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道,一般指僧侣所修之道。亦特指禅定之道。
佛家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禅道惟在
妙悟,诗道
亦在妙悟。”
简介
禅者,示单。则习禅,实为自性不动,心念不起,于坐立卧行、生活点滴中明了自心自性本来光明清净,明极即
如来也。
道者,无之别名,又含至有。一阴一阳,太极之道。阴阳化合,道之所存。则道实为宇宙间万事万物之本然动静生化也。
故知禅、道者,名虽为二,其本为一,实为先哲圣贤以自我为工具,体证到
人体小宇宙之自心自性与万物大宇宙之本然生化为同一之体。又因先哲圣贤之体证程途、人生经历各异,故又以
无为法而有差别。
禅道养生
观今之世,坊间里巷参禅论道者不知凡几,言出必有
道法自然、见性成佛,解说经典者亦是汗牛充栋。所惜者,世人仅以文字为经,口若悬河之时却又常常对自身之不适束手无策而四处就医,殊不知健康无病是经典所具有的最基本的体能智慧。则知经典之学几近流于末路久矣。余虽鲁钝,然机缘巧合中对经典之学略有参佐,知先哲圣贤之学实为知行合一、
明明德之学。却苦今世之人,空解经典而不知体用。则虽自知才疏学浅,人微言轻,然见世人于经典之前多为妄想颠倒,于宝山前不得门径而入,空掷光阴,遂分别以禅之大光明与道之太极为
本底,于经典古法中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稍作整理,生化出两套不同的养生方法:明极健身法与太极健身法,有缘者如久习之下,可收健身、益智、增慧之功,于明心见性、道法自运亦可正观明了:明极即如来。故名曰
禅道养生。
禅道养生,以先哲圣贤之经典为立论根基,倡导自强不息、正知正念正行、禅道不二的养生观念。则明极健身法与太极健身法,实为随缘天下众生之千人千面,而依各人之兴趣、机缘与先天秉赋不同,使之有所选择、依循,于循序渐进中体证到经典之体能智慧实为不虚。故二者名虽不同,路虽有异,而有诸途同归,皆为尽性了命之学,其质本一。学者亦可互参互习,略窥禅、道之
真义。更愿能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弘扬传统
经典文化的行列中来,使先哲圣贤的经典智慧能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道法自然,自然即如来,符合自然的养生即是禅。诗情画意里习禅,点点滴滴中悟道。
四禅八定
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
无色界的
四无色定。
四禅
色界静虑的四种区分。即
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禅者,
禅那(dhya^na)之略,译作静虑。故又名
四静虑。《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云(大正1·50c)∶
‘复有
四法,谓四禅。于是
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杂阿含》卷十七云(大正2·121b)∶‘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第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
禅者,静虑之意,即由寂静能审虑,如实了知之谓。然审虑以慧为体,故其他之定亦皆名静虑,而此四禅静虑之义
最胜,乃独得禅之名。《
俱舍论》卷二十八云(大正29·145b)∶
‘此宗审虑以慧为体,若尔,诸等持皆应名静虑;不尔,唯胜方立此名。如世间言,发光名日,非萤烛等亦得
日名。静虑如何独名为胜,诸等持内唯此摄支,
止观均行最能审虑,得
现法乐住及乐通行名,故此等持独名静虑。’ 依此可知色界四禅能摄
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而止(
奢摩他)观(毗钵舍那)均行最能审虑,故特名为
四静虑。
四禅之别乃由于其静虑支有所不同。《俱舍论》卷二十八云(大正29·145b )∶
‘若
一境性是静虑体,依何相立初二三四,具伺喜乐建立为初,由此已明亦具寻义,必俱行故。如烟与火,非伺有喜乐而不与寻俱。渐离前支立二三四。离伺有二,离二有乐,具离三种,如其次第。故一境性分为四种。’
详言之,初禅摄寻、伺、喜、乐及
心一境性五支;
二禅摄内等净、喜、乐及心一境性四支;三禅摄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四禅摄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及心一境性四支,总共十八支。但实支之体唯十一种,即初禅的五支,二禅的内等净,三禅的净、念、慧及乐,四禅的舍受。
