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
凤凰的苗族,称苗医为“匠嘎”,
苗药为“嘎雄”,分内科、
外科、妇科、
儿科四种。
主要特点
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
观点
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
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
简介
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
凤凰的苗族,称苗医为“匠嘎”,
苗药为“嘎雄”,分内科、
外科、妇科、
儿科四种。在
苗族语言中,没有与汉族中词义完全相同的“病”字,只有相近的“么”和“母”。“么”的本意为劳累,“母”即“疼痛”,病的意思是引申出来的。如果一个人身体某部位、或心理或精神抵御不住过量的负荷,必然会导致气血、经络的运动不正常,产生疼痛难受的现象,而治病就是要采取种种手段使气血、
经络疏通,恢复正常,达到疼痛消除,各个器官发挥正常功能的目的。基于此,除了医药之外,苗医还采用其它许多治疗的手段:如刮痧散气、弹筋活血、刺活散淤、灯火止痛、油针挑浓、蒸酒祛风、
火罐拨气等。
苗医理论
内容简介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
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伤害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医疗经验,成为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部分。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
致病病因
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寒、暑、风、霜,雨、露、雾都可酿制风毒、气毒、
水毒、
寒毒、火毒等毒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另有饮食不调、
意外伤害、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情志所伤、先天
禀赋异常等也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疾病命名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
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
征象,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
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
鹞鹰闪翅的叫 “
鹞子经”,膝
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
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疗”、“铁疗”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
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
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
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疾病分类
经类
凡以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并以
发热、抽搐、昏迷或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大都归为“经”类,如36经有:仙麦经(
马牙经),麦坐经(走马经),替谬经(
鱼肚经),录慕经(录慕经),渣太经(天吊经),代替经(肚腹经),独经(迷沉经),翻斗经(脚翻经)、闹青经(心经)……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称尚有7经病:学嗯(扯经)、衣批嗯(半边经)、哑嗯(哑经)、读嗯(火经)、生嗯(冷经)、哈嗯(快经)、干嗯(慢经)。
