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郡,中国西汉时设置的郡,在今
湖南省、
湖北省、
贵州省、
重庆市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
简介
《
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领)县十三:索(今
常德市
武陵区、
鼎城区、
汉寿县地,故城今常德市东北六十华里)、孱陵(今湖北
公安县与湖南
南县、华容、岳阳、
安乡、
澧县等县地)、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
桃源县地)、沅陵(今沅陵、泸溪、
吉首、
麻阳等县地)、镡成(今
洪江市和
黔阳、
靖县、绥宁、会同、通道、
怀化等县地,错入今
贵州省境)、无阳(今
芷江、
新晃、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
迁陵(今
保靖县地,错入今
四川省境)、
辰阳(今辰溪、麻阳、
花垣、
凤凰等县地)、
酉阳(今永顺、龙山、
古丈等县地,错入今四川省境)、义陵(今
溆浦县地)、佷山(今湖北
长阳县地)、零阳(今澧县、
慈利、石门、
临澧等县地)、充(今大庸、
桑植县地)”武陵郡又称“义陵郡”。其来历据晋人常林《义陵记》云:“
项羽弑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闻而义之,故曰义陵。”郡治
义陵县(一说治索县)。建置时间,据《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下原注:“秦昭王置,名
黔中郡。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水经注·沅水》记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
历史沿革
新莽时期曾将武陵郡改为
建平郡,临沅县改为监元,
孱陵县改为孱陆,仍属荆州治。
东汉监元县复称临沅,孱陆复称孱陵,
建平郡复称武陵郡。领十二县:临沅、汉寿[西汉索县,
阳嘉三年(公元134年)更名,移荆州刺史治至此]、孱陵、
零陵、充、沅陵、
辰阳、酉阳、迁陵、镡成、沅南[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分临沅县南境置,即今
桃源县地,故城在今桃源县西南70华里]、
作唐(分西汉
孱陵县置,今
安乡县地,故城今安乡县北)13。郡治临沅(即今常德市城区。《水经注·沅水》云:“临沅县,县南临沅水,因以为名”)。此后,临沅一直为历朝郡、州、路、府治。
西汉到陈朝,武陵郡的辖区已大为缩小。此后,隋唐
朗州、武陵郡、宋
鼎州、元常德路、明清
常德府的辖区,基本上都与陈朝武陵郡相同。
汉代
荆州刺史治汉寿,清
顾祖禹《读史书舆纪要》载,汉寿,今
常德府东四十里有汉寿故城。(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
刘表为荆州刺史,徙治
襄阳,旧领郡国七,今领郡七(即:
南阳郡、
南郡、
江夏郡、
零陵郡、武陵郡、
桂阳郡、
长沙郡),相当于今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及广东、广西、贵州省一部分广大地区。清同治《武陵县志》记载:“汉寿城,县东北六十里,本汉索县城,武陵郡治焉,汉顺帝更名汉寿,移荆州刺史治于此,俗名“崆巄城’,悉为居民田业,遗址尚存”。据《常德文物志》记载:索县汉代城,位于常德市东门外30公里处的断港头乡城址村。城址遗迹至今犹存。城由大、小二城组成,总面积54万平方米,城垣残高3—4米,宽12—18米,有东、南、西、北四门,城四角有高7—10米的暸望台,城外四周有宽30米左右的
护城河,城内残存
汉砖汉瓦,遍地皆是。城外东南方有汉墓群14。唐刘禹锡《
汉寿城春望》一诗,即写此处。
三国
三国时的武陵郡,治所仍在临沅(今常德市
武陵区和
鼎城区的大部),初属蜀,后属吴,
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将原
汉寿县改名吴寿县,又在西部分零陵、
充县地设
溇中县、分
孱陵县地设南安县、建立
天门郡,治所在溇中县(今
慈利县西和
大庸县地)15。此时,荆州治所已由汉寿迁至湖北江陵。武陵郡所辖只有沅水流域的临沅、吴寿(辖今汉寿县西部和鼎城区东部)、龙阳(分东汉汉寿县地,辖今汉寿县东部)、沅南、沅陵、
辰阳、黔阳、迁陵、镡城、酉阳、
舞阳等县,而不再辖有
澧水流域各县。
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期,武陵郡的建置及所辖地区基本上无大变化,东吴时的吴寿县此时已恢复为
汉寿县旧名。
南朝刘宋(420—479年)时期,武陵郡所辖地区仍无大变化,只是武陵郡原隶属荆州改为隶属
郢州(州治
武昌县)(见《宋书·州郡志》);
萧齐(479—502年)时期,武陵郡治迁往沅陵,(见《南齐书·州郡志》),
萧梁(502—557年)时期,武陵郡治仍迁回临沅,并升武陵郡为武州。(见《隋书·地理志》、《
太平寰宇记》、《
读史方舆纪要》)。陈朝(557—589年)时期,析原武陵郡所属中上游地区的沅陵、
辰阳、黔阳、迁陵、镡成、酉阳、舞阳设置
沅陵郡;而沅水下游地区的临沅、沅南、汉寿、龙阳4县为武陵郡,郡治临沅。其间,陈
太建七年(575年),曾将梁在武陵郡地区设置的武州改称沅州,下辖武陵、南义阳和南平等郡。
两种说法
