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Heze),古称
曹州,是
中国牡丹之都,
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4°39′~35°52′,东经114°45′~116°25′,总面积12238.62km2。市政府位于菏泽市中华路1009号。截至2024年7月,菏泽市辖2区7县、1个省级新区。截至2023年末,菏泽市共有常住人口863.55万人。
名称衍变
菏泽,是
伏羲之
桑梓,
尧舜之
故里,先为
商汤之
京畿,继属
曹国之疆土,后建
曹州之区域。古为
济水所汇,
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因南有
菏山,北有
雷泽,故名“菏泽”。唐代更名为
龙池,又名九卿波,清称夏月湖,今湮,遗址在菏泽市
牡丹区东南15千米处。菏泽上古称
陶,素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西汉时期称
济阴郡,
南北朝初期改
西兖州,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北周灭北齐,改
西兖州为
曹州,是为
曹州得名之始,亦称
曹南。以菏泽用作地名称县始于清初,据清
乾隆二十一年本《
曹州府志》记载:清“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设附郭县,疆域仍州之旧,赐名“菏泽”。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菏泽是
中华民族祖源文化的交融之地,堪称
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距今7000年以前,原生活在
黄土高原的
夏族先民和鲁中丘陵地区的
东夷族先民陆续迁徙汇聚到此处,与早就在此
繁衍生息的华族先民交往融合,进而创立了内涵更为丰富的新型
华夏族文明。
古代文献显示,以
凤鸟为图腾的
太昊华胥氏部族活动于鲁西南的
济水流域,以
龙为图腾的
雷泽氏部族活动于今
鄄城、
巨野一带的
雷泽、
大野泽流域。中华初祖
伏羲诞生于此,华夏族首领
黄帝、
炎帝与
蚩尤带领各自的部落曾决战于河、济之间,完成首次华夏民族的大融合。黄帝之后,
颛顼、
帝喾、
尧、
舜、
禹等五帝时期的部族首领,也曾在此长期生活,留下“颛顼之墟”、“
帝喾都亳”(今
曹县南);
尧都
平阳(即
成阳,今
菏泽东北)、葬于榖林;
舜生
姚墟(今
牡丹区胡集),“耕
历山、渔
雷泽、
陶河滨”等众多圣迹。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年以前的
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菏泽市境内繁衍生息,保留着许多原始社会的历史遗迹,有
牡丹区安邱堌堆、
定陶区官堌堆、
曹县安陵堌堆、
郓城县肖堌堆、
东明县窦堌堆、
鄄城县历山堌堆等。
夏代,分属于兖、徐、豫三州。商代,境内中部有
三鬷(zōng)国,定陶与曹县之间
有莘国,鄄城与郓城之间有
顾国、
黎国。
商汤兴于
孟渚泽,伐
夏桀,都于亳(今
曹县),创立了商王朝。
商朝的第五个
首都“
庇”,在今
郓城县城一带。根据古本《
竹书纪年》、《
史记·殷本纪》、《
尚书·序》等记载,
商代第13位国王
祖乙迁都于此,是
祖乙、
祖辛、开甲、
祖丁、
南庚等五位商王近百年的
都城。
两周时期,今菏泽位居“天下之中”。在这段历史岁月中,位于今菏泽境域的封国都邑几经变迁。早期曹、卫、郕、郜、贯等
诸侯国并存,其中主要封国
曹国全境位于今菏泽境内。进入春秋时代之后,菏泽境内之地陆续被宋、鲁、齐、秦、魏等诸侯大国蚕食兼并。春秋后期至战国,今菏泽市境已经没有独立的诸侯国家。鲁、齐之西境,宋、楚之北境,魏、卫之东境,都分别在今菏泽境内。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境内中部、北部属东郡,南部和东部属砀郡。秦末,此处是反秦义军与秦军征战的重要战场。起义首领
项梁定陶战殒后,
项羽在安阳(今
曹县东)夺帅,破釜沉舟与秦军主力决战,决定了秦王朝的败亡。
刘邦在
定陶氾水之阳举行
登基大典,开创了200年的
西汉王朝。秦汉之际,菏泽地处当时东西南北交通要冲,境内曾发生过许多与天下兴亡相关的重大事件。
汉,境内分属东郡、山阳郡、
济阴郡及豫州之
梁国。两汉时期,境内农业发达,经济富庶,为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农业巨著——《
氾胜之书》。
东汉第一帝
刘秀诞生于今境内的
东明县,被后世誉为“汉室中兴之君”。
西晋时,境域分属兖州济阴郡、濮阳国、高平国、东平国、陈留国和豫州梁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境域先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据有,后属东晋之济阴、濮阳、高平、北济阴郡。
南北朝初期,境内东部属刘宋,西部属北魏。公元527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置
西兖州,济阴郡改属西兖州,州、郡同治定陶。不久,州郡同迁左城(今定陶县西力本屯一带)。公元534年(天平元年),北魏分为东、西魏,境内属东魏西兖州的济阴郡、濮阳郡。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北周灭北齐,改
西兖州为
曹州,仍治
左城,是为曹州得名之始。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境内中部属曹州,北部属濮州,东北部属郓州,东南部属戴州,南部属宋州。
五代十国时期,境域分属曹州、濮州、郓州、宋州、单州。
北宋,境内初属京东路,
北宋建都东京开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西向东转移,位今菏泽地区的曹、濮、单、济等州,为“京畿”外围。
明清时期
明代,境内大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所辖的
兖州府,西部和北部各有一部分,个别属京师大名府和山东布政使司所辖的东昌府。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水患将曹州迁徙安陵镇(今牡丹区
大黄集镇安陵集),次年又迁至盘石镇(今曹县城)。1371年(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1445年(明正统十年),复置曹州,领两县。
清代,1724年(清雍正二年)
曹州升为直隶州。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为府,辖1州10县(濮州、菏泽县、曹县、定陶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范县、观城县、朝城县)。此时辖区面积略大于今菏泽市。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初期,境内除东明县属直隶省外,其他全属山东省。1914年(民国三年)省、县之间增设道,境内大多数县属济宁道。1925年10月22日,山东省将原4道增为11道,境内大部分县属曹濮道,东明县属直隶省
大名道。1928年废道制,东明县属直属河北省,其余县直属山东省。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规定省下设行政督察区,于菏泽设立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除东明县属河北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外,其余各县皆属之。
1938年夏至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建立了冀鲁豫第八、第十、第十一3个专区。解放战争时期,第八专区改为第二专区,第十专区改为第五专区,第十一专区改为第三专区,新建了冀鲁豫第七专区。
1948年9月,菏泽全境解放。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菏泽建立的冀鲁豫第二、三、五、七专区分别更名为临河、湖西、鲁西南、运西专区。同年8月,平原省建立,将临河、鲁西南、运西专区的部分县合并为菏泽专区,与湖西专区同属平原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菏泽、湖西专区归属山东省。原
菏泽专区所辖的东明县划归河南省郑州专区。1953年8月20日,湖西专区撤销,单县、复程、成武、巨野划归菏泽专区,嘉祥、金乡、鱼台划归济宁专区,同时撤销南旺县,析入梁山和嘉祥县。至1953年底,菏泽专区共辖10县:菏泽、鄄城、郓城、梁山、巨野、成武、定陶、曹县、单县、复程,菏泽市的区域基本形成。