证类
凡以疼痛、吐泻、发热、咳嗽、出血、痘、疹等为主症,或某症状单独出现,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的各种疾病,苗医将这一类疾病归为“证”类,如72证有:巴鼓干证(公鸡证)。沙谬证(青
沙证)。昏拓证(头瘟证)、能钢证(钢蛇证)、沙体证(红沙证)。代公证(狗心证)、布容证(羊毛证)、巴转证(摆子证)、豪指证(黄病心)、孟朱替证(
水臌证)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补充了常见证如拿约证(
黄鳝证)、嗯栾证(迷经证)、爱我证(乌鸦证)、胡西证(缩筋证)…… 等二十多种。
翻类
因在烈日下久晒,或感受瘴岚秽浊之气所致的各种急证,如
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泻、昏迷
痉厥等,并伴见某种动物形态动作的,苗医统称为翻,包括朱砂翻(朱砂翻)、心经疔翻(心经疔翻)、巴古翻(乌鸦翻),代构翻(狗翻),界构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哑巴翻)、姑宝姐翻(蛤蟆翻)…… 等49种。
农村小儿中,常见因
营养不良或
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
毛发干枯、
厌食好哭、哭声细微、夜眠惊惕等症,苗医根据其不同见症及哭声称为小儿12胎病:胎麦(
马胎)、胎育(牛胎)、胎容(
羊胎)、胎干(鸡胎)、胎构(
狗胎)、胎板(猪胎)、胎忙(猫胎)、胎诀(金胎)、胎呕(银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脸)、胎慢(猴胎)。
抽病
是初生小儿最常见的一类对各种有害环境不适应性或
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身
热面黄、烦躁啼哭、
吐奶厌食、
喷嚏流泪、指纹色紫等,根据病因及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抽病,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几朗抽(日抽)、巧抽(烟抽)、靛抽(靛抽)、都抽(木抽),此外尚有月、露、风、雨、人、畜、水而致病者,但较为少见。
丹类
本病发病急骤,初起有
发热、
恶寒、
头痛、骨节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继而出现
皮疹,皮疹略高于皮肤,色红如涂丹,边缘清楚,表面光亮灼热,其大如掌,继而扩散,甚者遍身,或痒或痛,发无定处,根据其初发部位及扩散路径不同,苗医将其分为10丹毒:昼买丹(飞灶丹)、昼买松丹(走灶丹)、昼麦丹(
鬼火丹)、昼真度丹(天火丹)、昼汁斗丹(天灶丹)、昼卡煮丹(
水丹)、昼替丹(葫芦丹)、昼劳丹(
野火丹)、昼保斗丹(
烟火丹)、昼漏丹(壶漏丹)。
癀类
初起患部肿痛,继而向深层和周围扩大,形成大片红肿
热痛的硬块,四周漫肿,伴全身寒热症状。常见有读仿(火癀)、欧仿(水癀)、恨松仿(巴骨癀)节。
花类
多因癀类失治误治而来,后期皮肤
红肿溃烂、
腐肉外翻突起,其形
如花状,此时多伴有人体消瘦,
面色苍白,食欲不振,
低热等全身症状,因其病灶发于某处而名某花,如哥巫榜(奶花)、骨汁榜(背花)、娘榜(坐花),另有一些不是因癀失治而来,只因其病灶如某种物体开花状,或呈现某种花纹而得名,如蜡榜(蜡烛花),讲姑买榜(
萝卜花)等。
疔类
是一种急性皮肤
传染性疾病,因其病灶形小根深,顽硬如钉而得名,好发于人体暴露部位,如头面及四肢末端,并伴有
寒战高热、烦渴引饮,甚则昏迷谵语。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不急
治则死。根据疔发特点,有样干不公(飞疔)、欧干不公(
水疔)、那干不公(干疔)、读公(火疔)、倒公(铜疔)、哨公(铁疔),此外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还有节骨疔、箍颈疔、手板疔、脚板疔等。
疮类
指病灶表浅的一类皮肤病,据其不同性状及发生部位有:读万泼(火旋疮)、干纽泼(
白口疮)、哥巫泼(乳疮)等。
是长在腹内形似
龟背的各种包块。包块质软,按之消失,起手复现,聚散无常叫崩播(气龟);质较硬,按之不消叫向播(血龟);按之坚硬如石叫衣播(
石龟)。包块圆而无角属阴叫“母龟”,圆而有角属阳叫“公龟”。
