安全的
系统平台,而且通过专业的安全工具不断发现
漏洞,修补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应用的安全性涉及到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信息的安全性涉及到机密信息泄露、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
信息完整性、假冒、破坏系统的
可用性等。在某些网络系统中,涉及到很多机密信息,如果一些重要信息遭到窃取或破坏,它的经济、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因此,对用户使用计算机必须进行
身份认证,对于重要信息的通讯必须授权,传输必须加密。采用多层次的
访问控制与权限控制手段,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采用
加密技术,保证网上传输的信息(包括
管理员口令与账户、上传信息等)的机密性与
完整性。
管理风险
管理是网络中安全最最重要的部分。责权不明,安全
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或网络受到其他一些安全威胁时(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
报告与预警。同时,当事故发生后,也无法提供
黑客攻击行为的追踪线索及破案依据,即缺乏对网络的可控性与可审查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站点的访问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记录,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
建立全新网络安全机制,必须深刻理解网络并能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案,因此,最可行的做法是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管理相结合。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
安全性、可扩充性和易管理性的信息网络便成为了首要任务。一旦上述的安全隐患成为事实,所造成的对整个网络的损失都是难以估计的。
主要类型
网络安全由于不同的环境和应用而产生了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安全
运行
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上
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
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
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
保密性、
真实性和
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计算机犯罪;人为行为,比如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黑客”行为:由于黑客的入侵或侵扰,比如非法访问、拒绝服务
计算机病毒、非法连接等;内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
网络协议中的缺陷,例如
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等等。
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两类:渗入威胁和植入威胁。
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存在几大隐患,影响网络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结构因素
网络基本
拓扑结构有3种: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一个单位在建立自己的
内部网之前,各部门可能已建造了自己的局域网,所采用的拓扑结构也可能完全不同。在建造内部网时,为了实现
异构网络间信息的通信,往往要牺牲一些安全机制的设置和实现,从而提出更高的网络开放性要求。
(2)网络协议因素
在建造内部网时,用户为了节省开支,必然会保护原有的
网络基础设施。另外,网络公司为生存的需要,对网络协议的
兼容性要求越来越高,使众多厂商的协议能互联、兼容和相互通信。这在给用户和厂商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如在一种协议下传送的有害程序能很快传遍整个网络。
(3)地域因素
由于内部网Intranet既可以是LAN也可能是WAN(内部网指的是它不是一个公用网络,而是一个
专用网络),网络往往跨越城际,甚至国际。地理位置复杂,通信线路质量难以保证,这会造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坏和丢失,也给一些“黑客”造成可乘之机。
(4)用户因素
企业建造自己的内部网是为了加快信息交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建立之后,用户的范围必将从企业员工扩大到客户和想了解企业情况的人。用户的增加,也给网络的安全性带来了威胁,因为这里可能就有商业间谍或“黑客”。
(5)主机因素
建立内部网时,使原来的各局域网、单机互联,增加了
主机的种类,如工作站、服务器,甚至
小型机、大中型机。由于它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和
网络操作系统不尽相同,某个操作系统出现漏洞(如某些系统有一个或几个没有口令的账户),就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的大隐患。
(6)单位安全政策
实践证明,80%的安全问题是由网络内部引起的,因此,单位对自己内部网的安全性要有高度的重视,必须制订出一套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7)人员因素
人的因素是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要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选择有较高
职业道德修养的人做
网络管理员,制订出具体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8)其他
其他因素如自然灾害等,也是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技术原理
网络安全性问题关系到未来网络应用的深入发展,它涉及安全策略、移动代码、指令保护、密码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
网络安全管理等内容。一般专用的
内部网与公用的互联网的隔离主要使用“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它是一种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
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能够完成“防火墙”工作的可以是简单的隐蔽路由器,这种“防火墙”如果是一台普通的路由器则仅能起到一种
隔离作用。隐蔽路由器也可以在
互联网协议端口级上阻止网间或主机间通信,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由于隐蔽路由器仅仅是对路由器的参数做些修改,因而也有人不把它归入“防火墙”一级的措施。
