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军,男,1955年10月生,
安徽无为人,经济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履历
1975年3月,参加工作,1984年4月入党。
1982年,安徽财贸学院(现
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毕业。
1988年9月~1989年2月,
英国里兹大学访问学者。
1996年4月,任南京大学总会计师。
1997年7月,任南京大学副校长。
2005年4月,任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厅级)。
2009年5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校党委委员、常委。
2012年10月,兼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第一任院长。
任免信息
2009年6月5日,施建军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2012年10月20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成立,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第一任院长。
2016年8月,因年龄原因,施建军同志不再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职务。
人物事件
2015年12月1日,教育部党组召开视频会,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等典型案件进行通报。经查,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刘亚在6家公司兼任独立董事,取酬126.6万元。刘亚在
经济实体中的兼职情况,未向组织报告,兼职取酬未在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中申报,严重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和组织纪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作为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发生的领导干部兼职取酬等问题未能有效制止并查处,导致学校发生的违规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造成不良影响负有
领导责任。经教育部党组、北京市纪委研究决定,给予施建军党内警告处分。
研究方向
经济理论与改革、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软科学理论和方法、企业管理理论。
人物作品
科研项目
1.施建军,2011-2013,”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
创新驱动战略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施建军,2010-2013,“十二五”时期中国
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测评体系
实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施建军,2010,
北京市
创新型城市建设年度
评价研究,北京共建课题项目
4.施建军,2007-2008,
江苏省旅游业对财政贡献研究,财政部和
国家旅游局5.施建军,2007-2008,深圳市教育产业现状及其
规范化管理政策建议,深圳市
6.施建军,2006-2008,企业研发边界选择及其对
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
本土企业与在华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7.施建军,2006-2007,研究型大学财务的比较研究,教育部
8.施建军,2006-2007,“科教兴省”战略实施整体效应评估研究,江苏省
9.施建军,2005-200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方法及测算研究,江苏省
10.施建军,2005,双登集团有限
公司战略咨询与管理研究项目,双登集团
11.施建军,2005,诚泰电子有限公司战略咨询与管理研究项目,诚泰电子
12.施建军,2004-2005,
江苏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江苏省
13.施建军,2003,高等院校资金运作与风险防范研究,教育部
14.刘春林施建军,2002-2004,基于供应链系统的应急管理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5.施建军,2002-2003,南京大学科技园管理咨询与论证报告,
16.施建军,2002-2003,
江苏常州投资集团管理咨询与论证报告,常州投资集团
17.施建军,2002,江苏省
R&D资源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江苏省
18.施建军,2002,南通市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调查分析报告,江苏省
19.施建军,2000-2001,江苏淮阴
辉煌太阳能管理咨询与论证报告,淮阴辉煌
20.施建军,2000,江苏淮阴卷烟厂CIS设计研究报告,淮阴卷烟
21.施建军,1999,
江苏淮阴安邦集团管理咨询与论证报告,淮阴安邦
22.施建军,1998,企业管理的咨询与论证,芜湖中坤
23.施建军,1998,买壳上市的咨询与论证,浙江烟草
24.施建军 ,1996,南京市2000-2010年人才规划和预测研究,南京市人事局
25.施建军,1995-1997,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分析与评价研究,国家科委
26.施建军,1995-1997,江苏省农垦总公司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研究,省农垦
27.施建军,1995-1996,委属院校
财务评价系统研究,国家教委
28.施建军,1995,深圳市科技投入的系统研究,深圳市
29.施建军,1995,江苏省科技发展报告研究,江苏省
30.施建军,1994-,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研究,江苏省
31.施建军 ,1994,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分析与评价研究,江苏省科委
32.施建军,1993,
江苏经济效益系统研究,江苏省
33.施建军,1993,
企业技术进步机制的研究,国家教委
34.施建军 ,1992-1993,
国民经济周期波动与预警系统研究,江苏省教委
35.施建军,1992,科委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江苏省
36.施建军,1992,中国科研
机构改革与发展研究,国家科委
37.施建军,1991,
江苏宏观经济景气监测系统研究,江苏省
38.施建军,1990,江苏省工业企业
技术开发经费状况
典型调查,江苏省
39.施建军,1990,中国
研究与开发机构系列分析,国家科委
40.施建军,1989,中国科研
机构综合实力和
运行绩效评价研究,国家科委
41.施建军,1989,“科技兴省”的监测监控指标体系设计,国家科委
42.施建军,1988,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综合评价,江苏省
43.施建军(参与),1988,全社会科技投入研究,国家科委、江苏省科委
44.施建军,1987,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统计调查指标研究,国家科委、国家统计局
出版著作
1.施建军,《科技统计分析与评价》,科技文献出版社
2.施建军,2010,《跑好这一棒—我的办学理念和思考》(中英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3.施建军、张文红、林健,2010,《为更多人创造价值—紫荆花的绿色黄麻普惠创新之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杨周复、施建军,2004,《高等院校资金运作与风险防范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5.杨周复、施建军,2002,《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施建军,2002,《统计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
