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是指纯天然未经过加工或者简单加工后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
中药材。江南靖士《药堂联》云:“生药成药是药三分毒,
中医西医为医一片心。”可见药分生药和成药,生药是药品的一大种。
简介
crude drug(s)
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
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例如
大黄(根和
根茎)、
甲状腺(腺体)、
麝香(分泌物)等。
由植物制得的某些淀粉、糖、挥发油、油脂和蜡等也列入生药范围。
根椐其药用部分可分为藻类、
菌类、叶类、皮类、根类、花类、
果实类、树脂类、乳汁类和动物界生药等。
根据其主要成分可分为配糖物、
生物碱、
皂素、
鞣质、苦味质、
树胶等。
根据其药理作用可分为镇痛药物、退热药物、利尿药物、强心药物等。
生药分类
中国生药品种繁多,总数约有7000余种,其中常用生药约500余种。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必须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门别类,加以叙述。不同的书籍,为了不同的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
矿物药,植物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也便于比较同类不同生药间在外形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也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本教材采用此分类法。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苷类生药,含生物碱类生药,含挥发油生药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
理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的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分类,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或按中医疗效分为
解表药、
清热药、
补益药等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与效用,有利于与临床结合,也可以与所含活性成分相结合。
其它分类法
在历史上,中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
神农本草经》,就是按药物毒性和用药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本草经集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6类,每类又各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其生态及性质分为60类,如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并把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排列在一起。
在现代,《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
中药志》等专著均按中文名的笔划顺序,以字典形式编排。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编排法,便于查阅。但各生药间缺少相互联系,教材中不采用此法。
以上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之处,必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一个比较适宜的分类方法。
生药研究
生药学的范围、研究对象及任务
凡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药物的来源,有的是天然产物及其制品,有的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与生化制品。研究各类常用药物的来源、性质和应用的学科,称为药物学。
中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大多称本草,所载药物主要是植物药、动物药和
矿物药,其中以植物(草类)药占大多数,故名本草。各种本草都是中国古代的药物学。
国外最早记载药物的著作,如古埃及的Papyrus(
纸草本),希腊的De
Materia Medica(药物学),俄国的Tpaвник(本草全书)等,其性质与中国的本草相当。
中国中医历来用以治病的药物,概称中药。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包含中药材、
饮片和中成药(成方制剂)。中药材既是切制成饮片,供调配中医处煎服,或磨成细粉服用或调敷外用;又是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现今常用中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
矿物药,绝大多数中药材就是中国历代诸家本草收载的药物。所以中药材是中国几千年来医药宝库中的历史产物。
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随着药源普查和对草药的不断研究,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界所应用,或作药材收购,于是有将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
生药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药之意。例如采用药用植物的全体(益母草、
白屈菜)、部分(人参、
洋地黄叶)、分泌物或渗出物(
苏合香、
没药),或者采用
药用动物的全体(
蜈蚣、蛤蚧)、部分(
鹿茸、
羚羊角)、分泌物(蟾酥、麝香),经过一定方式的简单加工而得。应用最广的是植物药,一部分是动物药,另少数
矿物药。此外,由植物中制取的淀粉、
粘液质、挥发油;自植物、动物中制取的油脂、蜡类,以及一些
医用敷料如棉、毛和滤材如
白垩、
滑石粉、石棉、
白陶土等,也列入生药的范畴。
关于生药一词,从中国明代
太医院中规定凡天下解纳药材,俱贮本院
生药库,凡太医院所用药饵,均由……各地解来生药制造;以及清朝太医院及
