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药房
明、清宦官机构名
御药房位于故宫东侧的南三所以东,太医院后院。
历史沿革
明代的御药房是为皇帝健康服务的一个最直接部门。明初叫尚药局,后改为御药局,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紫禁城的文华殿后面又建了圣济殿,作为御药房办公所在。圣济殿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被烧毁,清代在圣济殿旧址上建造了藏书的文渊阁。圣济殿御药房由提监和太监管理,设有尚药奉御、直长、御医、药童、吏目等人员,人数随时增减。
公元1587年,御药房下又设置了御药库,建在圣济殿的后面。当时还刻了一枚“御药库关防”的印章,由提督太监掌管,日常御药房的药品调入、领取等事项,都要有这个御药库关防作为凭证;同时御药库所有药品清单、药品进出记录等定期要清查造册,之后送礼部存档。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这些记录就是追究责任的依据。
明代宦官专权也体现在医疗制度上,御药房的最高负责人不是院使、院判、御医这些专业的医生,而是由太监来管理,这也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机构设置
御药房隶属内务府,其具体职责是为内廷采办、储存、配置药品,药房人员并与御医分班侍值。侍值又分宫值和外值,宫值地点在皇帝寝宫旁的御药房,外值则在东华门内的太医值房。外值者为宫廷中的宫女、太监、嫫嫫等人诊病。 御药房的御医是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选拔的,共10名。
御医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6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并经过3或5年一试、二试、三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入选,否则宁缺不补。有时清宫御医也从各省督抚举荐的名医中挑选。 御药房所需药材取自太医院生药库,尽管太医院也是为皇室成员服务的医疗机构,但御药房领药仍需按定例付给银两,或令与皇室有关的药商采买。
所购药材一般为生药,入宫后由御药房医生带领下属太监炮制备用。 御药房的御医尽管直接为皇帝、皇后诊病保健,但地位并不高,在清代二百多年历史中,最优秀的御医级别也不过七品,至于那些承担宫值的被称为“御药房特简供奉”的医药顾问,待遇则更低,仅仅是“日给御膳,月给素蜡,冬给木炭”。
主要职能
明代御药房管理的都是宫廷用药,因此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规矩,不允许出半点差池。每天由太医院的院使、院判、御医分两班值班,每天要做三件事。
一件是药材的管理,对于各地进贡来的药材、药品,要根据质量优劣进行分拣,礼部也会派官员来监察药材选拣的过程。分拣后进行详细登记入册。
第二件就是随时听从宫内差遣,给帝后们诊治。明代给皇上皇后治病已经形成一套流程,大病小病都照此执行。诊脉时,先由值班的太医院院使或院判诊脉,接着再由值班御医诊脉,之后发表各自的诊脉意见,大家一起拟定一个处方,处方上将药帖连名封记,药方下要写明本方的药性、治疗病证的效果等等。
第三件事情就是根据药方监督御药煎制,在御药制作时,要有太医院院官和内臣一同监视,做好后每剂药都分成两付,其中一付先要由御医、院判、内臣三人尝过之后,没有问题,才将另一付进献给生病的皇上,这一系列的诊治、制药过程,都要在专门的医簿上做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由所有参与诊治及制药、尝药过程的医官、御医、内臣签名后,加盖“中书省印合缝”,以备查考。如果皇上服用后,治疗效果不佳,这些医簿上记录的相关人等就会招致麻烦,甚至惹上杀身之祸。
所以,每天基本上所要做的三件事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跟皇上的性命相关,好则万事大吉,加功行赏,坏则严惩不贷。因此,到宫中当值做御医是荣辱未卜的事情,尽管当时进入宫中的御医都是经过礼部在太医院的严格考试,优等者才能有资格到御药房轮值,但是大家也都明白,进入宫中当值,所担当的责任之重大也是非比寻常的,所以也有一些人为了保全性命,宁可放弃进宫做御医的机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3: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