7.施建军,1999,《“统计学案例教材”—基尼系数-一种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测度方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8.施建军参编,1998,《奋进中的江苏软科学》,科技文献出版社
9.施建军参编,1997,《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施建军,1996,《科技进步监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11.施建军、邢西治,1995,《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
12.施建军,1993,《企业统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3.施建军等著,1992,《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
14.施建军等著,1992,《科技系统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
15.施建军等著,199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山东科技出版社
16.施建军、邢西治,1990,《统计学原理习题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
17.施建军,1990,《科技统计分析与评价》,科技文献出版社
18.施建军参编,1990,《统计原理与经济统计》,厦门大学出版社
19.施建军,1990,《科技统计分析与评价——理论·方法·案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施建军参编,1989,《当代百科知识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
21.翁礼馨、施建军,1989,《
商业统计学》,中国财经出版社
22.施建军等著,1988,《改革:当代社会主义的主题》,南京大学出版社
23.施建军等著,1988,《社会主义市场的系统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
24.施建军参编,1988,《公共关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25.施建军等编,1987,《现代管理十八法应知应会备要》,河海大学出版社
26.施建军等编,1987,《政治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27.施建军参编,1986,《商业经济管理学》,省高教自学考试内部印刷
发表论文
1.王永贵、施建军,2013,“Customer Interactions in Virtual Brand Communities: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2.于成永、施建军,2013,“
控制权、规模与
并购绩效:基于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第4期
3.张福利、施建军,2013,”基于多零售商和不确定需求的制造商退货
政策研究”,《预测》第4期
4.徐礼伯、施建军,2013,“基于时期取向张力视角的联盟稳定性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5.徐礼伯、施建军,2013,“
社会资本与联盟动态稳定:基于互依平衡的实证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第18期
6.杨静、施建军,2013,“
绿色战略如何影响
企业绩效:基于
转型经济情境的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7期
7.杨静、张文红、施建军,2013,“创造可持续
发展价值:企业绿色普惠战略的构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8.金涛、施建军,2013,“工作
安全感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影响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第2期
9.施建军,2012,“
绿色创新战略中的
利益相关者管理:基于江苏紫荆花公司的案例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
10.施建军,2012,“ 加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管理观察》第1期
11.施建军,2012,“以
科教融合为主导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
中国高校科技》第21期
12.施建军,
范黎波,2012,“中国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
风险识别与防范”,《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13.施建军,2012,“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 加强国际文化和学术的沟通与交流”,《
北京教育》第6期
14.于正斌,施建军,2012,“住房按揭贷款逾期风险及其管理探析”,《
审计与经济研究》第1期
15.于成永,施建军,2012,“控制权私利下并购成功悖论形成机制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9期
16.于成永,施建军,2012,“
技术并购、创新与企业绩效:机制和路径”,《
经济问题探索》第6期
17.金涛,施建军,2012,“
服务外包企业协同创新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第11期
18.徐礼伯、施建军,2012,”无所有权理念:价值与启示”,《
企业经济》第2期
19.于成永、施建军,2012,“独占机制、
跨国并购边界与企业绩效:基于诺西并购
摩托罗拉案例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2期
20.金涛、施建军,2012,“
知识型企业的
跨文化人力资源
管理解析”,《现代管理科学》第6期
21.李曼、施建军,2012,“企业内部
审计需求动机研究:
文献综述与未来发展”,《
财贸研究》第6期
22.施建军,2011,“基于内外部因素的
银行信用风险
压力测试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0期
23.施建军,2012,“简评《
外资并购与中国经济福利》”,《国际贸易问题》第4期
24.施建军,2011,”人才培养要注重教育上的衔接”,《
教育与职业》第7期
25.施建军,2011,“博士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水平”,《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第3期
26.施建军,2010,“对安徽参与
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思考”,《
江淮论坛》第1期
27.于成永、施建军,2011,“
产业升级视角下外部学习、技术并购边界与创新”,《国际贸易问题》第6期
28.张琳、施建军,2011,“
网络组织演化中的
企业创新合作
博弈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
29.徐礼伯、施建军,2011,“
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综述”,《
学海》第5期
30.施建军、王丽娟,2011,“实施“本土国际化”战略 培养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
中国大学教学》第5期
31.陈雨露、施建军,2011,“人才培养要因材施教”,《教育与职业》第7期
32.
