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土司
元明清湖广土家族土司
施南土司,是元明清湖广土家族土司。始于元代,终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土归流。下辖忠路土司忠孝土司金峒土司东乡五路土司,隶属于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沿革
宋代
天圣九年(1031 ),“施州属蛮覃彦绾等,寇永宁砦”。
元代
一、始设:施南道宣慰使司
元代始设“施南道宣慰使司”。
但具体始于何时则待考证。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记载:“施南宣抚司。古荒服之地。宋崇宁中覃都管骂始纳土输税,属施州。元置沿边溪洞招讨司;至正二年叛乱,都元帅纽璘招降,改施南道宣慰使司。明玉珍据蜀,改施南宣抚司。”但上述记载值得研究:(1)《宋史》记载:“辰州覃都管骂等各愿纳土输税。”(2)无史料明确记载在施州设置“沿边溪洞招讨司”。(3)纽璘死于中统四年(1263),不会在至正二年(1342)去招降。明代雷思霈所著《施州卫方舆书》则称:“元置镇边万户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改忠义军民安抚司。” 该记载与正史矛盾:《元史》记载,至正十五年,“罢四川羊母甲洞、臭南王洞长官司,改立忠义军民安抚司”。
二、明夏改设:施南宣抚司
元末明玉珍占据蜀地,设施南宣抚司。道光年间,南乡农民获二铜印,大者博二寸余,文“施南万户府”,背镌“大夏天统三年(1365)”;小者博二寸,文“施南宣抚司司狱司”。
明代
一、始设施州宣慰司
洪武四年(1371),施南土司覃大胜归附明朝,明朝设施州宣慰司,为从三品。
二、降为施南宣抚司、寻废
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设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十六年(1383)改置施南宣抚司,使隶施州卫。
洪武二十三年(1390),施南土司覃大胜叛乱,被蓝玉派兵剿灭,施南土司被废。
三、复设施南长官司、寻升宣抚司
永乐二年(1404)五月,复设施南长官司,置流官吏目。
永乐四年(1406)三月,升为施南宣抚司。至明朝灭亡,施南一直都是宣抚司。
四、建制
设有经历、同知,明初同知为覃敬。 设左、右副使,明初为向万、谭攀鞍。 另外还设诸洞洞长。
清代
康熙四年(1665),南明荆国公王光兴率部从施州卫向清朝投诚,施南土司亦归附清朝。
雍正十二年(1734),施南末代宣抚使覃禹鼎因罪被革职,清朝遂将施南宣抚司改土归流。
各朝世系
《施南覃氏族谱》记载其前六代祖先情况如下:
族谱所载值得研究:(1)自覃汝先到覃大胜共6代,即1098至1390年,平均每代约48.7年,而从覃天富至覃禹鼎共15代,即约1370至1734年,平均每代约24.3年。人口繁衍周期相差悬殊。(2)覃天富之前的内容极为详实,包括其生卒时间,而后代则极为简略,连生卒亦缺,家族记忆缘何越久反而越清晰。(3)《明实录》记载覃大胜的前任司主为“覃古诸”;《施州卫方舆书》则记载“施南宣抚司自洪武四年覃耳毛始”;唐崖老鹰岩《覃氏族谱》更明说:“普珠祖妻田氏,所生三子更名覃耳毛,次子野毛,三子花毛”,且普珠为朱元璋平定四方有大功劳。
进而,有学者指出,覃普诸和覃川龙为同一人,覃耳毛和覃大胜为同一人。
元代
覃古诸(又名:覃普诸、覃川龙、覃川隆、覃州隆)
至正十二年(1352),四川行省招降叛乱峒蛮,并升施州为“施南等处诏讨使司都元帅府”。明玉珍据蜀,派人招降施州元帅府元帅向绍荣,向绍荣不降,并擒吕万户,但副元帅谭登、覃川隆已经私受伪命,释放了吕万户,并将施州城献给明玉珍。