御药房的医事制度中凡遇
内药房取用药材,……俱以生药材交进,由内药房医生切造炮制的规定看,生药或生药材是在与切造炮制、制成药饵对比的情况下所用的名称,实质上即指药材。
近代生药名词的应用,来源于日本学者将德文Pharmakognosie译称为生药学,将生药学所研究的Drogen译称为生药。中国医药院校于本世纪20年代开始设立生药学课程,生药一词在医药教育、科研机构遂渐流行。
如上所述,生药就是药材,大多数生药都是中国历代本草收载的药物。稍有不同的是
,生药还包括本草未有记载、中医不常应用而为西医所用的天然药物(如
洋地黄叶、
麦角);在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
矿物药。此外,在中医药界和药政管理、企业外贸、宣传部门以及一些文件中,一直沿用中药、中药材或药材这些传统名称。
从广义而言,中药材、草药或生药,都是来自自然界的天然药物。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天然药物的被普遍使用,以及中国生药包含有矿物药,中药、草药、中草药、中药材、药材、生药的涵义有时较难明确区分。在生药学教材中,上述名词都将随习惯适当应用。
生药学(Pharmakognosie, Pharmacognosy)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Pharmakognosie一词,自1815年德人C.A. Seydler发表Analecta Pharmacognostica一文而得名。此词由希腊字Φαριακογ(Pharmakon)和Yυωδls(gnosis)合成,前者意为药物,后者为知识,就字义讲,为药物的知识。当时所谓药物均指生药而言。关于生药学的定义,从Pharmakognosie成为学科的发展历史看,一般认为19世纪初叶德国学者T.W. Martius是这门学科的先驱者,Martius于1832年出版了Grundriss der Pharmakognosie des Pflanzenreiches(植物界的生药学基础),正式使用Pharmakognosie这一学科名称。Martius认为生药学是
商品学的一部分,就得自自然界的药物,研究其基源和品质,试验其纯度,以发现其混杂物或伪品的学问。至于中文生药学一词,见于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译著生药学,此系德文Pharmakognosie的日译,书中谓凡宇宙直接采取之药物,具有其天然之形状者或因机械的制法变换其形貌而贩卖者,皆谓之生药,而讲求此等科学者,谓之生药学。日本学者下山顺一郎1890年所著生药学的序言中说生药学是论述供医疗目的天然产物的学问。中国学者
赵燏黄1905年留学日本,回国时带回生药学一词,其与徐伯鋆合编的《现代本草生药学》(1933)著作中谓利用自然界生产物,截取其生产物之有效部分,备用于治疗方面者曰药材。研究药材上各方面应用之学理,实验而成一种之独立科学,曰生药学。换言之,所谓生药学者,系应用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及其自然科学之知识,以解决药材之适当问题为原则,复记载药化学及药理学的研究,参证而应用之也。美国学者H.W. youngken所著《Text-Book of Pharmacognosy》(1943年5版)认为生药学是论述植物和动物来源的生药和其他经济材料的历史、生产、商业、采收、拣选、鉴定、评价、贮存及用途的科学。60年代以来,中国生药学教材续有出版。
李承祜著《生药学》(1952)谓:研究各种生药的来源、形态、性状、组织、成分、鉴别、应用及其他各项的科学,名曰生药学。
徐国钧、
赵守训著《生药学》(1958)谓:利用植物学、化学、药理学等科学知识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形态、性状、组织、成分、效用和栽培、采制、贮藏的学问,即为生药学。
楼之岑主编《生药学》(1965)谓:生药学是利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生药的来源、生产、化学成分和分析鉴定的一门科学。综上所述,结合中国教学研究实践,生药学是应用
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科学。
自60年代至晚近,国际上对生药学科的研讨范围,有了较大的扩展。例如研究对象方面,包括由药用植物或药用动物分离得的有效成分纯品、抗生素、激素、酶,并涉及致幻、致过敏、致畸胎等有毒植物,以及
农业杀虫剂、除莠剂等;在培育方面,涉及
植物生长调节剂、细胞
组织培养、遗传育种和突变品系;在化学成分方面,包括现代分析技术,基础代谢途径及次生代谢产物的起源,微生物转化及在植物中的异常合成,比较植物化学中有关化学成分作为分类学特征,一般代谢产物的次生变异,代谢物的积累,遗传学中的
多倍体、化学种;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重视
海洋药物生物的研究,并有海洋生药学(Marine Pharmacognosy)这一分支,以及有关生化药效、药效药理评价的临床生药学。生药学科已逐步扩展到应用植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学科知识来研讨天然药物的来源、分类、资源开发、生产、品质评价、生物合成、药效药理、毒性等内容。
研究重点
从生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结合中国中药材研究情况、实际用药现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近期内生药学科的研究重点,在于:
加强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
中药材是生产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因此,保证中药材质量是保证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的关键和基础。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是
中药复方药物标准化研究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目前中药材大多缺乏科学的质量标准,少部分虽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也未能切实地、全面地反映其临床功效。加之次生代谢产物的
