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岱孙(1900年10月20日-1997年7月27日),原名陈
縂,字岱孙,生于
福建省闽县螺洲镇店前村。著名经济学家、
教育家。陈岱孙在
财政学、统计学、
国际金融、经济学说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研究成就。
个人履历
1915年考入福州鹤龄中学;
1922年毕业于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学士学位,并获金钥匙奖;
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92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为《
马萨诸塞州地方政府开支和人口密度的关系》。
后赴英、法、意等国作短期考察和研究;
1927年任清华学校大学部经济系教授;
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和系主任,次年起又兼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历任
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商学系主任;
1952年任中央财经学院(现
中央财经大学)第一副院长;
1953年以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等职。还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顾问、《
经济科学》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
人物成就
他的主要著作有散见于各报刊中的学本论文和1981年出版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一书。在该书中系统地论述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古典经济学派的历史联系,以及马克思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说的科学成果,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他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生活的现状和规律,确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取向提出了自己重要的意见。他主张对于经济现象的研究要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批评忽视数量分析的倾向。
在经济学说史的研究中,他指出魁奈经济表不仅涉及简单再生产,而且对扩大再生产也作了说明。他对于“亚当·斯密矛盾”也有缜密深入的研究。陈岱孙撰写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1981)等论文,全面地论述了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的问题,他着重研究了西方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作用问题,认为既要认识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和中国的
社会经济制度根本不同,因而,现代西方经济学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但又要看到,在若干具体经济问题的分析方面,也确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此外,二十世纪50年代,陈先生自编《经济学说史讲义》,第一次用
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科学评价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建立起自己的学说史体系。1960年代初参加《经济学说史》教科书编写,1970年代末编写《经济学说史专题提纲》,后又主持编写《政治经济学史》教科书 (上、下册,1981)。
虽然陈岱孙先生的名气很大,著作却极少。究其原因,与
陈寅恪、
金岳霖、
钱端升等那一辈学者一样,陈岱孙在学术上特别自律,讲义一遍又一遍地给学生讲,边讲边改,即使讲了好多年都还不甚满意,就是不同意拿出来出版。
陈老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从思想上打通
马克思主义和
新古典经济学,而它原本也只是一份在学生手里流传的讲义而已。1991年,他在北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致词,送给毕业生两句话——“学无止境、自强不息”,“学以致用、用在奉献”。用这两句话来概括他的一生,是再恰当不过了。