真正意义的“防火墙”有两类,一类被称为标准“防火墙”;一类叫双家网关。标准“防火墙”系统包括一个Unix工作站,该工作站的两端各有一个路由器进行缓冲。其中一个路由器的
接口是外部
世界,即公用网;而另一个则联接内部网。标准“防火墙”使用专门的软件,并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在
信息传输上有一定的延迟。而双家网关则是对标准“防火墙”的扩充。双家网关又称堡垒主机或
应用层网关,它是一个单个的系统,但却能同时完成标准“防火墙”的所有功能。其优点是能运行更复杂的应用,同时防止在互联网和内部系统之间建立的任何直接的连接,可以确保数据包不能直接从
外部网络到达内部网络,反之亦然。
随着“防火墙”技术的进步,在双家网关的基础上又演化出两种“防火墙”配置,一种是隐蔽主机网关,另一种是隐蔽智能网关(隐蔽
子网)。隐蔽主机网关当前也许是一种常见的“防火墙”配置。顾名思义,这种配置一方面将路由器进行隐藏,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和内部网之间安装堡垒主机。堡垒主机装在内部网上,通过路由器的配置,使该堡垒主机成为内部网与互联网进行通信的唯一系统。目前技术最为复杂而且安全级别最高的“防火墙”当属隐蔽智能网关。所谓隐蔽智能网关是将网关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它是互联网用户唯一能见到的系统。所有互联网功能则是经过这个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的保护软件来进行的。一般来说,这种“防火墙”是最不容易被破坏的。
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安全技术还有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
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坏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与信息保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国除了从法律上、管理上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外,从技术上分别在软件和
硬件两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着数据加密技术和物理防范技术的不断发展。按作用不同,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
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
密钥管理技术4种。
与数据加密技术紧密相关的另一项技术则是智能卡技术。所谓智能卡就是密钥的一种媒体,一般就像
信用卡一样,由授权用户所持有并由该用户赋予它一个口令或密码字。该密码字与内部网络服务器上注册的密码一致。当口令与身份特征共同使用时,智能卡的保密
性能还是相当有效的。
这些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防范措施都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越安全就越可靠。因而,看一个内部网是否安全时不仅要考虑其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对该网络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其中不仅是物理防范,而且还有人员素质等其他“软”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是否安全的结论。
预防措施
网安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
防火墙、信息安全、
Web安全、媒体安全等等。
(一)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为保护
商务各方网络
端系统之间通信过程的安全性。保证机密性、
完整性、认证性和访问控制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保护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全面规划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
(2)制定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
(3)使用防火墙。
(4)尽可能记录网络上的一切活动。
(5)注意对网络设备的物理保护。
(6)检验网络平台系统的脆弱性。
(7)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
保护
应用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如Web服务器、网络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所建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它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虽然有些防护措施可能是网络安全业务的一种替代或重叠,如
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在
应用层上对网络支付结算
信息包的加密,都通过IP层加密,但是许多应用还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由于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层对安全的要求最严格、最复杂,因此更倾向于在应用层而不是在网络层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虽然网络层上的安全仍有其特定地位,但是人们不能完全依靠它来解决
电子商务应用的安全性。应用层上的安全业务可以涉及认证、
访问控制、机密性、
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Web安全性、EDI和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安全性。
(三)保护系统安全。
保护系统安全,是指从整体
电子商务系统或网络支付系统的角度进行安全防护,它与网络系统
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各种
应用软件等互相关联。涉及网络支付结算的系统安全包含下述一些措施:
(1)在安装的软件中,如
浏览器软件、电子钱包软件、
支付网关软件等,检查和确认未知的安全漏洞。
(2)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使系统具有最小穿透风险性。如通过诸多认证才允许连通,对所有接入数据必须进行审计,对
系统用户进行严格安全管理。
(3)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商交措施
商务交易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
互联网络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
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
各种商务交易
安全服务都是通过安全技术来实现的,主要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电子商务
