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一种急性传染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O1群或O139群)引起的疾病,通过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感染。该疾病发病急、传播快,其主要表现为腹泻、排“米泔样”便、呕吐,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每年约有290万新发感染患者和9.5万死亡患者,几乎所有死亡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60%的新发病例和68%的死亡病例发生在非洲。在中国,霍乱流行季节为夏秋季,主要流行地区是沿海一带,如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成人发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
霍乱感染最常见的来源是污染的水源、海鲜、水果、蔬菜以及谷物等。
发病原因
人体通过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水源后,或接触被感染的蚊蝇后,可感染霍乱弧菌。然后霍乱弧菌分泌霍乱肠毒素,导致出现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聚集在肠腔,形成腹泻,排“米泔水”样粪便。
霍乱细菌可长期在水中休眠,受污染的公共水是大规模霍乱爆发的常见原因。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中而没有足够卫生条件的人,尤其面临霍乱风险。
食用来自某些地方的未加工或未煮熟的海鲜,特别是贝类,可能会感染霍乱细菌。在美国发生的霍乱病例甚至可追溯到墨西哥湾的海鲜。
在霍乱流行的地区,生的未剥皮的水果和蔬菜是霍乱感染的常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肥料或未经处理的灌溉水会污染田间的农产品。
在霍乱广泛存在的地区,煮熟后被污染并在室温下保持数小时的谷物,会成为霍乱细菌生长的媒介。
诱发因素
安全供水难以维持的情况下,霍乱更有可能爆发。这种情况在难民营,贫困国家以及遭受饥荒、战争或自然灾害破坏的地区都很常见。
霍乱细菌不能在酸性环境中存活,普通胃酸通常可作为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但儿童、老年人服用抗酸剂者等胃酸水平低的人群缺乏这种保护作用,因此患霍乱的风险更高。
如果家人患有霍乱,其他成员患病风险会大大增加。
症状
霍乱潜伏期多为1~3天,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5~6天。其起病急,主要表现为腹泻、排“米泔样”便、呕吐。典型病程可分为泻吐期、脱水期、恢复期。
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腹泻及呕吐,每日排便可达数十次,甚至排便失禁,粪便为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样”便,部分患者排洗肉水样便。腹泻后发生呕吐,多为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米泔样”液体,尤其是在霍乱的早期阶段,呕吐可能一次持续数小时。
在霍乱症状发作后数小时内可发生脱水。轻度脱水可见皮肤黏膜干燥;中度脱水可见眼窝凹陷,声音轻度嘶哑,血压下降,尿量减少;重度脱水可见皮肤干皱,声音嘶哑,并见眼眶下陷,两颊深凹,神志淡漠或不清。
患者腹泻停止,症状逐渐消失,体温、脉搏、血压恢复正常。
伴随症状
由于呕吐及腹泻引起钠盐大量丧失,引起腓肠肌腹直肌痉挛疼痛。
腹泻导致低钾血症,引起肌张力减低、鼓肠、腱反射消失,甚至心律失常。
患者可出现呼吸增快、意识障碍嗜睡感觉迟钝甚至昏迷。
严重脱水产生循环衰竭的患者,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甚至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不能测出,继而出现意识障碍、烦躁不安、呆滞、昏迷。
这是脱水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低血容量导致血压下降和体内氧气量下降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不治疗,严重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可在几分钟内导致死亡。
就医
曾接触霍乱患者的人群,或不洁饮食后出现严重腹泻、呕吐等症状,排米泔样便的人群,应及早就诊。当粪便、呕吐物,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时,可确诊为霍乱。
就诊科室
肠道门诊、消化科、感染科。
相关检查
判断是否合并其他肠道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也可用于判断治疗效果。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在治疗电解质紊乱的过程中也应定期复查血电解质,防止过度补充而引起高钾血症、高钠血症。
霍乱患者可因短期大量失水引起肝肾功能损伤,需根据肝肾功能判断是否需要药物进行治疗。
粪便常规检查可初步判断有无霍乱感染。
是确诊霍乱感染的标准,所需时间长约7~10天,且需要多次培养以避免漏诊。
患者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B的PCR检测阳性。
患者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
该病常由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排便前常伴有腹部剧痛,粪便为黄色水样便,检测患者粪便、呕吐物可检出相应的病原菌。
该病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患者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发热等症状,粪便培养可发现轮状病毒。
该病为志贺杆菌感染,患者伴有发热、腹痛,排粘液脓血便,从粪便或肛拭子中检测出志贺杆菌可确诊。
又称为干性霍乱,为血管活性肠肽瘤激活肠粘膜的腺苷酸环化酶所致,典型特征为低钾血症,水样腹泻,可引起腹痛、腹膜后肿物、腰背部疼痛等,腹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胰腺占位。