陈岱孙长期从事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陈岱孙学术上极端严格,上课没有一句废话,做事也是雷厉风行,不打半点折扣。当时北大最出名的两个教授,一个是哲学系的冯友兰,不管什么事情都能从东西方哲学出发讲得头头是道。另一个就是陈岱孙,不管遇到什么难题也总能不声不响地圆满解决。行胜于言,这在陈岱孙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陈先生从事经济学教育七十年,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教育理论,他认为应将专才和
通才教育结合起来,主张实行
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恰当结合,坚持培养
经济科学人才要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训练。
陈岱孙教书治学皆以正直为先,始终强调对西方经济学不能“述而不批”,认为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崇拜是危险的,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的研究中,最忌简单化的做法。先生把自己一生的关注焦点凝聚在教书治学上,排除各种诱惑,学术思想很新,能及时了解各种动态,对经济形势和未来都有很正确的理解和分析,提供给社会和决策部门参考。 陈岱孙教授学识之渊博,
教学艺术之高超,素享盛誉,是一位杰出的道德、文章堪称楷模的德高望重的经济学界宗师。
陈岱孙曾称:“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陈岱孙的这句话足以让世人景仰百年。
人物生平
2010年10月20日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先生诞辰110周年。从
清华园开始,陈先生执教70年,培养的学生数以千计,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陈岱孙先生是清华1920级的毕业生,自1927年留学回国到母校任教以来,将其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奉献给了清华,不仅培养了众多经济学人才,而且为清华经济系和法学院的创办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陈岱孙,原名陈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福州
南台岛的螺洲。他的祖父
陈宝璐是
陈宝琛的三弟,光绪十六年进士,曾被清廷委任为刑部主事,也是清末知名学者和当地颇有名气的画家。陈岱孙的父亲陈懋豫(1878-1947),是陈宝璐的长子,光绪癸卯科(1903年)举人,曾任职海军学校校长秘书。陈岱孙的母亲罗伯瑛,是福州南营罗家
罗丰禄的长女。罗丰禄(1850-1903)毕业于
船政学堂,1877年成为第一批赴欧洲留学的海军生,曾
入幕于
北洋大臣李鸿章,长期担任李鸿章的英文秘书兼外交顾问,对晚清的外事活动有一定影响。在这样的世家出生成长的陈岱孙,后来虽然长期“旅食他乡,回里的次数极少”,但年少时故里的耳濡目染和家族环境熏陶,为这位不凡的翩翩公子,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作为家中长孙,陈岱孙年仅六岁即入私塾读书,在祖父的督促下,通读四书五经,国学基础厚实,尤其酷爱读历史。洋派的外祖父则为他请了英文教师,自幼就掌握了英文。1915年陈岱孙考入教会办的福州鹤龄英华中学读书。1918年夏,陈岱孙参加了清华学校在上海的插班生考试,考入高等科三年级。正是这一次上海之行,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时他在紧张的考试结束之后去黄浦滩散步,当要步入公园时,眼前的“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牌子使他惊呆了,年轻的陈岱孙“只觉得似乎全身的血都涌向头部”,强烈的
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在此萌发。直至数十年后,九旬高龄的陈岱孙仍称此为“一个刺心刻骨的打击”。
1919年爆发的
五四运动,唤醒了众多学子的爱国热情,也促使陈岱孙进一步思考中华民族何以积贫积弱的原因。在参加了游行、请愿、宣传活动后,他意识到,富强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他由此产生了“经济救国”志向。
1920年夏,陈岱孙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学校毕业。这年秋天,他带着“学得一些有用的知识,回来为祖国效力”的理想,进入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学习经济学。1922年取得
