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州
古代行政区划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肖铣置朗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朗州。属山南东道,旧领县二:武陵(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地)、龙阳。
一、宋置。
南朝梁(502—557年)时期,武陵郡治迁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和鼎城区的大部),,并在武陵郡置武州。州郡同治临沅。
陈太建七年(575年),武州改称沅州。下辖武陵、南义阳和南平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废武陵郡改沅州为朗州,朗州辖武陵、龙阳二县,治武陵(今常德市武陵区和鼎城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将朗州更名为武陵郡。
唐昭宗时置武贞军。朗州属之。
梁开平二年(908年)升武贞军为永顺军,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改为武顺军,同光元年(923年)改为武贞军,后改武平军,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升为朗州大督都府。朗州属之。
956—963年朗州地属于周行逢政权。
宋乾德二年(964年),军降团练,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朗州改鼎州。据说是因武陵县境,在沅澧二水汇合处有鼎水,“昔有神鼎出乎其间”,故改名。
宋政和七年仍于鼎州置常德军,属之。
乾道元年(1165年),升州为常德府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设鼎澧州镇抚使,绍兴元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治鼎州,领澧、辰、沅、靖州,三十二年(1162年)罢。
宋孝宗(1163—1189年在位)即位之前为普安郡王时,曾在鼎州任常德军节度使。故鼎州为“孝宗潜藩”。孝宗即位后便将鼎州升格为“常德府”]。八年(1172年)复为鼎州。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常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总管府。常德路。
明清常德府,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府为常德县。
二、唐置。
晚唐李茂贞设立的鼎州,治所在美原县,也仅仅包含美原县(陕西富平美原镇)。存在时间是唐哀帝天祐三年(907年)至梁末帝乾化五年(915年),共存在8年。
三、唐置。
武则天时代建立的鼎州,含云阳、泾阳、醴泉、三原四县。天授二年(691年)至大足元年(701年)。共存在10年。治所云阳县(陕西泾阳县城北十公里处的云阳镇)
四、唐置
汉弘农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弘农郡及阌乡郡,置虢州(治所在卢氏)。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弘农郡,移治所于鸿胪川(河南灵宝虢略镇)。义宁元年(617年)。同年弘农郡更名凤林郡,领弘农、阌乡、湖城3县,属豫州。。武德元年,改凤林为鼎州。(以阌乡之黄帝铸鼎原名之),移治阌乡(河南灵宝胡关)。州由卢氏移治弘农,更名虢郡,废鼎州。属河南道。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5 14:0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