其中,初禅摄寻、伺、喜、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因静虑之体心一境性即
三摩地,故
四静虑皆
以之为自性。寻伺,
旧译为觉观,即心之粗分别性名为寻或觉;心之细分别性名为伺或观。初禅尚有寻伺二支未离粗细分别,故称之为有寻有伺或有觉有观。而喜乐二支,是说初禅离
欲界之恶而喜受,身感乐受,故名为离生喜乐。二禅摄内等净、喜、乐及
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如上述,为二禅的自性支。内等净者,以二禅既离初禅寻伺尘浊法而内信相明净,故得名,即无寻无伺无觉无观。喜乐,是说依此定而生最胜喜乐,故二禅名为定生喜乐。
三禅摄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心一境性如前述为静虑的自性;行舍,是说三禅舍前之轻安,住不苦不乐;正念正慧,是说住于正念正知而不耽于自地的喜乐,进而欣求上地的胜法;受乐,是说离二禅的喜乐尚有自地的妙乐,故三禅称为
离喜妙乐地。四禅摄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与
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如前为静虑的自性。行舍是说四禅亦同三禅舍喜乐;念清净,是说舍念极善清净而其相显了;非苦乐受是说更离三禅之乐而住于平等非苦非乐。故四禅称为舍念清净。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将静虑支分为三种,认为初禅五支中,寻与伺为对治支,喜与
乐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二禅四支中,内等净为对治支,喜与乐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
三禅五支中,舍、正念及正知为对治支,乐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四禅四支中,舍清净与念清净为对治支,不苦乐受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
又,《
显扬圣教论》卷十九依
四静虑说所对治的障,即初禅是治贪恚害寻、苦、忧、犯戒及散乱五障;二禅是治初静虑的贪、寻伺、苦、掉及定下劣性五障;三禅是治第二静虑的贪、喜、踊跃及定下劣性
四障;四禅是治入出息与第三静虑的贪、乐、乐作意及定下劣性五障。
总之,远离欲爱,心寂静而能审虑,有寻伺而住喜乐之状态为初禅;离寻伺,信相明净而在喜乐的状态为二禅;离喜乐,正念正知而住自地妙乐为三禅;离脱身心之乐,住不苦不乐而极善清净名为四禅。又作为此四禅入门的定,称为
近分定。而四禅则称根本定。就中,初禅近分的
未至定同根本定,与寻伺相应,故为有寻有伺。二禅以上的近分亦同根本定均无寻伺,故为无寻无伺。大梵之因的中间定胜初禅,但尚不及二禅,无寻而有伺,故为无寻唯伺。又,此中,未至与近分的净
等至,以及根本的无漏等至能断诸惑,而中间定(虽有味等
三等至)无
断惑之义。
初、二、三静虑有寻、伺、苦、乐、忧、喜及入出息
八灾患,故名有动定。对之,第
四静虑非八灾患所能动,故名不动定。而初禅有与发业相应的寻伺,故能见闻触,又有起语业,但二禅以上无寻伺故无言语等。若欲起语等时则借下地之识,名之为借起识或借识。此四禅为
四无量心等之依地。即就四
无量心言之,
喜无量心为喜受之摄故依初二静虑,余三无量心则总依六地而离嗔害等四障。又就
八解脱而言,初二是依初二静虑、未至及中间而得;第三的净解脱是依
第四静虑而得,余则依四无色与
灭尽定。就
八胜处而言,初四胜处是依初二静虑,后四是依第
四静虑。
按
禅定在整个
印度宗教史上,通见于各个 时代,为最重要的修行法之一,佛陀亦以之为最主要的行法,
成道及涅盘之际皆依四禅之法。但禅定的分类,未见于诸
奥义书,可能是佛陀时代才产生的。依《
过去现在因果经》所述,佛陀成道以前至阿罗逻仙人处受四禅之法,可知此法在当时似乎是流行
外道间。又,色界四禅天被认为
是修此四禅者应生之处,相对于四禅称定静虑,彼诸天称为生静虑。而四禅诸天的建立可能是在四
禅说成立之后。
◎附一∶
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
原始佛教思想论》第三篇(摘录)
佛陀关于
禅观,虽说种种
三昧,然于其阶级之中,视为最重要者,首当为静虑(即禅那,jha^na,dhya^na)。盖以
禅定之进展,分为四阶级之
四禅,以明心的修养之道程,乃经文随处所见之模范的禅观也。按此固不必为佛陀所创见,而为当时之某一派,或各派所行者。例如《六十二见经》所举现在涅盘观之五种中,以其四种,即自