乔均、施建军,2011,“打造南京
组合港,促进
都市圈产业整合与发展”,《江淮论坛》第3期
33.杨静、施建军,2011,“价值观趋同有益吗?:大五人格对
周边绩效的影响研究”,《
管理学报》第6期
34.施建军,2010,“以
绿色大学理念创建
低碳校园”,《
中国高等教育》第12期
35.施建军,2010,“认清
高等教育发展特征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教育》第1期
36.徐礼伯、施建军,2010,“联盟动态稳定:基于互依平衡的理论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37.施建军、吴琼,2010,“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大学的创新驱动”,《中国高等教育》第8期
38.陈效林、施建军,2010,“
国际联盟中的学习与当地
知识保护:改变知识
模糊性”,《
现代经济探讨》第5期
39.
苏文兵、施建军,2010,“CFO变更与
盈余管理:来自中国沪市
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济与管理研究》第2期
40.陈效林、施建军,2010,“联盟学习中的跨边界人员选择”,《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3期
41.赵学群、施建军,2010,“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江苏省公安数据”,《
财会通讯》第33期
42.剧杰、施建军,2010,“谈怎样成为卓越的
首席审计执行官”,《
财会月刊》第3期
43.黄剧杰、施建军,2010,“外部审计师评价
内部审计工作研究评述”,《
中国注册会计师》第8期
44.剧杰、施建军,2010,“道德理论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国外实证研究述评”,《
审计与经济研究》第6期
45.陈效林、施建军,2010,“联盟中
知识获取与保护:联盟经验的作用”,《现代管理科学》第2期
46.剧杰、施建军,2010,“后
萨班斯法案时代的内部审计探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第3期
47.剧杰、施建军,2010,“谈怎样成为卓越的首席审计执行官”,《财会月刊》第1期
48.徐礼伯、施建军,2009,“转型经济条件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素质的民营企业家”,《现代管理科学》第3期
49.施建军,2008,谈
南京港国际化发展,市场周刊第12期
50.施建军,2008,《
品牌价值理论研究》简评,经济学
动态第7期
51.
董必荣、施建军、李虎,2008,
江苏经济发展阶段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探究,审计与经济研究第6期
52.张福利、施建军,2008,广义
Stackelberg市场上企业
横向兼并获利性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第2期
53.金智慧、施建军,2008,环境
动态性与企业研发模式选择,华东经济管理第10期
54.乔均、施建军、杨慧,2008,论
品牌延伸对
市场份额和广告效率的影响-基于Smith-Park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
55.于成永、施建军,2008,
吸收能力-专用机制与研发边界开放度,统计研究第2期
56.李虎、季飞鹏、赵柳燕、施建军,2008,国外双组织承诺研究评述,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期
57.施建军,2008,高校中青年拔尖人才的形成机制初探,
中国高等教育第8期
58.张琳、施建军,2008,
信息不对称与电子商务
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59.张琳、施建军,2008,信息不对称与电子商务风险控制对策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1期
60.施建军、吴琼,2007,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管理的八个“分开”,中国高校科技与产化,2007年第3期
61.施建军、梁琦,2007,
长三角区域合作要打破“富人俱乐部”的思维,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62.施建军,2007,提高财务
风险意识完善财经制度约束,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7期
63.孙辛勤、施建军、张台秋,2007,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64.施建军、曹有挥、冯军、王国新,2007,“大长三角”中的安徽角色,决策,2007年第3期
65.吴琼、施建军,2007,关于高等院校资产管理问题的若干思考,教育财会研究,2007年第3期
66.孙辛勤、施建军、张台秋,2007,西方经济学教学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思想
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67.陈炜、施建军,2007,顾客为什么购买——基于消费者身份的解释,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2期
68.陈炜、沈必扬、施建军,2007,结构式技术创新仿真模型及应用展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4期
69.陈炜、施建军,2007,
数码产品零售会向
国美看齐吗,
销售与市场,2007年第3期
70.陈炜、施建军,2007,前摄研究在分裂式创新管理中的应用,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2期
71.李虎、刘春林、施建军,2007,江苏省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修订,科研管理,2007年第4期
72.王晓明、施建军,2006,“范式”理论与
经济学方法论——兼议经济学“范式”创新的现实意义,江汉论坛,2006年第8期
73.王晓明、施建军,2006,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的
路径依赖——以
TCL公司为例,管理现代化,2006年第3期
74.张文红、施建军,2006,基于
循环经济的开放动态
投入产出智能
决策系统,控制与决策,2006年第10期
75.张文红、施建军,2006,循环型工业
发展能力评价与研究,科研管理,2006年第7期
76.王晓明、施建军,2006,公司
