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是指应用普通的或以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程、
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
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
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生物制品不同于一般医用药品,它是通过刺激机体
免疫系统,产生
免疫物质(如
抗体)才发挥其功效,在人体内出现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或
细胞介导免疫。
生物制品简介
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
寄生虫、
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
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
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
免疫血清,血液制品,
免疫球蛋白,抗原,
变态反应原,
细胞因子,
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
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制品等。
物种学史
在10世纪时,中国发明了种痘术,用人痘
接种法预防
天花,这是
人工自动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创始。
种痘不仅减轻了病情,还减少了死亡。17世纪时,俄国人来中国学习种痘,随后传到
土耳其、英国、日本、朝鲜、
东南亚各国,后又传入
美洲、
非洲。1796年英国人E.詹纳发明接种
牛痘苗方法预防天花,他用弱毒病毒(牛痘)给人接种,预防强毒病毒(天花)感染,使人不得天花。
此法安全有效,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牛痘苗可算作第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品。微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制作。19世纪中期,“免疫”概念已基本形成。1885年法国人L.巴斯德发明狂犬病疫苗,用人工方法减弱病毒的致病毒力,做成疫苗,被狂犬咬伤的人及时注射疫苗后,可避免发生狂犬病。巴斯德用同样方法制成
鸡霍乱活疫苗、
炭疽活疫苗,将过去以毒攻毒的办法改为以弱制强。D.E.沙门、H.O.史密斯等人研究加热
灭活疫苗,先后研制成功
伤寒、
霍乱等灭活疫苗。19世纪末日本人
北里柴三郎和德国人
贝林,E.(A.)用化学法处理
白喉和
破伤风毒素,使其在处理后失去了
致病力,接种动物后的血清中和相应的毒素,这种血清称为
抗毒素,这种
脱毒的毒素称为
类毒素。R.科赫制成
结核菌素,用来检查人体是否有
结核菌感染。
抗原—抗体反应概念的出现,有助于
临床诊断。这些为微生物和免疫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继续发展出各种生物制品,在预防疾病方面越发显得重要,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
发展
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始于20世纪初。1919年成立了中央防疫处,这是中国第一所生物制品研究所,规模很小,只有牛
痘苗和狂犬病疫苗,几种死菌疫苗、
类毒素和血清都是粗制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
长春和
兰州成立了生物制品研究所,建立了中央(现为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它执行国家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监督,发放菌毒种和
标准品。后来,在
昆明设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研究
脊髓灰质炎疫苗。生物制品现已有庞大的生产研究队伍,成为
免疫学应用研究和
计划免疫科学技术指导中心。
汤飞凡1957年发现
沙眼病原体,他对中国生物制品事业有很大贡献。
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面,接种预防生物制品效果显著,在公共卫生措施方面收益最佳,这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是世界性的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1966年发表宣言,提出10年内全球消灭