一曰治索县,持此说者、如:宋
欧阳忞《
舆地广记》、清
段长基《历史沿革表》、同治《武陵县志》。他们持此说,或许是据《
汉书·地理志》,武陵郡所领十三县,索县置于诸县之首。按该书惯例,郡治亦多置于辖境各县之首,故以
索县为武陵郡治。
二曰治义陵。持此说者,如:唐魏王泰《
括地志》、唐颜师古《
汉书注》、《嘉庆常德府志·舆图考沿革表》、《湖南省通志·地理志》,新编《常德县志》、《常德市志》。笔者亦同意此说。理由是:西汉武陵郡为汉高帝改原秦
黔中郡地所置。据《
元和郡县志》云,秦黔中郡治,在今辰州
沅陵县西二十里。
考古发现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已发现该城遗址。秦
黔中郡,本是在
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伐楚,取
巫郡及
江南地为黔中郡。在此之前为楚黔中郡。秦置黔中郡,主要是从军事、政治上加强对巫、黔中及江南地区的控制。把郡治设置在
沅陵县,是因沅陵处于沅水中游,上溯可达贵州
牂牁,下游可迳入洞庭,沅、澧二水及湘西、北地区都在掌握之中。从经济方面讲,贵州丽水的黄金、
湘西的竹木、
油茶、
苞茅、生漆,尤其是
辰溪的
丹砂和
麻阳等县丰富的铜、锡、铅等矿产,都是一个国家发展中亟需的重要
物资资源。黔中郡设置在此,对经营整个西南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汉取黔中郡后设置武陵郡,把郡治设置在离沅陵县不远的
溆浦,其用意不言而喻,是对前朝在这里所作的一切,都将取而代之。颜师
古注《
汉书》,汇集了在他以前的二十多家注释。他学识渊博,又有秘书省藏书可资利用,所注《汉书》,深为学者所重。他在《汉书》注释中说:“旧治义陵,非郡名义陵也。”肯定是有依据的。或许是他对前面所讲的此中奥秘有深刻理解,故而作出“武陵郡旧治义陵”的论断。不过,我又认为
索县改
汉寿县作
荆州刺史治所之前,可能作过一段武陵郡治,时间也许是在
义陵县作郡治之后。因为它若未作过郡治,不具备设置较大军事、政治、
经济中心的条件,刺史治也不会迁移在那里的。
设置时间
关于武陵郡设置的时间,《水经注·沅水》记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虽《史记·
高祖本纪》所记,“高祖二年,
项羽弑义帝于江南,三月为义帝发丧”。与武陵郡改名“义陵郡”,似乎时间较吻合。但从当时
楚汉战争形势分析,高祖二年,汉王
刘邦的主要力量,是将攻占之地,设置陇西、
北地、
上郡、渭南、河上、中地各郡。关之外,置
河南郡(治洛阳)、
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汉王自己进兵东下,在彭城灵壁东,被项羽打得大败,连父母妻子都作了项羽的俘虏。好不容易陆续收聚士卒,加上诸将所率和
关中的兵力,才于
荥阳破楚兵于京、素之间。而对南方或西南地区设郡,此时根本无法顾及。至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在这一年里,
项羽自杀于乌江;汉王即皇帝位,都洛阳;封
衡山王吴芮为
长沙王、越王
无诸为
闽越王。此时,在原秦
黔中郡故地设置武陵郡,可谓顺理成章,适得其时。
名称由来
“武陵”一名的来历,据梁刘昭注《先贤传》曰:“晋太守赵厥问主簿
潘京曰:‘贵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
辰阳县界,与夷相接,为所攻破。
光武时移东出,遂得见全,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注:高平为陵,’于是改名焉。”(见《方舆览胜·常德府》)“武陵郡”之名取之于《
左传》与《
诗经》,始于汉初,后改“义陵郡”’;东汉时复称“武陵郡”。潘京的对话没有说完全。也许是仓促间对话,忘了说出最初取名,经过改名又复名的全过程。故有本末倒置之嫌。
武陵县
据《隋书·地理志》载,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废陈在武陵郡所置的
沅州,改武陵郡为
朗州,并临沅、
汉寿、沅南为“武陵县”。是为“武陵县”设置之始。朗州辖武陵、龙阳二县。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将朗州更名为武陵郡。
《旧唐书·地理志》云:武德四年(621年)平
萧铣置朗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朗州。属
山南东道,旧领县二:武陵(今常德市武陵区、
鼎城区、
桃源县地)、龙阳。又据《
文献通考》记载:
唐昭宗时,以澧、朗二州为
武贞军。
五代时期,据《
十国春秋》、《
五代史》,梁开平二年(908年)升朗州为永顺军,
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改为武顺军,
同光元年(923年)改为武贞军,后改武平军,
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升为朗州大督都府。领县三:武陵、龙阳、桥江(今
益阳市
沅江县地,从岳州划入朗州)。五代晚期,湖南的割据势力,
马殷的后代
马希萼,其部将
周行逢,在帮助马氏兄弟争夺权柄的火并战争中,凭藉“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于(公元956年)取得胜利。此后,周行逢控制了湖南,建立起周行逢政权(956—963年)。周行逢将首府由
