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建筑指在
古希腊建筑和
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建筑、
巴洛克建筑和
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狭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
古希腊罗马建筑和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通常是指狭义而言的。
简述
在欧洲文化发展史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被统称为“古典文化”。历史上,凡是主张回归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思想和理念,都可以被称为“古典主义”。事实上,从中世纪开始,欧洲所有的艺术风格都带有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烙印,即使是典型的
巴洛克和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作品,在建筑的外观和基本结构上,都可以找到古典建筑的影响因子。然而,能够被称为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艺术,通常是将古典建筑奉为神圣的楷模,无论从艺术理念还是表现手法上,都严格遵循着古典建筑的规范。17~18世纪兴起于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影响巨大,它不仅传遍了当时的欧美大陆,而且影响了19-20世纪的欧美建筑。
历史
法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中世纪末期曾创造过
哥特式建筑的辉煌历史。15世纪中叶,法国在经历了
百年战争之后,科技和商业都有了发展,城市开始迅速扩大,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出于发展工商业的利益需求,主张结束封建领主的割据和相互对抗,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法国国王在
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度。从此,中央政府扶持工商业,建造城市和道路系统,开柘殖民地,发展海外贸易,并且削弱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一度停止了天主教对于新教教徒的迫害。这一时期,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到了晚期,并且在建筑领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倾向:一种是强调建筑不能脱离古典柱式的标准规范,这种倾向被称为“学院派”:另一种是力图挣脱古典柱式的教条,追求建筑形式的变化和新奋,这种倾向就是以
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
手法主义”。法国国王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立法者,为了实现和巩固君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绝对控制,致力于建立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法律和规范。在建筑领域,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学院派主张,恰恰符合法国君主政府要求制定国家的统一规范和标准的需要。因而,法国古典主义的源头,可以直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学院派。
17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与看法。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力学、化学、生物学和解剖学的发展,不仅正在逐渐形成和建立科学研究的体系,而且也在不断动摇着神学对于人们思想的禁锢。哲学中出现的理性主义,反映了这个时期科学方法的进步现状,同时也反映了处于上升时期的君主专制政权所要求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秩序。古典主义是理性主义思维在文化艺术上的表现,同样也代表着这个时期法国的宫廷文化。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是路易十四统治下的专制王权的极盛时期。为了展现继罗马帝国之后最强大的
君主专制政体的新秩序,彰显新的专制王权下文化艺术的伟大风格,路易十四专门设立了一批文化艺术学院,而建筑学院成立于1671年。在宫廷文的倡导和引领下,这些学院的任务之一便是建立和制定严格统一的规范和提出相应的理论。在建筑领域,体现世俗王权和国家秩序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便成为这个时期建筑艺术发展的主流。
原则
古典主义建筑的原则,概括地说,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强调中轴线、主从关系对称。建筑物在设计时必须有一个中央大厅,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空间。
第二,强调柱式。即支撑建筑物的是一套15世纪时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维尼奥拉所制定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柱式。这些柱式一共有5种,它们的名称是:塔司干、陶立克、爱奥尼、科林新和混合式。每种柱式的各部分之间都有严格的教学关系。这些柱式的来源、形式、比例和表达的性格特征都有明确的要求。
特点
(一)排斥
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恪守古罗马的古典规范,以此作为建筑艺术的基础。
(二)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为符合专制政体要在一切方面建立有组织的社会秩序的理想,彰显“逻辑性”,古典主义者反对柱式同拱券结合,主张柱式只能有梁柱结构的形式。
巨柱式起源于古罗马。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又进一步制定了严格的规范,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柱式的比例和细节相当精审完美。比起叠柱式来,巨柱式减少了分划和重复,既能简化构图。又使构图有所变化,并且统一完整。巨柱式也有利于区分主次,有利于创造壮丽的建筑。
(三)在建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中造型强调主从关系。突出轴线,讲究对称;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性的横三段和纵三段式的立面构图形式;常用半圆形穹顶统率整幢建筑物,成为中心;强调局部和整体之间,以及局部相互之间的正确的比例关系,把比例看作建筑造型中的决定性因素。
(四)在建筑造型上追求端庄宏伟、完整统一和稳定感;室内则极尽豪华,充满装饰性,常有巴洛克特征。
作品简析
卢浮宫东立面
卢浮宫东立面全长约172m,高28m,上下按照一个完整的柱式分作三部分:底层是基座,中段是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再上面是檐部和女儿墙。主体是由双柱形成的空柱廊,简洁洗练,层次丰富。中央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将立面分为五段。两端的凸出部分用壁柱装饰,而中央部分用椅柱,有山花,因而主轴线很明确。立面前有一道护壕保卫着,在大门前架着桥。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都以中央一段为主的立面构图,在卢浮宫东立面得到了第一个最明确、最和谐的成果。
这种构图反映着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的社会秩序。它同时也是对立统一法则在构图中的成功运用。有起有迄,有主有从,也就是各部分间有了对立,构图才能完整。否则,即使完全相同的单元,简单重复,也并不统一,因为它们可增可减,单调松散,不能成为有机的完整的个体。横向展开的立面,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就有了起讫、分别了占主导地位的和从属的部分。构图完整了、统一了。
它的总体是单纯简洁的,法国传统的高坡屋顶被意大利式的平屋顶代替了,加强了几何性,从此成了惯例。
但是,照古典主义严格的规则来说,双柱和巨柱式都是“非理性”的。古典主义的理论即使在它的极盛时期也不能无所不在地通知着一切建筑创作,卢浮宫设计者之一彼洛说道,应该根据自己的感觉去改变比例的规则。
卢浮宫东立面在高高的基座上开小小的门洞供人出入,徒有柱廊而仍然凛然不可亲,充分体现宫廷建筑的性格。
凡尔赛
凡尔赛宫宫殿为
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
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
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
洛可可风格。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
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使人看后顿觉美不胜收。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它与中国古典的
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如果凡尔赛宫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
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500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大理石院和镜厅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处,除了上面讲到的室内装饰外,太阳也是常用的题目,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有时候还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现在墙面上。除了用人像装饰室内外,还用狮子、鹰、麒麟等动物形象来装饰室内。有的还用金属铸造成楼梯栏杆,有些金属配件还镀了金,配上各种色彩有大理石,显得十分灿烂。天花板除了像镜厅那样的半圆拱外,还有平的,也有半球形穹顶,顶上除了绘画也有浮雕。宫内随处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我国古代的精品瓷器。凡尔赛皇宫喷泉里有1400多个喷水池,它们用掉的水比整个巴黎还要多,而那时巴黎人经常因为缺水而得病,许多人本来只要再多给一两滴水就能救活。国王的30000名士兵建造了14个巨型水轮、200多个水泵组成的一个大机器,可以从
塞纳河向喷水池里输水,不过这台机器经常会出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