据统计,苗医掌握病种有200余种,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神经、精神、骨伤、皮肤、
寄生虫及各种
传染病、
流行病等,其归类方法自成体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规范性。但因地域不同,方言有别,各地苗族医在疾病命名、证治上有不尽相同之处,有同名异症、同症异名的现象,如:同叫“
飞蛾证”,
湘西方言的“飞蛾证”其
临床表现是
发热、
鼻翼煽动、咳嗽气急、
胸痛等;黔东方言的“飞蛾证”临床表现是发热、
扁桃体红肿疼痛等。又如黔东方言的“雷公证”是头部剧烈疼痛,以戴帽一圈尤甚,而湘西方言之“雷公证”则是以胸痛、咳嗽、吐血等为其主症,“同名异症”者
治法迥异。另有“同症异名”者,如同样表现为好食生米、
面色萎黄、浮肿乏力的,湘西方言称为“米黄证”,黔东方言称为“
黄肿病”;同样表现为口干舌燥、多食多饮、
腹胀大而形体消瘦者,有的地方称“鱼肚经”,有的地方称为“水证”,“异名同症”者其治疗方药一般是相同或相似的
苗医病学
苗医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而这六种因素归根结底都要以毒害力的方式才能致病。产生发冷、口渴、腹痛、出汗、
头昏、出血、昏睡、气魄不旺等
病征。苗医所讲的病症,多是形象化的病名,如:症、疾、风、痧、惊、翻、仆、经等。病候,是病变症候的简称,也就是疾病出现的
症候群。疾病的病候共有17种,即积毒病候、雄毒病候、恶毒病候、疼痛病候、急热病候、急冷病候、内冷病候、火毒病候、泻肚病候、胃弱病候、交环不和病候、亏损病候、风冷气
水毒病候、气壅病候、
外漏病候、危急病候、混杂病候。
因这六种致病因素,苗医素有“无毒不生病”之说。如常可遇到的风毒、冷毒、火毒、气毒、水毒、盐毒等。诊断疾病是通过把脉、听声、观察颜色、询问病情,用手触、摸、扣、打、刮、按、搬、量等传统方法,观察人体皮肤的颜色,精神的变化,体温、脉搏、呼吸、心跳、血压、语音反射功能等方面的异常,观察身体的汁水、尿液、血气、
病原体等致病物以及指纹、
舌象、目色、鼻窍、咽喉、
耳道、肛门、尿口、淋巴、筋骨皮肉的
形态结构变化等。
在索取到可靠的
诊断依据后,就开始整病。整病必须遵循治病原则,如
失水的病人,就必须补液;
肠梗阻,治疗当用赶毒法而不能用止塞法;心力不足,应当用补心的方法,假若使用退火的药物去治疗,使心力更亏,就会出现血压下降、
循环衰竭、脑架失养、本命无依等危急病征。
苗医诊断
诊病
苗医讲的开懵开豆,汉语译为看病,即是诊断疾病。诊病可从多方面获取资料,为
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主要是考察以下三方面:
观察气魄的动态,皮肤的颜色,精神的变化,以及体温,脉搏,呼吸,心跳,血压,语音,反射等方面的异常,以对认定疾病的轻重缓急及
预后提供参考资料。
观察人体的汁水,浆液,血气,
排泄物,
代谢物,
病理产物,病原体等致病物以及各组织的实质等,以索取致病的物质证据。观察病人外在和内在的物质结构变化情况,如察指纹、
舌象、目色、鼻窍、咽喉、耳道、肛门、尿口、性器、淋巴、炎肿病灶、筋骨皮肉、内脏的形态结构变化等,以对诊病提供结构学的依据。
通过
一分为三的考察,再把有意义的资料进行
综合分析,才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诊断方法
苗医在理论上有“两病
两纲”之说,即将一切疾病归纳为冷病、
热病两大类,“两纲”即“冷病热治、热病冷治”两大
治则。现将
诊断方法简述如下。苗医通过望、听、嗅、问、摸、弹等方法搜集疾病表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结合天时地域及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辨清冷、热二病,分别所属病证,为治疗原则和具体治法提供重要依据。
(一)
望诊主要
望形态、神志、面色、眼球、四毛(头发、眉毛、睫毛、毫毛)、口舌、耳壳、鼻、指纹、指甲、手掌、二便、病灶等,尤对望四毛、口舌、鼻、指纹、指甲、
掌纹方面独具特色。
1.望四毛:病人
头发光泽,无明显改变,主病情轻而易治,病中头发失泽,枯槁而乱,是重病久病之象,治疗较难。小儿
头发干枯无泽,卷曲,眉乱而坚,为“牛胎”病,
头发枯黄而乱,多为“猪胎”病。眉毛乱而失泽,欲皱眉而眉不举,称“眉下坎”是重症病象,眉光秃而面腻为“麻风证”,眉如新月多聪贤,眉乱细软失泽多体弱。睫毛难举,或举而不灵为重病,举而灵者为轻病,双睫毛举而不闭为“
突眼病”,单睫举而不全闭多见于“
中风证”。