1956年3月6日撤销复程县,析入曹县和单县。1958年12月,撤销定陶县,析入成武和菏泽县;同时撤销菏泽专区,其所辖菏泽、鄄城、郓城、梁山、巨野、成武、曹县、单县等8县划归济宁专区。1959年9月,菏泽专区恢复,仍领原8县。
1960年10月,改菏泽县为菏泽市,同时将济南市的平阴县划归菏泽专区。1961年3月,平阴县划归泰安专区。10月,恢复定陶县。1963年3月16日,改菏泽市为菏泽县。4月,东明县由河南省开封专区划归菏泽专区。同年底,菏泽专区共辖10县: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梁山、郓城、鄄城、东明。
1967年3月改菏泽专区为菏泽地区。1983年9月,菏泽县再次改为菏泽市(县级)。1989年12月22日,梁山县划归济宁市。
2000年6月10日,经
国务院批准,改菏泽地区为菏泽市(地级),原菏泽市(县级)更名为
牡丹区。2008年12月,全市下辖8县1区,158处乡镇,行政村、居委会6106个,自然村13478个。
2018年末,菏泽市辖牡丹区、定陶区、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2区7县(2016年4月29日,定陶县正式撤县设立
定陶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6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乡10个,镇124个,32个街道办事处),6019个村(社区)。
2023年初,菏泽市辖牡丹区、定陶区、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2区7县,1个菏泽鲁西新区(省级新区),16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乡6个,镇127个,34个街道办事处),5033个村(社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东与济宁市相邻,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连,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毗邻,北接河南省濮阳市。地处北纬34°39′~35°52′,东经114°45′~116°25′之间。辖地南北长157千米,东西宽140千米,总面积12238.62平方千米。
气候
菏泽市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多在夏季,水热同季。
截至2023年,菏泽市近30年的平均气温为13.9℃,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6.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0.8℃,气温年较差27.7℃,极端最低达-16.5℃,极端最高气温40.5℃,近十年来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特别是冬季的气温近十年来较前三十年偏高1.4℃左右。
菏泽市降水量的分布极不均匀,但一般规律是夏季降水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冬季降水量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秋季多于春季而少于夏季。2023年,菏泽市平均降水量为80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2.6%,年降水日数为103天。降水量受区域性降水影响,自东南部、西南部向中部、西北部呈不均匀递减,降水时程分配较为集中,7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30.6%。各县区中,单县降水量最大,郓城县降水量最小。
菏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388.7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4%。一年中春、夏、秋季光照较多,冬季较少,光照最多的月份在5月份。最少的月份在2月份。
菏泽市各县区初霜日平均在10月24日-11月29日,北部较早,南部较晚;平均终霜日在3月7日-4月6日,南部早于北部。全市平均无霜期为211天,无霜期最长达260天(东明县),最短为175天(鄄城县、郓城县、单县)。
地质
菏泽市境内地质构造均被第四系覆盖,其大地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的鲁西断隆和华北断坳。主体在聊考(聊城至兰考)断裂以东,只有聊考断裂以西属华北断坳。全区被大型断裂分隔为多个相间排列的凸起和凹陷。
鲁西南地区主要有菏泽、嘉祥和丰沛3个凸起范围,其中以菏泽凸起的范围最大。嘉祥凸起域内只有郓城县、巨野县、成武县的部分地区属之。嘉祥凸起之处,是境内唯一有基岩出露的地域,含煤地层埋深较浅。丰沛凸起主要在单县境内。铁矿是域内唯一一处铁矿资源地。单县县城以东地区含煤地层埋深较浅,单县南部地域,也有含煤地层的分布。
主要有东明、郓城、成武和金乡4个凹陷,其中东明凹陷主要为东明县所在地,是境内唯一含油气的盆地。郓城凹陷是巨野煤田的主要分布范围。金乡凹陷是以后开展煤层气普查的有利地段。
境内断裂按展布方向可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4组。
东西向断裂主要有单县断裂、菏泽断裂、曹县常乐集断裂3条。南北向断裂只有巨野断裂1条。北东向断裂主要有聊考断裂、曹县断裂、成武县天宫庙至曹县梁堤头断裂、曹叵集断裂、终兴集断裂、田桥断裂6条。其中,聊考断裂是境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是华北断坳与鲁西断隆的分解断裂,也是中国东北部规模较大的断裂之一。此断裂是一条长期活动的断裂,因而牡丹区以西沿聊考断裂附近是地震多发地段。田桥断裂是构成巨野煤田的东界。北西向断裂主要有谢集断裂、龙王庙断裂、莱河至蔡堂断裂3条。其中龙王庙断裂是已查明的单县陈蛮庄含煤区的西部边界。
地形地貌
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10平方千米的低山残丘外,其余均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自西南向东北呈簸箕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为68~37米,平均坡降为1/4700。微地貌形态有河滩高地、缓平坡地、决口扇形地、垄岗高地、碟形洼地、沙质河槽地和背河槽洼地,以缓平坡地面积最大。
水文
菏泽市位于黄河与黄河故道三角地带,除黄河滩区379平方千米为黄河流域外,其余11849平方千米均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黄河流经境内西北边界,自东明县王夹堤进入,经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四县区,至郓城县高堂村出境,河道全长185千米。除此以外,境内河流主要有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太行堤河、黄河故道5个水系,属季节性河流,丰枯变化大。
一级河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等3条河道,总长260.6千米;二级河鄄郓河、郓巨河、洙水河等32条,总长1136千米;三级河49条,总长986千米。由此形成了诸如浮龙湖水库、太行堤水库、文亭湖水库及鄄南湿地等湖泊多个。东北部郓城新河下段出境后流入梁济运河。菏泽市流域面积大于30km2的内河河沟共199条,长3157km,平均河网密度0.26km/km2。
土壤
境内土壤类型分潮土、盐土、碱土和风沙土4类。
自然灾害
菏泽市是气象灾害天气的多发地区,常见的主要包括暴雨洪涝、高温、冰雹、雷电、干旱、大风、低温冻害、大雪等,且四季均有发生,如春季的低温晚霜冻,夏季的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涝,秋季的连阴雨,冬季的低温冻害、寒潮和大雾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菏泽市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为19.0355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88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3446亿m3,产水模数为5.19万m3/km2;地下水资源量为16.7465亿m3,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7.6万m3/km2。全市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4.8287亿m3。外调水主要是黄河水和长江水,引黄、引江指标分别为9.31亿m3、0.75亿m3,黄河水是菏泽市重要的客水水源。