治疗
霍乱需要立即治疗,重症患者可因就诊不及时导致死亡。
一般治疗
应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严格隔离,及时上报疫情。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患者排泄物应彻底消毒。
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血压、心率、脉搏,观察患者排便次数及排便量。
药物治疗
轻中度脱水患者可进行口服补液,增加饮水量或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患者需进行静脉补液,辅助以口服补液。补液原则是早期、迅速、足量。对老年人、婴幼儿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补液速度不宜过快,边补边观察治疗反应。
多数患者存在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可口服或静脉补充电解质,或口服钾片进行预防治疗。
使用抗菌治疗的目的是缩短病程,减少腹泻次数和迅速清除粪便中的病原菌,多为口服用药。常用药物有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孕妇、婴幼儿慎用该类药物。
霍乱患者慎用止泻药物,可用氯丙嗪黄连素,二者有抗肠毒素作用,临床应用可缓解症状。
如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菌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增强肠黏膜屏障作用,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其他治疗
出现急性肾衰竭患者及时给予透析治疗,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及时给予支持治疗,必要时行人工肺辅助治疗。
预后
该病的预后与感染霍乱弧菌的生物型、临床病情轻重、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此外,年老体弱者、婴幼儿预后差。患者初次患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能产生抗菌抗体和抗肠毒素抗体。
并发症
发病初期由于剧烈呕吐及腹泻导致脱水,可出现肾前性少尿,若及时补液可不发生肾衰竭,若缺水症状得不到及时纠正,可出现氮质血症,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而死亡。
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肺循环高压,肺循环高压又可因补充大量不含碱的液体而加重。
当患者病情太重而无法进食时,可能会出现危险的低血糖。儿童患这种并发症的风险最大,这可能导致癫痫发作,失去意识甚至死亡。
霍乱患者的大便中会失去包括钾在内的大量矿物质,体内钾含量过少会干扰心脏和神经功能,并且会危及生命。
病例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2日,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区政府报告称,一名来自马德里大区的未成年人在托莱多省一家庄园饮用了直饮水后感染了霍乱,随后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区政府封锁了该庄园,并对其水源进行调查,该霍乱患者已经治愈出院。
2022年10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说,已经与多个组织和机构联手在海地搭建医疗帐篷帮助治疗当地霍乱病例,同时警告海地霍乱病例数很可能进一步上升。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已有大约3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霍乱疫情,比往年多出三分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海地、也门、黎巴嫩等。
2023年1月2日,马拉维卫生部长奇蓬达表示,自马拉维报告出现霍乱病例以来,该国感染病例总数已达到17824例,死亡总数已增至595例。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日,尼日利亚政府部门通报称,位于该国东南部的埃博尼州已有9人死于霍乱,目前还有约30例病例正在住院治疗。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3日,南非卫生部报告该国一名男子死于霍乱,这是该国首例霍乱死亡病例。
2023年3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说,由于多个国家报告霍乱病例,疫情地理范围扩大,以及缺乏疫苗和其他应对资源,该机构评估目前全球霍乱风险处于非常高的水平。截至3月20日,全球已有24个国家报告霍乱病例,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
当地时间2023年3月29日,南非卫生部确认,南非豪登省新增4例霍乱感染病例。目前该国已累计发现至少10例霍乱病例,已造成1人死亡。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日,海地公共卫生和人口部发布消息称,自去年10月至今,该国霍乱疫情已造成至少640人死亡,2500多人感染,疑似感染患者超过3.8万人,其中约3.2万人正在接受入院治疗。
2023年6月25日,南非卫生部证实,自霍乱疫情暴发以来,该国因疫情死亡人数已上升至43人。
截至当地时间2023年9月29日,苏丹媒体援引苏丹卫生部官员的消息报道称,苏丹喀土穆州东尼罗地区已确诊57例霍乱病例,其中有6人死亡。
2024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相较于2022年,2023年全球报告的霍乱病例数增加13%,死亡人数上升71%。去年,全球超过4000人死于这种可预防且易于治疗的疾病。
参考来源: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0:15
目录
概述
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