至洪武四年(1371),明朝大军伐蜀,施州人陈德芳说服施南覃州隆归降明朝,覃州隆乃出兵帮助明朝攻打瞿塘关。 洪武十六年(1383),“施南宣慰使司前宣慰覃古诸,来朝贡马及方物”。
《施南覃氏族谱》记载其名为“覃川龙”。 因为“普”是土家语,即汉语“龙”,“诸”亦土家语,意为“出来”,“普诸”即“龙出、龙生”,“覃普诸”与“覃川龙”其实相同。
明代
覃大胜(?-1390)
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施南道宣慰使覃大胜率众归附明朝,授施州宣慰司使。
洪武十六年(1383)十一月,降为施南宣抚司,隶属于施州卫。 洪武十七年(1384)七月,景川侯曹震奏:容美、管勾、沿边、大旺、散毛等洞蛮寇掠为民患,已经命施州卫及施南宣抚使覃大胜前去招降,如果不服就发兵征讨。明太祖上谕:“以利而动,非兵之善。宜镇静以俟,无轻举也。若其不服,则以兵讨之。” 洪武二十年(1387)十二月,覃大胜派遣从兄墨答什用朝贡方物,诏赐绮帛钞锭。
但是,施南土司、散毛土司等施州土司仍叛服无常,并于洪武二十三年(1389)初发起规模巨大的反明活动。凉国公蓝玉率兵来剿,于同年二月攻克散毛洞,擒土酋剌惹、覃大旺等万余人,四月于散毛地大水田设置大田军民千户所,然后派遣都指挥徐玉率兵围攻驻扎在龙孔的施南土司、忠建土司,覃大胜及土人一千七百八十多人被擒,并被解送应天府,覃大胜在市场被公开施以磔刑,其余人等被发配辽宁开原
覃添富
明永乐二年(1404年),土司后裔覃添富招复土民,请设治所,因户口减少,降级为长官司。 四年(1406)二月,升为施南宣抚司
覃进
《明实录》作“覃逊”、“覃选”,宣德年间在任。正统二年(1437)去世。
覃彦升
正统二年(1437)承袭父职。 明成化元年(1465年)四川贼寇孙士奇侵略施州卫,宣抚司覃彦升等活捉孙及其党羽。
覃泰
修城和桥,在司治西百步,跨九曲溪。 弘治初年,桑植土司向世英欲害其从子白嘴俾,白嘴俾亡命施州卫崇宁里,并诱胁诸洞蛮劫桑植,族灭世英、夺其印,窃据银山岭。事闻于朝,遣藩臬重臣调汉土君数万往征。施州卫佥事童璋迹知白嘴俾匿施南宣抚司境,覃泰乃调土兵千人围其巢穴,贼溃围出,追至母湖洞,生擒白嘴俾。
覃兴亮
生长子覃珪、次子覃璋。
覃珪
覃珪在任宣抚时兴建和修缮了诸多建筑。宣抚司衙署建于永乐四年(1406),覃珪在正德八年(1513)重建;经历司衙署在司治东,弘治年间修建,正德九年(1514)覃珪重建。并兴建了拱辰堂、登云桥(司东南三里许,正德年间修建)、来龙桥(司治西,跨香水泉),与施州卫指挥童昶合修卫城之东的凌虚桥。
覃璋
覃珪无子,其弟覃璋继任。娶马氏,生良臣、良宰、良友。
覃良臣
覃良臣之妻,乃永顺土司宣慰使彭世麒之女儿。彭世麒共十七个女儿,皆嫁给了武陵山区的土司巨族,如保靖宣慰、酉阳宣抚、散毛宣抚、桑植安抚等。足见本地错综复杂的关系。
万历二十八年(1600)覃宜亲率施南土兵3000名(施州卫其他土司出兵情况:容美2000名,散毛1000名,龙潭、大旺、忠峒、忠孝各500名)从征播州杨应龙:在龙泉一路副总兵陈良玭麾下, 三月十三日,覃宜率兵与其他八司六寨土兵攻下唐保所;十四日攻下关崖囤;十五日攻下板角关,十八日播酋派兵分两路来攻,覃宜等土司率兵迎战,自寅时战至未时,成功退敌;四月初九,在参将王一桂督率下,攻下川崖囤、青山囤;十五日,覃宜率兵出哨鱼溪,斩级二颗、生擒三名,夺贼仗五件、红旗一面。
覃洪道
生长子覃福、次子覃禅。
覃福
娶冉氏,生覃懋粢。 覃福早逝,其妻冉氏代夫出征流贼,崇祯七年(1634),率兵随荆州推官刘承缨击退农民军,收复兴山归州;次年(1635),冉氏率土兵5000名守护明显陵
清代
覃懋