天花,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被消灭。1978年 WHO又作出
扩大免疫规划(EPI),目的是对
全球儿童实施免疫。EPI是用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即
卡介苗预防
结核病;
麻疹活疫苗预防麻疹;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
百白破三联预防
百日咳、
白喉和
破伤风,有计划地从儿童开始,使世界儿童都得到免疫。1981年,中国响应WHO的号召,实行计划免疫,按要求用国产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1988年以省为单位达到了85%的
疫苗接种覆盖率。1990年以县为单位,儿童达到85%的接种覆盖率。诊断制剂品种的增多和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试验诊断水平的提高;现已应用到
血清流行病学以及疾病的监测。中国生产血液制剂已有30多年的历史,品种在逐年增加。
春夏季节是麻疹、
腮腺炎、
狂犬病、
肝炎等
传染病高发期,疫苗需求旺盛。上半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实现
销售收入1076.63亿元,
同比增长16.3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18个
百分点,较1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2009年以来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
产品销售收入及同比增速
2季度,全国共报告
法定传染病207.64万例,死亡4122人,报告发病数呈逐月增加趋势。夏季为肝炎高发期,2季度,
病毒性肝炎发病数36.18万例,占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37.25%;
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
手足口病、其它
感染性腹泻病和
流行性腮腺炎,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总数为12.66万例,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11.46%。
随着
微生物学、免疫学和
分子生物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品已改变了传统概念。对微生物结构、生长繁殖、传染基因等,也从分子水平去分析,现已能识别
蛋白质中的
抗原决定簇,并可分离提取,进而可人工合成多肽疫苗。对微生物的
遗传基因已有了进一步认识,可以用人工方法进行
基因重组,将所需抗原基因重组到无害而易于培养的微生物中,改造其遗传特征,在培养过程中产生所需的抗原,这就是所谓
基因工程,由此可研制一些新的疫苗。70年代后期,
杂交瘤技术兴起,用传代的
瘤细胞与可以产生抗体的脾
细胞杂交,可以得到一种既可传代又可
分泌抗体的
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称为
单克隆抗体,这一技术属于
细胞工程。这些单克隆抗体可广泛应用于
诊断试剂,有的也可用于治疗。科学的突飞猛进,使生物制品不再单纯限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传染病,而扩展到非传染病领域,如
心血管疾病、
肿瘤等,甚至突破了免疫制品的范畴。
中国生物制品界首先提出生物制品学的概念,而有的国家则称之为疫苗学。进入21世纪,
张勇飞等专家根据中药归经理论发现了许多中药的提取物——多糖、
皂苷等,具有对
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级活性生物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富含羟基的
中药多糖、亲水亲脂的中药皂苷能和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级活性
生物结合,构建多维
网络空间氢键结构,在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级活性生物表面形成假性
水化膜,通过这种多维网络空间氢键假性水化膜实现对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级活性生物的保护作用,这样形成了稳定、坚固的多维网络空间氢键水化膜,更好地保护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级活性生物免受外界环境的破坏。在这独创的多维网络空间氢键
膜理论指导下,成功地将中多糖和皂苷应用到疫苗和抗体的制造,实现了中药归经、
免疫原及免疫蛋白保护和免疫增强一体化的生物制品新功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分类
