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1852年11月8日—1924年10月9日),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长安卖画翁、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
福建闽县(今
福州市)人,中国近代
文学家、
翻译家、
书画家,
福建理工大学前身“苍霞精舍”的重要创办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
生平介绍
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受
塾师薛则柯的影响,深爱中国
传统文学,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但由于家境贫寒、且遇乱世,他不得不为生计终日奔波。闲时他也不忘苦读诗书,13岁至20岁期间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
1882年对于林纾来说是关键而又具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在摆脱贫困窘境的同时,他广结师友、饱读诗书。爱国心切的他,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不辞辛苦,七次上京参加
礼部会试。原本一心报效祖国的林纾“七上春官,屡试屡败”因而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897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林纾捧着《
闽中新乐府》和让
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开始了他迟来且丰硕的著译生涯。然而,林纾涉入译界却是极为偶然的事,他的译作如此畅销也在意料之外。当时恰逢林纾母亲去世,接踵而至又是妻子病故。
魏翰、
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为帮林纾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译书。林纾起先再三推脱,最后才接受了这一请求。《巴黎茶花女遗事》得到国人相当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激励着林纾沿着翻译文学作品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在72年生命里,他不仅用一腔爱国热血挥就了百余篇针砭时弊的文章;用犀利、恰切的文笔完成了《
畏庐文集》《讽喻新乐府》《巾帼阳秋》等40余部书,成功地勾勒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人生百态;而且在不谙外文的特殊情况下,与魏翰、陈家麟等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80余部西洋小说,其中有许多出自外国名家之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
大卫·科波菲尔德》、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
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
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法国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哥特著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福著的《
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至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思想变化
戊戌维新前,林纾在福建每天和友人谈新政,作《
闽中新乐府》50首,反映了他当时的进步思想。像《村先生》《兴女学》等,主张改革
儿童教育,兴办
女子教育,宣传爱国思想:“今日国仇似海深,复仇须鼓儿童心。”(《村先生》)这种宣传爱国的精神,在
甲午中日战争后更有发扬,像他所作《徐景颜传》,就表扬海军的为国牺牲。
林纾后来思想转向保守,跟他始终主张维新、忠于清光绪帝的立场有关。辛亥革命后,他在《畏庐诗存·自序》里说,“革命军起,皇帝让政。闻闻见见,均弗适于余心”,“惟所恋恋者故君耳”。他虽然没有在清朝做官,却十谒光绪帝的陵墓。因此,入
民国后,他和桐城
马其昶、
姚永概相继离开
北京大学,并攻击革命家
章炳麟为“庸妄巨子,剽袭汉人余唾”,“意境义法,概置弗讲”(《与姚永概书》)为
桐城派张目。
五四运动中,《新青年》杂志提倡以白话代文言,发自
北京大学。林纾写信给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若尽废古书,行用
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
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从保守转到反对“五四”新文学运动。
学术主张
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
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
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
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
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
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
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
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
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
迦茵小传》整部译出。
严复《甲辰出都呈
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林纾的古文论,以
桐城派提倡的
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林纾也看到了
桐城派的种种弊病,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并提醒人们,“盖
姚文最严净。吾人喜其严净,一沉溺其中,便成薄弱”;专于桐城派古文中揣摩声调,“亦必无精气神味”。他认为学桐城不如学左、庄、班、马,韩、柳、欧、曾。并以为在学习中应知变化,做到能入能出。“入者,
师法也;出者,变化也。”
作品介绍
林纾有《畏庐诗存》,却删去了《
闽中新乐府》。他自称“吾诗七律专学东坡(
苏轼)、简斋(
陈与义);七绝学白石(
姜夔)、石田(
沈周),参以荆公(王安石);五古学韩(
韩愈);其论事之诗则学杜(
杜甫)”(《林畏庐先生手札》)。他最推重自己的古文,批评
康有为赠诗称赞他的译著,而不谈他的古文是“舍本逐末”(同前)。
他自言在京与
吴汝纶论《
史记》为文之用心,深得
吴之首肯。又推重吴汝纶评点《史记》“发神枢鬼藏之秘”(《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序》)。又称吴始见其文,赞曰:“是抑遏掩蔽,能伏其光气者。”(《赠马通伯先生序》)他标榜