望毫毛主要是以两鬓角下、两肘、两膝以下部位,观其色泽、顺乱情况,毫毛竖而卷曲为
慢性病,竖乱、
枯槁、失泽为重病。望耳壳耳壳枯黄、薄而透亮为冷病、久病,耳壳紫红为
热病,小儿耳壳
萎黄、薄而透亮、指甲色紫、喜咬于指为“花胎”病。
2.望口舌:通过对口腔粘膜、
口唇色泽、形态、舌质、
舌色、
舌态、舌苔等变化来诊断疾病,口腔粘膜色红为热病,色淡为冷病,色紫暗而黑为重症,粘膜呈沟路形糜烂、分泌
脓液、味臭为“白口腻”,口内生疮色白如菌朵样突起叫“白口菌”。唇色深红为热病,苍白失泽为冷病,孕妇唇苍白谨防
难产,唇青时时吐涎,母子难全。久病突见唇若涂朱或人中色白,或上唇缩短,皆为病情危重之象。
舌红为轻热,绛红为重热,紫而干为极热,
舌淡白或青蓝或紫润者皆为冷病,舌边缘长出两条肉筋抱住
大舌(叫双龙抱柱),或舌生恶肉头大蒂小、溃烂而臭,或舌下长出一条似舌非舌的半月状肿物,将大舌往上顶者均为
热病,舌胖大淡润,边有齿印者为冷病。
3.
望鼻:鼻腔淡白无泽、鼻尖色白,或青、黄失泽为冷病;若腔内潮红或赤肿,或鼻尖色红为热病。男子鼻翼色黑下连人中,多有
阴茎、睾丸疾患;女子鼻翼色黑多有经带疾患。鼻内生瘤称为“鼻舌”。初病
鼻煽为热病,久病鼻煽为冷病。病中鼻尖歪斜主病危。
4.望指纹;主要用于小儿,观察食指外侧的脉络纹,脉络粗壮一端名“蛇头”,细小一端名“
蛇尾”,粗壮端由指根往指尖爬行名“去蛇”,主伤于湿气为冷病;由指尖往指根爬行名“来蛇”,主伤于风雨为
热病,脉络连接间断,形如滴水状,时隐时现,名“流珠”,主
伤食;连接间断,形如丸珠者名“圆珠”,主热病。
5.望指甲:指甲色苍或青,按之回血缓慢,或久病甲青者为冷病;指甲
红紫、按之回血快者为热病;指甲扁平或凹陷,周围隆起,多为
肝病;若数根或全部指甲中心呈一横条鼓出多为
心病;若呈竖条破裂多见于“米黄证”或老年人(老年性甲退化)。
6.望手掌:大、小鱼际红赤为热病,苍白为冷病,黄而枯瘦为慢性病,枯燥色黑为
肾病,长期色红,刮之退色,即刻复红为肝病,
大鱼际的弧形褶皱纹下端近掌根处的分叉叫“撑叉”,其位置低则孕育功能强,位置高则体衰而孕育功能弱,位置靠近掌心处称不育线,多为孕育能力差。
(二)听诊主要听病人说话、呻吟、咳嗽、呼吸、
打呃、
肠鸣、排屁等声音变化诊断疾病。若声音高亢有力,或重浊气粗者为
热病;声低沉长无力者多为冷病。初病语音
声嘶为热病,久病声嘶为冷病。因恼怒而咳声连作,气不得续,甚或
咳血为“气咳”,连续大声呻吟,双手抱腹、翻来滚去,表情痛苦,面色苍白或青,伴大汗淋漓者多为“鲤鱼摆滩经”。
(三)嗅诊是医生嗅病人的
体气、口气及排泄物、分泌物的‘气味变化以诊断疾病。如大便焦臭、小便浑浊而臭,或排屁臭如腐蛋,或汗后有酸臭味均为热病。若大便腥臭、
小便清长无臭,或久病屁多不臭均为冷病。
(四)
问诊主要问发病时辰、冷热、疼痛、汗出、饮食、睡眠、二便、经带等内容。如初病发冷热,或
先热后冷、先冷
后热、冷热相兼皆为热病,长期发冷怕冷、或低热者,均为冷病;急性头痛为热病,久病头痛为冷病;
急性腹痛、饱痛、绞痛、刺痛、白天发作、喜冷拒按者均为
热病,腹部久痛、饿痛、隐痛、
冷痛、夜晚发作、喜温喜按者为冷病;腰部急痛、
胀痛、热痛为热病,久痛、冷痛、木痛、酸痛、隐痛为冷病。初病
有汗,汗热身热者为热病,病中无汗,或久病汗出,或夜间汗出、汗冷身冷者为冷病,病重而大汗淋漓不止者为危候。病中喜冷饮、多食易饥者为热病、喜
热饮或口淡食少为冷病,喜食泥土、生米等异物者多为“蛊疾”,喜吃自己的
衣襟、布扣、谷米者为“米黄证”,若久病重病不进饮食,突然狂食暴饮不知饱食足者为病危,
预后不良。
(五)摸诊主要指摸脉及病人体表的有关部位。苗医将脉象称为“
大脉”(马之意),以喻脉搏跳动象马奔跑一样有节律,脉象有病脉、喜脉、寿脉之分,脉位有头部脉、
寸口脉、腕部、五指、内外踝、内外
膝眼下、
足背、左乳下共16处。
1.头部脉称“大脉杯”,有双耳门前脉、耳后高骨下脉、双
下颌下脉三处,此三处脉快而有力为热病,有
发热头痛等症状,慢而无力为冷病。
2.上肢脉叫“大脉兜”,又称“上马脉”。包括
肘脉、腕后脉、五指脉。肘脉位于
肘部外侧,此处
脉律紊乱多主消化道疾病,脉搏消失主病情危重。腕后脉分关脉和禄脉,
关脉在掌后横纹由
桡侧端起至尺侧端止,依次分为
外关、中关、内关。禄脉在掌后
桡骨小头内侧缘,从远心端起依次为上、中、下三部,禄脉又称总脉,是诊断疾病的主脉,但对某些疾病则要与其他脉位合参,如妇科的“月家乐证”既切禄脉又需与七点零二脉合参,重危病人既切禄脉
又切下马脉的
内膝眼下脉,如内膝眼下脉消失、禄
脉微弱,病人在9日内医治得当尚有生机,否则
预后不良;内膝眼下脉消失而禄脉正常,病虽重
预后良好。禄脉快而有力为热病,慢而无力为冷病,极弱或难摸到是危候。通过禄脉可测妇女“空喜”、“实喜”,停经妇女双手禄脉圆滑
