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前181年),楚国沛县(今
江苏省沛县)人。
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人物生平
沛县豪强
王陵,战国末年
楚国沛县人,与
雍齿一样都是
沛县豪强,两人交情很好。
刘邦年少时,把王陵当作大哥来尊奉。王陵为人缺乏文化素养,
意气用事,说话喜欢直来直去。
割据南阳
到了秦末乱世,
刘邦在
沛县起兵,王陵此时同样起兵,以
厩将身份另率部队向北平定
东郡的
魏国旧地,又往西进军去平定
南阳郡。受封为楚国
武安侯的
刘邦也率兵西进,所经过的城邑没有不降服的,刘邦到了
丹水,高武侯鳃、王陵此时也逼降秦国
南郡的
西陵县。在王陵和刘邦的部队攻入南阳郡后,
阳武县人
张苍因为犯法差点被斩首,被王陵救下。两军抵达
霸上,刘邦进入咸阳时,王陵不肯从属刘邦,自己聚集
党羽几千人,驻扎在南阳郡。而根据功臣表,后来王陵的兵马也参与了刘邦军团入汉中的战役。
汉元年八月(前206年9月5日至10月4日期间),汉王刘邦采用
韩信的计策,从
故道县返回
关中,袭击雍王
章邯。章邯在
陈仓县迎击汉军,
雍王的军队被打败,退兵逃走;在
好畤县停下来再战,又被打败,逃到
废丘县。汉王于是平定了雍地。汉王向东挺进咸阳,率军在
废丘县包围雍王
章邯,并派遣将领们去夺取土地,平定了
陇西郡、
北地郡、
上郡。刘邦派将军
薛欧、
王吸带兵出
武关,借着王陵兵驻南阳郡,一同返回故乡
沛县去接
刘太公、
吕雉以及王陵母亲等人。楚王
项羽听说后,派兵在
阳夏县阻截,汉军不能前进。楚国又封原来的
吴县县令
郑昌为韩王,让他抵挡汉军。
与汉东出
刘邦从汉中东出,
项羽虽然听说汉军东进,但是因为正和齐军酣战,打算一举击破齐国再回去攻打汉军。
刘邦因此得以统制五路诸侯的兵马,打入楚国的首都
彭城。项羽听闻后,这才带兵离开齐国,从鲁县往胡陵县出兵,到达
萧县,分别与
汉国在
彭城县、
灵壁县东面、
睢水之上展开大战,大破汉军,杀了许多士卒,
睢水被尸体堵塞不流。这个时候,诸侯们看见楚国军势强悍而汉军大败,都纷纷叛离汉军再投楚军。
王陵也和诸侯军一样联合汉军征讨西楚,汉军征战不利,王陵护送刘邦的儿女
刘盈、
鲁元公主从
睢水之中逃出,又在
丰邑进行坚守,因这些功劳后来得以受封为雍侯,
食邑五千户。
正式投刘
于是,
项羽在沛县劫持了
刘邦的父母和妻子,放置在军中当作人质。同时也挟持了王陵的母亲安置在军营中,王陵派遣使者到楚国军营时,项羽就让王陵的母亲朝东坐着,想以此招降王陵。
王陵的母亲私下送走使者时哭着说:“请帮我告诉王陵,让他恭谨地侍奉汉王,汉王是个宽厚的长者,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有三心二意。我以一死来给你送行吧。”说罢即拔剑自刎而死。
项羽大为恼火,烹煮了王陵的母亲。王陵终于下定决心跟从刘邦平定天下。
评议得失
汉五年十二月(前203年12月29日至前202年1月27日期间),西楚霸王
项羽身死。
汉五年二月甲午日(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
氾水北岸称帝。
汉五年五月(前202年5月26日至6月23日期间),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刘邦说:“各位
列侯和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
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
高起(疑为祝阿侯
高邑)、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喜欢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