财务造假行为的动机及治理,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4期
77.陈志斌,施建军,2005,现代企业
现金流管理目标的理论及统计分析,统计研究第10期
78.张琳、施建军,2005,现代企业中股东和经理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年第1期
79.陈志斌、施建军,2005,现代企业现金流管理目标的理论及统计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80.施建军,2005,全面提升
市场经济转型期高校理财能力,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20期
81.李虎、施建军,2005,简论对不同人群的
收入差距分解分析,生产力研究,2005第10期
82.张文红、陈森发、施建军,2005,
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83.张文红、施建军,2005,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
热电联产,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5期
84.李虎、刘春林、施建军,2005,关于修订和完善
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的建议,中国科技论坛,2005第2期
85.施建军、王云,2004,关于高等教育收费属性的思考,教育财会研究,2004年第2期
86.郑丽勇、施建军,2004,激励的结构:基于员工偏好的激励均衡模型,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87.袁健红、施建军,2004,
技术联盟中的冲突、沟通与学习,
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8.曾五一、施建军,2004,斯人长逝风范永存——怀念
钱伯海教授,统计研究,2004年第6期
89.刘春林、施建军,2004,“假象”背后的均衡及信息的代价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90.陈志斌、施建军,2003,南京发展的潜在优势:发现、利用和提升,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91.陈志斌、施建军,2003,
公司治理层面的
内部控制与所有权实位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
92.陈志斌、施建军、孙辛勤,2003,江苏R&D活动:比较、评价与促进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93.袁健红、施建军,2003,
竞争者之间技术联盟的管理,中国
软科学,2003年第12期
94.陈志斌、施建军,2003,公司治理层面的控制与所有权实位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1期
95.陈志斌、施建军,2003,南京发展的潜在优势:发现、利用和提升——省内R&D活动比较的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96.施建军,2003,谈多校区
办学模式下的主校区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2期
97.罗程、施建军,2003,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
组织结构模式,上海企业,2003年第9期
98.刘春林、施建军、尤海燕,2003,连续需求条件下供应链
紧急状态识别与
优化方案求解(英文),自动化报,2003.5
99.陈志斌、施建军、孙辛勤,2003,江苏R&D活动:比较、评价与促进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3.3
100.陈志斌、施建军,2003,区域R&D活动统计分析与促进经济发展对策研究,统计研究,2003年第2期
101.陈志斌、施建军,2003,南京发展的潜在优势:发现、利用和提升——省内R&D活动比较的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03.1
102.王生辉、施建军,2002,以
核心能力打造
零售企业的
竞争优势,2002年第22期
103.王生辉、施建军,2002,论
多元化经营逻辑演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1
104.李春梅、施建军,2002,西部地区人才引进战略研究,生产力研究,2002.5
105.刘春林、施建军,2002,模糊
应急系统组合优化方案选择问题的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2.2
106.郑丽勇、施建军,2002,“核心竞争力与区位吸引力组合矩阵,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107.施建军,2002,
澳大利亚教育财务的新举措,教育财会研究,2002第2期
108.施建军,2002,完善
财务内部控制,加强资金
安全监督,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7期
109.施建军、张台秋,2002,科技统计发展:方向与思考,统计研究,2002年第1期
110.刘春林、施建军,2001,Emergency supply for muti-depot problem in certain and un certain circumstances,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2001年第2期
111.刘春林、施建军,2001,模糊
最短路问题的新方法,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2001年第6期
112.施建军、
姚琨,200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MBA,决策咨询2001年第5期
113.刘春林、施建军,2001,打造
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型,
管理世界,2001年第3期
114.刘春林、施建军,2001,风险投资规模及合作投资问题研究,科研管理,2001年第1期
115.施建军,2001,一种最小化交货费用的供应链优化模型,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6.刘春林、施建军,2001,一类应急物资调度的优化模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第3期
117.施建军,2001,南京