初禅以至四禅,直视为涅盘观之状态,乃介绍当时之外道说,可为明征。故此或为佛陀出家之初,闻诸阿逻罗等之说,爰依于向来之中道态度,改定之方式。综之,无论其根源在于何处,当佛陀成道时,固依于此四禅定,即入涅盘之际,亦为入于此定。在佛教为禅之一最重要方式,当属无疑。但所惜者,一切经文,对此说明,悉循环于同一文句,不克晓然于其真意,綦为遗憾。今分析其定型的文句,述之如下∶
(1)
初禅∶于某种对象为专念之中,渐次去情欲,而至于不善心灭,且依于欲与不善之远离,修禅者而感于欣悦与幸安。一言以蔽之,即味于法悦是也。虽然,此既有关于对象之分别,而又有思虑,故于表象的方面,尚未沈静。爰名此位为初禅定,即指专于情意的方面,沉静之初位也。
(2)二禅∶似此修炼进步,其表象的方面亦静,关于对象之分别思虑已止,心只集中于一点(内静一心)。依此修行者,如前之依于情意的方面之沉静,而感安悦。兹则依于表象之沉静,而感喜乐,此即第二禅。至是修行者,得制伏情意,同时并得制伏表象之乱杂。
(3)
三禅∶似此更进一层,离舍幸安心,归于完全平静之状态。以至于正念、正智。身体达于轻安之境,是名第三禅。即指解脱第二禅所得之欢愉,暨其至此之心之集中,更生睿智作用之初位也。
(4)四禅∶由是弥益进步,身体之欢愉亦灭,早已若忘其存在,完全超越苦乐心之平静。亦愈益纯化(舍念清静)不动,以至于湛然如明镜止水之情状,是即第四禅。当此之时,如明澄止水,鱼虌之数,灼然可见,其为
观法之对象者,遂完洞澈而为自己之物矣。
耍之,如上四禅之修行,首在由于欲之烦恼,自行解放。次至于表象之统一,由是次第使吾人自身,超于思虑分别以上,与苦乐以上,乃至物质的存在以上。爰以至于寂然不动,睿智荦灼之真纯精神生活为终局。即四禅之特长,一方在制御基于欲之个人意志,同时于他方,则在依于如明镜止水之观智,而碻保其理想境。以术语言,所谓
止观平等之定是也。盖偏倾于止,则尝有失却心的活气之虞。偏倾于观,亦有散乱之虞。惟四禅能得其平,且能免其弊,所以
推奖为解脱之要道者。以此,至神通等之种种妙用,以为依于修此种定,而能得者,亦权舆于此也。
八定
[出禅
波罗蜜] 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
四定。故云八定也。一初禅天定谓人于
欲界中。修习
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
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洁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澄静。觉观即灭。乃发胜定之喜。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是名二禅天定。(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三三禅天定谓既得二禅天定已。而又厌二禅。喜心涌动。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心发。乐法增长。遍满身中。于世间乐。最为第一。是名三禅天定。四四禅天定谓既得三禅天定已。又觉三禅乐法扰心。令不清净。一心
厌离。加功不止。即得安隐。出入息断。空明寂静。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是名四禅天定。五
空处天定空即虚空也。谓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色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谷。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惟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鸟出笼。飞腾自若。是名空处天定。六识处天定。六识处天定识即心也。谓既得空处天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是名识处天定。七无所有处天定谓离上空处识处。故名无所有处。得识处天定已。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是名无所有处天定。八
非想非非想处天定谓前识处是
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是名非想非非想处天定。
九住
修
禅定时九种摄心的修习过程。又称
九种心住。依《
大乘庄严经论》卷七所载∶
(1)安住心∶指习禅时,缘系一境,
念念相续,使心安住,不致散乱。
(2)摄住心∶意指
觉知一念稍稍散动,即摄持其心使宁静。
(3)解住心∶谓解知觉观之心若攀缘外广,则令收敛安住。
(4)转住心∶指觉心已息,不再动摇,转而乐于安住。