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
预防用生物制品 均用于
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疫苗、类毒素和γ -
球蛋白三类。
疫苗是由细菌或
病毒加工制成的。过去中国生物制品界和卫生防疫界习惯将细菌制备的称作
菌苗,病毒制备的称作疫苗,有的国家将二者都称作疫苗。类毒素也可称作疫苗。疫苗分
灭活疫苗和
活疫苗。
灭活疫苗
制备过程是先从病人分离得到致病的
病原细菌或病毒,经过选择,将细菌放在人工
培养基上培养,收获大量细菌,再用物理或
化学法将其灭活(杀死),可除掉其
致病性而保留其
抗原性(免疫原理);病毒只能在活体上培养,如动物、鸡胚或
细胞培养中复制增殖,从这些
培养物中收获病毒,灭活后制成疫苗。
活疫苗
指人工选育的
减毒或自然无毒的细菌或病毒,具有
免疫原性而不致病,经
大量培养收获病毒或细菌制成。活疫苗用量小,只需接种一次,便可在体内增殖而达到免疫功效,而灭活疫苗用量大,并且需接种2~3次方能达到免疫功效。二者各有优缺点。疫苗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制备,主要用于尚不能用人工培养的细菌或病毒。
外毒素
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称为
外毒素,外毒素经化学法处理后,失去
毒力作用,而保留抗原这种类似毒素而无毒力作用的称为类毒素,如
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保持不患相应疾病。
球蛋白
是血液成分之一,含有各种抗体。人在一生中不免要患一些疾病,病愈后血液中即存在相应抗体,胎盘血也是一样。有些传染病在没有特异疫苗时,可用γ-球蛋白作为预防制剂。现今给献血人员接种某些疫苗或类毒素,从而产生高效价抗体,用其制备的γ-球蛋白称特异γ-球蛋白,如破伤风、狂犬病、
乙型肝炎特异γ-球蛋白。有人认为γ-球蛋白是“补品”而当作保健品用,这是不对的。
细菌多糖
细菌多糖疫苗是提取有效抗原成分,去掉
内毒素,其反应也较轻微。马血清制备的
抗毒素引起的主要
不良反应是
血清病。现今制品通过精制提纯,反应减少,人血液制剂克服了
异性蛋白反应。这些制品的反应,有时伴有
发热、
荨麻疹、
哮喘,少数偶尔出现
一过性血压降低,
过敏性休克和
血管性水肿罕见,
干扰素等治疗
免疫制剂,反应情况类似疫苗类,反应轻微。
应用
应用分预防、治疗和诊断三个方面。
1、治疗制品
包括各种血液制剂、免疫制剂如
干扰素。按
治疗作用机理可分为特异的(如抗毒素和γ-
球蛋白)和非特异的(如干扰素和
人白蛋白等)。
临床医生将抗毒素及γ-球蛋白作
常规治疗用药品,实际上也起预防作用。血液制剂在治疗用生物制品中占非常大的比例。中国生产和正在研制的血液制剂已有50余种。有些单克隆抗体已用于治疗。血液中某些含量少的组分整合到微生物基因中,可大量生产,如□因子。主要的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见表主要的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
2、预防疫苗
包括类毒素的发明是为了预防传染病。大多数烈
性传染病已有疫苗,根据各种传染病的性质特点、
传染源、
传播方式,用于预防的疫苗有以下几种:
①消灭传染病的疫苗。有些人类传染病
病原体没有中间寄主,有可能用疫苗高度免疫人群,使病原体不能在人群中传播并最终被消灭,如天花已被消灭。麻疹、脊髓灰质炎用疫苗高度免疫后,有可能被彻底消灭。
②保护群体的疫苗。如中国的
乙型脑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流感杆菌多糖疫苗、流脑多糖疫苗、卡介苗等。例如,以
昆虫为中间寄主的传染病,往往难以消灭其传染源,但当群体达到一定免疫水平,即
易感人群接种疫苗覆盖率达到85%以上时,就能控制其流行。尽管人群中有少数人没有接种疫苗,但由于群体具备足够的免疫能力,阻断了传染源,这些人也可受到保护。
③全球性而局部流行或地区性传染病用疫苗。对伤寒、
霍乱、
鼠疫、
森林脑炎、
黄热病、
斑疹伤寒等疾病,在人群中
疫苗免疫有针对性,如
疫区人群、常发病地区易感部分人群进行普遍接种疫苗。
④保护个体的疫苗。有些疾病只侵袭某种类型的人,或某些人感染了某种疾病后,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如
流行性感冒对老年体弱的人,
水痘病毒对病房体弱儿童。这类疫苗有多价灭活
流感疫苗、
水痘疫苗、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链球菌疫苗等。
⑤控制
先天性疾病的疫苗。如
风疹活疫苗。
风疹病毒对受感者本身没有多大危害,但若孕妇感染,可侵犯子宫内发育的胎儿,造成新生儿
先天性畸形。
⑥有接触某些传染病危险的人用疫苗。如接触狂犬病后或去疫区应接种这种疫苗。中国无黄热病,但去非洲、
南美洲的人员必须接种
黄热病疫苗。疫苗类制剂都含有抗原,接种人体后,刺激体内
免疫系统细胞,产生
体液免疫或
细胞免疫,以防止相应病原体的感染,这种免疫称作
自动免疫。γ-
