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老城区东北部街区
昙华林,地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老城的东北角,北边邻近沙湖,以长江为其西邻,坐落在城墙内的花园山北侧和螃蟹甲地带之间。全长约1.2千米,面积约1平方千米,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名称由来
“昙华林”之名称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附会而来。传说此处有很多小型庭院,住户喜欢种昙花,因为“花”与“华”在古代通用,人们就将花名附会成街名“昙华林”了。
也有人认为,昙华林的名字是音讹而来。传说此处人家喜欢种植花草,花开之时,将花坛放在户外,蔚然成林。由于“坛”字读音与“昙”相近,由此音讹而流传至今。
第三种说法认为,“昙华”出自《妙法莲华经》中的如来语:“优昙钵花,时以现耳”。按梵文译音和古代文言文通用的说法,昙花即昙华。而“林”应该是“丛林”的简称。所谓丛林,意为众僧聚居一处,有如木相依为林;凡有佛寺的地方,必有郁郁葱葱的林木相回护,形成一片特殊的丛林。
前两种说法流行于民间,佛语衍化之说出自一些学者。郭沫若在其著作中,也提到这一街名可能与佛教有关,但没有就此进一步考证。
历史沿革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古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昙华林。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汉口开埠后,各种宗教涌入昙华林,形成了“文化殖民”,使得街区内出现大量“中西交融”的建筑。如:清同治四年(1865年),昙华林兴建基督教崇真堂。清同治十年(1871年),昙华林建成文华书院(Boone Memorial School)。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昙华林修建花园山天主教堂。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昙华林修建系列西方医院。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
1950年后,外来势力逐渐淡出昙华林及其周边地区,因此街区内留存的历史建筑成为居民的住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曾一度改名为反帝一街。
1972年,恢复为昙华林。
2005年,昙华林街区首次启动“昙华林艺术村”的改造动工。
2006年,二期对昙华林正街西段及胭脂路进行了道路修缮。
2008年,针对三处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
2011年,开展三期工程,启动昙华林正街东段道路整治。
2012年前,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发展模式多为自发形成。自2012年起,政府成立公司,正式管理昙华林历史文化区的开发工作。
2015年底,为彰显街区的淳朴与古风,在尊重店铺个性化的基础上统一使用灰色色调。
2016年,重点推进了瑞典教区3.7公顷范围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2021年10月1日,在昙华林最近一次改造后,老牌文旅地标:昙华林人文小镇于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广大游客。
建筑格局
昙华林街区是一条大约一千米长的清朝历史街道,与两个山区平行向东西方向延伸。全长约1.2千米,面积约1平方千米,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昙华林街区中深藏50余栋百年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与其相邻的,不仅有花园山、凤凰山、螃蟹甲、沙湖、长江、龟山黄鹤楼这样的自然风光,还有户部巷、武昌区政府、湖北美术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十四中等建筑围绕着它。历史上,昙华林一直处于动荡不定的焦点位置,中国近代教育的诞生及中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的落户都选在这里。此地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治部”在此激励全国人民积极参与到抵抗日本的行动中。昙华林位于一个地理优势极佳的位置,是武汉的历史和文化的核心和最有特色的地区之一,与国内其他历史区域的区别,赋予了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主要景点
翟雅各健身房
翟雅各健身房,位于湖北省中医学院内,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是武汉市最早的三座体育馆之一。该建筑两层构造,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同时保留了现代所需功能和古典建筑的美感,屋顶装有如同宋代风格的绿琉璃瓦,一层为体育设施及配套用房,二层则设有比赛用大厅,两层占用空间。体育馆的两侧各设有类似耳状的楼梯间,行走其中,可以直达大型运动场的三个半圆形入口,这是正面的设计。虽然底层墙面显得比较封闭,但是能够使建筑有良好的稳定性。二楼的设计以九根空柱子构建的骑楼,增添了墙面的立体感和通风性。在处理柱廊、柱子栏杆及明次间的设计上,借鉴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法。柱廊的上方装饰有瓦片屋顶,巧妙搭配了双层檐口,还在两层间的高度上差上设计了创新的高窗设计,从而提升了比赛区域的自然光线。该建筑构建了体育馆内在功能、西式建筑技艺和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态的完美结合,成为融汇东西的建筑经典。
花园山天主堂
清光绪六年(1880年),意大利的天主教主在花园山开启了府邸的建造,并且不断扩充其规模,最终形成了一座集结了教务办公区的巨大建筑群。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花园山天主堂。