(5)伏住心∶指久住静定而萌厌心时,须将其折伏,益加精进。
(6)息住心∶谓内心忽然乱动
生起过失时,要立即使其止息。
(7)灭住心∶指贪爱等妄念起时,要猛省方便,使其灭除。
(8)性住心∶谓妄念止息,知心性本来光明,任运安住。
(9)持住心∶谓功行纯熟,心住正定,不由作意,任运持善不失,持恶不生。
《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称此
九住心为‘九种心住’。指内住、等住(又称续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印顺《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释之云∶
‘从初学的摄心,到成就正定,有九住心,也就是住心的修习过程,可分为九个阶段∶
(1)内住∶一般人,一向是
心向外散;
儒者称为放心,如鸡犬的放失而不知归家一样。修止,就是要收摄此外散的心,使心住到内心
所缘上来,不让他向外跑。
(2)续住∶起初摄心时,心是粗动不息的,如恶马的腾跃一样,不肯就范。修习久了,动心也多少息下来了,才能心住内境,相续而住,不再流散了。
(3)安住∶虽说相续而住,但还不是没有失念而流散的时候。但修习到这,能做到妄念一起,心一外散,就立即觉了,摄心还住于所缘中。到这阶段,心才可说安定了。
(4)近住∶这是功夫更进了!已能做到不起妄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了,先为制伏。这样,心能安定住于所缘,不会远散出去,所以叫近住。
(5)调顺∶色声香味触——五欲;贪嗔痴——
三毒;加男女为十相,这是能使心流散的。现在心已安住了,深知定的功德,也就能了知“欲”的过失。所以以静制欲,内心柔和调顺,不会因这些相的诱惑而散乱。
(6)寂静∶十相是重于外境的诱惑,还有内心发出的“不善”法,如不正寻思——国土寻思、亲里寻思、不死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等。
五盖——贪欲、嗔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对这些,也能以内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他,免受他的扰乱。到这,内心是寂静了。寂静,如中夜的寂无声息一样,并非是涅盘的寂静。
(7)最极寂静∶上面的寂静,还是以静而制伏寻思等烦恼,还不是没有现起。现在能进步到∶寻思等一起,就立即除遣,立刻除灭。前
四住心,是安住所缘的过程。但修止成定,主要是为了离欲恶不善法,所以定力一强,从(5)到(7),就是降伏烦恼的过程。心静而又净,这才趣向正定了。
(8)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动乱,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就此努力使心能专注于同一,能不断的,任运的(自然而然的)相续而住。
(9)等持∶这是专注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修习止而到达这一阶段,就是要得定了。
修定的方法不一;到达的时间,也因人而不同。住心的教授,也说有种种,如八断行等都是。但从最初摄心,到成就正定,叙述这一完整的学程,依圣者所说∶修止的方便过程,不会超越九住心的,也就是不外乎九住心的法门。所以修习止,应依此修习,而认识自己的进程,到了什么阶段,以免
增上慢而贻误了自己。’
近人陈健民以为无论何种修行人,皆应先行勤修九住心,并以为九住心可对治三魔。
陈氏弟子
林钰堂在所撰《沐恩录》书中,尝载陈氏之见解如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论净宗之
念佛、密宗之观想或禅宗之参悟,欲得成就,皆需先调己心,使免散乱、昏沉及忘失正念三魔。佛法三千年来,实修
佛教徒虽亦不少,然
成就者则凤毛麟角。细考其因,皆以其定力未先下苦功。因此闻思二慧所得抽象之
空性真理无力凝固而成修慧之具体证量。师再喻曰∶习定如磨剑,必先去其上三魔之锈。当其剑锋已锐,则可由止修观,斩除五种利使。方得真参实悟。具足正见正力以压倒
五钝使于无我空性中。九住基础不先建立,何来成就乎?本人所以特写此条唤醒大众,皆注意之。’
‘九住所对治之三魔,即散乱、昏沉与忘失正念。前三住∶初住、续住、回住乃对治散乱。再修四、五近住至伏住。散乱心既渐次调伏,易堕昏沉。故必接修六、七寂住、最寂住,以求寂静。久而茫然呆坐。此时当仰头睁目,抖擞精神,而进修第八专住。专住既成。渐能随意,平等安住任何一处,即成第九等住。止之定功至此方告
大成。如上所示,程序分明,既便修习,又易成就。行人于此宜深致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