安全协议等。
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基本安全措施,交易双方可根据需要在
信息交换的阶段使用。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即
对称加密和
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又称
私钥加密,即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用同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它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
密钥管理困难。如果进行通信的双方能够确保专用密钥在密钥交换阶段未曾泄露,那么机密性和报文完整性就可以通过这种加密方法加密机密信息、随报文一起发送
报文摘要或报文散列值来实现。
(2)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又称
公钥加密,使用一对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其中一个
公开发布(即公钥),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即
私钥)。信息交换的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钥向其他交易方公开,得到该公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私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
(二)认证技术。
认证技术是用电子手段证明发送者和接收者身份及其文件完整性的技术,即确认双方的身份信息在传送或
存储过程中未被篡改过。
(1)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也称
电子签名,如同出示手写签名一样,能起到电子文件认证、核准和生效的作用。其实现方式是把散列函数和
公开密钥算法结合起来,发送方从报文文本中生成一个散列值,并用自己的私钥对这个散列值进行加密,形成发送方的数字签名;然后,将这个数字签名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报文的接收方;报文的接收方首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计算出散列值,接着再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来对报文附加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如果这两个散列值相同,那么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篡改等问题。
(2)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是一个经
证书授权中心数字签名的包含公钥拥有者信息以及公钥的文件数字证书的最主要构成包括一个用户公钥,加上密钥
所有者的用户身份标识符,以及被信任的第三方签名第三方一般是用户信任的证书权威机构(CA),如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用户以安全的方式向
公钥证书权威机构提交他的公钥并得到证书,然后用户就可以公开这个证书。任何需要用户公钥的人都可以得到此证书,并通过相关的信任签名来验证公钥的有效性。
数字证书通过标志交易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提供了一种验证各自身份的方式,用户可以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
(三)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
除上文提到的各种安全技术之外,电子商务的运行还有一套完整的安全协议。比较成熟的协议有SET、SSL等。
SSL协议位于
传输层和
应用层之间,由SSL记录协议、SSL
握手协议和SSL警报协议组成的。SSL握手协议被用来在客户与服务器真正传输
应用层数据之前建立安全机制。当客户与服务器第一次通信时,双方通过握手协议在
版本号、密钥交换算法、
数据加密算法和
Hash算法上达成一致,然后互相验证对方身份,最后使用协商好的密钥交换算法产生一个只有双方知道的秘密信息,客户和服务器各自根据此秘密信息产生数据加密算法和Hash算法
参数。SSL记录协议根据SSL握手协议协商的参数,对
应用层送来的数据进行加密、压缩、计算
消息鉴别码MAC,然后经网络传输层发送给对方。SSL警报协议用来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SSL出错信息。
SET协议用于划分与界定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网上
商家、交易双方银行、
信用卡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给定交易信息传送流程标准。SET主要由三个文件组成,分别是SET业务描述、SET程序员指南和
SET协议描述。SET协议保证了电子商务系统的机密性、数据的完整性、身份的合法性。
SET协议是专为电子商务
系统设计的。它位于应用层,其认证体系十分完善,能实现多方认证。在SET的实现中,消费者账户信息对商家来说是保密的。但是SET协议十分复杂,交易数据需进行多次验证,用到多个密钥以及多次加密解密。而且在SET协议中除消费者与商家外,还有发卡行、收单行、认证中心、
支付网关等其他参与者。
安全技术
防范意识
拥有网络安全意识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前提。许多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都和缺乏
安全防范意识有关。
1.主机安全检查
要保证网络安全,进行网络安全建设,第一步首先要全面了解系统,评估系统安全性,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所在,从而迅速、准确得解决
内网安全问题。由安天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创新型自动主机安全
检查工具,彻底颠覆传统系统保密检查和系统风险评测工具操作的繁冗性,一键操作即可对内网计算机进行全面的安全保密检查及精准的
安全等级判定,并对评测系统进行强有力的分析处置和修复。
2.主机物理安全
服务器运行的物理安全环境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忽略了这点。物理环境主要是指
服务器托管机房的设施状况,包括通风系统、电源系统、防雷防火系统以及机房的温度、湿度条件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服务器的寿命和所有数据的安全。我不想在这里讨论这些因素,因为在选择IDC时自己会作出决策。
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有些机房提供专门的机柜存放服务器,而有些机房只提供机架。所谓机柜,就是类似于家里的橱柜那样的铁柜子,前后有门,里面有放服务器的拖架和电源、风扇等,服务器放进去后即把门锁上,只有机房的管理人员才有钥匙打开。而机架就是一个个铁架子,开放式的,服务器上架时只要把它插到拖架里去即可。这两种环境对服务器的物理安全来说有着很大差别,显而易见,放在机柜里的服务器要安全得多。
如果你的服务器放在开放式机架上,那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接触到这些服务器。别人如果能轻松接触到你的
硬件,还有什么安全性可言?
