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费用分析
其独立销售机构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均列入销售费用。未设立独立销售机构且销售费用很小的工业企业,按规定,可将销售费用并入
管理费用。商业企业在商品
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属于
商品流通费,一般不计入商品的
销售成本,而是通过商品的售价来直接补偿。在
安全投资的
经济分析中,销售费用是计算
经济效益的
基础数据。
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
维修费、预计
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
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 的
职工薪酬、
业务费、折旧费等
经营费用。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也属于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与企业销售商品活动有关的费用,但不包括销售商品本身的成本和
劳务成本,这两类成本属于
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应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销售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
借方登记企业所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
本年利润”科目的销售费用,结转后,“销售费用”科目应无余额。“销售费用”科目应按销售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
明细核算。
费用核算
一、本科目应当销售费用费用项目进行
明细核算,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
广告费、商品
维修费、预计
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
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
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
职工薪酬、
业务费、
折旧费等
经营费用。企业发生的与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不满足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日常修理费用和
大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金融)应将本科目改为“6601
业务及管理费”科目,核算企业(保险)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折旧费、
业务宣传费、
业务招待费、
电子设备运转费、钞币运送费、
安全防范费、邮电费、
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
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
差旅费、水电费、
职工教育经费、
工会经费、税金、
会议费、
诉讼费、
公证费、
咨询费、
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暖降温费、聘请
中介机构费、
技术转让费、绿化费、
董事会费、财产保险费、
劳动保险费、
待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物业管理费、研究费用、提取
保险保障基金等。
(一)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
装卸费等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
银行存款”科目。
(二)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
职工薪酬、业务费等
经营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
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等科目。
期末,应将本
科目余额转入“
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费用分类
销售费用预算可以分为变动性销售费用预算和固定性销售费用预算。变动性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与销售量
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经费,例如
委托代销手续费(代理商佣金)、
包装费、
运输费、
装卸费等。
固定性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不随产品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是相对固定的,也可以分为约束性固定销售费用和酌量性固定销售费用。约束性固定销售费用具体包括
租赁费、销售人员的工资、
办公费、
折旧费等;酌量性固定销售费用具体包括销售促销费、销售人员的培训费等。
黑洞危害
蚕食利润。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在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这一点上利润达到最大化。
营销总监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这一个最佳的配比点。然而,营销总监的愿望有时候可能要落空,支出的增加大大快于受益的增加,将表现为销售费用对利润的无情蚕食。
腐蚀
销售组织肌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营销的战斗力是靠利益来凝聚的,这句话没错。但当
销售人员把销售费用当成
唐僧肉,巧取豪夺,销售组织已经谈不上什么战斗力了。
危及
销售总监饭碗。销售总监(其他销售人员也一样)都有一个情结在里面,那就是:销售总监从来都是因为任务超额完成而得到嘉奖,从来都不会因为花钱少而得到嘉奖。因此就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殊不知,
营销环境已经变化了,比如
广告费,砸进去几百万,可能连泡都不会鼓一个,砸进去几千万,只能叫死水微澜。在花钱不能办成事的情况下,还是注重
节流的好,否则自己的职业岌岌可危矣。