他幼年丧父,被送至容美土司,由宣抚使田玄抚养成人。 时值明末大乱,三峡一带为夔东十三家占据, 丁亥年(1647)五月一只虎李过率众进入施州卫,与施南、东乡五路土司等在城南大战,土司大败,李过侵入容美土司,戊子年(1648)移驻施南司,覃懋粢率族人逃往夹壁村避难。 娶冉氏,乏嗣。覃禅之子覃懋先,覃懋先之子覃肜。于是覃懋粢抚养覃肜继任。覃懋粢死后葬于夹壁(夹壁村),其妻冉氏葬于三千坝(毛坝镇五二村)。
覃肜
清初袭任,娶牟氏,生覃龙光、覃谦光。覃肜卒葬青龙寺(在毛坝镇五二村),牟氏卒葬铜鼓山。
覃龙光
康熙三十五年(1696)六月,袭职。 娶容美田氏,生长子覃禹鼎。卒葬保民寨,田氏葬鹤峰满山红。
“为人赋性坚执,不能和宗族,多倚任奸邪”。 因罪被废,施南宣抚司也被改土归流
历代土司皆是叛服无常,末代土司覃禹鼎被废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汉土交流趋势的不可阻挡。清代康乾盛世时期生产力提升、人口剧增,大量汉人流寓施南,而土民也已渐渐通晓汉文化并掌握新的生产工具,以往被视为麻烦渊薮的土司地域,则被朝廷看成可以解决人地矛盾、并增加赋税。雍正七年(1729),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给雍正帝上奏《奏为请招无管生苗以安三省边境事》:“……有无管生苗,北连湖广、西接四川,广袤千余里,而城化外之巨区,三省之腹里。其中地土平衍,人民饶庶,语言衣饰,多如汉人,鸡犬桑麻,无异内地,因并不隶于何省,或为强横土司所割据,或为凶悍头目所分侵,向号四不管,积习相沿,由来久矣。查其连接楚省者,则系保靖、永顺、桑植、容美、中峒、大旺、腊壁、高罗、施南、中路、东乡、散毛等司。”
施南土司自己的不法行为也为改土归流找到了理由。雍正十二年(1734)五月,湖广总督迈柱奏称:施南土司覃禹鼎与容美土司田旻如翁婿狼狈为奸,在施南铜鼓山私自开辟直达容美的新路,并私藏大炮,现今容美土民将覃禹鼎及施南司印信押解交官,皇上下令“革职严审,明正其罪”,又施南土民周一昌、覃祚德等呈请改土归流,请求设立文武官员。兵部建议准许其请求,将施南宣抚司地方改土归流,雍正帝准奏。
政治关系
土汉共治
汉土分疆。事实上,土司地区也有流官,即“经历”,“施南宣抚司,在卫东一百里,经历司”。“刘湍,成化间以材授归州牛口司巡检……战死,诏赠施南宣抚司经历。”
明清时期朝廷秉持的政策是严禁土司与汉民私下交往。隆庆年间被贬为平民的辽王朱宪㸅,其十三条罪状之一即交结夷人,“不臣不法之罪十有一也,一问刑条例,汉人不许交结夷人,互相买卖,引惹边臖,及接买番货收买违禁货物,所以竣夷夏之防、而切屡霜之戒,至明矣。夫施南、容美等司,反侧不堂,非宜结好,而西番南粤远在万里,亦岂宜私通而莫之忌乎?乃馈金炉香与田宣抚、送李松枝与覃宣抚,因而往来交际不绝……结交树党,不但通于中国,即施南、容美等司亦阴为应援……”
土司与周边府县也常发生土地纠纷,如明朝嘉靖时“建始县民向述与施南土司覃谅、覃宁争田,仇杀兴端”。
朝贡方物
明清历代施南宣抚司及其下辖土司经常向朝廷进贡。例如:宣德元年(1426)同知覃敬派遣舍人覃应潮进贡马匹、三年(1428)已故副使谭攀鞍之子谭铭进攻马匹并奏请承袭、宣德九年(1434)已故左副使向万之侄向兴发派遣头目向荣进贡、正统四年(1439)副使谭子暹和洞老打利送遣人进贡、景泰七年(1456)母乎峒长覃墨迪进贡马匹、弘治元年(1488)宣抚覃泰派遣把事田志英进贡马匹。这些进贡均会获得“彩叚钞锭”等赏赐。 但是,朝贡体系本身对于朝廷而言只是得到了面子上的好处,实际赏赐的物品远多于朝贡的方物,因而土司过于频繁朝贡则会引起朝廷的不满,例如:“近查施南宣抚司亦无进贡表笺,乞要查照、量为处分”。
叛服无常
隆庆年间,施南宣抚覃宣及散毛宣抚覃棨因牵涉黄中之乱,被湖广按察使司佥事李尧德擒杀。