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论在军帐中制定作战策略,以此决定千里之外的战役胜败,我比不上
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
萧何;统率百万大军,开战则必定胜利,攻城就一定占取,我比不上
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
项羽虽然有一位
范增却不能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受封列侯
王陵跟
雍齿交好,雍齿是
刘邦的仇人,王陵又原本无意跟从刘邦,由于这些缘故王陵受封的时间相对较晚。刘邦封赏第一批功臣为
列侯在汉高帝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前201年2月13日),王陵封安国侯在汉高帝六年八月甲子日(前201年9月20日),时间上相比首批“大功臣”来说推迟了7个多月,但仍属于刘邦称帝之初的汉六年内早期封侯者。详情参考词条:
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六年八月甲子日(前201年9月20日),王陵战时记功为雍侯,但最终被确定封为安国侯,食邑5000户。
刘邦在功臣表中统计功劳时按他在丰邑“以客从”来算,但未明确是在丰、沛起兵之初时还是讨楚之后镇守
丰邑时,最终王陵依旧以深厚的资历位列西汉初定
十八侯的第十二位。
委以后事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
刘邦征讨
英布回来之后,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吕后询问病榻上的刘邦:“陛下百年之后,如果
萧何相国也死了,让谁来接替他做相国呢?”刘邦说:“
曹参可以。”又问曹参以后呢,刘邦说:“王陵可以。不过他略显迂愚刚直,
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自担当重任。
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太尉。”吕后再问以后的事,刘邦说:“再以后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汉惠帝六年(前189年),
相国曹参去世后,皇帝
刘盈取消相国而设立左、右丞相,以右为尊。王陵担任
右丞相、
陈平担任
左丞相。
当廷力争
汉惠帝七年(前188年),也就是王陵担当右丞相的第二年,皇帝
刘盈驾崩。
吕后打算封吕氏族人为王,朝议时咨询王陵的意见,遭到王陵的强力反对。王陵说:“高皇帝杀白马而立下誓约说:‘不是刘氏子孙而称王的,天下人要共同起来讨伐’。现在封吕氏为王,是违约!”
吕后不高兴,再问
陈平、
周勃,他们说:“高皇帝平定天下,封了家里的子弟为王;现在太后
称制,想要封兄弟和诸吕亲族为王,也不是不可以。”吕后听了非常开心。
罢朝之后,王陵指责
陈平、
周勃说:“当初和高皇帝
歃血为盟,诸君难道不在吗?现在高皇帝驾崩了,太后以女人主政,打算封吕氏为王,诸君不加克制地迎合她的意愿而违背当初的誓约,有什么面目去见高皇帝于地下啊!”陈平回答道:“在当面斥责和当廷力争方面,我比不上您;但说到保全
社稷,维护刘氏后人,您却比不上我。”王陵无言以对。
杜门不朝
汉高后元年(前187年),为了封诸吕为王,吕后决定绕过王陵,于是假意将王陵调任为
少帝的
太傅,实际是为了夺去他的丞相实权。王陵大怒,以生病为由请辞,从此闭门在家拒不上朝。此后
陈平升任右丞相,
审食其担任左丞相。
汉高后二年(前186年),右丞相
陈平依照吕后意愿,就
列侯排序的问题与绛侯
周勃、曲周侯
郦商、颍阴侯
灌婴、安国侯王陵等大臣商议,最终按照功劳大小列定功臣列侯的位次。