土地资源
根据《菏泽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9年末,菏泽市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耕地770662.95公顷(1155.99万亩);种植园用地15169.1公顷(22.75万亩);林地84093.13公顷(126.14万亩);草地1974.29公顷(2.96万亩),全部为其他草地;湿地373.01公顷(0.56万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菏泽市只涉及内陆滩涂1个地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3378.63公顷(350.07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9495.07公顷(44.2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2142.55公顷(108.21万亩)。
矿产资源
截至2016年底,菏泽市主要有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金属矿产(铁、砂金)、非金属矿产(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页岩、白云岩、方解石)、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四类十六种。已探明的有巨野煤田、单县煤田、曹县煤田和郓城高庄井田,探明或初步查明资源储量80亿吨,占全省第二位。全市现已查明鄄城夏庄岩盐矿备案资源储量3.57亿吨,远景资源量10.76亿吨;单县杨楼岩盐矿备案资源储量15.78亿吨,远景资源量超过100亿吨。
生物资源
截至2024年7月,菏泽市共有各类木本植物74科、162属。主要的乔木树种有杨、榆、槐、泡桐、臭椿、苦楝、白蜡、柏等,灌木主要有杞柳、紫穗槐等。全市有野生植物数百种,乔木主要包括水杉、银杏、杜仲等,灌木资源有枸杞等。经济树栽培以蔷薇科为主,其次是鼠李科、柿科、葡萄科、石榴科、胡桃科、芸香科等。常见草本植物资源有白茅、芦苇、香蒲、葎草、节节草、牛筋草、荩草、画眉草、喜旱莲子草、小蓬草、狗尾草、茵陈蒿、地肤、碱篷等。
菏泽市可供食用的植物有700多种,药用植物、菌类植物100多种。农作物栽培有禾本科、豆科、锦葵科、旋花科等作物,品种众多。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水稻、地瓜和小杂粮等。其中小麦、玉米、棉花总产量居全省前列。蔬菜、瓜类品种繁多,主要有白菜、大蒜、西瓜、西红柿、黄瓜、甜瓜、芦笋、芹菜、油菜、甘蓝、菜花、山药等,是全国著名的“西瓜之乡”“西红柿之乡”“芦笋之乡”“大蒜之乡”。菏泽市还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其中有名的药材有丹皮、半夏、地黄、天麻和木瓜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苇、藕、蒲草等。近年还发现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野菱,分布于菏泽市沿黄县区,野生于水塘、河沟内,种子营养丰富,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菏泽市经济水生植物资源主要有莲藕、蒲子、芦苇、茭白、水芹、
慈姑等。其中莲藕、蒲子、芦苇的资源量较大。茭白、水芹、慈姑在部分河道、水库、大的有水旧坑塘中有分布,资源量相对较少。
截至2024年7月,菏泽市共有陆生野生动物300余种。鸟类2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0余种,为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灰鹤等。两栖类动物8种,其中黑斑蛙和金线蛙为省重点保护动物。兽类19种,其中属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是:赤狐、黄鼬、狗獾、豹猫、麝鼹。爬行类动物有无蹼壁虎、丽斑麻蜥、赤链蛇、黑眉锦蛇、白条锦蛇、红点锦蛇等10种。
菏泽是省乃至全国家畜禽养殖大市,域内养殖的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猫、鸡、鸭、鹅、水貂、鹌鹑、鸽等,其中,牛、羊是强项,羊的饲养量居全国农区第一,占全省三分之一,养牛列全国第三位,是国家确立的牛、羊出口基地。鲁西黄牛体躯雄壮,肌肉发达,役肉兼用;青山羊体小省饲料,易管理,繁殖率高,毛皮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小尾寒羊具有生长快、繁殖率高、遗传性稳定的特点,肉裘兼用,
鲁西黄牛、
青山羊、
小尾寒羊被称为三大“国宝”。
斗鸡是中国珍贵禽类,仅在成武、鄄城、牡丹区有少量饲养。
菏泽市自然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鳊鱼、鲂鱼、鲶鱼、黄鳝、乌鳢、泥鳅、花鳅、黄颡、翘嘴鱼白、细鳞斜颌鲴、花鱼骨、麦穗鱼、棒花鱼、餐条、鱼旁鱼皮、虾虎鱼、鳜鱼、赤眼鳟等。这些鱼类主要分布于黄河、黄河故道、境内现行流水河道和其他故旧有水河道,以及水库、湖泊、坑塘、湿地等自然水体中。在资源量上,以鲫鱼、鲤鱼、草鱼、鲢鱼、泥鳅、麦穗鱼、棒花鱼、餐条等鱼类的资源量为多,尤其是鲫鱼、餐条等资源量较大。引进鱼类主要有:福瑞鲤、豫选黄河鲤鱼、黄金鲫、异育银鲫、罗非鱼、台湾泥鳅、加州鲈鱼、斑点叉尾鮰、革胡子鲶等。罗非鱼、革胡子鲶为热带性鱼类,在市内不能自然越冬。
截至2023年3月,菏泽市现有自然保护地10个。其中,东明县自然保护地共有3个自然保护地分别为:山东东明黄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菏泽庄子湖地方级湿地公园、菏泽东明黄河地方级森林公园,总面积为748.53公顷;巨野县自然保护地1个,为菏泽金山地方级地质公园,总面积52.93公顷;单县自然保护地共有2个,分别为山东单县浮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菏泽东舜河地方级森林公园,总面积为2948.80公顷;鄄城县自然保护地1个,为菏泽鄄城雷泽湖地方级湿地公园,面积为405.99公顷;成武县自然保护地1个,为山东菏泽东鱼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面积998.69公顷;曹县自然保护地共有1处,为曹县黄河故道国家级湿地公园,总面积为889.24公顷。
曹县黄河故道湿地风景区依托现有3.4万亩水面,1万亩荷塘,面积广大的稻田、湿地芦苇,太行堤等,湿地管理单位以大堤、森林、水面、湿地、芦苇、稻田、荷塘、村社农家为特色,向公众展现碧水连天、飞鸟成群、鱼翔浅底的湿地景色。它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以其独特的湿地风貌,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一览“鲁西水乡”的风情。