多态性、微量性、不稳定性,致使质量标准化研究进展缓慢,水平也不高,严重制约着中国中药产品的开发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明确有效成分、指标性成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使之达到科学化、标准化,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绿色中药材生产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中药材(Green crude drug)必须保证是无污染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应在十分安全的范围内,药效物质基础的含量稳定、可靠,并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加以控制。
在21世纪,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将共同携手对环境精心的保护,更加关心各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首脑共同签署了《
生物多样性公约》,发表了《
21世纪议程》。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呼吁:各国应在保护环境和生态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并强调这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发展、全球均应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中药材特别是野生药材,由于受到价格和市场的影响,常易招致资源产生毁灭性的破坏,例如冬虫夏草、蛤士蟆、
山乌龟(颅通定的原料)、
肉苁蓉等资源数量均已急剧下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收录76种动植物药材。因此必须积极采取引种、栽培、种质保存、宏观调控等一系列挽救、研究及合理利用等综合措施。
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现代中药是指来源于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实践、依靠现代先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严格的规范指标,如《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规定》(简称
GLP),《药品临床质量管理规定》(GCP)以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定》(GMP)等所研制出的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这种新型中药,科技含量高,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以及三便(便于贮存、携带及服用)等特点,符合并达到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对产品的指标和要求,因而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在国际广泛流通。
选择那些在调整人体机能和西医难治的常见病方面具有明显疗效的单味中药或复方、制剂,如抗衰老、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
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痴呆、糖尿病等)、
心脑血管疾病、
免疫性疾病、肿瘤、
艾滋病及其它病毒性疾病等。研制的现代中药应充分发挥
中药复方的多靶点、多层次、对机体整体治疗的优势,并注意采用现代的制剂工艺和新的剂型。
生物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21世纪有迅猛发展的生物技术也必然会深入到生药学领域。首先,生物技术可以在保存和繁殖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其次,生物技术和
基因重组可以在培育常用中药的优良品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当搞清了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以后,可以培育出优质、抗病力强、产量高的新品种,不断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最后,生物技术还能对中药品种进行更深入和客观的鉴定研究,可选择合适的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如
RFLP(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
多态性)、RAPD(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DNA测序等方法,根据
DNA分子不同程度的
遗传多样性,在中药属、种、亚种、居群或个体水平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鉴别。
中药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21世纪飞速发展的信息系统,将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条件。首先将进一步完善各种专属性的数据库,如中药有效成分数据库,中药药理及毒理数据库,中药复方数据库,中药临床效果数据库,国外重要值物药数据库等等,并进一步网络化和高速公路化。同时还要依靠人工智能从浩若烟海、杂混无序的中药信息资源中开发和挖掘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来。
其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中药现代化的各种知识将得到广泛的传播。例如可以把中医防治疾病的经验和知识、中药防治疾病的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各种专家系统和软件普及到每家每户。这样,中药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人民的健康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作为中国药学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生药学的教学内容着重介绍应用现代生药学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围绕生药及其制剂的质量、中药新药及新资源开发进行讲授。