花园山天主堂是由木头和砖头制成的,尽管表面经过了整修,但其结构依然未变。底部有一层被抬高的楼层,其设计风格与主教公署大楼相吻合。入口处的玫瑰窗既富有美感又能做日晷使用,同时建筑的侧面则有支撑建筑的扶壁柱。在大厅的两侧各设有两个小坛,再加上主坛,共同构成了一个五坛大堂。屋顶上装饰有金箔图案。
仁济医院
仁济医院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现作为中医学院的外文阅览室使用,该建筑主体是两层砖木结构,采用四面倾斜的屋顶设计。正立面大门上方有纪年,东侧有天桥与住院部相连。两侧的住院部是由两层的回廊式砖木构筑,这种回廊选用全高的拱形设计,并装饰有浮雕。在其北侧有一个原始拱形的大门楼,与两侧的住院部合并形成马蹄形。这些结构共同围成一个天井,与主楼相配合。
武昌城史馆
武昌城史馆是武昌市首个以城区历史为主题的展馆,历时一年半打造以“因武而昌,因变而强”为主题,设1个序厅和5个正厅,分别从城之源、城之根、城之美、城之昌、城之兴、城之魂,讲述武昌1800年的建城史。展厅内共有178件珍贵文物展品,浓缩和再现着武昌的历史荣光和时代变迁。
租界建筑
武汉解放前昙华林曾有“租界”之称,自近代汉口开埠后,美国圣公会、英国伦敦会、瑞典行道会、意大利圣方济各会等各国宗教组织,都曾选择这里修建教堂,传布教义。
戈甲营44号的基督教崇真堂,是基督教英国伦敦会杨格非牧师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主持兴建的,它是武昌第一座基督教堂。民国十三年(1924年)维修改造后保存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穿过昙华林街一个完全中式的门牌坊,有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建在武昌的传教基地。现在的这个大院,仍然保存着当年的大门楼、主教楼、领事馆和神职人员用房,武昌历史上唯一的外国领事馆——瑞典领事馆也依然得以保存。
在湖北中医学院内,有一幢希腊神庙式的建筑,是基督教美国圣公会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兴建的圣诞堂。
花园山仍保存有4座西式建筑:分别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主教江成德设计修建的主教公署大楼。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天主教嘉诺撒仁爱修女会建的一座小教堂。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建成的花园山天主堂教内称为圣家堂。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武昌主教艾原道创设的“育婴堂”大楼。
瑞典教区
瑞典教区位于武昌昙华林88、89、95、97、107、108号。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是典型的北欧风格建筑,极具欧式古典主义风格。建造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西式三层楼房两栋,单层平房33栋,总计房屋建筑面积1746.66平方米。为中华基督教瑞典行道会的传教基地及瑞典驻汉领事馆。
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瑞典行道会总代理人的夏定川利用中立国的教团组织性质,在武昌昙华林的行道会上方,彩绘了许多大型的瑞典国旗图案作为标识,以此躲避交战方的飞机轰炸,昙华林也因此得到了保护。现在的这个大院,仍然保存着当年的大门楼、主教楼和神职人员用房,以及瑞典人早年开办的真理中学老斋舍,其主要建筑基本上保存完好。现为昙华林历史街区宗教历史展示区。
文华书院
文华书院,清同治十年(1871年)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创办,位于昙华林东头的湖北中医学院,初为男童寄宿学校,名叫文惠廉纪念学堂,中文校名为文华书院,英文名Boone Memorial School。是外国教会在武汉最早开办的学校。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增设高中,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翟雅各任院长之后,发展迅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增设大学部, 逐步发展成文华大学。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华大学的化学、国文两系与私立华中大学等高校合并成立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即华中师范大学)。 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现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位于武昌区昙华林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第三厅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建立的一个主管宣传工作的机构,设3处9科,成立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1日,由郭沫若任厅长。设在这里的有宣传队4个、抗敌演剧队10个、孩子剧团和漫画宣传队各一个,计2000人左右。此外还有设在汉口的电影制片厂和5个电影放映队。第三厅团结和组织云集在武汉的成千上万文化界爱国志士,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
旧址房屋坐北朝南,背后紧靠凤凰山。其中位于校内东南角占地200平方米的一栋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是郭沫若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右侧不远处是一个大礼堂。当年,抗敌演剧队曾在礼堂演过不少剧目,周恩来等也曾在礼堂作过抗战报告。此处原为湖北省甲科工业学校,后为湖北省立第一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200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翟雅阁