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环境优美,湿地生态系统独特,水草植被丰茂,鸟类资源丰富,有碧海金滩、湿地乘船观光娱乐项目和水上乐园项目等可供游玩。公园在严格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及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形成以弘扬黄河文化,开展森林游憩娱乐、水上游乐、植物观赏、休闲度假、果品采摘、野生鸟类观赏等项目为主要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7月,菏泽市辖牡丹区、定陶区、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共2区7县(2016年4月29日,定陶县正式撤县设立定陶区)1个菏泽鲁西新区(省级新区),16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乡6个,镇127个,34个街道办事处),5033个村(社区)。菏泽市人民政府驻菏泽市中华路1009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菏泽市总人口共有10208715人,年内出生人口79270人,年内死亡人口11413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0.34%。全市人口中,常住人口863.5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4.8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98.7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8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截至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市内男性人口为4467017人,占50.78%;女性人口为4328922人,占49.22%;0-14岁人口为2208169人,占25.10%;15-59岁人口为4975921人,占56.57%;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11849人,占18.3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53600人,占14.25%。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3401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9587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14282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71266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
2018年末,菏泽市共有回、满、蒙古、壮、苗等46个少数民族成分,8万多人,41个少数民族集居村。有牡丹区、曹县等3个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区),1个民族乡(镇)——曹县侯集回族镇,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民族工作重点乡(镇、街道)19个(含侯集回族镇)。
语言
菏泽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属鲁豫苏皖四省交界。菏泽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兖菏片,与河南话相近,词汇较多,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语言表达更为直接明快,显得幽默风趣、独具特色。
宗教信仰
菏泽市有
佛教、
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现有5个市级爱国宗教团体:菏泽市佛教协会、菏泽市道教协会、菏泽市伊斯兰教协会、菏泽市天主教爱国会、菏泽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县级爱国宗教团体19个。全市共有宗教活动场所598处,经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280人,信教群众38万多人。
经济
综述
菏泽市有
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机电设备制造、
商贸物流三大优势产业,大力度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了“231”特色产业体系。2023年,菏泽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用电量、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全体居民人均收入等10项主要指标增速居全省前2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64.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2.1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799.5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2242.84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40.3:5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6.5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四新”经济投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12.7%。粮食总产达到161.8亿斤,创历史新高。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菏泽市是农业大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推广东明富硒小麦、曹县叶酸玉米、定陶铁棍山药等做法,并发展为特色农作物种植产业,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了一批区域公共品牌。依托稻香村食品、华康新希望木业等企业,打造食品生产、林木加工等特色产业基地;依托尧舜牡丹、商圣牡丹等骨干企业,推进牡丹产业向“高产种苗、观赏花卉”等领域发展,打造全球最大的牡丹产业化发展高地。市畜牧养殖业以鲁西南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为主,建设现代化畜牧业示范样板区。全市共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其中已认定6个,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达到37个。农民合作社达到31432个、家庭农场达到12142个。农用机械总动力1247.7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9%。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1%。
2023年,菏泽市农业产值467.75亿元,增长3.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86.16万亩,比上年增加1.84万亩,粮食总产808.85万吨,粮食平均亩产905.68斤。林业产值15.13亿元,可比增长11.3%,造林面积1.20万亩,林地面积114.11万亩。牧业产值214.67亿元,可比增长6.0%,猪牛羊禽肉产量77.46万吨,禽蛋产量(不含小品种)52.17万吨,牛奶产量22.37万吨。渔业产值19.10亿元,可比增长4.5%,水产养殖面积22.2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9.10万吨。
截至2024年4月,菏泽市初步建立了牡丹综合利用模式,成为世界上牡丹产业链最长的核心区;培育出牡丹企业120余家、科研机构20所,研发深加工产品260多种,形成了全产业链条。
菏泽牡丹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去年产值达到108亿元,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2023年,全市牡丹
芍药鲜切花年销量突破1.1亿枝,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产业
菏泽市第二产业主要以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以及机电设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两大特色产业为主。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重点工程有菏泽现代医药港、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定陶区润鑫产业园、郓城县医药产业园和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园;高端化工产业核心重点工程有东明石化产业园、东明工程塑料产业园、单县化工产业园、巨野县化工产业园、曹县化工产业园、郓城县化工产业园。