通过生药学的教学,使能对开发利用中国天然药物资源,发展生产,提高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开展生药学研究打好基础,以期为振兴中药事业作出贡献。
研究进展
中国生药学的研究进展
中国古代在
本草学方面有着光辉的成就,到16世纪末期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问世,本草学的发展达到极盛时期。以后发展比较缓慢。本世纪初期,开始结合分类学的知识对《本草纲目》等书中的动植物进行学名考订。中国生药学的教学和研究到30年代由
赵燏黄(1883~1960)开始。赵氏于1934年与徐伯鋆合编了《现代本草学——生药学》上卷,1937年
叶三多编写了《生药学》下册。这两本书是当时介绍近代生药学的中文著作,也是生药学课程的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中药政策指引下,中医中药事业得到发展,药学院系的生药学课程得到加强,各省市先后设立了中医学院中药系和中医药研究机构,并在药品检验所内成立中药室,加强了教学、研究和质量检验工作。50余年来,中国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对中草药开展了多学科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资源调查及整理
1949~1979年间,中国的生药学研究比较集中于中草药资源和经验鉴别的调查整理和研究,陆续编写出版了《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1958)、《中药材手册》(1959)、《
中药志》(1959~1961)、《
药材学》(1960)等书籍。其后于1970~1975年间掀起了群众性的中草药运动,各地医药卫生人员
上山下乡,调查采集中草药,为农民防治疾病。在此过程中,编写了数以百计的地方性中草药手册;并经整理研究,为农民防治疾病。在此过程中,编写了数以百计的地方性中草药手册;并经整理研究,编写出版了《
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彩色图谱(1975~1977)、《
中药大辞典》(1977)、《中草药学》中、下、上册(1976、1980、1986)、《
中药志》第二版Ⅰ~Ⅵ册(1979、1982、1984、1988、1994、1998)。这一时期调查总结的对象由常用中药扩大到
民间药,中草药数量有很大增加,内容也较前丰富。此后又相继出版了《
新华本草纲要》(1988、1990、1991)、《中国本草图录》(1988、1990)、《中国民族药志》、《
中药资源学》(1993)等。
1982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的决定,全国于1983~1987年间组织专业队伍,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199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中药资源丛书》,它包括《中国中药资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中国中药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和《
中国民间单验方》,是一套系统的中药资源专著,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通过资源普查和专题研究,基本摸清了天然药物的种类、分布和民间应用情况,已知种类12807种,其中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矿物80种,植物来源的占87%,药用植物较集中、种类超过100种的科有毛茛科、大戟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萝藦科、
茜草科、玄参科、菊科、百合科和兰科。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各地相继发现了许多丰富的新药源。如新疆的
紫草、甘草、
贝母、
阿魏、
蛔蒿,青海的枸杞、
党参,西藏的
胡黄连、大黄,青海和西藏的
东莨菪属植物,云南的砂仁、
诃子、马钱子、
儿茶、芦荟,广西的安息香,广东和广西的降香、苏木、
土沉香、
萝芙木、
羊角拗,东北地区的
缬草、
鼠李皮、野生
麦角等,其中不少品种过去是依靠进口的。此外,对作为甾体激素类和
避孕药物合成原料的
薯蓣属植物,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为制药工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
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数量续有增加。中国药典1953年版收载药材78种,1963年版增至446种,1977年版收载中草药(包括少数民族药)、
中草药提取物、植物油脂及一些
单味药制剂共882种,1985年版收载713种,1990年版收载784种,1995年版收载920种。1993年起相继出版《中国药典》英文版。
栽培与饲养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人员对一些重要中药材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药用植物引种、野生变家栽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全国重要的植物园和
药用植物园,已引种药用植物4000余种;目前中国家种的大宗中药材达150余种。已运用杂交、诱变、
多倍体、试管受精、原生质融合、
花药培养等生物学技术,获得
浙贝、
元胡、地黄、吴茱萸、薄菏、枸杞、
乌头、薏苡仁、百合、
猪苓、虫草等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许多重要的进口药材也引种载培成功,例如
西洋参、
白豆蔻、
丁香、番红花、
胖大海、非洲
萝芙木等,不少已经达到了大面积生产的规模。
1993年中国第一座药用植物
种质资源库也在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建成。
一部由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主编的有关栽培方面的大型科学著作:《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已由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1991年)。
一些珍贵的动物性药材,已研究了它们的饲养方法:例如麝、熊、
蝎子、蛤蚧、
中华鳖等。已成功地进行了饲鹿锯茸、养麝取香、活熊引胆、河蚌育珠等工作。
一些近代的生物技术方法也开始使用,例如人参、
西洋参、
三七、
紫草、延胡索、甘草及
山莨菪等的