球蛋白(包括一些抗毒素)是起预防作用的抗体,给人注射后可不感染相应疾病,这种免疫称作被动免疫。由于体内的新陈代谢,所注入的
抗体半衰期很短,1~2周即消失,但其优点在于生效快。各种疫苗的使用大多有一定对象,不同疫苗有不同的接种途径。接种方法有肌肉、皮下、皮内、皮上划痕;口服有
糖丸、胶囊或液体;气雾法分
气溶胶法(如腮腺炎活疫苗)、喷鼻法(如流感疫苗)。一般来说,浓度较大的疫苗宜采用肌肉或深部
皮下注射,如果注射皮下浅层,往往局部出现硬块或
无菌化脓。皮上划痕疫苗不可注射。皮内注射疫苗用量少,但有的可能反应较强,有的免疫
持久性差。
口服疫苗方法简便,较为理想。常规用的只有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和口服卡介苗,正在研制的有
口服伤寒疫苗、口服
痢疾和
霍乱疫苗等。治疗 用于治疗的生物制品包括各种血液制剂、抗毒素和其他免疫制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
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前者如各种抗毒素和特异的
丙种球蛋白;后者如干扰素、
转移因子、
白蛋白等。血液制剂是指健康人或胎盘血液经
分离提纯后制成的多种有效的血液成分,每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生理性能。对病人来说,除大量失血者外,绝大多数人只需要某一种或几种成分,如
甲型血友病人只缺□因子,补充□因子即可满足需要,这样既节省血液,又可提高疗效。血浆可代替全血功能,白蛋白可代替血浆。γ-
球蛋白除用于防治某些传染病外,还可用于治疗γ-球蛋白缺乏症。干扰素有广谱
抗病毒、抗
肿瘤生长、调节机体的
免疫反应等多种物质活性,是免疫反应介质之一。转移因子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介质,能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凡细胞免疫低下引起的疾病均可采用。转移因子还可抗感染(增强细胞
免疫功能),可用于治疗
恶性肿瘤和
自身免疫病。
3、诊断制品
大都用于检测相应抗原、抗体或机体免疫状态,属于
免疫学方法诊断。随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诊断用生物制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不仅用于传染病,也用于其他疾病。主要包括两类:①诊断血清,包括细菌类、病毒
立克次氏体类、抗毒素类、肿瘤类、
激素类、血型及
HLA、
免疫球蛋白诊断血清、
转铁蛋白、
红细胞溶血素、
生化制剂等。②
诊断抗原,包括细菌类、病毒立克次氏体类、毒素类、
梅毒诊断抗原、
鼠疫噬菌体等。此外还有红细胞类、
荧光抗体、酶联免疫的
酶标记制剂、
放射性核标记的放射免疫制剂、
妊娠诊断制剂(激素类)、诊断用单克隆抗体。
用于诊断的生物制品可分以下几类:
①
体内试验诊断制剂类。常用的有布鲁斯氏菌素、结核菌素和
锡克试验毒素(白喉)三种,皮内注射0.1ml,观察反应,判断是否患过相应疾病或
免疫接种成功否。
②一般传染病的诊断制剂类。包括各种诊断菌液、病毒液和诊断血清。
③诊断肿瘤用制剂。如甲胎蛋白血清、癌胚抗原诊断试剂盒等。
④测定免疫水平的诊断制剂。测定人体内所含的五种免疫球蛋白(
IgG、IgA、
IgM、IgD、IgE),以Ig单价诊断血清与患者血清作定量测定,用于
疾病诊断、治疗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测定,亦是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指标。
⑤激素用诊断制剂。如
妊娠诊断制剂。不良反应 使用生物制品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这与制品的菌种毒种、型别、抗原浓度、所用培养基、灭活或减毒过程、佐剂、
保护剂、
受者个体差异、年龄、性别、接种史、传染病史、被动获得抗体等因素有关。接种疫苗和
类毒素常见的反应,如
细菌内毒素引起的
毒性反应,所有细菌制剂都可引起
发烧和局部的肿、痛、热的
炎症反应,一般在接种后48小时内发生。
精制类毒素和病毒类疫苗,
一般反应比较轻微。活疫苗类接种后实际上产生一次轻度感染过程,在活菌或病毒增殖到引起发烧或其他反应之前,常有几天或长一些的
潜伏期,这些感染反应常伴有
低热,有的有
皮疹、
淋巴结肿大等。
管理规则
(一)基本
生产条件生产生物制品的单位应有合乎微生物操作的实验室;应具备灭菌
操作条件;有冷藏设施;应能对产品自检;生产应由主管技师以上职称者主持并做到文明生产;产品要符合国务院
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生物制品规程》。
(二)管理权限与范围生物制品:统一由
卫生部管理,由部直属的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其它特殊需要的产品需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报告审核批准后,方可生产。