2023年,菏泽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高于全省5.2%。重点行业中,石油、煤炭和其他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13.1%、16.4%。全部工业增加值1515.83亿元,可比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从重点行业看,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木材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231”产业中生物医药、高端化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4.8亿元、1059.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7.6%。建筑业总产值380.8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691家,比上年增加109家。
第三产业
菏泽市第三产业以商贸物流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主。其中,商贸物流产业为优势产业重点工程,建设陆港产业新城、
菏泽智慧冷城、青岛保税港菏泽功能区、济铁物流园、中陆国际物流园、万福河航道万丰作业区物流园、郓城富禾高低温冷库冷链物流产业园、淮海智慧农业枢纽港、菏泽航空物流港、市高新区智慧物流港、菏泽城投中央厨房及食品智能冷链物流配送、马集新好农牧猪肉加工及冷链等项目。
2023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42.84亿元,可比增长6.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5%,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8.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2.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5.2%。
2023年,菏泽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5.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5:48.1:50.4。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1%,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8%。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0.6%。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同比增长0.9%,办公楼投资同比下降41.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同比下降7.7%。商品房施工面积521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房屋竣工面积456.3万平方米,增长25.1%。
2023年,菏泽市邮政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42.68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1.34亿元,同比增长26.5%。电信业务总量71.7亿元。
2023年,菏泽市接待国内游客2449.74万人次,同比增长61.0%;国内旅游收入216.37亿元,同比增长70.4%。
2023年,菏泽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0.2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全省2.5%。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236.1亿元,增长19.6%;商品零售1864.15亿元,增长10.3%。货物进出口总额73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出口361.37亿元,增长20.8%;进口372.58亿元,增长9.3%。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6家,实际使用外资5.54亿美元。
2023年,菏泽市新入库“四上”企业1747家。其中,工业新入库企业555家,批零住餐企业800家,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191家,服务业企业201家。
截至2023年末,菏泽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109.40亿元,比年初增加695.5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5790.03亿元,比年初增加658.9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553.34亿元,比年初增加609.8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242.35亿元,比年初增加288.5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310.98亿元,比年初增加321.24亿元。
截至2023年末,菏泽市共有48家保险公司在开展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72.5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0.0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12.49亿元。赔款支出52.77亿元,增长7.3%。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40.37亿元,人身险赔款支出12.4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菏泽市共有高等院校4所,在校生9.03万人,比上年增加0.7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8所,增加2所,在校生9.01万人,增加0.55万人;普通高级中学80所,增加6所,在校生23.50万人,增加2.54万人;普通初级中学376所,增加1所,在校生50.75万人;小学1333所,在校生90.95万人。小学毕业升学率99%,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医疗机构
截至2023年末,菏泽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7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15所,医院、卫生院共有病床59742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7294人,增长8.1%。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6350人,增长5.1%;注册护士29641人,增长14.7%。
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菏泽市精神卫生中心、菏泽市脑科医院、菏泽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是一所拥有52年发展历史,以脑科疾病诊疗为技术特色,集医、教、研、预防、公共卫生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八一路3099号。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精神科是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市级医学重点学科,是全市精神卫生质量控制中心、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市医学会癫痫病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分会、市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市心理卫生协会、市康复协会主委单位。