组织培养技术。对一些菌类来源的中药,如冬虫夏草、灵芝及
蜜环菌等,研究了它们
发酵培养技术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
近年来,开展中药材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生产绿色中药材已在山楂、
金银花等中药材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中药鉴定和质量研究
中药品种繁多,产地广阔。由于历代本草记载、地区用药名称和使用习惯的不同,类同品、代用品和民间用药的不断出现,中药材的同名异物、品种混乱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到药材质量。所以对来源复杂的常用中药材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是保证和提高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对多来源药材的比较研究,也可为开发利用新药源提高科学依据。六·五期间(1980~1985年),国家医药管理局将中药材同名异物品种的系统研究列为局级课题,其中
贝母、
金银花、大黄、石斛类的研究取得可喜成果。在此基础上,增加研究种类,扩展研究深度、广度和提高研究水平,经论证将常用中药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列入七·五(1986~1990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课题分南、北两个协作组,共研究常用中药材123类(专题)。各类专题统一按共同制定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案为目标,运用多学科手段对多来源中药材进行系统研究,即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药源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作分类学鉴定;收集对口药材和商品,作性状、显微和
理化分析;并进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全面的做出品质评价。经过5年的研究,已经完成,大多数专题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该项研究规模之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及所取得的成果均是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对澄清混乱品种,提高鉴定技术水平,保证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修订、制定药品标准,开发利用新药源,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该项成果已以《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专著陆续出版发行。
在七·五攻关课题工作的基础上,经论证将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继续列入八·五(1991~199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对另外100种类(专题)常用中药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也已经完成,专著即将出版发行。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1996~2000年),最终建立80种常用中药材国际参照执行的标准。2000年1月又开始启动后期70种。
提倡生产和使用到地药材是历代中医药学家用以控制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疗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中药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列为重点课题,选择赤芍、
金银花等7种公认具有道地性的药材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多指标、客观化的手段,对同一物种道地及非道地产区的药材,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上的识别特征以及药效与质量关系进行研究,揭示生物多样性、药用部位变异性、DNA多态性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内在联系的自然规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综合研究
道地药材的道地性,为确定道地药材基地化、集约化、
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目将于2002年完成。
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种植资源在优良中药材生产中的调控机理研究列为重点课题。
在国家重点课题进行的同时,各地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发表,对多种中药进行了资源调查、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研究(详见
徐国钧院士的系列综述-中国近年来生药学研究进展)。
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4年,大约已对200种中草药进行了较详细的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并鉴定了600余种药理活性成分。
近年还从常用生药和民间药中分离到多个治疗
老年期痴呆、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艾滋病毒、抗肝炎、抗过敏、抗
脂质过氧化、降血糖、止血、抗菌、消炎和免疫促进等活性成分。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对于阐明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中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以及新药开发均有重大意义。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去除或减少药的毒性或副作用,以及增加药物的疗效。大约有70多种中药的
