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峒土司,元明清湖广
施州卫土家族土司,司治在今湖北省咸丰县
黄金洞乡金洞司村。元末始设,明
洪武四年(1371)置
长官司,后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
安抚司,辖
石关峒长官司、
西泙蛮夷长官司。隆庆五年(1571)覃璧之乱被平定,被降级为长官司,其大、小二村也被划归
唐崖土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
改土归流,覃邦舜被授世袭千总,迁居汉阳。
简史
源流
金峒安抚司,古蛮夷国。
春秋,蛮与
罗子共败楚师。楚师复振,遂属
楚。秦昭王伐楚取之,属
黔中郡。汉属
武陵郡。唐属黔州都督。宋为磨嵯洛浦地。元属
施州。
明玉珍僭,拟为镇边五路总管府。
洪武设长官司
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金洞安抚副使达谷
什用随
施南土司覃大胜等一共向明朝缴印投诚,遂设金洞
长官司,为正六品土官。 其时长官为覃耳毛。
永乐复设安抚司
永乐五年(1407),金峒土司覃添贵、
忠路土司覃英、
忠孝土司田大兴,一同进京
进贡,并奏请:洪武年间由于土酋向天富作乱,致使蛮民溃散,安抚司遂废,请求复设土官,以招抚蛮民。四月,复设三安抚司,以覃添贵为金峒安抚。 永乐二十一年(1423)十二月,覃添贵与众土司一起遣人进贡,恭贺明年
正旦。 宣德元年(1426)正月,覃添贵遣其子覃忠贡马。
正统六年(1441),上命
施州卫金峒安抚司安抚覃添贵之子覃友铭继任。
成化九年(1473)正月,
礼部奏称:湖广
施州卫所属金峒等七安抚司进贺
冬至表文过期才到,应让巡按湖广
监察御史治其不敬之罪,明宪宗以其为土人而免罪。 成化十年(1474)二月,礼部奏:湖广金峒等八
安抚司进贺冬至表文逾期不到,应让巡按湖广监察御史追责,
明宪宗再次以其为土官而宽恕,但仍令御史告诫他们不要再犯。
弘治九年(1496)三月,金峒安抚覃彦龙奏:境内产杉木,曾卖之得银三千两,贮藏在官库,今彦龙年老将死,唯有一子,恐死后土人争夺银两,乞求解送朝廷以免后患。朝廷认为其银两并非
朝贡,受之无名,而且蛮夷狡诈,恐怕里面另有隐情,于是下文让巡抚等官晓谕朝廷威德,及轻利重义之意,因戒其土人各安职分,毋得互构衅端,若有他故,亦疏闻裁处。
弘治年间,覃彦龙建土司城。
嘉靖元年(1522),金峒安抚司护印峒长覃彦刚差遣把事陶万贵朝贡马匹。
覃璧之乱:降为长官司
嘉靖年间,奉天殿被毁需要重建,上命官吏到西南采办大木,其中黄宗器深入施州金峒。(《归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隆庆元年(1567)五月,覃璧杀死本官夺取印信,事闻于朝。 隆庆四年(1570)二月,
施州卫派兵征剿覃璧反被杀伤,巡抚都御史刘悫、
巡按御史雷稽古请将失事诸臣治罪,
兵部认为施州卫孤悬边疆,事起仓促,应令其戴罪立功,明穆宗即命刘悫督兵征讨,前事勿问。 隆庆五年(1571)正月,覃璧之乱被平定,于是将金峒降级为
长官司,覃胜为洞长,听支罗所
百户杨伟管辖。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覃世英袭职。
改土归流
雍正十三年(1735),金峒司被裁撤,与大田、龙潭、唐崖等地设县,命名
咸丰县。
乾隆二年(1737)覃邦舜隶籍
汉阳县,授世袭
千总。 乾隆八年(1743)十二月,世袭千总覃邦舜六年俸满、年富材优且效力精勤,送
兵部保送升转。 乾隆三十三年(1768),时任山西太原镇标都司覃邦舜、及其
伴当白公濂,均与伴当廖思有存在“暧昧情事”,覃邦舜曾借故责辱白公濂,于是白公濂在
教场操演时从背后放枪将覃邦舜打死,事后白公濂遭戮尸枭示。
次年(1769),其子覃廷荐承袭土千总。 乾隆四十九年(1784)升山东
临清镇中军都司。 嘉庆十九年(1814),清朝二品大臣
钱樾坐船经山东德州卫时被强盗劫掠钱财,
德州知州徐霖、
参将覃廷荐、把总王庆云被革职协助缉盗。
建制
设把事若干。如:洪熙元年(1425)七月,把事冉中赴京进贡。
(1)石关峒:宣德二年(1427)六月廿三日,金洞安抚司故
土官万户覃黑送之子覃万勇抵京朝贡马匹及
方物,七月十三赐予覃万勇钞币绵布有差,七月廿七日设石关峒长官司,隶属于金峒土司。覃万勇之前奏称:元代时曾在其地设“围布等处镇边
