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臀目(Saurischia)也称为龙盘目或蜥盘目。名称源自希腊文中的σαυρος(sauros有“
蜥蜴”之意)与ισχιον(ischion有“
髋关节”之意),是恐龙
总目(Dinosauria)之下所属两目中的其中一目。哈利·丝莱(Harry Seeley)在1888年根据恐龙的骨盆结构,将
恐龙分类成为两大目,分别是蜥臀目与
鸟臀目(Ornithischia)。两者的差异在于蜥臀目的骨盆型态比较接近早期的恐龙。
基本资料
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
鸟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十分难看;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区别。)
蜥臀目包括两个亚目,即
兽脚亚目(Theropoda)与
蜥脚亚目(Sauropoda),其中兽脚亚目包含了所有的
肉食性恐龙;而蜥脚亚目则是体型庞大的草食性动物
演化支。蜥臀目恐龙从
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与鸟臀目的演化支分开个别演化,它们所生存的时代一直延续到白垩纪结束为止。某些蜥臀目大约在
侏罗纪时期演变成为
鸟类的祖先(虽然鸟臀目也拥有类似鸟类的骨盆结构,但是这是
趋同演化的结果)。除了已经演变成为鸟类的分支之外,白垩纪晚期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使蜥臀目恐龙完全消失。依据
系统发生学的分类法,现代鸟类是蜥臀目的一个次演化支。
蜥臀目恐龙具有三叉的骨盆结构,
耻骨往前。鸟臀目恐龙演化出新的臀部结构,耻骨往后转到与坐骨平行,并有一个往前的突起,形成四叉的骨盆结构。鸟臀目的臀部结构类似鸟的臀部结构,这成为它们的名称来源,但它们并不是现代鸟类的直系祖先。近年的研究多认为,蜥臀目(
手盗龙类)在侏罗纪时期演化出鸟类。某些手盗龙类的先进物种改变骨盆结构,形成类似鸟臀目骨盆的平行排列,这是种
平行演化的结果。
科学分类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分类历史
哈利·丝莱(Harry Seeley)在恐龙分为蜥臀目、鸟臀目之前,曾经参考过其他
古生物学家提出的恐龙分类方案。哈利·丝莱倾向于
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的分类法,马什将恐龙分为四目:蜥脚目(Sauropoda)、兽脚目(Theropoda)、鸟脚目(Ornithopoda)、以及
剑龙目(Stegosauria)。
哈利·丝莱希望能够根据有效的特征,以更系统的方式将恐龙分类。他根据骨盆的形状,将上述四目分为两个群体;新建立的鸟臀目包含
鸟脚亚目、
剑龙亚目,而蜥臀目包含
兽脚亚目、蜥脚亚目。哈利·丝莱认为这两种骨盆的差异大,代表恐龙并非一个天然群体,而是主龙类的两个独自演化的目。哈利·丝莱的恐龙
复系群理论相当有影响力,长期被
科学文献、大众读物沿用。直到1960年代,科学界才发现蜥臀目、鸟臀目具有最近共同祖先,而恐龙
总目是个
单系群。
另一方面,哈利·丝莱的分类法经过长时间的考验,随后出现的
亲缘分支分类法更支持此一分类法。
罗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曾对此分类法提出异议,他在《The Dinosaur Heresies》一书中,将
兽脚亚目独立为个别的目,并将蜥脚亚目与鸟臀目集合为另一个目“Phytodinosauria”(意为“植物恐龙”,或称“Ornithischiformes”)。罗伯特·巴克根据
慢龙类同时具有鸟臀目与
原蜥脚类的特征,而认为鸟臀目、原蜥脚类是近亲,而鸟臀目演化自原
蜥脚类恐龙。但研究发现,慢龙类其实是群独特的草食性
兽脚类恐龙,而且是鸟类的近亲。因此,巴克的分类方案并没有被采用。
下属分类
蜥臀目(Saurischia)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
髂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带。下分两个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包括
角鼻龙下目、
肉食龙下目、
恐爪龙下目、
似鸟龙下目、
窃蛋龙下目等)生活在
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它们一般为肉食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
暴龙类是著名代表。
蜥脚亚目
(Sauropoda,包括
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生活在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其中
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三叠纪晚期到
侏罗纪早期,是一类
杂食或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龙。蜥脚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白垩纪。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中国四川、甘肃
侏罗纪晚期的
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
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演化历史
蜥脚形亚目首次出现于
盘古大陆时,是群小型(身长1.5到3米)、原始的物种,它们首次出现于
卡尼阶中或晚期(晚三叠纪第一个时期)。它们发现于巴西(
农神龙)、马达加斯加(最近发现的未命名属)、以及摩洛哥(
爱珍多龙)。
原蜥脚下目恐龙首次演化出现于卡尼阶与
诺利阶过渡期,为发现于
巴西南部Catturita组的托氏
黑水龙(Unaysaurus tolentinoi)。
原蜥脚类保持一样的身体构造,但在早诺利阶晚期,或在中诺利阶早期,它们身体长度已成长到两倍;例如在德国Stubensandstein地区的中下层发现的纤细
板龙(Plateosaurus gracilis)身长4到6米。纤细板龙之后演化出
板龙属的其他种;板龙身长8米,体重约1.5公吨或者更多,并且是该环境的优势
草食性动物,从晚诺利阶直到瑞提阶。同一期间,生存于
阿根廷的
里奥哈龙,是较大型的原
蜥脚类恐龙,也占据相同的
生态位。里奥哈龙身长10米,因体型过大而必须以四足行走。同一时代的
非洲南部,巨型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并非属于原蜥脚类恐龙,而是基础蜥脚类恐龙,例如:
优肢龙、
黑丘龙、
贝里肯龙、以及
雷前龙。有趣的是,在诺利阶到瑞提阶这段期间,
蜥脚形亚目恐龙占据者大型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但大型
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仍由
镶嵌踝类主龙占据。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将
槽齿龙科、黑丘龙科、贝里肯龙科、以及里奥哈龙科灭亡了;但
近蜥龙科、
板龙科、以及真正的
蜥脚下目恐龙持续存活者,后两个
生物群演化出更多物种。当首群蜥脚下目恐龙开始多样化发展,例如
火山齿龙科;早
侏罗纪的
原蜥脚下目恐龙也辐射演化出许多中等体型(身长4到6米)的草食性物种,例如:
大椎龙、
禄丰龙、以及
云南龙,并如同它们的晚三叠纪祖先一样成功。
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优势在早三叠纪后期结束。
原蜥脚类与早期
主龙类在同一时期灭绝,而火山齿龙科演化出巨大的
鲸龙科恐龙。
蜥臀目包括
兽脚类,原
蜥脚类和蜥脚类等几大类恐龙,其中的成员,个体差别很大,生活习性各不相同。有的只有鸡一般大小,有的长达三四十米,高十多米,重几十吨到一百吨。食性上,有凶猛的
肉食者,也有温和的
植食者,还有肉和植物兼食的
杂食者,它们大都生活在陆地上。
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
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
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
蜥蜴类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