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胸(pectus carinatum)又称鸽胸。
胸骨向前隆起畸形,状如鸡、
鸽子之胸脯故称之为鸡胸,是前胸壁第二种常见的
胸廓畸形,较
漏斗胸少见,发病率约千分之一,
男女比例约4:1,占所有胸壁畸形的16.7%,症状出现较晚,50%以上在11岁以后发现。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者约20%~25%。一般认为是肋骨和
肋软骨过度生长造成的,胸骨的畸形是继发于肋骨畸形的,也可继发于胸腔内疾病。
病因
1.先天发育异常
先天性鸡胸与漏斗胸畸形一样与遗传有关,家族中有胸壁畸形者,鸡胸发生率明显增高。在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胸骨和
脊椎骨、肋骨的发育
不平衡造成了胸廓的畸形。
膈肌附着胸骨的中央腱
发育不全是次要原因,如膈肌的前部发育不全,不是附着在
剑突和
肋弓上,而是附着在
腹直肌鞘的背侧,就会使胸骨下部因无膈肌支持而前移,导致形成鸡胸畸形。
2.后天性因素
(1)营养不良 出生后婴幼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患有某些营养不良
性疾病,例如
小儿佝偻病,久之可影响胸骨等的发育,以致
胸廓畸形。
(2)继发于胸腔内的疾病 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扩大的心脏压迫胸壁,形成鸡胸畸形。
慢性脓胸所致的
扁平胸畸形等。长期慢性
呼吸道感染可使
呼吸功能减弱,为满足呼吸需要,膈肌运动加强,牵拉
郝氏沟内陷,逐渐形成鸡胸畸形。也有继发于心脏或胸部手术者。
临床表现
1.症状
多数鸡胸不像
漏斗胸那样在出生后即能发现,往往在五、六岁以后才逐渐被注意到。畸形轻者对
心肺功能无影响,亦无临床症状。重症者因
胸廓前后径加长,导致呼吸幅度减弱,肺
组织弹性减退,产生
气促、乏力症状,患儿常出现反复
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活动耐力较差,易疲劳。大部分患者因胸壁畸形而在精神上负担较重,常有
自卑感,缺乏自信,行走、坐立为掩盖凸起的胸部,造成驼背,不愿游泳和参加
户外活动。异常的姿势及缺乏锻炼会加重畸形。
2.体征
主要是前胸壁的前凸畸形,根据软骨及
胸骨向前凸出畸形的形状分为4种类型:
(1)对称型 为最常见类型。胸骨体合下部
肋软骨对称性向前突出,肋软骨的外侧部分和肋骨向内凹陷。
(2)非对称型 较少见,表现为一侧肋软骨向前突,对侧肋软骨正常或接近正常。
(3)鸡胸和漏斗胸混合畸形 少见,表现为一侧肋软骨向前突,对侧凹陷或呈漏斗胸畸形,常有胸骨旋转。
(4)上部肋软骨胸骨畸形 甚为少见,为第2~3肋软骨和
胸骨柄向前突,胸骨体相对向内凹陷,胸骨侧面呈弓形。该畸形常伴
先天性心脏病、
杵状指(趾)或躯体过小畸形。
诊断
鸡胸较
漏斗胸发生率低,临床症状也较轻,因此不太受患者及家属的重视。轻微的鸡胸往往不就诊,较重的鸡胸畸形明显,临床上很容易确诊,
侧位X线胸片能清楚显示胸骨的畸形状况。详细检查胸部及
心血管等系统和脏器有无合并多发畸形。
并发症
若轻型的鸡胸,可无
并发症或无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因变形的胸骨使胸廓改变,挤压心肺,使心
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且多伴有
合并症,如合并
Marfan综合征和
神经纤维瘤病等,在重症鸡胸患者中还常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
支气管喘息等
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漏斗胸畸形
青少年发育期间和在成年后通常变得更加严重。
脊柱侧凸和心血管和肺功能异常,可能随着年龄而恶化。
治疗
(1)手术时机 一般认为严重的畸形3岁以后即可接受手术,
(2)手术指征 轻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器具矫形失败、症状明显、肺功能显著受损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3)手术方式 传统的矫正手术方法有胸骨翻转法和胸骨沉降法两种。近年来开展的鸡胸
微创手术(即反Nuss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而隐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2.胸廓加压器械矫形
对年龄较小的、畸形程度较轻的患儿可以使用外部器械如配戴特制矫形背心的办法,来缓解或矫正畸形。早期矫形治疗在鸡胸患儿中效果明显,但有复发的可能,需要长时间配戴。
(1)呼吸起落操,两脚与肩同宽站立,身体放松,微闭双眼,两臂轻轻向前平举至头顶,同时吸气,停一会儿,两臂自然下落,伴以深呼气,每日数次,每次10分钟。
(2)
俯卧撑或持哑铃做两臂
前平举练习每日3至4次,每次10分钟。
(3)单
双杠上翻筋头,每日清晨
空腹进行,但不可过于劳累。
(4)慢跑有助于增强内脏活动,扩大
呼吸量,改善胸廓发育不良状况。
预防
母亲在孕末期要注意营养,多吃蛋类,动物肝脏等富含
维生素D及
蛋白质的食物,经常晒太阳,每个新生儿,从出生半个月开始,每天服维生素D400~600IU,一直到2~3岁,如果奶量(包括母奶和配方奶)每天600ml以上,奶中的钙龄能满足婴儿的需要,不需要另外补充钙。如果每日奶少于600ml,应适当补充
钙剂。
晒太阳是预防
佝偻病最方便、经济,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婴儿过了满月后,可逐步增加日晒时间。在正常天气下,每日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可以满足维生素D的需要。夏季避免阳光直晒,可在树荫下玩耍。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戴着帽子或口罩,否则达不到抗佝偻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