潭州移至
朗州,这样,常德在五代后期遂成为湖南的
政治中心。周行逢并在朗州城中修筑自己的府第和官署。
清同治《武陵县志》载:宋乾德二年(964年),军降团练,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州(本唐、
五代朗州)改
鼎州(注:“鼎州”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因武陵县境,在沅澧二水汇合处有鼎水,“昔有神鼎出乎其间”,故以名州)16。政和七年仍于(鼎)州置常德军17 (注:常德军,是“常德”一名在历史上的最初出现。据《方舆览胜》等书记载,是沿《
诗经·大雅》、《常武》
诗序中:“有常德以立武事”一句而命名。)18
乾道元年(1165年),升州为
常德府,均以县隶焉(以
武陵县为其属县)。又据《宋史·地理志》
建炎四年(1130年)升鼎
澧州镇抚使,绍兴元年置
荆湖北路安抚使,治鼎州,领澧、辰、沅、靖州,三十二年(1162年)罢。乾道元年(1165年)以孝宗潜藩升府[注:潜藩:旧称皇帝即位之前曾寓居或做过官的地方为潜藩。《嘉靖常德府志》载:“绍兴十七年(1147年),孝宗初以
普安郡王授常德军、节度使”。是说
宋孝宗(1163—1189年在位)即位之前为普安郡王时,曾在
鼎州任常德军节度使。故鼎州为“孝宗潜藩”。孝宗即位后便将鼎州升格为“常德府”]。八年(1172年)依旧提举五州(鼎、澧、辰、沅、靖州)三县(武陵、
桃源、龙阳)。[《
元丰九域志》载:乾德元年(936年)析
武陵县地置
桃源县”。]南渡后增县一:沅江。府治武陵县。
元、明、清时期,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
常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为
总管府。常德路,领县一:武陵,州二:
桃源州、龙阳州,州领县一:沅江。属
湖广行省江南湖北道。
《明史· 地理志》载:“常德府,元常德路。属湖广行省,太祖甲辰年(
明太祖即帝位之前的公元1364年)为府,领县四:武陵、桃源、龙阳、沅江。
《
嘉庆常德府志》、《
大清一统志》载:常德府,康熙三年(1664年)属
湖南布政使司,领县四: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府治在
武陵县。
《
常德县志》载: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府,改武陵县为常德县。
古文武陵
名称变迁
“武陵郡”一名,自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设置,沿用至唐乾元元年(758年),历时960年,以后不再使用。其所辖地区,先后改称
朗州、
鼎州、
常德军、常德路、
常德府。“
武陵县”一名,自隋
开皇九年(589年)设置开始,沿用至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历时1324年。
武陵
“武陵”一词,在唐以前一般是指“武陵郡”。如
陶渊明《
桃花源记》:“晋
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武陵人当是“武陵郡人”。
晋孝武帝《征武陵袭元之19》、晋胡济(尚书郎)《荐武陵伍朝疏20》、六朝
刘潜《为武陵王谢赐弟启》中的“武陵”,也应是指“武陵郡”地区。因“
武陵县”之名,此时还不存在。唐以后至清末,一般才是指“武陵县”。不过,无论唐以前或唐以后,在文人笔下,仍时有把原属于“武陵郡”的湘西北大部分地区,习惯地泛称“武陵”。
别称桃花源
在历代写“武陵”的诗文中,如唐孟浩然的《
武陵泛舟》、
王昌龄《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为题》、《武陵开元寺黄炼师院》、
司空图《武陵路》、
曹唐《武陵洞》、五代
王建《
武陵春日》、宋梅尧臣《
武陵行》、
张斛《武陵春晓》、
唐庚《
武陵道中》、
胡浚《武陵竹枝词》(六首)等诗,基本上是写桃花源,标题却写的“武陵”,往往把“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实际上桃花源是在
桃源县。桃源县自
宋太祖乾德一年(963)即已从
武陵县分离出去21,桃花源也自然不再属武陵县。而且原武陵郡也早在唐
乾元元年(756)改为
朗州,以后改
鼎州和
常德府,不再称武陵郡。而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武陵观火诗》、《晚岁登武陵城头顾水陆怅然有作》、
宋杨川《游武陵》、
师严《
武陵客居》、元宋裘《忆武陵旧事》、明
何景明《寓武陵诗》、岳岱《武陵精舍》(六首)、
袁中道《武陵道中时予将有衡阳之役》(二首)、清查慎行《再游武陵德山为雨雪所阻宿乾明方丈次石间周益公诗二首》、师范《武陵杂诗》、胡焯《武陵风土十二韵》、高纲《武陵风俗词》(七首)22等,均是写的
武陵县范围内的具体事物或景象。总的说来,唐以后“武陵”一词,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所包涵的地域范围,并不完全准确地反映当时
行政区划的变更状况;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把武陵县和桃花源附近一带笼统地称为“武陵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