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磔禳(磔攘。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磔鸡(
旧历正月初一杀鸡挂门外以除不祥)。又指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车分裂人体。
又如:磔裂(车裂人体;分割,割裂)。还指五代时始置的一种
凌迟酷刑,俗称“剐刑”。
汉字书法之一,右下方的捺笔〖right-fallingstroke(inChinesecharacters)〗。
秦代死刑有
腰斩、
车裂、
凿颠等,其中与砍头有关的包括斩(戮)刑,磔刑(分裂尸体后砍头,悬首张尸示众),
枭首(砍头后高悬在木桩上示众),
弃市(《
礼记具五刑汉代则进一步精简汰并,
汉景帝并磔刑于弃市,车裂活埋等也一并取消,死刑主要剩下三种,枭首、腰斩、弃市而已。隋唐以后,
五刑固定为笞、杖、徒、流、死,其中死刑又分为斩、绞、斩决枭首、凌迟(又称寸磔,脔割)等。与西方不同,中国人非常重视尸体的完整性,所以
绞刑比
斩刑宋仁宗邓之诚刘瑾四千二百刀,
郑鄤三千六百刀。
李慈铭五十七刀,割10刀休息一下,待刘瑾苏醒后再割,可惜才割到第二天刘瑾已一命呜呼。另外凌迟时每一刀的顺序也有讲究,一般把肌肉割尽后再挖取内脏,最后枭首示众。如果犯人家属愿下重赂的,则第一刀也可以先刺心脏,死得干净利索。
自然,
儒家恤刑慎杀秋冬行刑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隋唐以后,重案
要案三法司酷吏横行,法外滥刑的时代,这又济得什么事。传说
金圣叹凌迟极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俗称剐刑。
“磔”字本来不是用于人的。古代在祭祀的时候,杀牲以祭神,就是把祭的牲肢解。肢解牺牲,就叫“磔”。后来变成一种对人的最为惨烈的酷刑,就是分尸,也解释作车裂,又解释作寸磔。有一部书叫《
六部成语》,书中说:磔刑是“碎磔之刑也,俗名剐罪也”,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清代六部成语词典》解释“磔罪凌迟”大意说:凌迟之刑,始于五代。正式
刑名,见于辽代。行刑方法,各代不同。具体做法是:在
法场立一根大木柱,绑缚犯人,刽子手用法刀,一片一片地剔受刑人的肉,先手足,次胸腹,后枭(xiāo)首。也有一寸一寸地将肉割尽,然后割
生殖器,取出内脏,肢解尸体,剁碎骨头。有的受刑人肉被割尽,还未断气,心仍在跳动,甚至于还有视觉和听觉。凌迟用刀割,有8刀、16刀、32刀、64刀、128刀,甚至于有3600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