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kles/ah! prahi^yate。惑,为烦恼之别称。即依有漏道、无漏道之力断除烦恼,便惑障不生起。又作断结(结使,为烦恼之异名)、断障、离染。由无间道能断除烦恼,由解脱道能证得涅盘(菩提)之真理,两者合称为断惑证理,略称为断证。
追求
部派佛教系以断尽烦恼,悟得阿罗汉果为目的,故于‘见道’断除思想上之错误、知识上之迷惑(即迷理惑,或称见惑);于‘修道’断除人性根本属于情意之恶德(即迷事惑,或称修惑)。因见惑能在短期内速断,修惑则须长期修行始能次第断除,故断见惑称为顿断,断修惑称为渐断。
分类
基本分类
断烦恼有两种,一为圣者生起无漏智,彻底断除烦恼之种子,使不再生起,此称无漏断或毕竟断;一为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观,相对观上地与下地,而断下地之烦恼,或压抑烦恼之现行,此称有漏断或损断。
又依俱舍论卷二十一载,所有存在之
事物(十八界),由
断惑可分为
三断,其以见道断者,称为见所断,又作见道所断、见断;以修道断者,称为修所断,又作修道所断、修断;如无漏法亦可不断者,称为非所断,又作非断、不断。
断惑方式
如何断
烦恼,有四种情形,此谓断惑四因。其中,前三者系断见惑之因,后者系断修惑之因。见惑有苦、集、灭、道等
四谛所断之别,其四谛亦各有二类,苦、集二谛下有自界缘惑、他界缘惑二者,灭、道二谛下有有漏缘惑、无漏缘惑二者。表解如左。
(一)遍知断,即断除见惑中之苦、集二谛下之自界缘惑与灭、道二谛下之无漏缘惑;自界缘惑系仅以自己所住之境界为对象而起之惑,无漏缘惑则为以无漏法之灭、道二谛为对象所起之惑。此二惑均为迷于四谛理之惑,故若遍知各所缘(所迷之对象)之理,则惑即可断除。例如苦谛下之惑,由遍知苦谛之理而断;集谛下之惑,由遍知集谛之理而断。
(二)能缘断,即断除苦、集二谛下之他界缘惑。例如在欲界者,以色界等为对象而起惑,为他界缘惑。他界缘之惑为自界缘惑 之所缘,故断能缘之自界缘惑,则所缘之他界缘惑自亦断除。
(三)所缘断,即断除灭、道二谛下之有漏缘惑。有漏缘惑以无漏缘之惑为所缘,故断所缘之无漏缘惑,能缘之有漏缘惑亦自然断除。
(四)对治断,即指修惑唯以对治道断除之。在九地各九品之中,上上品之惑以下下品之道能对治,下下品之惑以上上品之道能对治。
断惑依其性质,复分为二断:(一)自性断,即如烦恼本身,其性质染污者,若自体不再起,则能自然断除。(二)缘缚断,又作所缘断、离缚断。如有漏善或色法等,由于成为其烦恼之对象,而为烦恼所束缚,故并非断其自体,而系断除能缘能缚之烦恼,始得解脱。
大乘唯识宗主张,依邪师、邪教、邪思惟而起之分别起烦恼,为见所断;与生俱来之烦恼,即俱生起之烦恼,为修所断。断除见所断烦恼之种子,为初地入见道时;断除修所断烦恼之种子,则为金刚喻定时。
总结
总言之,
俱舍宗承认有漏智能
断惑,但经部、唯识宗则主张有漏智仅能制伏烦恼现行,而不能断其种子。因此,俱舍宗主张有漏、无漏之无间道皆能断惑,称为断道;相对于此,唯识宗主张加行智与有漏道是伏道,并非断道,但根本智、后得智与无漏道是伏道亦是断道(断道为对治道,即断烦恼之道)。成唯识论卷八并提出自性断、离缚断、不生断等三断说,依次能断除染污、有漏善与无覆无记、诸恶趣与无想定。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则举出四断说,即自性断、相应断(指其自体虽非染污,但因与烦恼相应而成为染污之有漏八识等,一旦断除相应之烦恼时,即可从烦恼之系缚中解脱)、缘缚断与不生断。
此外,三论、华严、天台等宗主张,所有存在之真相为觉悟之本体,虽言断烦恼,但毕竟仍是无断。密教则认为显教之断惑,乃视一切烦恼为过患(祸害),藉修道而以始觉之智断除之,此为过患断;密教之断惑则视烦恼与本觉之德无二,故悟其本无(本来即无)即为断烦恼,称为功德断。
考据
[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六、卷二十五、顺正理论卷六、成唯识论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卷五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大乘义章卷九](参阅‘四谛’1840、‘断道’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