文学学士学位,并以出色的成绩获得金钥匙奖,之后他进入
哈佛大学研究院经济系学习。在这四年当中,他发奋苦读,终日沉浸于图书馆。除了攻读经济学专业书籍外,还常常阅读其他社会科学、哲学、历史等名著,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1926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7年,陈岱孙在游学欧洲近一年后回到祖国,9月应聘回母校经济系执教,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此时的清华,正值改办大学不久,于1926年成立的经济系,无论从师资、教学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来说,都还处于起步阶段。1928年他担任经济系主任,上任伊始,一面投身于繁重的教学工作,一面致力于经济系的建设与发展。在他看来,“治学如筑塔,基础须广大,然后层层堆建上去,将来总有合尖之一日,学经济学欲求专门深造,亦应先奠广基。”因此鼓励学生不仅要注重“本系课程的基础”,而且应注重诸如政治、历史、哲学、心理、算学等知识的基础。在他的宣导和主持下,经济系确定了“理论、事实及技术三者兼重”的培养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系的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在众多院系中,仅次于土木工程学系。
1929年,根据当时颁布的大学组织法,清华开始形成校、院、系三级组织结构,成立文、法、理三个学院,陈岱孙又就任法学院院长,同时成为教授会、校务会议、评议会成员,开始参与校务管理。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在
西南联大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与师生们一道,坚守着教育、学术阵地,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为抗战和国家经济建设积极建言。
1945年11月,陈岱孙和土木系教授王明之先期回到北平,组织并主持“清华校舍保管委员会”工作。面对战后满目疮痍的校园、被日军严重破坏的校舍,以及众多等待遣返的日军伤兵,他带领30多名工作人员,开始了紧张而艰难的交涉与修复工作。
经过10个月的艰苦努力,完成了返校师生的安置与秋季学期开学的准备工作。
解放后,陈岱孙任清华第二、三、四届工会主席,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配合学校各项行政工作的开展等方面尽职尽责。1952年
院系调整时,陈岱孙调往中央财经学院,任第一副院长;1953年10月又调入北大经济系,任系主任至1984年。
陈岱孙执教长达70年,但他从来不是一个仅仅埋首书斋的人,而是一位热爱祖国、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的学者。从青年时代起,他即怀抱“经济救国”的志向,希望运用所学的知识,培育治国经邦的人才,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面对时代的大变动,他敢于对关乎国家发展、民族独立等大是大非的问题做出回答。1945年10月1日,他和
联大10位教授联名致电蒋介石、
毛泽东提出对国事的主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1948年清华园解放前夕,他挺身而出,和进步师生一道坚决抵制国民党政府将学校南迁的计划,坚持留在北京迎接清华的解放和新生。
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陈岱孙离开了清华,但他对清华的热爱之情从未改变。1980年
校庆时,这位已80高龄的老人欣喜地表示,愿为新恢复的经济管理工程系“尽我们的力量,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1984年,他被聘为经管学院首批名誉教授,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同时,自1981年
清华校友总会恢复活动以来,陈岱孙先后担任副会长、名誉会长,为联络海内外清华学子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交流、关心母校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他是为母校工作服务年限最长、奉献最大的校友之一。
回顾自己的一生,陈岱孙先生曾谦虚地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1997年7月27日,他平静地走完了他那97年平凡而杰出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护士说:“这里是清华大学”。