菏泽市立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医院,西安路医院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曹州路2888号。历经77年的发展,市立医院已成为菏泽市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和技术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菏泽医院。
菏泽市中医医院位于菏泽市牡丹区丹阳路1036号,始建于1975年,1979年正式开诊,建院有近5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100张。1996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三级甲等中医院,是菏泽市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老、急救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菏泽基地、山东中医药大学实践技能考试基地。
科技
2023年,菏泽市组织科技计划(含补助类项目)597项,其中省级以上543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51项。全年发明专利有效量3723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687件,增加179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4.26件,增加0.65件。申请商标2.22万件,增加0.11万件,商标有效注册12.01万件,增加1.24万件。地理标志商标有效注册60件。认定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件。
文化
截至2023年末,菏泽市拥有
博物馆28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处,文化馆10处,公共图书馆10处,藏书总量722.93万册。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乡镇文化站168处,无线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座,调频发射和转播台10座。广播覆盖率达到98.96%,电视覆盖率达到99.65%。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菏泽市拥有体校10所,其中业余体校9所,共有在校生(含业余体校)6100人。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共获金牌122枚、银牌120枚、铜牌197枚。
环保
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61,同比改善4.2%。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6μg/m3,同比改善6.1%;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82μg/m3,同比改善5.7%;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8μg/m3,同比改善11.1%;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26μg/m3。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30天。
社会保障
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7.7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10.51万人,其中城乡居民832.54万人,城镇职工77.9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11.32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1.01万人、80.00万人和55.04万人。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人数32.5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3241元/月。失业保险金1638元/月。
2023年,菏泽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90家,共有床位36728张,同比增长2%。救济灾民12531人。享受城市低保0.57万人,农村低保18.81万人。
水利工程
菏泽市河道拦蓄能力2.77亿立方米,其中东鱼河及其骨干支流拦蓄0.42亿立方米,洙赵新河及其骨干支流拦蓄0.47亿立方米。市内已建成平原水库15座,设计总库容2.31亿立方米。高新区魏楼、定陶田集、单县大沙河、郓城杨庄集3座水库已建设完成,增加蓄水能力0.4亿立方米。全市各县区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共14座,总处理能力56万立方米/天。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菏泽市共建成9座引黄闸和8处引黄灌区,设计总引黄流量405立方米/秒。大型引黄灌区主要包括菏泽市谢寨灌区、菏泽市闫潭灌区、牡丹区刘庄灌区、鄄城县苏泗庄灌区、郓城县苏阁灌区、郓城县杨集灌区等。引黄灌溉对菏泽市的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有效补充了地下水,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交通
综述
自古以来,菏泽的水路、陆路交通就比较发达。截至2024年7月,菏泽市已经形成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
截至2024年7月,菏泽市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2.8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23千米,高速公路省界出入口达到5个,市内高速出入口达到32个,实现县县通高速,G1511
日兰高速公路、G35
济广高速、G0321
德上高速公路、G3511
菏宝高速公路、S38枣菏高速等在菏泽市境内通过,日兰高速巨野西至菏泽段建成了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1730千米,其中一级公路712千米,市区到各县区实现一级公路相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5万千米,农村交通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全市构建起了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干支相连、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络。
铁路
截至2024年7月,菏泽市全市铁路总长度315千米,其中京九线154千米,新石线118千米,地方物资专用线43千米,全市有县级火车站7处。菏泽站客运列车达到53对,每天经菏泽站往返北京的客车13对,从菏泽乘火车可直达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天津、太原、石家庄、济南、青岛、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重庆、成都、武汉、深圳、广州、南昌、福州、厦门、杭州、徐州等几十个大中城市。4小时45分可到达北京,19小时15分可到达深圳。
