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是因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献身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美德之一。在古代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者和
民族英雄,如不畏强暴的
晏婴,英勇抗击匈奴的
卫青、
霍去病,精忠报国的
岳飞,“男儿到死心如铁”的
辛弃疾,保卫北京的
于谦,抗击倭寇的
戚继光,横戈戍边抗清的
袁崇焕,少年英雄夏完淳,“也留正气在乾坤”的
张煌言,收复台湾的
郑成功、毕生致力革命创导新学的
何子渊、精忠报国的抗日儒将
厉麟似等。他们的爱国献身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特别是在近现代的历史上,当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时,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越加激发而不可动摇,越发显示出它的战斗锋芒和精神力量。从
孙中山、
黄兴、
何子渊、
邹容、
秋瑾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到
李大钊、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朱德、
彭德怀、
董必武等
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将振兴中华的责任置于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