出版图书
人物轶事
终生未娶
唐师曾在《一诺千金》一文中说:“岱老一生符合世俗关于伟人的所有定义。既为伟人,世俗的毁誉褒贬便接踵而至,追随一生。学问之外,同学舌尖上的岱老是一诺千金的夕阳武士,在这个千金之诺随意打破,爱情像政治逢场作戏的世界里,简直是个亘古神话。”学生议论老师的人生经历和婚姻恋爱,是自然事,多半在宿舍的
卧谈会上进行,有捕风捉影的成分。
据高年级同学讲,7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岱老和同学
周培源同时爱上一位“有文化的家庭妇女”。双方击掌盟约,将来谁先得博士谁娶其为妻。于是两位翩翩少年同时留学欧美。岱老在哈佛苦读四年终于获博士学位,他归心似箭,当即买船票辗转回国,可功亏一篑,人到北京才发现,“有文化的家庭妇女”已被人略施小计捷足先登。据那些笃信爱情至上的学兄讲,岱老因此终身未娶,独善其身,从27岁活到97岁。
唐师曾的这段文章中有不少传言,有传奇色彩。事情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终身未娶,独善其身”。陈岱孙终生未娶在许渊冲的文章中是另一种版本:陈岱孙和
周培源在美国留学期间同时爱上一个女同学,回国后这个女同学成了周培源的夫人,陈岱孙就终身不结婚,但成了周培源家的常客。陈岱孙没有子女,于是他的好友周培源、冯友兰等的孩子都叫他“陈爸”。
学生回忆
任继愈:《我钦敬的陈岱孙先生》
抗日战争前,北平市有五所大学(其他高等学校,如
工学院、医学院、女子
文理学院、法商学院等等都属于专科学院,不称大学),即北大、清华、燕京、辅仁、北京师大。其中,北大、清华两校地位相当,性质相近,都是国立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清华比北大多了一个工学院,历史较短;北大历史较长,文科师生人数较多,两校师资多为国内一流学者。这两校的关系较亲密。我在北大哲学系读书,清华大学
金岳霖、
闻一多、
张申府先生都在北大兼课。哲学系与经济系少交往,陈岱孙先生没有在北大兼过课。
抗战开始,北平沦陷,在长沙成立临时大学,半年后,临时大学迁往云南昆明,成立
西南联合大学。临时大学的第一年,昆明的校舍未建成,文法学院在云南
蒙自县,借用
蒙自海关旧址上课。租用歇业的一家法国洋行作为单身教师及学生的宿舍。我们有较多的机会看到久已闻名、未得谋面的老师们的生活断面。
在学校网球场上,有四位教授的身影经常出现。这四位是
金岳霖、陈岱孙、赵乃博、
浦薛凤。陈先生风度翩翩,赵乃博先生穿中式短裤褂。他们的球艺很娴熟,特别是陈先生打网球,频频上网拦击制胜,引人注目。在蒙自半年,昆明新校舍建成,文法学院同在新校区域上课。
我未读经济系,听到经济系老同学传来的一些陈先生的轶闻,引起人们的兴趣。
一、讲课条理清晰,时间掌握准确,为全校第一。上课前一两分钟陈先生已站在黑板前(西南联大新校舍没有讲台),上课铃响,他开始讲课。这一点,别的老师认真去做不难办到,难得的是陈先生讲完最后一句话,恰恰是一定段落。下课铃也响起来。同学们对他的讲课艺术既惊叹又欣赏。这一点是任何老师无法比得上的。陈先生讲课并不念讲稿,听课者只要手头勤快,记下笔记,这一节课就是完整的一章一节教科书的一部分。这种出口成章的才能,西南联大教授中只有两位,一位是陈先生,另一位是冯友兰先生。
陈先生讲课认真,以身作则,给同学作出榜样,同学们听课从未敢迟到。个别同学去迟了,不好意思进教室门,就站在教室窗外听讲。好在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有门窗而无玻璃。昆明气候温和,无狂风暴雨,有似
热带雨林气候,阵雨过后,雨过天晴。也无需玻璃挡风遮雨。站在靠近讲台的一端听讲,比坐在后排还听得清楚,只是没有扶手椅,记笔记不方便。
二、陈先生还兼任经济系主任,经济系是大系,每个年级有一百多人。学年开始,选课同学拥挤在他办公桌前,他能不假思索地处理每位同学所选的课,有重修的,有复学的,有需补修课的。陈先生都毫无差错地处理得妥妥当当,几乎不到一分钟就在一张选课单上签了名,从未发现差错。(选课单系主任当面看过,签字后,才能交教务处正式登记。)在规定时限内,可以加选,也可以退选某门课程。陈先生执行起来十分认真。有一位同学,过了学校规定选课时限,来要求加选课程,抱着侥幸心理,企图碰碰运气,写了一个申请,说了一些延误的理由。陈先生看过他的申请,一言未发,把信推在旁边,接过下面另一同学的选课单。这位同学看到碰运气没有指望,也一言未发,悄然退出。陈先生办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原清华的文法学院大部分师生并入北大。陈先生调到北大经济系。全国上下一面倒地学习苏联,全盘接受苏联的大学教材。认为西方
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一无是处,对西方学者的经济学,避之唯恐不及,对西方的学说故意置之不理。中国自我封闭了近二十年,形成人才断层。“四人帮”清除后,拨乱反正,西方资本主义各种流派大量涌来。学术界有一批趋时者刮起不讲
马克思主义,唯西是从的风。