鲁南高铁菏泽段建成通车,菏泽东站、巨野北站、庄寨站实现运营。截至2024年7月,菏泽东站日开行列车17对,通达北京、齐齐哈尔、青岛、荣成、威海、庄寨、济南、临沂、日照等城市,其中菏泽东至北京2对,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54分;至济南9对,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20分;至青岛6对,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56分。京雄商高铁已经开工建设,其中菏泽段全长148.8千米,设郓城站、菏泽东站、曹县西站,菏泽东站与鲁南高铁双线共站。京雄商高铁建成后,高铁将在菏泽市实现“十”字交汇,菏泽将成为国家高速铁路网中的一个重要枢纽,菏泽去北京将由现在的接近3小时缩短到不到2小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纳入菏泽的“一日高铁圈”,甚至能实现当日往返。
菏泽东站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桶子河村,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站场共6台15线,设有鲁南(日兰)场和雄商场两个车场,其中鲁南场为3台8线,雄商场为3台7线。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曲阜经菏泽至兰考段分为菏泽至曲阜段和菏泽至兰考段。菏泽至曲阜段东接京沪高铁上的曲阜东站,与鲁南高铁曲阜至临沂段贯通,西到菏泽高铁站,途经牡丹区、定陶区、郓城县和巨野县,并新建巨野北站和菏泽东站。
菏泽站位于中国山东省菏泽市中华路东首,始建于1978年,1980年正式建成通车。2009年,菏泽火车站客运设施改造工程开始启动,2012年8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于2014年7月正式竣工启用。菏泽站建设有1.5万平方米站房,1.98万平方米的风雨棚,2米宽旅客天桥,12米旅客地道,6米宽行包地道等设施。
航空
截至2024年7月,有7家航司在牡丹机场运营17条航线,通航乌鲁木齐、烟台、威海、太原、三亚、宁波、重庆、贵阳、长沙、北京、上海、青岛、西安、厦门、沈阳、昆明、哈尔滨、南宁、海口、成都、大连、深圳、梅州、广州、杭州、兰州共26座城市,初步形成“南北互通,东西串联,辐射西北”的轮辐式航线网络布局。
2024年上半年,
菏泽牡丹机场累计运输旅客47.3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600余吨、保障航班起降4100架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8.6%、434.2%和17.7%。
水运
2003年,随着
巨野煤田的勘探发掘,发展水运、节省运输成本的需求迫在眉睫。菏泽市开始着手洙水河通航建设的各项工作。2018年洙水河航道通航运营,实现了菏泽内河航运“零”的突破。洙水河航道的建成通航打通了巨野至
京杭运河的水上通道,使洙水河与长三角地区相连,对地处内陆的菏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洙水河航道能通航千吨级驳船,一艘拖船拖带10艘驳船,可以承载一万吨,相当于300辆大货车的载货量。
受洙水河航道通航的带动,新万福河、郓城新河通航项目加快推进。2021年10月,新万福河航道一期实现通航,为菏泽市首条标准三级航道;万丰作业区实现运营。洙水河航道、新万福河航道一期的通航,释放了菏泽市物流潜能,2022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22.41万吨。
截至2024年7月,洙水河航道麒麟港日吞吐量超1万吨,新万福河航道万丰港日吞吐量超2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公共交通
截至2024年7月,城区公交车已达1100部;运营常规公交线路55条,定制公交270多条,线路总长2400多千米,公交站点1450多个,站亭352座,智能公交站牌63座。2021年,城区公交日均客运量达到10.5万人次,年客运量3784万人次。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开通了菏泽至各县的城际公交,票价3元,全省最低,目前有线路24条,车辆507辆。陆续开通了县城到乡镇的城镇公交,通建制村的镇村公交。目前,城区、城际、城乡、镇村四级公共交通网络基本建成。菏泽城区出租车1565辆,网约车平台从无到有,注册车辆428辆。
人文
综述
菏泽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菏泽的重大历史事件多,而且影响深远。菏泽文化厚重而灿烂,旅游资源丰富,民间传说多,历史故事有遗蕴,文化遗址有内涵,人文景观有影响。
菏泽市传说是
伏羲之桑梓,
尧舜之故里,先为
商汤之
京畿,继属
曹国之疆土。
孙膑、
吴起、
范蠡、
曹植、
黄巢、
宋江等历史人物都同这里有密切关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菏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天下四渎,关其二;《
禹贡》九泽,拥其四。翻开历史长卷,众多圣贤先哲在此居水而治,帝王将相在此成就霸业,文人墨客在此挥毫泼墨。相传
伏羲于
大野泽授渔猎、造八卦,开启华夏文明之源;
帝尧“作于成阳”,制历法、兴禅让,施展雄才伟略;
虞舜“耕历山,渔
雷泽,陶河滨”,德服天下友善诸族;
大禹“导菏泽,被孟渚”,成就泽被后世之功;商圣
范蠡辗转至陶,“三致千金”富好行德;
庄周濮水垂钓,逍遥游世归隐
南华;
孙膑运筹
濮水侧畔,“
围魏救赵”扬名四海;
刘邦“即皇帝位氾水之阳”,开创大汉宏图伟业;
曹植归封地
鄄城,作旷世名篇《感鄄赋》后名《
洛神赋》;
李白、
杜甫、
高适、
陶沔畅游
孟渚泽,留下“琴台四君子”千年佳话。更有数不尽的贤才志士从这里走出、在青史留名,名师良相
单卷、
伊尹,相马大师
伯乐,“
武庙十哲”的
吴起、
李勣,农学专家
氾胜之,廉吏良吏
吴隐之、
范希正,揭竿而起的
王仙芝、
黄巢、
宋江,“纸币之父”
张咏,文学名家
王禹偁、
晁补之,“儿科鼻祖”
钱乙……这些浸润着菏泽水光灵气的名人故事灿若星辰。
菏泽市是著名的
中国牡丹之都、
戏曲之乡、书画之乡、
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牡丹栽培始于
隋,兴于
唐,盛于
明,至明清已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素有曹州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之誉。戏剧演艺活动历史悠久,剧种丰富多彩;书画历史久远,民间尚武之风世代相传,民间艺术琳琅满目。
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人文涵养,菏泽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牡丹文化、戏曲文化、书画文化、武术文化、民间艺术文化、黄河文化、水浒文化等,境内古城邑、古遗存、古建筑星罗棋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地级市第二位。这些,都为菏泽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资源。
亮点之一:牡丹文化―― 菏泽牡丹甲天下。牡丹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名花。菏泽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乡,栽培历史悠久。菏泽牡丹栽培始于隋唐,至明清步入兴盛时期。据清代
苏毓眉编著《
曹南牡丹谱》载:“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
亮点之二:戏曲文化——民间艺人的生存智慧。菏泽戏曲的诞生和发展,可追溯到唐、宋、金时期,明、清开始繁荣,至近现代达到巅峰阶段。菏泽以戏曲团体多、剧种剧目多、名优演员多、爱听爱唱戏迷多,被誉为“中原戏曲之冠”、“中国戏曲声腔剧种博物馆和展览会” ,是闻名遐迩的“
戏曲之乡”。
亮点之三:书画文化 ——大众审美艺术的升华。菏泽书法绘画创作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成就斐然,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宋代以诗文著称的
晁补之,明代被称为“江北二田”田峤、田峨二兄弟,清代翰林曹垣等,书法成就名噪海内。
亮点之四:武术文化―― 古战场搏杀淘洗的精华。菏泽武术起源于宋,明清以来、特别近现代,在中华武术界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传播承续看两州(沧州、
曹州)”之谓。新中国成立后,菏泽武术又得到长足发展,先后有郓城、东明、单县、巨野、牡丹区等五县(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
武术之乡”。菏泽武林名家辈出,群星璀璨,明、清两代