汉高后七年(前181年),王陵去世,谥号“
武侯”。儿子
王忌袭爵为安国侯,谥号哀。安国侯传至王陵玄孙,在
汉武帝时期,因
酎金事件断绝。
人物评价
刘邦:陈平智有余,王陵少戆,可以佐之;安刘氏者必勃也。
班固: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廷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
陆机:安国违亲,悠悠我思。依依哲母,既明且慈。引身伏剑,永言固之。淑人君子,实邦之基。义形于色,愤发于辞。主亡与亡,末命是期。
蔡克:且贾氏之酷烈,不甚于吕后,而王陵犹得杜门;赵王伦之无道,不甚于殷纣,而微子犹得去之。
王导:汉祖遗约,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违命天下共诛之。后吕后王诸吕,周勃从之,王陵廷争,可不谓忠乎?周勃诛吕尊文,安汉社稷,忠莫尚焉,则王陵又何足言,而前史两为美谈。固知死与不死,争与不争,苟原情尽意,不可定于一概也。
侯景:昔王陵附汉,母在不归;太上囚楚,乞羹自若。矧伊妻子,而可介意。
苏辙:王陵、
裴炎迎祸乱之锋,欲以一言折之,故不废则死。
陈平、
狄仁杰待其已衰而徐正之,故身与国俱全。
徐钧:抗议争封独犯颜,周陈只合共持难。若能坚守长陵约,不但刘安吕亦安。
轶事典故
施救张苍
张苍随武安侯
刘邦进攻南阳郡,因为犯法应该斩首,脱下衣服,伏在刑具上时,身体高大,同时还有一身如同葫芦籽一样肥硕白皙的皮肤,凑巧被王陵看见,惊叹张苍长得好,是个
美士。王陵因此向刘邦说情,赦免了他的死罪。
自此张苍感激王陵救命之恩,以对待父亲的礼仪去侍奉王陵。王陵去世后,张苍
贵显,官拜
丞相,但仍在
公休时朝拜王陵的夫人,侍奉其饮食完毕后方才回家。
朝议舆服
高皇帝所口述的诏书《天子所服·第八》中称:大谒者襄章受诏于
长乐宫,说:“下令群臣商议天子的服饰,用以安治天下。”相国
萧何、御史大夫
周昌谨慎地与将军王陵、太子太傅
叔孙通等人商议称:“天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穿着,应该效法天地的运数,
切中人事协和。所以上自天子王侯等有封地的君主,下到万千百姓,能够效法天地,顺应
四时,就能安定国家,身体没有祸患灾害,长远地延年益寿,这是敬奉宗庙安定天下的大礼啊,臣等请愿效法它。”
商定位次
汉高后二年(前186年),春季,下诏说:“
高皇帝平定匡正天下,凡是有功之臣皆封为
列侯,领有封地,万民大安,没有不受到美好恩德的。朕想到将来以至于更长远的时候,如果列侯的功名不著录记载下来,就不可能尊其大义,施恩于后世。现在想依照列侯功劳大小,以确定在朝廷的位次,藏于高帝庙中,世世代代不断绝,使其子嗣各继承其功劳爵位。这件事可以与列侯商定之后上报。”
丞相
陈平说:“臣与绛侯
周勃、曲周侯
郦商、颍阴侯
灌婴、安国侯王陵等郑重地商议,列侯有幸得赐餐钱封邑,这是皇帝所加的恩惠,并以功劳大小确定了朝位,臣请求藏于高皇帝庙堂。”此奏议得到准可。
侯国世系
安国侯国,其封地在
安国县,汉初属
赵国辖地
河间郡,汉高帝十二年转入
涿郡,汉成帝时改属
中山郡,其
地望在今河北省
博野县东南;另说在河北省
安国市东南。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
亲属成员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相关争议
侯名争议
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1·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集解】