炮制技术已经研究,揭示了许多加工炮制的原理。例如,
乌头炮制减毒是由于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为相应的单酯型生物碱及胺醇。乌头子根经过加工便是常用中药附子,它的毒性已经大大的降低,而且它所含有对
心血管系统起作用的有效成分便能发挥效能。又如许多含有生物碱的中药常常采用
醋制的炮制法,是由于碱与酸中和形成了生物碱的盐,其能增加水溶性并增加
煎剂的疗效。
目前已对500余种中药的传统炮制方法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编写出版了:《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和《
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等专著。
近年来,采用化学、药理学等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
中药炮制的原理,对比中药炮制前后药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改变,不但对改革炮制工艺、制定中药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有意义,而且将通过此种研究,逐步建立起临床炮制学、炮制工艺学、炮制化学、炮制药理学等中药炮制学的新型分支学科,促进中药炮制学的发展与提高。
DNA分子标记技术用于中药质量研究只是近四、五年的事。1994年香港中文大学邵鹏柱实验室首次报告利用AP-PCR技术对人参及
西洋参的鉴定,次年他们又报道利用RAPD技术对人参及伪品的鉴定。随后中国香港、大陆、台湾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相继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进化、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4种甘草(RAPD)、
铁线莲属7种植物(RAPD)、木蓝属8种植物(RAPD)、
淫羊藿属8种植物(RAPD及
PCR-RFLP)、
黄芪属14种植物(PCR-RFLP)、
人参属12种植物(PCR-RFLP、测序)、
橘属9种植物(测序、探针)。二是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人参、
西洋参及伪品(RAPD、测序、探针)、
地胆草及混淆品(RAPD)、蛇类(RAPD)、海马类(测序)、
龟板、
鳖甲(测序)、甘草(RAPD)、
鸡内金类(测序)、紫河车(测序)、
鹿鞭及伪品(测序)、
贝母类(测序、
PCR-RFLP、探针)。三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研究种内变异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冬虫夏草(RAPD)、
苍术、白术(RAPD)、
当归(测序)等。
新药开发
近年来,大约有200多种新药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药开发而来。其中有近半数是单个中药或从其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衍生物或中药的有效成分部位,或甚至中药的全提取物;另有超过半数是从中药复方中开发出的新药。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物种复杂多样,约有50万种动物,13000多种植物,约占地球资源的80%,是有待开发的宝藏。例如从10种珊瑚中发现43种新化合物,10种海绵中发现39种新化合物。海洋生物所含的化学成分结构新颖、复杂,常具有较强的特殊
生物活性,是人类未来开发新药的原料基地。
此外,对民族药研究开发利用,也取得不少成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已悠久的历史,对人类的医药事业都作出了自已的特殊贡献(详见教科书第十一章)。
如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10余年来,中国生药科学的发展较快,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中药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域广泛,涉及学科多,难度大,周期长,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互相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突出与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系统化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开发更多的中药合法进入欧美国际市场,为人类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相关
生药表按中医功效分类法
2. 辛凉解表药:薄荷、
葛根、
柴胡、
升麻、菊花、
野菊花、
蝉蜕3.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赤芍、
紫草、
白头翁、牡丹皮
4. 清热
燥湿药:黄芩、黄连、
黄柏、龙胆、
苦参、秦皮、白鲜皮
5.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忍冬藤、绵马贯众、
山豆根、北豆根、板蓝根、大青叶、
连翘、
穿心莲、蒲公英
三、祛暑药
藿香、广霍香
虎杖、秦艽、
苍术、桑寄生、
五加皮、
香加皮、槲寄生、马钱子、
天仙藤、
木瓜、
金钱白花蛇3. 润下药:蜂蜜
1.利水消肿药:茯苓、防已、
广防已、薏苡仁、
车前子、
车前草、
猪苓2. 利尿
通淋药:
关木通(备注链接:含“关木通”的药物被禁止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
海金沙、
滑石十、开窍药
1.止咳平喘药:
桔梗、桑白皮、批杷叶、百部、
洋金花、
旋复花、
苦杏仁、
马兜铃、
松萝2. 清化
热痰药:前胡、
川贝、
浙贝、
海藻、
昆布、瓜萎
1.
活血化瘀药:
川芎、
丹参、
莪术、
郁金、姜黄、
牛膝、川牛膝、延胡索、鸡血藤、
红花、番红花、桃仁、
乳香、
没药、益母草、
茺蔚子、水蛭
2.
助阳药:
杜仲、蛇床子、
菟丝子、
肉苁蓉、冬虫夏草、
鹿茸、鹿角、
鹿角霜、蛤蚧
十五、收敛药
十七、驱虫药
十八、外用药
青黛、
血竭、
儿茶、蟾酥、
熊胆、
斑蝥、炉甘石、雄黄、
硫磺、
信石(
砒石)
(医药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