翟雅阁(翟雅各健身所)建成于民国十年(1921年),是文化大学(现华中师范大学前身)的体育馆。为纪念文化大学首任校长翟雅各先生,学校将这栋建筑以“翟雅各”命名。
翟雅阁是武汉市现存历史最古老的大学建筑,也是中国最早的室内健身馆,内有高大空间的室内运动场,健身器材和多层看台。翟雅阁属近代风格中式建筑,它既有西式的钢木混合结构体系又有中式的重檐庑殿顶,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也是这座建筑最具历史价值的地方——大屋顶,被称为“戴瓜皮帽穿西装”的典型式样。
文华大学建筑群
文华大学女生宿舍位于湖北中医学院校园内十四号楼,建造于民国元年(1912年)前后。红砖清水砌筑,其他为砖木结构,平面呈扁形,3层,总建筑面积586平方米。为原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女生宿舍附楼,现为职工宿舍。现湖北中医学院门球场及小花园处,是女生寝室楼主楼遗址,原主楼名叫“颜母室”(Yen Muh Shih,颜惠庆博士捐建,以纪念其母亲)。
20世纪初,文华书院的女英文教师韦棣华(美国人),在武昌昙华林文华书院校内设立一个报亭,购置书刊杂志供师生阅读。后藏书日增,扩增为两大间图书室。韦棣华经多方募捐,精心筹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工奠基,清宣统二年(1910年)5月建成一座面向社会读者的图书馆,定名为“文华公书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公共图书馆。民国十年(1921年)进一步扩建,拥有中文书籍2万多册,外文书籍3万册,中英文杂志100多种,另有古物、矿物、标本等千余件,为文华公书林的最盛时期。
现昙华林138~139号原为文华大学公书林(公共图书馆)辅楼书库,建造于民国九年(1920年),为平面方形3层、砖木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506.21平方米。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华大学文学院位于湖北中医学院校园内八号楼。建造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前后,为西式内天井回廊式砖木结构,2层楼房,总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其下沉天井、条石铺地,建筑奇特。初为文华书院正馆,清宣统元年(1909年)为文华大学部,民国十三年(1924年)系华中大学文学院。民国九年(1920年)2月,陈独秀到武汉传播马克思主义时曾在此住宿。现为湖北中医学院办公用房。
文华大学圣诞堂位于湖北中医学院的校园内五号楼。建造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为中西合璧建筑,其廊柱造型为仿古希腊廊柱风格,铁瓦重檐,又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总建筑面积533平方米,系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文华大学内建造的礼拜堂,是湖北全省校园中兴建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张纯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2002年维修,木板地面改大理石,三拱卷门改方门。现为湖北中医学院俱乐部礼堂。
文华大学神学院位于湖北中医学院六号楼。建造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前后,为中西合璧建筑,两层砖木结构,曲尺形平面,机制瓦红顶,地面木板(现更换为大理石),二层走廊木栏,建筑面积1059平方米。是在文华大学于光绪四年(1878年)开设神学班的基础上扩展的神学院。属宗教建筑。现为湖北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自修学院办公用房。
文华大学理学院位于湖北中医学院校园内七号楼。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前后,为砖木结构,2层西式建筑,建筑面积1006平方米。最先为理学院,后改为外国教师公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男学生公寓——“博育室”(Poyu Hostel)。因抗战时期学校大量房屋被毁,遂成为教工楼。
华中大学教授公寓位于鼓架坡59、60、61号。为3栋阁楼,建造于清末民初,呈不规则排列,皆为两层中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机制瓦顶,建筑面积:59号楼为142.5平方米,60号楼为131.28平方米,61号楼为123.84平方米。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公寓。
圣约瑟学堂旧址
圣约瑟学堂旧址位于崇福山街49~51号(原武昌候补街高家巷),花园山南麓。原为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日知会学校内的救世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此兴办书报阅览室,名曰“日知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静庵、张难先等在此组织反清革命团体日知会。民国八年(1919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教会在此开办圣约瑟学堂,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现在“圣约瑟学堂”石雕门楣(门楼)、日知会当年的大门、院中的水井和韦棣华创办的图书馆专业学校的老校舍都还保留完好。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下旬,贺龙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五师北伐开封凯旋后将师部安排在这里。