桐城派,但其实他的古文跟桐城派并不相同。像《冷红生传》《苍霞精舍后轩记》《赵聋子小传》,都善于叙事抒情,写得生动而有感情,或杂以诙谐,能感动人,不像桐城派文的谨严而较平顺。
他的《畏庐文集》,于闲漫细琐之处,曲曲传情,与
归有光的文章相近。他自己也说:“六百年中,震川(归有光)外无一人敢当我者。”(《林畏庐先生手札》)晚年名高,好自矜张。或伤于蹇涩,不复如初集之清劲婉媚了。其实林纾的成就还在他的“
林译小说”,他的诗文和画,都为译著所掩。
翻译作品
林纾翻译小说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精通
法文的
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二十五年一月在福州由畏庐刊行。这是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为国人见所未见,一时风行全国,备受赞扬。接着他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
欧美小说,先后共译作品180余种。介绍有美国、英国、法国、俄国、
希腊、德国、日本、
比利时、
瑞士、
挪威、西班牙的作品。单行本主要由商务印书馆刊行,未出单行本的多在《
小说月报》《小说世界》上刊载。跟林合译美英作品者有
魏易、曾宗巩、陈家麟、毛文钟等,合译法国作品者有王寿昌、王庆通、
王庆骥、
李世中等。
林纾译得最多的是英国哈葛德,有《迦因小传》、《鬼山狼侠传》等20种;其次为英国柯南道尔,有《歇洛克奇案开场》等7种。林译小说属于世界名作家和
世界名著的,有俄国
托尔斯泰的《现身说法》等6种,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等5种,
大仲马《玉楼花劫》等2种,英国狄更斯的《贼史》等5种,
莎士比亚的《凯撒遗事》等4种,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3种,美国
欧文的《
拊掌录》等3种,希腊伊索的《
伊索寓言》,
挪威易卜生的《梅孽》,瑞士威斯的《□巢记》,西班牙
塞万提斯的《魔侠传》,英国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菲尔丁的《洞冥记》,
斯威夫特的《海外轩渠录》,斯蒂文森的《新天方夜谭》,里德的《吟边燕语》,
安东尼·霍普的《西奴林娜小传》,美国斯托夫人的《
黑奴吁天录》,法国
巴尔扎克的《哀吹录》,
雨果的《双雄义死录》,日本德富健次郎的《不如归》。
林纾不懂外文,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于口译者之手,因而也产生了一些疵误,如把名著改编或删节的
儿童读物当作名著原作,把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剧本译成小说,把易卜生的国籍误成德国等。即使这样,林纾仍然译了40余种世界名著,这在中国,不曾有过第二个。
翻译特色
林译小说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和成功处。如所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孝女耐儿传》中,写胖妇劝主妇之母为主妇出气以重罚其夫一段,不仅原作情调未改,有时连最难表达的幽默也能表达出来。他的译笔一般轻快明爽。
翻译速度
林纾译书的速度是
他引以自豪的。口述者未毕其词,而纾已书在纸,能一时许译就千言,不窜一字。他是
古文家,喜欢用古文义法来讲他译的小说。他赞美狄更斯“扫荡名士美人之局,专为下等社会写照”,善于“刻画市井卑污龌龊之事”,善叙“家常平淡之事”(《孝女耐儿传自序》),而用《
史记·外戚传》写
窦长君的话作比,认为《史记》中此等笔墨亦不多见。又说《
红楼梦》虽亦“善于
体物,终竟雅多俗寡”。
又说:“纾年已老,报国无日,故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这说明他翻译小说,不光要把外国小说的
艺术技巧介绍到中国来,更要把他的爱国热诚,通过翻译感动读者。加上他凭着自己的
文学素养,用来补有些原作的不足,使他的译作竟胜过有些原作。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中的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
翻译不足
林纾的翻译亦被认为有
不足之处。
钱钟书在收录于《
七缀集》中的《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评论道:“林纾近30年的翻译生涯,以1913年译完《离恨天》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林译十之七八都很醒目,后期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松懈,使读者厌倦。”
其他作品
林纾除翻译小说外,文有《畏庐文集》《续集》《三集》,诗有《畏庐诗存》《
闽中新乐府》,自著小说有
《京华碧血录》《巾帼阳秋》《冤海灵光》《金陵秋》等,笔记有《畏庐漫录》《畏庐笔记》《
畏庐琐记》《
技击余闻》等,传奇有《蜀鹃啼》《合浦珠》《天妃庙》等。还有古文研究著作《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以及《左孟庄骚精华录》《左传撷华》等。
人物评价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
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
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
后来他与朋友
王寿昌、
魏易、
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
挪威、
瑞士、
希腊、日本和
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曾朴认为,林纾没有认识到
白话文为大势所趋,坚持使用
古文体翻译外国小说,是他翻译生涯最大的缺陷。这是中肯的评价。倘若林纾能在翻译创作盛期用白话文翻译小说,将会有更多中文基础薄弱的民众读到外国文学。
林纾乐善好施,在他译作畅销海内的那几年,月收入近万,他大部分都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上学。他自己不会外文,却资助了许多学生到国外深造。晚年,林纾的古文体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最终丢了
北京大学的教席,从此经济情况大不如前。那些曾受到他接济的学生,此时都学成回国,在社会上崭露头角。他们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个既能帮助恩师度过窘境又不使恩师难堪的计策:他们捐款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名义上是为了支持
林纾的翻译工作,实际上款项都由林纾自行使用,常常用于他私人的日常开销。
尽管林纾不懂外文,采用的是重新整合的翻译方法,但
鲁迅、
郁达夫等小说家其实都受惠于林纾的翻译,在这个意义上翻译者就是一个创造者。(作家
徐则臣评)
作品保护
2023年5月5日,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防止近现代珍贵文物流失,林纾被国家文物局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代表作不准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