韦昭曰:「汉封王陵为安国侯,初起兵时在南阳,南阳有穰县,疑『襄』当为『穰』,而无『禾』,字省耳。今『邵公』或作『召』字,此类多矣。」瓒曰:「时韩成封穰侯,江夏有襄,是陵所封。」【索隐】按:王陵封安国侯,是定天下为丞相时封耳。此言襄侯,当如
臣瓒解,盖初封江夏之襄也。【考证】
中井积德曰:「汉书无『西陵』二字,此疑衍。」〕
事迹争议
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5·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而陵本无意从高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考证】汉书为王陵别立传,史记附记陈丞相世家。
齐召南曰:「陵之初从,传与表判然不同。据此传,则在汉王还定三秦率五诸侯伐楚之后,故下文云『陵本无从汉之意』也。但张苍传言陵解苍之厄,乃在沛公初定南阳未入武关以前,何邪?」
洪颐煊曰:「史汉两表所载侯状俱同,唯安国侯王陵两表绝异,疑此别是一王陵,而史公误合之。」
全祖望曰:「王陵是自聚党定南阳者,未尝从起丰,未尝从至霸上,未尝为汉守丰,史表、功状之言皆谬。但陵自定南阳,归汉甚早,而不从入关者,盖高祖留以为外援。本传以为不肯属汉,则又非也。陵不属汉,何以能免张苍于死?而次年高祖即用其兵以迎太公,非陵属汉之明文乎?且陵母之贤,一死以坚陵之从汉矣。则谓陵不肯属汉,高祖恨之,其封独晚,非也。盖汉初功臣位次,第一曰从起丰、沛,二曰从入关,三曰从定三秦。而陵之功,皆在此三者之后,又无秘策如陈平等,则其晚宜矣。」
梁玉绳曰:「考张苍传,陵救张苍在沛公初定南阳,未入武关之前。而陵之封侯同在六年,又位居十八人中,安得谓陵不肯从汉,及攻羽时始从,以故晚封耶?」愚按:全、梁二说是也。
司空聃注:上说皆非,王陵以多年为高祖尊长,又自带兵马,久不欲属高祖之下,其情可原。又素与高祖相善,前后多次协同作战,因昔日自成一部,故曰前所不从,在讨楚守丰、其母身死后乃从,细究则事迹前后并无抵牾。
考古文物
安国侯铜虎符
长7.8厘米,宽2.78厘米厚1.55厘米
青铜铸兵符,仅存右半。上有铭文“与安国侯为虎符第三”。
安国侯铜虎符见于
罗振玉所著的《增订历代符牌图录》,曾为罗振玉所收藏,现在是
辽宁省博物馆的
馆藏文物。
罗振玉在《汉安国侯虎符跋》中认为这是西汉初年颁发给安国侯王陵的兵符之右半符,原本藏于皇宫之中,价值极高,“不异景星凤凰,人间无第二品”,“此为吾斋重宝耶”。从图上看,虎身上有九个完整的错银篆书:“与安国侯为/虎符第三”,字体、内容与
堂阳侯虎符相似。
这一时期的虎符,右符留京师,在内侧有两个方形榫柱,左符发至侯国,内侧是凹坑,这是合符时进行验证的隐藏手段。
安国十斗陶瓮
陈直·《
汉书新证·张陈王周传第十》: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直按:西安汉城出土有陶瓮,一面刻「安国十斗」,一面刻「谢民十一斗」。盖为西汉初期,王侯家以陶器代斗升量租谷者(见《
关中秦汉陶录》卷一)。此瓮即为安国侯王陵家所用,大意是谢民为安国侯家
佃农,谢民纳租十一斗至安国侯家,只算十斗,可见西汉王侯对农民之残酷剥削。又按:
武梁祠画像,有王陵母画像,与《
汉书》及《
列女传》事实相同,不再征引。〕
陈直·《关中秦汉陶录·第一集·陶器类》:汉安国十斗陶瓮,陶质纯青,出土地未详,长安
段绍嘉藏,文分两段,共十一字,文云「安国十斗」、「谢民十一斗,谢氏」,谢氏即谢氏之平民,故一称谢民,一称谢氏。大意为谢氏量十一斗,安国仅折合十斗,安国当为安国侯王陵,史记高祖功臣表云:安国侯王陵,以高祖六年封,越六年,薨。传至曾孙完侯,元鼎五年,坐酎金国除。西汉侯爵作器,有直称为某某侯者,有变称为某某家者,有仅简称封邑者,此陶之安国,决为王陵之器,无彩,王家自置之量,比民间可用之量大十分之一,统治阶级之剥削量于此可见。又陶文之十一斗,以今量考验,只合一斗六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