私立武汉中学旧址
私立武汉中学旧址设在武昌城西北角涵三宫南侧,即前清支郡师范甲丙堂旧址。系清末石库拱型门墙。民国九年(1920年)春,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等在此创办私立武汉中学。这所新型学校曾培养了一批革命人才。该校是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活动的重要基地,也是湖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之地。1965年重建。至今武汉中学大门口屹立着“私立武汉中学旧址”的牌匾,在校园西边设有私立武汉中学纪念馆。
仁济医院建筑群
仁济医院建筑群位于昙华林街区的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学院内,现存主楼和4栋附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附楼为当时的住院部,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3146平方米。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该院为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之一。该院在辛亥武昌首义时作为救治民军伤病员的医院;民国二十年(1931年)武汉水灾时,在此设武昌赈灾指挥机构。主楼为图书馆。
徐源泉公馆旧址
徐源泉公馆旧址位于昙华林141号。现存3栋建筑,均为砖混结构。建造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前后,甲栋为法国别墅风格双层建筑,乙栋为中国传统风格单层建筑,丙栋为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半山有琉璃瓦八角亭。总建筑面积2244平方米。一号主楼是西式别墅洋房,上下两层,外墙为水泥凹痕涂层,门厅以两根罗马立柱支撑,柱头上有雕塑繁复的卷叶草花饰,侧面是红砖清水外墙。二号、三号两栋中式建筑则是徐家修建的宅院,从前院门朝昙华林街,进式院落。这三栋建筑曾为武汉军区胜利文工团用房,后为武警医院家属区住房。
夏斗寅公馆旧址
夏斗寅公馆旧址位于昙华林141号。建造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是一幢别墅式的中西合璧建筑,总建筑面积902平方米。现仅剩一幢房屋和一个碉堡。建筑背倚螃蟹岬,大门遥遥地对着山坡下的昙华林小街,为四坡顶式、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砖混结构。屋子两侧的外墙做水泥拉毛装饰,正面墙为水泥平面涂层,走廊上竖着两根罗马立柱,柱头上的卷草雕饰优雅得体。大门和正面的窗户尽管改建过,但原有的装修设施尚有保留,每一房间都有精美雕刻的绿色木质壁炉架。夏斗寅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时,在蛇山准备建造公馆,时逢湖北省图书馆也要建新馆,但政府划拨的土地狭小,不适合兴建大型图书馆。后经协商两地置换,夏斗寅将3万余元置换差价捐赠给省图书馆建设使用。解放后,夏斗寅将昙华林的房产捐献给武汉市人民政府。
晏道刚旧居
晏道刚旧居位于高家巷14号(原7号)。建造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两层砖木结构,二层有廓、柱、栏。原大门、卫兵室尚存,总建筑面积382平方米。
石瑛故居
石瑛故居位于三义村14—17号。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前后,为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房屋破损,原有部分建筑被拆除。2005年,武汉市人民政府为保护昙华林优秀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名人故居拨专款予以修复。
刘公公馆旧址
刘公公馆旧址位于昙华林32号。建造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为中西合璧建筑,马蹄形建筑平面,总建筑面积386平方米。该建筑为刘公于1900年前后购买。
卢春荣故宅
卢春荣故宅位于昙华林云架桥,宅名梅园。建造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两层建筑。大门内原有花园现不存,仅剩正房和偏房,砖砌石基,总建筑面积290.71平方米。宅地原为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地址,后批给文华中学建房,该宅为卢春荣在文华中学任教时的住宅。抗战初期,著名作家老舍曾居住于此。现为卢氏外孙私宅。
钱基博旧居
钱基博旧居位于湖北美术学院校园内,名朴园。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砖木结构,2层楼房,内木板铺地,总建筑面积630平方米。2002年维修,内改石板铺地,内外墙装饰更新。原系私立华中大学教授公寓,是钱基博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957年居住的地方。
孙茂森花园旧址
孙茂森花园旧址位于武昌昙华林,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内的第十五栋楼。建造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前,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面阔7间,深5间,总建筑面积438平方米。原系孙茂森私产。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学生李廉方在孙茂森花园内租房居住,民主革命者吴禄贞在李租住的寓所内与进步学生聚会,策划反清革命,史称“花园山聚会”。现为湖北中医附属医院档案室用房。
徐氏公馆旧址