需要发展智力型
第三产业,南京通讯,2001年1期
118.刘春林、施建军,2000,信息
投资决策的一般化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119.施建军,2000,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统计与预测,2000年6期
120.刘春林、施建军,2000,绕过极端指标激励,中国
人力资源开发,2000年11期
121.施建军,2000,密切校银合作,拓展高教投入渠道,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3期
122.施建军,2000,
法国教育的财务考察,教育财会研究,2000年1期
123.施建军,1999,
瑞典大学的财务管理,教育财会研究,1999年12期
124.施建军、
杨雄胜,1999,现代经济的三重世界与
会计作用问题研究,会计研究,1999年第6期
125.施建军,1999,关于高新技术统计认识的几点思考,统计研究,1999年第10期
126.施建军,1999,1998-2010年城镇
住宅需求总量预测,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127.施建军、杨雄胜,1999,现代经济的三重世界与会计作用问题思考,电子财会,1999年第10期
128.施建军,1999,对
校办产业实行‘先审后分’的思考,事业财会,1999年第3期
129.施建军,1999,加强学校内审工作的经验与思考,
教育审计,1999年第2期
130.施建军、梁琦,1999,统计学创新教学的尝试,
高教研究与探索1999年第1、2期
131.施建军 ,1998,强化
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事业财会,1998年
132.施建军,1998,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强化统计的服务功能,江苏统计,1998年第1期
133.施建军,1998,实施新财会制度,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事业财会,1998年1期
134.施建军,1998,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创新的思考,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35.施建军,1998,智力型产业:推动现代
经济发展的
新动力,
南京日报,1998年5月6日第七版
136.施建军 ,1998,强化
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决策咨询,1998年第1期
137.施建军,1997,贯彻
新会计制度,改进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中国高等教育,1997年第11期
138.施建军,1997,人力需求
预测模型与实证研究,统计研究,1997年
增刊139.施建军 ,1996,认真做好
工业普查,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服务,江苏统计,1996年第3期
140.施建军,1996,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十大变化,教育财会研究,1996年第1期
141.施建军,1995,产权在流动中追求效益最大化,南京市场报,1995年12月26日企业版
142.施建军,1995,名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南京市场报,1995年11月28日
143.施建军,1995,关于校内银行管理的几个问题,教育财会研究,1995年3期
144.施建军 ,1995,如何加速科技进步,南京日报,1995年6月13日理论版
145.施建军,1995,关于江苏科技进步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146.施建军,1995,科技统计的现状与发展,统计研究,1995年增刊
147.施建军,1995,关于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思考,事业财会,1995年第3期
148.施建军,1995,全国区域科技发展的态势分析和综合评价,
动态研究与决策建议,1995年第34期
149.施建军,1995,
江苏“科教兴省”战略的目标论证和实施建议,动态研究与决策建议,1995年第12期
150.施建军、杜元炳、李杰,1995,高等院校财务评价的系统研究,教育财会研究,1995年第1期
151.施建军,1995,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在明晰产权,中国经济问题,1995年第1期
152.施建军,1995,变科技优势为经济优势,南京市场报,1995年1月12日第三版
153.施建军,1994,
江苏科技进步的统计分析,经济与管理科学,1994年3期
154.施建军 ,1994,抓科技进步,促经济发展,南京日报,1994年7月5日三版
155.施建军,1994,
企业改制的
难点与对策,南京日报,1994年5月24日三版
156.施建军,1994,关于江苏省科技进步的思考与建议,动态研究与决策建议,1994年第74期
157.施建军,1993,跳跃的思考--中国没有
第三条道路,中华
经济圈,1993年创刊号
158.施建军,1993,中国
科研机构实力综合评价研究,经济与管理科学,1993年第2期
159.施建军,1993,经济景气的监测系统研究,
财贸经济,1993年第1期
160.施建军,1992,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制度,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特辑
161.施建军、汤剑云、郑仕民,1992,
中位数总是介于
算术平均数与
众数之间吗,统计研究,1992年第3期
162.施建军 ,1992,千方百计增加企业科技投入,南京日报,1992年4月22日
163.施建军,1992,优化结构,强化基础──统计学课程建设札记,南京大学学报·高教研究与探索,1992年第1期
164.施建军,1992,论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
投资主体,科技与经济1992年第1期
165.施建军,1992,科技兴省
政策选择与监控,
江海学刊,1992年第2期
166.施建军,1992,企业应成为技术开发的投资主体,企业技术进步,1992年第3期
167.施建军,1992,论统计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江苏统计,1992年第1期
168.施建军,1992,
层次分析法在
统计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统计与决策,1992年1期
