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杆菌(Himophilus influenzae)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是人类
上呼吸道的
正常菌群。多成脓于呼吸系统。它是急性支气管炎和病毒性上感以及肺炎期间最多并发的菌原之一。尚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结膜炎、女性生殖道感染、蜂窝织炎等儿童和成年人均可致病。
细菌简介
流感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首先从流感患者鼻咽腔腔分离出来,而被认为是流感的病原体,直至流感病毒分离成功后,才明确流感杆菌是流感流行时引起呼吸道
继发感染的细菌。现已知流感杆菌是小儿及老人常见感染的病原体,可引起多种组织的化脓性病变,最常见的是婴幼儿脑膜炎及某些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感染。
生物学形状
(一)形态与染色
1.0~1.5×0.3~0.4um。短小球杆菌,长期培养后可呈球杆状、长杆状、丝状等多形态。属
嗜血杆菌属。无芽胞、鞭毛,有毒株在新鲜培养上生长6~18小时后可见明显荚膜,陈旧培养物中则常消失。
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培养特性
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值7.6~7.8。生长需要血液中的V和X因子,在加热过的
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较好。培养18~24小时后呈现无色透明小菌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48小时后转变为较大的灰白色菌落。当流感杆菌与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培养时,因后者能全成较多的V因子供流感杆菌生长,使葡萄球菌周围的流感杆菌菌落较大,使葡萄球菌落越远则感杆菌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一般分解葡萄糖产酸,不发酵乳糖。还原硝酸盐。有荚膜菌株产生吲哚。不溶血。产生自溶酶,可被胆汁溶解。
一般主要有三种,即型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型特异性菌体抗原和种特菌体抗原。
(三)抵抗力
较弱。50~55℃30分钟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极敏感。在干燥痰中生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
相关性质
致病性与免疫性
流感杆菌产生内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外毒素。多糖荚膜有抗吞噬作用。可产生lgA蛋白酶,水解局部的分泌型lgA而使细菌发挥致病作用。
流感杆菌寄居于正常人上呼吸道,绝大多数是无荚膜的。所致人类疾病可分为原发性
外源性感染和继发性内源性感染两类。原发性感染为强毒株引起的急性
化脓性感染,常见的有脑膜炎、鼻咽炎、急性气管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心包等。继发性感染常发生在流感、
麻疹、百日咳及肺结核等感染之后,如
支气管肺炎和中耳炎等。
体液免疫为主。病后有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增强吞噬作用及补体
溶菌作用。
诊断防治
标本可采集脑脊液、鼻咽分泌物、痰及血液等。脑脊液检材行涂片染色镜检,若可疑菌较多,可直接用特异性血清进行
荚膜肿胀试验,阳性即可确诊。脑脊液沉渣及其他检材接种于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上进行
分离培养,依可疑菌落的形态、培养特性、卫星现象及荚膜肿胀试验等可以鉴定。
快速诊断方法有荧光抗体染色、对流电泳、乳胶凝集试验及ELISA等。
荚膜多糖菌苗接种18个月以上小儿有较好的抗体反应,一年内保护率在90%以上。
治疗可用
氨苄青霉素、
氯霉素等。
特异性免疫血清与磺胺药物合用对脑膜炎治疗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