如果你的服务器只能放在开放式机架的机房,那么你可以这样做:
(1)将电源用胶带绑定在插槽上,这样避免别人无意中碰动你的电源。
(2)安装完系统后,重启服务器,在重启的过程中把键盘和鼠标拔掉,这样在系统启动后,普通的键盘和鼠标接上去以后不会起作用(USB鼠标键盘除外)。
(3)跟机房值班人员搞好关系,不要得罪机房里其他公司的维护人员。这样做后,你的服务器至少会安全一些。
主要产品
在网络设备和网络应用市场蓬勃发展的带动下,网络安全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一方面随着网络的延伸,网络规模迅速扩大,安全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建设可管、可控、可信的网络也是进一步推进网络应用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所承载的业务日益复杂,保证应用层安全是网络安全发展的新的方向。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来网络威胁单点叠加式的防护手段已经难以有效抵御日趋严重的混合型安全威胁。构建一个局部安全、全局安全、智能安全的整体安全体系,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防护体系成为信息安全建设的新理念。在此理念下,
网络安全产品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在新的网络安全理念的指引下,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正向着以下几个方向来发展:
1.主动防御走向市场
主动防御的理念已经发展了一些年,但是从理论走向应用一直存在着多种阻碍。主动防御主要是通过分析并扫描指定程序或线程的行为,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判定是否属于危险程序或
病毒,从而进行防御或者清除操作。不过,从主动防御理念向产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智能化问题。由于计算机是在一系列的规则下产生的,如何发现、判断、检测威胁并主动防御,成为主动防御理念走向市场的最大阻碍。
由于主动防御可以提升安全策略的执行效率,对企业推进网络安全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尽管其产品还不完善,但是随着未来几年技术的进步,以程序自动监控、程序自动分析、程序自动诊断为主要功能的主动防御型产品将与传统网络安全设备相结合。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效准确地对病毒、蠕虫、
木马等恶意攻击行为的主动防御产品将逐步发展成熟并推向市场,主动防御技术走向市场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安全技术融合备受重视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普及率的快速提高,网络所面临的潜在威胁也越来越大,单一的防护产品早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发展网络安全
整体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用户对务实有效的安全整体解决方案需求愈加迫切。安全
整体解决方案需要产品更加集成化、智能化、便于集中管理。未来几年开发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主要厂商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软硬结合,管理策略走入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面对规模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的网络,仅依靠传统的网络安全设备来保证网络层的安全和畅通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的可管、可控要求,因此以
终端准入解决方案为代表的网络
管理软件开始融合进整体的安全解决方案。终端准入解决方案通过控制用户终端安全接入网络入手,对接入用户终端强制实施用户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终端网络使用行为,为网络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帮助用户实现更加主动的安全防护,实现高效、便捷地
网络管理目标,全面推动网络整体安全体系建设的进程。
3、数据安全保护系统
数据安全保护系统是广东南方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公司,依据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和法规,以及企业数字知识产权保护需求,自主研发的产品。它以全面数据文件安全策略、加解密技术与
强制访问控制有机结合为设计思想,对信息媒介上的各种数据资产,实施不同安全等级的控制,有效杜绝机密信息泄漏和窃取事件。
相关法规和道德规范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为促进和规范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保护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政府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
1997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修订。明确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具体体现。
199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概念、安全保护的内容、信息系统安全主管部门及安全保护制度等。
1996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暂行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国际联网实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管理、促进发展的原则。
1997年12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了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
1991年6月,国务院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加强了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
2017年6月,国务院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它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
2019年11月2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对发布网络安全威胁信息的行为作出规范。
2020年6月1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的《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从6月1日起实施。
2022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修订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下称《办法》),将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等情形纳入网络安全审查,并明确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202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网络道德规范
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的知识和财富。但如果不正确使用,也会对青少年带来危害,主要体现在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犯罪等。那么,上网时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呢?请看以下事例:
案例1:山西一网民散布地震谣言,在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被行政拘留5日。
案例2:武汉李某编写“熊猫烧香”病毒并在网上传播,获取巨额资金。李某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根据《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具体上网行为和网络道德规范。
(1)这些能做
①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
②发现
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
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
(2)这些不能做
①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
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
国家政权、推翻
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②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③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
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信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④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⑤发送的电子信息、提供的应用软件,不得设置
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