169.施建军,1991,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入手,南京日报,1991年12月4日第三版
170.施建军,1991,R&D资源投入统计初探,统计研究,1991年6期
171.施建军,1991,科技兴省(市)的理论概述,社科信息,1991年11期
172.施建军,1991,
菲律宾,蜿蜒曲折的发展道路,社科信息,1991年9期
173.施建军,1991,建立科技兴省监测指标的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1991年3期
174.施建军,1991,平均分析与因素分析,江苏自学考试,1991年7—8期
175.施建军,1991,企业技术开发资金使用中的问题及其政策性建议,
江苏科技信息,1991年4期
176.施建军 ,1991,R&D资源投入统计初探,
江苏统计,1991年第2期
177.施建军,1991,“科技兴省”战略目标:选择与监控,
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178.施建军,1990,“科技兴省”政策选择与监控,经济与管理科学,1990年3—4期合刊
179.施建军、宋颂兴,1990,科技统计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5—6期
180.施建军、顾新华,1989,中国科学院研究与开发活动
投入产出分析,
宏观结构与
系统功能论文集,1989年
181.施建军、顾新华,1989,中国研究与开发机构投入产出分析,宏观结构与系统功能论文集,1989年
182.施建军、宋颂兴,1989,江苏省研究与发展资源配置现状及特点,南大学报经济与管理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83.施建军,1989,谈谈统计学原理的自学,江苏自学考试,1989年第7—8期
184.施建军,1988,江苏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综合评价,南大学报,1988年增刊
185.施建军、宋颂兴,1988,工业企业科技
活动定义和分类初探,南大学报经济与管理科学版,1988年第2期
186.施建军,1988,浅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定量测评,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187.施建军,1988,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功能与效率,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188.施建军,1987,实施学生评估教学初探,南大学报高教研究与探索版,1987年第4期
189.施建军,1987,浅议
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南大学报经济与管理科学版,1987年第4期
190.施建军,1987,股票与
股票市场,百科知识,1987年第8期
191.施建军、
石盈,1986,对现行全社会
零售物价指数结构的分析,南京财贸学院学报,1986年第3-4期
192.施建军、
刘志彪,1986,论企业技术进步的
推动力,南大学报经济与管理科学,1986年第2期
193.施建军,1986,论
市场体系与价格体系的协同完善,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194.施建军、刘志彪、周振华,1986,论
投资调控机制,体制改革探索,1986年第5期
195.施建军、刘志彪,1986,全面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内力、外力与引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6年第10期
196.施建军、
张二震、周振华、刘志彪,1986,改革价格体系与完善市场体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6年第11期
197.施建军、周振华、张二震,1986,联合规摸经济是内含扩大再生产的主导途径,江海学刊,1986年第5期
198.施建军、周振华、刘志彪,1986,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
法权让渡市场,财贸经济,1986年第9期
199.施建军、刘志彪,1986,论企业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江海学刊,1986年第4期
200.施建军、张二震、周振华、刘志彪,1986,改革价格体系与完善市场体系,
江苏经济探讨,1986年第7期
201.施建军,1986,试论
宏观经济效益统计,理论信息报,1986年5月19日3版
202.施建军,1986,三元经济二阶段一体化转化,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203.施建军,1986,致
经济管理专业自学考生,江苏自学考试报,1986年第3版
204.施建军,1985,宏观经济效益指标的若干问题,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205.施建军,1985,经济效益的内涵及其外在表现量的评价,中国经济问题,1985年第1期
206.施建军,1985,关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问题,福建统计学刊,1985年第5期
出版图书
成就荣誉
曾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霍英东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统计科技进步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
1999年入选江苏省“
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和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
教学奖励
1.施建军,1998,教学成果《不断创新,改革和发展企业管理学科》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
2.施建军,1996,教学成果《不断创新,改革和发展企业管理学科》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
3.施建军,1995,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南京大学
4.施建军,1993,课程《统计学
课程建设与改革》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
5.施建军,1992,全国霍英东