徐氏公馆旧址位于崇福山街7~9号。建造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前后,为两层砖木结构,西式楼面,顶带阁楼(原正面前有花园),建筑平面为马蹄形,有过街楼式门厅,有院落。总建筑面积811平方米。为中西合璧民居。原为大商人徐氏私宅,新中国成立后产权归湖北省人民银行,1985年划归湖北省工商银行,现为工行家属楼和区百货公司住宅楼。
胡贽“半园”旧址
胡贽“半园”旧址位于鼓架坡27号。系清末夏口厅厅长胡贽住宅,建造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中式砖木结构民居,大门靠右为一幢五开间平房,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半园”石匾右刻“民国十七年十月”,左边竖刻“谭延恺”三个字。现为私宅。
蔡广济旧宅
蔡广济旧宅位于戈甲营4号。建造于民国,为砖木结构,人字坡(硬山)仿西式屋面,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有门廊、踏步、百叶窗,顶有阁楼,高地基,透空地层,建筑面积187.38平方米。该宅原为民国武昌地方警察局局长蔡广济旧宅,现为其后人私宅。
翁守谦故居
翁守谦故居位于昙华林75号。建造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前后,为两层砖木结构,原有结构及形式均有较大改变。总建筑面积623.78平方米。原为清末任职北洋水师的翁守谦住宅。现为私人住宅。
汪泽故居
汪泽故居位于太平式馆1号。建造于清末民初,为砖木结构,两层宅第。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一进为天井,二层三面木栏,总建筑面积231.19平方米。原为国民党政府军第九十七军军长汪泽的故居。现为其后人的私宅。
方家老宅
方家老宅位于双柏前街20号。建于民国初年。三合围屋,2层砖木结构,三开间院落,三进三重,青砖黑瓦灌土墙,泗水归堂天井为花岗岩铺就,排水沟鱼嘴图案别致清新,为典型民居形式。围墙最高处约8米,墙上拴马环尚在,花岗岩石库门依然坚固,门上匾额毁坏,马厅、轿厅已作他用,轩廊、神龛已拆除,廊顶不全,但房柱、板壁痕迹清晰,两侧厢房依旧,托梁雕刻细腻,由此可见布局原貌风格。
张家老宅
张家老宅位于戈甲营76号。建造于清未民初。当面阔,为五开间,进深三重,穿斗托梁,硬山顶式,有阁楼。总建筑面积237.58平方米。原为清末民初民居私宅,因道路多次维修,路面抬高而显得室内低洼,但于陈旧之间,仍可看出昔日大户人家的豪华与威风。石库门及花岗石天井整齐开朗,轩廊尚存一面,轩顶完好,象鼻托梁清晰可见。
李家老宅
李家老宅位于昙华林75号。建造于清末民初,为典型砖木结构,七架梁,拓梁加穿斗构架。当面较窄,进深亦浅,房间数亦少,显系当时中小户人家产业。总建筑面积118.94平方米。大门为砖砌,顶上封以条石,天井为乱石铺就。室内梁柱无雕饰,陈设齐全而简单。最有价值者为门楣上的彩绘匾额,虽斑驳脱落,但遗存部分仍色彩鲜艳,似为“天官赐福”图案。
育婴堂万婴墓
1951年底至1952年初,武汉市人民政府在花园山上修建万婴墓,掩埋山上搜集的累累婴儿白骨,并修建纪念塔。塔坐西朝东,高5米,呈锥状收分结顶。正面碑文是:“这里埋葬的是被帝国主义分子所虐杀的一堆中国婴儿的骸骨。我们特建这个墓碑,让牺牲的婴儿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让我们中国人民永远不忘帝国主义者的血腥罪行。”塔侧分别刻有吴德峰、张平化、陈经畬的题词。198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化
昙华林街区内革命文化元素丰富,主要是受到地理位置影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在武昌兴起,也为昙华林地区赋予极为辉煌文化元素,湖北是中国最早革命团体诞生的地点,革命先烈们在这里号召各地共同反清反封建,比如,吴禄贞“花园山聚会”,刘静庵“旧知会”。
昙华林就是辛亥革命诞生的火种之地。武汉作为重要的抗日战场之一,昙华林是当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指挥部,在战争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存留下来的重要历史遗迹,主要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石瑛故居等。开发本地革命历史主题旅游价值,打造武昌首义文化区,将辛亥革命历史遗迹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来源,增强革命旅游内在文化价值。
所获荣誉
2020年,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被确定为第一批湖北省历史文化街区。
2021年,昙华林入选“湖北省旅游休闲街区”。
2021年,昙华林被被湖北省商务厅评为繁荣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
2023年,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被湖北省商务厅评为第三批省级特色商业街。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昙华林街区地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老城的东北角,北边邻近沙湖,以长江为其西邻,坐落在城墙内的花园山北侧和螃蟹甲地带之间。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交通
地铁:轨道交通5号线,昙华林武胜门A出口。
公交:34路、511路、543路、554路、573路、576路、606路、715路、717路、777路、811路、夜行511路(中山路螃蟹岬站);14路、15路、514路、521路、530路内环、539路、542路、566路、572路、576路(中山路解放路站);573路、717路、916路(粮道街胭脂路站)
参考资料
著名景点.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09:50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