应指多有妊为实喜,左手中部比右手下部搏动有力,妊娠多成功,右手下部比左手中部有力,虽妊娠但易流产。
禄脉有规律地跳三次停一次为三点零脉,跳四次停一次为四点零脉,以此类推有五点零脉、六点零脉,七次停搏一次,而虎口脉不停为七点零二脉,主妇女月家病。五指脉是患者各指第一、二节的两侧脉位,快而有力为热病,慢而弱为冷病,拇指脉快而有力主头痛、头昏,为惊骇所致。食指脉快而有力主冷热间发、恶心呕吐等,为外感所致。中指脉快而乱主心痛、
胃痛。
无名指脉急而乱,病情朝轻暮重。小指脉急强,病情日轻夜重,主下身疾患,如
带下证、月家证,及男子阴囊、
附睾等部疾病。胸部脉又称“大脉拦”,在左乳附近,分天脉、地脉、命脉。天脉在左乳上方,地脉在左乳中右下方,命脉在左乳左下方,此三部脉太弱,主多种“翻”病,过强多为心脏疾患。
3.下肢脉又称“大脉闹”,分
内踝、
外踝、足背三处。内踝脉在
内踝上三寸至内膝下三寸处,此
脉极弱或停搏多有下肢疾病或重危病。外踝脉在
外踝上三寸及外膝下三寸处,正常人此脉较弱,若脉洪大主下肢疾病,如发于下肢的丹毒、疔、癜、癀等。足背脉在足背第一、二趾间后一横指处,此脉消失为重病或足疾。摸诊中对病人有关部位的触摸,以了解局部的温度、
痛觉、色块的形状、大小、软硬、波动感等判断疾病。以摸前额对5岁以下小儿疾病诊断的功夫尤精,部位是由两眉中点起至前发际连线,分上、中、下三部,医生以食指、中指、
无名指指腹分别摸病儿的上中下三部,三部皆灼手者为热病,可伴有鼻塞、气粗、咳嗽、
发热等;三部发凉为冷病,可伴有发冷、呕吐、腹泻等;上、中两部灼手者为受惊骇所致;下部灼手甚于上、中二部,多为
饮食积滞。
(六)弹诊 医者用五指提弹患者腋前、肩背、脊旁、肘窝、胭窝等处大筋或皮肤,若紧束不知疼痛,或随着提弹有色块隆起,或提弹处皮肤迅速出现乌黑色瘀点或
瘀斑,并伴有剧烈头痛或胸腹痛,面苍唇白,指尖逆冷,恶心欲呕或吐泻等,多为“翻”病。
苗医治疗
苗医所称的“两纲”即“冷病热治、热病冷治”,是他们治病的两大法则,具体治法则分内治法和外治法,其外治法尤为丰富,并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治疗特点。
常用治疗法则包括:赶毒法,败毒法,攻毒法,止痛法,
冷疗法,
热疗法,提火法,
退火法,止泻法,健胃法,帮交环法,补体法,表毒法,退气法,止塞法,
解危法。这苗医治病的十六大法,是针对十六种病候而立。赶毒法治疗积毒病候,败毒法治疗雄毒病候,攻毒法治疗恶毒病候,止痛法治疗疼痛病候,冷疗法治疗急热病候,热疗法治疗急冷病候,提火法治疗内冷病候,退火法治疗火毒病候,止泻法治疗泻肚病候,健胃法治疗胃弱病候,帮交环法治疗交环不和病候,补体法治疗亏损病候,表毒法治疗风冷
气水毒草病候,退气法冶疗气壅病候,止塞法治疗外漏病候,解危法治疗危急病候。
常见外治
苗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了简便、廉价的治疗方法20余种,其中
外治法尤为丰富,并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治疗特点。常见外治法如下:
用碎瓷片锐端或铁制
针具在指(趾)尖、
指(趾)甲旁、
肘窝、
腘窝、人中、
舌下青筋等处
点刺出血、视病情放一至数滴血。
刮治法
用铜钱(或筷子、麻丝)蘸桐油(或
菜油)、药液,在脊柱两侧、胸部肌肉丰厚处,头顶、前额、鼻梁、后项、
腹股沟、四肢内侧等处进行刮治,一般是从内向外或从上向下刮,力量适度,刮至该处出现暗红色瘀点或
瘀斑即可。亦可用生姜块进行刮治。
爆灯火疗法
用
灯草芯浸透桐油或菜油,在灯上点燃后往选定的部位迅捷点灼,可听见轻微的爆炸声,被点处皮肤可见高粱大小的白色焦点。
生姜叭法
医者将适量生姜嚼烂含于口中,以口对准患者穴位用力吸至发红,穴位有百会、
印堂、
风池、
风府、
肩井、
神阙、涌泉等。
以上四法属于急救疗法,多用于各种突发性急证。
气角疗法
用2~3寸长牛角尖,在尖端锉一小孔,治疗时将角的
圆口紧按于患处,医者用嘴从小孔处将角内空气
吸出,造成角负压,然后用蜂蜡迅速密封小孔,角即紧附于患处皮肤。主治麻木、疼痛、
扭伤等。
有滚生蛋和熟蛋两种。滚生蛋:取生蛋一只洗净晾干,然后用此蛋在前额、胸、背、腹部、手足心等处来回或顺时针滚动,至鸡蛋
发热为止,主治
热病。滚熟蛋:用治冷病的单药或具有重镇作用的金、银首饰与鸡蛋同煮,蛋熟后将蛋取出稍候,然后用热蛋在患者前额、额角、背部、胸腹部不断滚动,使热力和药力透过皮肤入内达到治疗冷病的目的。
将
毛茛捣绒,取一团如
花生米大小包额角或掌面腕横纹中点,有痒
痛感牙痛将药物装在特制小布袋内,佩戴于身,或直接将药物缝在小儿帽缘上,使药物气味通过口鼻吸入来防治疾病,此法多用于小儿。