万户府”,以覃黑送、向胜福、牟月海、谭孝为万户知府、同知、通判,洪武年间明朝大军攻蜀,覃黑送等皆死,蛮民溃散,因而罢革,至是万勇等招集蛮民一百五十余户,居峒中,未有所属,金峒安抚司遣人招之,乃备马来进贡,呈上故万户府印章,请设官开治所。事下湖广
三司覆勘皆实,于是命故土官之子覃万勇为长官,向显铭、牟福亮、谭仲贵为副长官,仍置
吏目一员。
(2)西泙:宣德三年(1428)五月,设西泙蛮夷官司,以秦万山为长官,黄成珊、向政旭、谭忠信为副长官,隶金峒安抚司。当时施州卫各土司奏:元代故土官子孙各拥蛮民、久据溪峒,今招抚,请开设衙门。宣德帝谕:“驭蛮夷固当顺其情,所设衙门亦宜有等杀,其议以闻”,于是
兵部请以四百户以上者设
长官司,四百户以下者设蛮夷官司,元故土官子孙量授以职,从所招衙门管属。
于是金峒土司又去招抚了诸多土官进贡。宣德四年(1429)二月,湖广金峒安抚司前富南道军民
宣慰司故土官宣慰使马散毛子马显铭、前顺天安抚司故土官安抚覃起剌送子覃忠义、前滴水峒潮门安抚司故土官安抚向起剌子向安什用、前马仄峒长官司故土官长官黄恕哲之孙欲其什用、前盘顺安抚司故土官安抚剌尔送子向钟谨一同进贡, 但朝廷仅给予了赏赐,而未再设土官,可能是因为缺乏印信或户口太少。
地理
山川
土司城之右为凤仪山,其北二里为积玉山(即今
咸丰县五谷坪村),山极高,寒冬积雪至春不消。土司城前为翠屏山,形如屏障。城北有十二磐。城北五里为两会溪。城北为青崖溪。城北二里为黑洞(即今咸丰县黄金洞),洞如城门,寒谷溪从中流过,冬暖夏凉,其上有一小洞,石上曾有一
箭镞,为凉国公
蓝玉征蛮时所留。
人口
嘉靖初(1522),有273户、1531人。
建筑
明代,境内有寺庙五座:金山寺,在土司城东;虎溪寺,在寒谷溪黑洞;高美寺;王清观;凤仪庵,在凤仪山。城东建有城隍庙、三抚庙。
重大事件
始末
明隆庆元年(1567年),金峒土司发生内乱,土舍覃壁与嫂子通奸,并杀害兄长嫡子,夺取土司印信。隆庆四年,覃璧攻击官军后逃往大悔寨,据其地反明,被朝廷谴兵征剿,围困半年之久,隆庆五年正月,覃璧自诣辕门伏罪。巡抚刘悫上奏认为“金峒世官不宜遽绝,贷覃胜罪,降安抚为峒长,听支罗百户提调”,即以覃璧父亲覃胜的另一支承袭土司职位。(《肇域志·湖广三》)
遗落的官印
1959年,黄金洞乡兴隆坳村民黄绍银在大悔寨卡门处掘出“金峒安抚司印”一枚,属明永乐5年礼部造,可能为覃壁杀兄夺印,逃于大悔寨时所遗落。土司印7.5cm见方,重1200克,铜制、篆刻,背刻“永乐五年四月 日礼部造”,沿刻“节字四十六号”,另有银质印盒板一块,盒底银刻“监造金目知印长官覃胜廉冠带大头目覃亮工作林凤朝造”。
相关人物
据唐崖《覃氏族谱》记载,十世祖
覃柱奉命征剿金峒土司覃璧,斩功九十三颗,朝廷厚赏,并将金峒土司所领的大村、小村两地划拨归
唐崖土司管辖。
巡抚刘悫、监军参政冯成能、副使张大业等率兵平定覃璧之乱,破三寨、斩首三百级、降五百余人,
巡按湖广御史陈子阶请叙其功,会刘悫已卒,明穆宗命赐刘悫祭一坛、赏刘成能等银十五两。
民间传说与“叛乱”真相
在当地流传的传说中,覃璧是一个很受土民爱戴的人。因金峒土司百般讨好朝廷,搜罗尽山珍海味之后,又命令土民搬运
金丝楠木进贡,土民因而苦不堪言。覃璧于是杀了残暴的土司,并结寨山顶,对抗明朝官军。最后明朝官员设计诱降了覃璧,覃璧及土民都深感后悔,因而称结寨之地为“大悔寨”。在传说中,覃璧还有一匹白马。这种说法其实能和史实印证:其一,天顺九年(1465年),金峒安抚覃彦龙上奏:境内产杉木,曾鬻金三千贮库,今彦龙年老,子唯一人,恐身后土人争夺,乞解送朝廷;其二,覃璧能孤军对抗明军半年之久,而且最后也是自己出寨投降而非兵败自杀,被俘虏的土民也有五千余人,说明土民对明王朝及被杀土司也是深恶痛绝,而对覃璧身怀感激。
金峒土司遗址
位于黄金洞镇以南,东经109°07′42.7″,北纬29°55′58.8″,海拔619米。遗址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有衙署区、川主庙和墓葬区,其中衙署区已经全部被茶园覆盖无任何遗迹可寻,川主庙遗址尚有残垣断瓦,墓葬区于八十年代修建学校时被破坏,如今仅剩几株枫香树环绕墓葬区周围。
原有的庞大建筑群,长约1.5公里,号称三街六合司,即院子一条街,天井一条街,中间屋一条街,六面房舍形成的司署——六合司建于三街之中。另有土司与亲属的住房建在后山一带。司署正中有两块石板镶嵌而成的大院坝,宽12米,长20米,为演兵集会之所,可见其规模不小。遗憾的是,现在这些遗迹遗物大多不存,很难让人想象土司衙署过去的宏伟与辉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