血液制品:除卫生部属的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可生产,但只能有1~2个生产点,由省药检所
监督检验产品质量。
其它
医疗卫生单位不准生产生物制品及血液制品。个别因科研需要又无
生产单位正常供应的品种,要具备一定条件,经省卫生行政部门同意方可研制,经检定机构同意,并报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才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人体试用,但是不得进一步
中试投产。
(三)颁发营业执照卫生部所属的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生物制品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省属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由省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
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批准后方可颁发营业执照。
(四)
质量标准按卫生部一九七九年颁发的《生物制品规程》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检验。
(五)生产、销售和储备卫生部属单位的生物制品的生产、销售、储备由卫生部统一平衡。省属血站的血液制剂生产、销售由省
卫生厅安排。
(六)进口生物制品由卫生部
检定所检验。血液制品由口岸
药检所检验。中国血源充裕国外的
AIDS病已四外蔓延,进口血液制品必须严格控制。
(七)价格的制定与调整由卫生部
统一管理。新产品试销时,或参照同类产品自订,报卫生部备案,投产后再报卫生部批准。
(八)医院购进的生物制品的管理应严格按储备条件要求,预以储藏,按有效期先后使用。严格适应证,防止滥用(详见22章)。加强血液制品的监测,杜绝由于使用血液制品而传播的疾病。
注册分类
第一部分 预防用生物制品
1类:创新型疫苗:境内外均未上市的疫苗:
1.1无有效预防手段疾病的疫苗。
1.2在已上市疫苗基础上开发的新抗原形式,如新
基因重组疫苗、新
核酸疫苗、已上市多糖疫苗基础上制备的新的结合疫苗等。
2类:改良型疫苗:对境内或境外已上市疫苗产品进行改良,使新产品的安全性、
有效性、质量
可控性有改进,且具有明显优势的疫苗,包括:
2.1在境内或境外已上市产品基础上改变抗原谱或型别,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疫苗。
2.2具有重大技术改进的疫苗,包括对疫苗菌毒种/
细胞基质/
生产工艺/剂型等的改进。(如更换为其他表达体系或细胞基质的疫苗;更换菌
毒株或对已上市菌毒株进行改造;对已上市细胞基质或
目的基因进行改造;非纯化疫苗改进为纯化疫苗;全细胞疫苗改进为
组分疫苗等)
2.3已有
同类产品上市的疫苗组成的新的多联/多价疫苗。
2.5改变
免疫剂量或
免疫程序,且新免疫剂量或免疫程序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疫苗。
2.6改变适用人群的疫苗。
3类:境内或境外已上市的疫苗:
3.1境外生产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疫苗申报上市。
3.2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疫苗申报在境内生产上市。
3.3境内已上市疫苗。
第二部分 治疗用生物制品
1类:创新型生物制品:境内外均未上市的治疗用生物制品。
2类:改良型生物制品:对境内或境外已上市制品进行改良,使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有改进,且具有明显优势的治疗用生物制品。
2.1在已上市制品基础上,对其剂型、给药途径等进行优化,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生物制品。
2.2增加境内外均未获批的新适应症和/或改变用药人群。
2.3已有同类制品上市的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2.4在已上市制品基础上,具有重大技术改进的生物制品,如重组技术替代生物组织提取技术;较已上市制品改变
氨基酸位点或表达系统、
宿主细胞后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等。
3类:境内或境外已上市生物制品:
3.1境外生产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生物制品申报上市。
3.2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生物制品申报在境内生产上市。
3.4其他生物制品。
1类:创新型体外诊断试剂。
2类:境内外已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