崇祯七年十二月施南土司覃良士因事在狱,土司统兵围城,威胁指挥唐复元释放覃良士,并剽掠村舍。
地理
山川
施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显著,又属于云贵高原江汉平原之交界处,因而山高谷深、多溶洞。清代某官员曾路过施南,记曰“同治庚午,典云南试,值江涨,迂道施南,道中多洞,口如瓮,或平地、或山穴,时见流泉数十,交道汹涌而入,涛落有声,渊隐莫测。土人云,每数十里伏流,复出行地上成河,常见不异,名之曰落水洞”。
境内有山川如下——
笔架山。司治前,五峰高起,刑如笔架。
马鞍山。司治前。
七曜山。即齐岳山。在都会里。
金龙山。司治东。
来龙山。司治西,有礼泉出于下。
金子山。即金字山。在都会里。
莲花峰。在司治西。
天柱峰。司治东三十里,丛山中有石屹立,高十余丈,俨如一柱。
梅花坞。司治北,多梅花。
青蛮坪。在母呼里。传说古代有七姓蛮居住于此,故又名“七蛮坪”。
巴夷湖。本地古代巴子国之故。
九曲溪。司治西。
石板溪。司治西北。
白沙溪。
白石溪。在都会里。有奇石,如人物牛马鬼蛇,色白。
三花溪。在都会里。
怀来洞。在覃葛里,抵高罗界,明代初年凉国公在此接受蛮人投降。
通天洞。在石宝寨。
香水泉。出于来龙山。
礼泉。在来龙山,极甘甜。
“大田军民千户所(注:咸丰县城附近)……其东百里,曰施南宣抚司,山曰徕龙,是出礼泉,其东为天柱之峰,有白石溪、梅花坞焉。”又“天柱峰,在司东三十里,众山中,有石屹立如柱,高十余丈。”不知此峰,是否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宣恩县中武当山。而中洞安抚司所在的“黑洞”,即今日咸丰县的黄金洞景区,流经山洞的唐崖河,古称“寒谷溪”,“其水为寒谷溪,二里许为黑洞,洞敞若门,水从中流,夏寒冬温,复上有小洞,窅绝人径,施栏盾焉”。据考证,黄金洞内在明代即已开采硝制弹药。
疆域
施南编户三里,“覃葛,在司治;母呼,在治东;都会,在司治北”。司治有拱辰堂、演武亭。
因其下辖五个安抚司,所以实际统治区域不限于上述三里。
据《康熙皇舆全览图》,施南土司的疆域如下如所示:
其与施州卫其他土司的关系如图1所示:
司治
1、宣恩县珠山镇
施南土司最初以及覃天富重设土司府所在。位于宣恩县珠山镇城区建设路与白鹤井路交汇处(原县政府机关所在地),遗址呈东西带状分布,地势较为平坦,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的上部堆积因建筑施工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
2、利川市毛坝镇之青岩、夹壁、龙孔
元至元二年至洪武二十三年,由今珠山镇迁往此二地。据《利川地名志》记载,原土司城在今青岩村覃家湾。据光绪版《利川县志》载,夹壁回龙寺为原土司旧治。回龙寺后来也被毁,仅余石制门框,曾有楹联:上夹壁腾飞佛焰悠明万古照澈三千世界,回龙霞灿神光远映千秋澄清四大部州。龙孔位于毛坝乡共和村,覃大胜纠结各土司反叛明朝就在此处,朱元璋遂派凉国公蓝玉前来征讨。终因力量悬殊太大,土司失败。覃大胜乱平后,施南土司迁至宣恩。龙孔土司城被改成了张爷庙,文革期间张爷庙被毁,后来建成了共和村茶厂。
3、宣恩县椒园镇水田坝
水田坝现属椒园镇,距县城十五里。司治分六进,有两个四合天井院。房屋为穿斗式结构,墙分两层,外以青砖修砌,内装楠木板壁,宅外有石砌围墙。朝门用条石镶砌,横额为“经国世家”,刻有对联:“北阙文章经国策,南梁武勇定邦才”。横额上方嵌有一碑,正中刻“施州卫世袭宣抚使司”九个大字。两旁刻有小字,右为“恩我覃氏普诸流裔,佐梁仕唐代传奇勋”。左为“施州一卫宣抚使司,分镇护守遂世家焉”,该石碑现藏于宣恩县民族博物馆。司署分前厅、中堂、后厅,有木雕门窗、石刻动物花卉等。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工艺精细。 1992年被公布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沧桑岁月,土司王宫如今已经荡然无存,连具有标志性的石朝门也已经被拆除。