1.全身熏蒸法:在
土坎边挖个深洞,洞上架数根粗木棍(能够承受一个成人的重量),木棍下面置一口锅,放入药物加适量水烧开产生蒸气后,将火撤去,然后在木棍上铺垫一层松枝,四周用席或布围住,令病人裸坐其中,头露于外,让药液蒸气
熏蒸患者至全身汗出为止。主治全身
风湿麻木、疼痛、皮肤病等。
2.局部熏蒸法:用
药罐将药煎好后从火上取下,将患处直接放于药罐口,或将药液连渣倒
入盆中以药液热气熏蒸患处,主治局部疾患,还有用口鼻对着药罐口熏蒸治疗
咳嗽,
鼻塞不通等。
视疔、癀大小,选用特制的不同规格的
铁针,然后估量疔、癀顶端与根部的距离,用卡子卡在针尖适当部位(避免刺入过深或不及),将铁针烧红从疔、癀顶端垂直刺入,当速
进速出。主治疔、癀类疾病。
抹酒火疗法
在粗瓷碗内倒适量白酒点燃,医者用手不断蘸燃烧的白酒敷于患处,并施以摸、拍、揉、捏等手法。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
软组织损伤等。
烧药火疗法
取绿豆大小的
硫黄,或米粒大小的麝香置于选定部位,用火媒子将其点燃,烧至患者不能忍受时去掉。此法具有较强的
散寒除湿止痛之功。
纸媒筒疗法
取5寸长
竹筒1个,同
草纸浸透熔解后的蜡,裹于竹筒的一端,另一端罩住肚脐,然后点燃
蜡纸,至蜡纸烧尽。主治
小儿腹胀、
腹痛、腹泻、
食欲不振等。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制剂敷于选定部位以治疗疾病。
1.用
鲜药捣烂外敷患处或肚脐。可治皮肤、筋骨、关节、脏腑疾病。
3.取活鸡1只,剖开胸腹趁热仆在患者胸腹上。此两法主要用于各种冷病。
4.将小鸡崽与鲜接骨药共同捶烂捣绒,敷于
骨折部位,可以接骨。
将
颗粒状食盐炒热装入布袋内,趁
热熨肚脐、胸腹、背心及其他病灶,也有医者直接用手掌蘸桐油烤热后为患者熨以上各部位,本法主要用于各种病情轻微的冷病。
刮脊抽腿疗法
用铜钱蘸桐油刮背脊两侧
大筋,然后握住患者
脚踝用力抽动其双腿。主治部分抽搐或痿瘫类疾病。
用药煎水或
鲜药捣烂兑水
外洗全身或局部病灶。主治各种皮肤病、
痹证、
偏瘫等。
(1)硫黄针疗法
取缝衣针1枚,将针尾插入筷子头内,仅留出1.5毫米左右的针尖扎紧备用。在一粗瓷碗内燃烧硫黄,待熔化后用针尖蘸硫黄点刺患处,视患处大小点刺1至数针不等。
(2)糖药针(又名弩药针)疗法:以
川乌、草乌、南星、
一支蒿、
半夏、
半截烂、断肠草等30多种
鲜药榨汁,将药汁置放于阴凉通风处晾晒浓缩
成膏状,然后收藏于
瓷瓶内备用。用时以竹签挑出一小点如黄豆大,用500毫升酒或冷开水稀释,并加入适量的虎尿、
马蜂尿(
蜂毒),然后用上述针具蘸药水刺患处,视患处大小点刺1至数针。此两法皆主治风湿麻木、疼痛、
偏瘫等。
取清水1碗,医者定神运气后,用手指在水面上空根据不同病情
画符,并默念口诀或投入必要药物,然后将此水喷向病人患处,可止血、止痛、安胎、催产、清热、消肿等。此法类似于心理暗示、
气功疗法的原理。
根据不同季节食用某种食物或饮料达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疗作用。如清明节前后采摘清明菜洗净,加入
糯米饭清明粑清热解毒或治劳伤筋骨疼痛,夏日则常以酸菜、
酸汤为菜肴或饮料,可生津解暑、开胃止泻,冬腊月则酿制
糯米甜酒食用活血行血、
补体羊肉尤其是羊肝具有
清热泻火之功,夏天适当食之可泻热清暑,冬季则食狗肉能补虚御寒、强筋健骨。
用药特色
苗医用药多是
植物药、
动物药及少量
矿物药。药的特征归纳起来
有热、冷和不热不冷三种;热药可治冷病,冷药可治
热病,和药可补体质、治亏损病。药物的“结构素质”决定药力及药性:“质粘者易消化,补气力,清头脑;质糯者难消化,强筋生血,易伤肚;质沙者好吃,补血肉,和血脉,较难消化,容易产生多屁;质面者糊口,补肉补气,利关节,较易消化,
多食令人胃弱......”。
苗药对采制有一定要求。植物药在
有效成分富足时采集。如
根类药宜在
植株茂盛至翌年抽苗前采集,
茎叶宜在生长旺期,花类宜在待放时,
果实在初熟间,芽力求娇嫩鲜美,皮类以浆汁富足为好,鱼、虾、虫、兽要辨别真假,腐败者不能入药;矿物、金属宜剔净杂质。药物制作包括一般加工、炮制、提炼、合成及剂型改革等。
苗医用药配方有两个法则,配单不配双及三位一体。配单不配双,就是只用1,3,5,7,9之类成单的药物种数配方,而不用2,4,6,8之类成双的药物种数配方。三位一体,就是领头药、铺底药、监护药三类药物共组成方。领头药,是针对病情起主要作用的药;铺底药,是对领头药有相资作用或对身体有补益作用的药;监护药,是缓解领头药、铺底药的劣性和毒副作用,督促共达病所的药。这三类功用药与别的药物共配成方,形成三位一体,才能发挥药物的良好疗效。因此,在选药配方时,在选药上、用药分量上、制作方法上以及服药方式、禁忌事项等方面,都要注意发扬事物之间的良性关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学源流