武进士、
武举人和武林名家的数量位居全国各州府前列,仅清代武进士就有56名,其中
武状元3名。
亮点之五:黄河文化——承载着母亲河的记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地处华北平原流域的菏泽得到它的丰厚馈赠,大量泥沙造就了这里广袤无际的平畴沃壤,不仅给沿黄人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宜耕宜农的生态环境和繁衍栖息的生活家园,也为两岸地区带来了灌浇之益和舟楫之利。
亮点之六:
水浒文化——菏泽人忠勇正义的象征。水浒文化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菏泽水浒文化的形成,渊源于古典小说《
水浒传》和水浒故事的广泛流传及民间影响。史籍记载的宋江等36人造反起义,核心领导人物
宋江、
晁盖等都是菏泽市
郓城县人。菏泽、郓城等地更广泛流传“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
亮点之七: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族群身份的记忆。菏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菏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菏泽历史文脉延续发展的重要见证和载体。
亮点之八:古城邑和古建筑―― 久经沧桑的历史遗产。几千年来,菏泽虽经时代变迁、兵乱之患,至今仍保存了为数众多的古城邑、古村镇、古寺庙、古佛塔、古牌坊、祠堂故居等。上古夏商周“三代”时期,菏泽一带为
商都所在地,后经西周封国,方国都邑众多。秦汉推行郡县制以来,今菏泽所属8 县1区中,有7个历史悠久的
千年古县。
定陶、
成武、
单父三地于秦代最先置县,至汉代又有
巨野、
鄄城、
东明三地置县。
郓城于隋代置县,其历史也在1400年以上。今为菏泽市区的
曹州城,为明正统十一年(1446)所建,己有近600年的历史。
亮点之九:
红色文化――在菏泽,比
牡丹花还要鲜红的,是菏泽的红色文化。菏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冀鲁豫边区政府的首府就在菏泽。还有,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这一重大战略行动的序幕就是在菏泽揭开的,刘邓率领的
晋冀鲁豫野战军,就是在菏泽境内突破黄河,发起
鲁西南战役,接着千里跃进大别山。有一部电影叫“
大转折”,说的就是这段历史。这个电影分上下部。上部叫:
鏖战鲁西南。下部叫:
挺进大别山,鲁西南就是菏泽。这里有着深厚的爱国拥军传统,曾几度成为全国最大的兵员输出大区之一。
饮食
菏泽食俗久远,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食品。饮食风格基本遵循
鲁菜的传统口味,口感浓郁,菜品颜色明艳,引人食欲。
习俗
菏泽斗羊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
曹操被袁绍打败,退兵
曹州,人疲马惫,士气低沉,忽见两羊相抵,十分威武,精神为之一振,即召部下观赏,感染得群情激昂,反戈一击,大败
袁绍。斗羊通常有“自由式”和“规范式”两种。自由式在裁判吹哨之后,两只羊放开,彼此用力撞抵,不管几个回合,直到一方败下阵来为一局;“规范式”是彼此拉开,一头一头的抵,直到一方抵败为一局,一般三局二胜。菏泽斗羊从1984年起举办了七次全国性斗羊大赛。1991年12月被列为《中华百绝》之一。
菏泽斗鸡活动历史悠久。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十几米高的斗鸡台,民间有《斗鸡台怀古》乐曲流传。斗鸡比赛有一套严格的规则,由裁判按规则进行。参加比斗的鸡,古称唆鸡,俗称咬鸡,是一种珍贵的观赏型好斗鸡种,比斗前大都经过专门饲养和训练。1981年,鄄城县建起了“鲁西斗鸡保种饲养场”。1983年后,一些县区成立了“斗鸡协会”,把斗鸡比赛作为群众文体活动的一项内容,定期举办比赛。菏泽斗鸡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型珍贵鸡种,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在鄄城拍摄了新闻纪录片《
斗鸡》。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菏泽城内主要街道都要张灯结彩,点花放炮,举行彩灯会。人们扶老携幼,倾城而出,游弋于繁花彩带的灯海之中,观灯猜迷,欢歌笑语。曹州彩灯会始盛于清
乾隆年间,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会首,进行筹备。花灯名目繁多,大体分静灯、动灯、消息灯三种,做工精细,色彩强烈,条纹粗犷,或静或动,雅俗共赏。
艺术
面塑
面塑俗称
捏面人,以小麦面和糯米面为主料,加入适量的颜料用水调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锅蒸熟后,配上适量的防腐、防蛀、防干剂后,利用刀、剪、簪等简易工具和独特工艺,塑造成人物、鸟兽、鱼虫、花卉、山川、楼阁等富有观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
菏泽面塑起源于清代
曹州府(今牡丹区)马岭岗镇穆李庄,制做精巧,形象逼真。建国后,受到重视和保护,先后出现了有声面塑和动态面塑。
杂技
杂技艺术在巨野县的兴起,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
万历年间,河北沧州两位艺人,来此收徒传艺,渐成风气,至清代更加盛行。学杂技者多与武术结合习练,表演有马术、魔术、车技、蹬技、爬杆、飞人、飞刀、舞狮、走钢丝等近百个惊险奇巧的节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巨野县孔楼建立了杂技学校,四十多年来培养出许多优秀演员。许多演员不但名扬国内艺坛且享誉国外,多次获国际大奖。2004年7月,山东省文化厅命名巨野县大义镇为“民间杂技艺术之乡”。
皮影
菏泽皮影又名隔纸说书,起源于清末定陶区
张湾镇后冯村,冯氏先人于
明朝迁居
定陶,约在道光元年(1821年),冯玉旗、冯玉福受剪纸艺术的启发创始了皮影,已传至六代。相对于山东其他地方皮影的近乎说唱艺术而言,
定陶皮影则近乎地方戏曲,在山东皮影艺术中独树一帜,被山东省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地区象征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8月,菏泽市有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4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4年2月,菏泽市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32项、省级112项、市级345项非遗项目,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22位、112位、420位。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连续多年全省第一。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12月,菏泽市共有4A级旅游景区8家,3A级旅游景区14家,2A级旅游景区14家。共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处、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2家、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1家、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8处、山东省景区化村庄43个、山东省乡村旅游创新企业1家。全市共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全国红色经典景区2处,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2家,省级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2处。截至2022年2月,菏泽市已建立湿地公园20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10处。
重要景点
对外交流
国内交流
国际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