文化
在土司时代,佛教即已传入,明代万历年间有寺庙如下:“延禧寺,在司东;南禅寺,在小关山;松坪寺,在都会里;观音寺、兴福寺,具在花溪。”
明代时土司地区生产力较为底下,夷风浓厚,“施南宣抚司,好入山、不乐平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衣布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嗜暴悍、好冠贼。”其出产,有“降香、土棉、班丝紬”。
土司时代其民族语言即已经在渐渐消逝,但还存在于某些指称名词之中,例如:“施南县普舍树:慢水寨,昔覃氏祖于东门关伐一异木,随流至地那车,复生根而活,四时开白种花,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不坠。普舍,犹华言风流”,该地方志明确承认区别于“华言”(即汉语)的土家语的存在,“普舍”即风流,而“地那车”其实也是土家语。
遗址与遗迹
猫儿堡土司墓
猫儿堡在宣恩县城西北,隶属宣恩县珠山镇。1945 年出土金钱盒 (五十枚 ) ,银碗两个 , 铁箭簇一束。 1958 年出土金风冠 一顶。1976年又出土金凤冠一顶。所谓金凤冠实为金制头饰 , 有花卉、凤鸟等形制。为土司夫人所戴,属明代朝廷赏赐,共有29件,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做工精细、节术价值很高,被 湖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墓地1985年又出土金银器39 件。
芋头沟土司墓
在宣恩县城边,与猫儿堡相距不远。这里曾有十一代土司覃兴良、十三代覃良臣、十五代覃洪道、十六代覃福的墓葬,现都已毁。
覃门向君老孺人墓
墓主人向君为覃寅的夫人,覃寅字宗夏,是覃良斗次子,曾任施南司忠军官。该墓位于利川市毛坝镇农科村四组,是向氏逝世百年后五代玄孙所立,建于嘉庆六年(1801)。该墓右边石柱竖着刻有一行字:“夹壁、三尖、毛坝系施南司地方”。夹壁即今山青村、新河村、夹壁村,三尖即今五二村、农科村等村,毛坝指沙坝村等,可见毛坝镇在明清时为施南土司疆域,覃氏与向氏是土著大姓。
茅针坝覃氏老屋、覃䄓家族墓地
覃氏老屋,位于利川市元堡乡茅针村,入选“利川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共15处)。 由覃䄓所建,覃䄓(1694-1786)系覃添富的九世孙。此地古名“烽火桶子”,早年为覃土司政权所筑,用以通讯联络。
覃氏住宅挂有清代乾隆年间宣恩知县赠予覃䄓的“齿德兼优”贺寿匾额。另存宣统元年覃氏族人给长辈贺寿的“赐杖年高”牌匾。
原有覃良斗墓碑,曰:“湖北施南宣抚使司中军百万旗覃公讳良斗大人之墓。”
覃䄓墓碑上刻有“本人自立”几个字,且只刻了他出生于康熙甲戌年及墓碑立于乾隆二十一年,并无其逝世日期,原来这种碑叫“寿藏碑”,俗称“生基”。而覃䄓夫人向君的墓碑上“故显妣覃母向君老孺人之墓”这十几个大字则采用阳刻的篆刻法,比较罕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9 17:39
目录
概述
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