传说
苗族医药学起源于
母系氏族社会。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花垣县有个祖传八代的著名苗医大师,名叫龙玉六,他在生前根据对小时师父画像的回忆,复制了一张“喔登嘎像”,他用
汉话解释为“母药王像”。其画像是一个古老时代的女人,皮肤有毛,上身裸露,下穿树叶,垂乳,
赤脚,手持医具,充分表现了为子孙后代祛病保身的
慈母之心,也表现了苗族人对本民族医药学渊源的追溯之意。用
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苗族的
母系氏族早于
父系氏族一两千年。在这漫长的年代里,由于母亲对子女后代的病痛伤损问题思想负担最重,当然她们就会首先研究医药,并会有所发现、发明、发展和更新,这是苗族医药学发源的必然规律。
苗医认为他们的始祖是喔爸嘎(意为公药王或药王爷爷),能飞行于山谷之间“岔芮岔嘎”,口尝
百草等,与“
神农尝百草以制医药”类同,也与《
山海经》记载的“
十巫”采药为医同意。西汉
刘向在《说菀》中所说的“古之为医者曰苗父”的“为医者”,是讲以行医为主要职业的人;“苗父”,则是指苗族中有较高医药
学术水平的苗族老人,如“公药王”、“药王爷爷”、“
巫彭”及“十巫”之类著名的苗医始祖。而“苗父”,也绝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对多个
老苗医的统称。
九黎部落在
蚩尤为首领的时期,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初具规模。尤其在山东至河南一带,出现了具有古城市气派的繁华景象。因此才引起
黄河上游甘陕
黄土高原之
炎帝部落和
黄帝部落的东进,从而才发生多次较持久的九黎部落与炎、黄部落的战争。在这些战争过程中,苗族早期的医药学不但能发挥一定的
治疗作用,而且其本身也可得到较快的发展。《
说文》云:“古者,巫彭初作医”。《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
巫咸,巫即、
巫盼、巫彭、
巫姑、
巫真、
巫礼、
巫抵、巫谢、巫罗
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山海经·海外西经》云:“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
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上下也”。《
山海经·海内西经》又云:“开明东有
巫彭、巫抵、巫阳、
巫履、巫凡、巫相、夹XX窳(qǐ yǔ)之尸,皆操不死药以拒之”。《山海经·图赞》云:“群有十巫,巫咸所统,经技是搜,术XX是综,采药灵山,随时登峰”。《
世本》云:“巫彭作医”;《吕氏春秋·勿躬》也云:“巫彭作医”;《说文》云:“古者,
巫咸初作巫”;西汉刘向《说菀》云:“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视,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列子》云:“
黄帝时,有神巫,自齐来,处于郑,命巫咸”;《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
归藏》云:“黄神与炎神争斗
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从这些经史文献来看,一方面足以说明
巫彭、巫咸等众苗父都是九黎部落时的苗族医药先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不畏艰险,敢与青蛇、赤蛇等天敌搏斗,升降于险山峻岭之间采药,以及精心为各类轻重病人治疗的动人场面;还反映他们的
医疗质量也达到能使轻重病人“皆平复如故”的高妙程度。这与苗族民间传说的喔爸嘎长年飞越于恶山陡水之间,尝遍千虫百草,精心研制医药,治愈十万八千个患病痛
灾星的“代熊代夷”(苗族于孙),基本是一个类型。
“
三苗”时期,苗族医药学出现了革新的势头。
湘西《苗族历史讨论会论文集·湖南城步苗族族源试探》说,阿濮仆僮和
欢兜都是首先开采
辰砂染衣、为药的革新人物。
战国时代的
楚国,苗族医药学发展至一定的高度,从
屈原在湘黔苗地的著述来看,不但记载申椒、