教育基金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南京大学
7.施建军,1992,课程《统计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南京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南京大学
8.施建军,1991,获南京大学做出显著成绩的博士.硕士称号,南京大学
9.施建军,1990,获江苏省
乡镇企业局南京大学商学院乡镇企业岗位培训优秀
教学质量奖,南京大学
10.施建军,1989,南京大学樱松奖学二等奖,南京大学
11.施建军,1988,被评为“我所喜爱的青年教师”,南京大学
12.施建军,1988,《“统计学”课程建设》南京大学课程建设优秀奖二等奖,南京大学
科研奖励
1.施建军,2008,国家统计局二等奖,国家统计局
2.施建军,2008,课题成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方法及测算研究》在江苏省第十届江苏省科研优秀成果奖获课题类一等奖,江苏省
3.施建军,2007,课题成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方法及测算研究》在江苏省第十届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江苏省政府三等奖,江苏省
4.施建军,2005,
论著《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在江苏省第九届(2003-2004)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江苏省政府二等奖,江苏省
5.施建军,2000,课题《统计学案例教材》获第五届全国统计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
6.施建军,1999,《1998-2010年城镇住宅需求总量预测》获江苏省
数量经济与
管理科学学会年会一等奖,江苏省数量经济与管理科学学会
7.施建军,1997,著作《科技进步监测研究》获江苏省第五届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
8.施建军,1997,论文“关于高等学校财务改革的思考”获《事业财会》论文大奖赛优秀论文一等奖,事业财会
9.施建军,1997,课题《中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综合科技实力和运行绩效评价研究》获国家科委1997年度
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委
10.施建军,1997,论文《中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综合科技实力和运行绩效评价研究》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委
11.施建军,1995,课题《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研究》获第四届江苏省统计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
12.施建军,1995,论文《高等院校财务综合评价研究》获
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首届
会计论文大奖赛二等奖,中国教育会计学会
13.施建军,1995,论文《R&D资源投入统计初探》获首届
国家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委
14.施建军,1995,论文《经济景气的监测系统研究》获江苏省
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教委
15.施建军,1994,主编教材《统计学教程》被全国统计
教材编审委员会评为1994年度全国推荐使用教材
16.施建军,1994,课题《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
17.施建军,1994,著作《科技系统分析》获江苏省第四届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
18.施建军,1994,论文《中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综合科技实力和运行绩效评价研究》获江苏省
科学学与
科技管理研究会优秀论文奖,江苏省
19.施建军,1993,课题《江苏省经济景气循环监测系统》获全国统计计算机软件二等奖
20.施建军,1993,论文《层次分析法在统计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获第三届江苏省统计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
21.施建军,1993,课题《科技兴省统计监控和评价指标的适应与运行》获第二届全国统计科技进步三等奖
22.施建军,1993,课题《江苏省经济景气循环监测系统》获全国统计科技进步三等奖
23.施建军,1993,课题《江苏“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研究》获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
24.施建军,1992,江苏省科协第二届“中青年科技
提名奖”,江苏省科协
25.施建军,1992,课题《江苏“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
26.施建军,1991,论文《科技统计指标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获江苏省优秀统计论文二等奖,江苏省
27.施建军,1991,著作《科技统计分析与评价》获江苏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江苏省
28.施建军,1991,著作《社会主义市场的系统分析》获江苏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江苏省
29.施建军,1991,课题《科技兴省的监测监控指标体系研究》获全国统计
科学研究成果30.施建军,1991,论文《第一生产力论纲》获优秀论文奖,国家科委,中国科协,
科技日报,
中央广播电台,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31.施建军,1990,课题《江苏省全社会科技投入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
32.施建军,1988,论文《江苏省大中企业科技开发能力综合评价》获南京大学“五.二零”青年优秀论文奖,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