产生原因
公司历史原因
企业
原始积累本身就带着血和泪,尤其是民营企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很大原因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再加上灵活的
经营机制,而这灵活的经营机制很大程度上又是营销经营机制的创新,比如:真正以市场为导向,销售方式的灵活,充分向
销售人员授权,
收入分配向销售人员倾斜,在这种粗放式的营销
管理方式下,极大地调动了
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销售收入急剧增加,企业也攫取了巨额财富。老板在巨额利润面前,也会对营销人员的
灰色收入采取宽容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营销人员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反而会助长这种行为向整个
营销组织蔓延。一旦这种风气形成,然而当销售形势吃紧,老板想改都很困难,首先是公司销售元老的反对,其次,是公司内部长期形成的潜规则的阻力。
营销系统原因
营销部门是为销售收入负责的,很少有为利润负责的(里面的原因,其实值得
高层管理人员思考)。因此,在
销售人员论功行赏时,销售收入是重要的考核指标甚至是唯一的考核指标。其实,这本身也没有错,要销售人员对整个公司的利润负责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很多影响利润的因素。但是,往往企业在销售费用上控制不严,营销部门人员总会在预算外巧立名目,找一些理由,让
营销总监签字,营销总监也会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把字签了。字一签,这笔钱就出去了。这笔款项的使用情况,效果如何,由于是预算外的项目,并没有多少人跟踪和负责。
内部利益原因
追逐利润是企业存在的本质。很多企业的
财务制度本身就不健全,老板也不会把时间花在这个上面把财务制度理顺,在他们的意识中,
财务部门只不过是记账部门,而且,财务这种混乱的局面可以帮助企业避开一部分税款,不必为规范企业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但这样一来,内乱也就产生了。一方面,财务部门不仅是记账部门,而且是财务数据的分析部门,比如,
库存周转率,单品的
利润率,
销售净利率,这些数据是规划
营销费用开支重点,
合理使用营销费用开支用度的依据。但是由于财务数据严重失真,其作用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财务制度不健全,存在很多漏洞,营销费用就从这些漏洞中不经意间漏掉了。
补救措施
转变管理方向
随着竞争的加剧,大部分行业和企业已经进入
微利时代,在这样的形势下,控制不合理的营销开支,开源节流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粗放式的管理已经
不适应激烈竞争的要求,营销也一样,需要向
精细化营销的方向转变。精细化营销着重于提高
营销组织的效能,从
销售人员的配置,
营销策略的执行,
营销费用的控制上下功夫。精细化营销着力营造这样的营销生态体系:以营销组织运作为核心,以策划机构、调研公司、广告公司、媒体等为辅助,打造最坚实的
营销平台,使这个
生态系统中的人、组织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加强预算管理
销售费用预算是以销售
收入预算为基础,通过分析
销售收入、
销售利润和销售费用的关系,力求实现销售费用的最有效使用。由于
销售费用预算在年初前就已经确定,对来年的销售用度做的规划毕竟不能代表销售费用使用的实际情况,所以,销售费用预算在编制上我们采用弹性的
编制方法,以便于对
预算指标做一些调整。对于销售费用做临时调整的资金我们称为预算外资金,也应该把预算外资金纳入销售费用
管理体系。预算外资金的审批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并规定审批额度和权限,同时建立谁审批谁负责的资金使用跟踪制度。
建立管理制度
销售费用
管理制度包括
销售人员报酬制度、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培训费用管理制度、招待费用管理制度、
广告费用管理制度、
公关费用管理制度、折扣折让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仓储费用管理制度、售后服务费用管理制度等等。费用政策被称为销售人员的一大法宝,建立明晰的费用制度,就是要确保销售人员在使用这个法宝时不能走样,给销售人员头上戴一个紧箍圈。
健全财务制度
如果
财务部门沦落为记账部门,财务部门对销售部门来说,就只是一个报销和走账的工具而已。但形势的发展要求提升财务部门职能,不仅做账,而且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因此需要逐渐健全
财务制度。懂得财务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作为营销总监,同样要对下面几个
财务指标特别敏感,重点监控:
分析总体销售形势的指标。如
销售利润率、
销售增长率、
市场占有率等等。
分析
产品结构的指标。如新产品销售增长率、新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主打产品销售增长率等等。
分析回款和存货情况的指标。如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等等。
分析销售费用的指标。如
销售费用率、销售
费用增长率等等。
设计薪酬体系
销售人员薪酬在所有的工种里面应该还是比较丰厚的,企业也基本上都实行了
基本工资加提成制度,年终可能还有一部分分红。只不过提成和分红因行业和企业而异。一般来讲,越到高层,基本工资的比重越大,到了
销售总监,七成以上的收入是基本工资,
浮动工资三成都不到,最后可能再加一部分期权,这也是由于不同岗位的
工作性质决定的。越到基层的销售人员,
主观能动性要求越大,加大
激励工资比例可以激发销售人员的潜能。而越到高层,管理的因素增加,对战略和策略的要求越高,加大基本工资比例可以稳定军心,保持策略的
一贯性。企业所处的
发展阶段和同行业的
薪酬水平也会影响企业的
薪酬设计。
对销售人员
薪酬体系的设计在保持稳定性和
连续性的同时,要体现当前
营销管理的重点。比如,实行赊销的企业,薪酬就必须与应收账款挂钩;为加大新产品的销售力度,就要在薪酬上对新产品和老产品区别对待;对采取
浮动价格的产品,要根据价格档次确定薪酬;销售人员的表现对利润影响比较大的企业,要参考利润确定薪酬。在这些薪酬确定方法中,销售费用是否与薪酬挂钩是个难点。有些企业实行销售费用包干制度,有些企业实行实报实销制度。对于能够确定预算外资金使用责任人的,如果在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要在
薪酬制度中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