女萝、三秀、玉英、石兰、鹿、
牛腱、琼浆、蜂、蛾、
蝮蛇等150多种
苗药。还根据
事物生成“三生万物”及“阴阳三合”的原理,在《惜通》中记述了用“申椒”、“木兰”、“穗草”组成的治疗
心绞痛的药方。此外亦记载了苗医的挂
药疗法,吞服自然
药汁法,粉散术,浴疗术,治神术等。他还指出人体的惠气,是抗御瘟神的能量,《大司命》中所说的“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愁人兮奈何,愿若今昔无兮,故人命兮有当,何离合兮可为”等,充分地表露了苗医破均衡的医学思想和大无畏的非天命观,为后来苗族医药学的发展立下了基础。
清朝“
改土归流”以后,苗族医药学得到
汉文化的影响,因而在理论上或
医疗技术上都有新的起色。如《苗族简史》记:“十九世纪末,
松桃厅
地甲司苗族医师龙老二,能为孕妇剖腹取胎,经治疗一个月,孕妇就恢复了健康”;
雷公山苗族医生治疗
蛇伤可谓里手,并能在短期内治愈能致人死命的疔、痈、疽和
毒疮。
光绪《凤凰厅志》记载:“苗医用
苗药……或吞或敷,奏效最捷”,“苗医治
麻风医术颇高”。云南《
马关县志》卷二《风俗篇》记:“苗人……有良药,接骨生筋,其效如神”。苗医大师龙玉六的师父廖天登,就是清朝湘西凤凰道台的医官,最善用鹿马脉诊病,精通
人体解剖结构。
解放后,苗族医药学也相应有所发展,尤其是1985年中央发出抢救民族医药学遗产的号召以来,各地都认真地对苗族医药学进行发掘整理,取得可喜成绩。这也激奋了众多热爱本民族的仁人志士,他们以有此民族奇葩而自豪,个个热情满腔,亲密团结,共同奋战,争取尽快把苗族医药学拥上新台阶。
预防医学
预防方法
苗族是我国较大而古老的
少数民族之一,由于苗族的历史悠久,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
苗药”之说。
由于苗族本身无本民族文字和史实的记载,故其医药的起源难于考证,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由于这一特点,苗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上有其独特之处。比如苗医外治法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巫术,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但是,它们已经完全脱离了巫术的
内容和形式。这些治法不但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并且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滚蛋防治法
有滚生蛋和熟蛋两种。滚生蛋:取生蛋一只洗净晾干,然后用此蛋在前额、胸、背、腹部、手足心等处来回或
顺时针滚动,至鸡蛋
发热为止,主治热病。滚熟蛋:用治冷病的单药或具有重镇作用的金、银首饰与鸡蛋同煮,蛋熟后将蛋取出稍候,然后用热蛋在患者前额、额角、背部、胸腹部不断滚动,使热力和药力透过皮肤入内达到防治冷病的目的。
佩戴防治法
将药物装在特制小布袋内,佩戴于身,或直接将药物缝在小儿帽缘上,使药物气味通过口鼻吸入来防治疾病,此法多用于小儿。
熏蒸防治法
在土坎边挖个深洞,洞上架数根粗木棍(能够承受一个成人的重量),木棍下面置一口锅,放入药物加适量水烧开产生蒸气后,将火撤去,然后在木棍上铺垫一层松枝,四周用席或布围住,令病人裸坐其中,头露于外,让药液蒸气熏蒸患者至全身汗出为止。主要用于防治全身风湿麻木、疼痛、
皮肤病等。
抹酒火防治法
在粗瓷碗内倒适量白酒点燃,医者用手不断蘸燃烧的白酒敷于患处,并施以摸、拍、揉、捏等手法。主要用于防治风湿麻木,
关节疼痛、
软组织损伤等。
饮食防治法
根据不同季节食用某种食物或饮料达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疗作用。如清明节前后采摘清明菜洗净,加入
糯米饭中做成“
清明粑”蒸熟食用,可以清热解毒或治劳伤
筋骨疼痛,夏日则常以
酸菜、
酸汤为菜肴或饮料,可生津解暑、开胃止泻,冬腊月则酿制
糯米甜酒食用活血
行血、补体御寒,另外还有“热羊冷狗”之说,认为羊肉尤其是
羊肝具有
清热泻火之功,夏天适当食之可泻热清暑,冬季则食
狗肉能补虚御寒、强筋健骨。
体育防治法
苗胞常利用节日或农闲时间,以家具或农具作体育运动器材,举行拳、棍、刀、弩、叉术,及
板凳舞、猴儿鼓等项目比赛或表演,既娱乐了情志又锻炼了身体,起到了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