陈先生不愧为一代宗师。他通晓西方,对苏联的经济学也有长期深入的理解。在极左思潮时期,陈先生没有公开发表评论苏联经济学的机会,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了解。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也有过系统研究。以他毕生的精力,辅以深邃的学识,加上他多年学术积累,虽然年事已高,在十年内,发表了著作《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主编了《政治经济学史》,还参加了许多政治活动、学术活动。《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他的学术活动、学术著作,绝非十年之内从头起步可以完成的,这是他多年蕴藏的能量一旦爆发出来的硕果。
在极左思潮时期,学术问题不能讲透,政治棍子动辄到处飞舞。一些学者仗义执言,如马寅初、
孙冶方,遭到意外横祸;有些“识时务者”,随风篷转,不顾事实,昧着科学良心;有的甚至落井下石,以谋个人的富贵。陈先生屹立不摇,保持二十年的沉默。陈先生写文章、发表著作和他不写文章、不发表著作,都显出爱国知识份子的人格风范。
陈先生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表现在治学方面,也表现在为人处世方面。他的门生弟子遍及海内外,有声名显赫的,有学术卓越的,有在职的,有退休的,也有出于各种机遇默默无闻的。凡是来请教、送文章请提意见的,都受到春风般平等的接待,虚而往,实而归。学识渊博如陈先生,比一般专家更懂得科学的严肃性和治学的艰难。他常对来访者说:“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我不懂”。其实,即使是他自称“不懂”的某些领域,也比自以为“懂了”的人懂得还多。真正实事求是的学者都能从中受益。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活跃,市场上出现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文化教育界也出现了某些伪劣的专家教授。再加上“文革”之后,文化教育这个重灾区元气大伤。大学里能正确无误地传授知识的教师已经算上乘。学识渊博、贯通古今中外的大师已十分难得;品重士林,行不言之教,影响深远,为同行钦仰,陈先生是我所认识的少数前辈学者之一。
从陈先生一生言行中,可以看到多灾多难的20世纪中国知识份子的
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雍容宽厚、博大深沉的民族性格。
人物评价
顾毓琇是这样评价陈岱孙的:“岱孙一生致力经济教学,培养英才。教化所及,桃李春风。乃国之大师,国之人瑞也。”
北大陈岱孙先生80多岁还给本科生上课,90多岁还带博士生。他回顾自己的一生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有人感叹,只这一件事,足以让人景仰百年。陈岱孙有一代宗师风范,他的学生亲切地称他为“岱老”。
自1927年
哈佛归来,岱老先后在清华、西南联大、北大执教70载,可谓桃李满天下。岱老学识渊深,才华盖世,却又淡泊名利,洁身自爱,操守坚贞,堪称师表。
许渊冲在《山阴道上》一书中,有一篇文章题为《这一代人的爱情》。文中提到西南联大有四个出名的单身教授:外文系的
吴宓,经济系的陈岱孙,哲学系的金岳霖,生物系的
李继侗。虽然是单身,但他们的逸闻趣事和恋爱故事在学校内广为流传。
杨振声还就此现象写过一篇文章《释鳏》,在
联大教授圈子中流传。教授之间,互相开玩笑,或自嘲,或作诗,玩一些文字游戏,这也是抗战时期紧张生活的一种调济。
据许渊冲的回忆,在
西南联合大学教学时,陈岱孙一表人才,身材高大,西服笔挺,讲起课来头头是道,娓娓动听,要言不烦,掌握时间分秒不差,下课钟声一响,他也刚好讲完。有一次他讲完了课还没敲钟,后来一查,原来是钟敲晚了。
陈岱孙40多岁在
联大上课,是一个钻石级的王老五,让很多女生怦然心动。可见他的魅力。不少联大女生谈恋爱,冲着陈岱孙这样的标准,希望能找到像陈先生这样的男同学。
王曙光这样评价陈岱孙:“他一生淡泊,孤独,终身未娶,将全部的精力贯注到教书育人之中,对他而言,教书不仅是安身立命的职业,更是他全部生命的诠解方式,这种诠解几近一种宗教式的虔诚和投入。”让我们记忆这位孤独而神秘,高贵又超脱的学者,他的一生,不同凡响,使人忘却尘想。
后世纪念
2020年11月30日,陈岱孙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暨陈岱孙纪念馆揭牌仪式在福州市
仓山区举行。来自福建省、福州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的领导、师生、校友出席了活动。
陈岱孙纪念馆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
陈氏五楼,展出了大量陈岱孙先生的私家照片、来往
手札及相关历史珍稀文献,全面介绍了他刻苦求学、辛勤执教的一生,展现了一代爱国学者的伟岸情怀。纪念馆的建设得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