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是指1918年至1945年期间的
德国,
魏玛共和国于
德意志帝国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于1918年至1934年期间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
魏玛宪法》)是在
魏玛召开的
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又称
魏玛共和国。“魏玛共和国”这一称呼是后世
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1934年希特勒将
德国总理和
德国总统职权合一之后,共和体制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所以1934年至1945年期间由
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统治的德国被历史学家称为
纳粹德国。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德意志国位于欧洲中部,北邻
北海和
波罗的海。东邻
立陶宛、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南接
奥地利、
瑞士,西接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法国,北接
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地形地貌
德意志国的地形变化多端,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有秀丽动人的湖畔,及辽阔宽广的平原。整个德国的地形可以分为五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
北德低地、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部阿尔卑斯前沿地带和巴伐利亚
阿尔卑斯山区。北部低地的特征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与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脉隆起地带前方向南伸展的黄土地之间有星罗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脉隆起地带则将德国分成南北两片。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包括上莱茵低地及其边缘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包括施瓦本
巴伐利亚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亚丘陵地区和多瑙洼地。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则包括阿尔高伊的阿尔卑斯山、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和
贝希特斯加登的阿尔卑斯山,在这些山区散落着风景如画的湖泊。德国境内有六个山脉。
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
地形区:
北德平原,
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
断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
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
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
气候
德意志国处于
大西洋东部
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
西风带,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见。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则为-6℃左右。属于例外的是气候温润的上
莱茵河谷,以及经常可以感到从阿尔卑斯山吹来的燥热南风的上巴伐利亚和
山风刺骨、夏季凉爽、冬季多雪,从而构成自己独特
气候区的哈尔茨山区。因各地区
地理条件的不同,德国
最高温度在
摄氏20-30℃之间,
最低温度在1.5-﹣10℃之间。德国的北部是
海洋性气候,相对于南部较暖和。
水文
主要河流有
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公里)、
易北河、
威悉河、
奥得河、
多瑙河。较大湖泊有
博登湖、
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
魏玛共和国
成立
背景
1916年开始,
德意志帝国实际上由
保罗·冯·兴登堡为首的军事独裁组织—最高陆军指挥所统治。当德国即将战败时,这个第三最高指挥要求成立一个文官政府,以求与
美国总统
伍德罗·威尔逊议和。同盟国之一
保加利亚在9月已经退出阵营,故德国难以负隅顽抗。新任
德国总理马克斯·冯·巴登在10月3日向威尔逊提出停火协议。10月28日,德国政府修改1871年定下的宪法,让它实行多年来拒绝接受的
议会制。总理以后对议会负责,而非皇帝。
然而,将德国转变为英国式君主立宪国家的计划马上失效,皆因德国渐渐陷入近乎混乱的状态。大量身心受创德国士兵重返祖国,导致大量暴力事件发生。甚至连参加被右翼分子刺杀的领导人葬礼之左派势力都产生内哄,大打出手。
军事领导层在未经政府同意之下,竟然下令
公海舰队出击。这在军事层面上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且只会令谈判失败。结果,10月29日开始叛乱爆发。
威廉港两艘军舰的船员首先兵变。当军方拘捕一千名海员,并把他们送到基尔时,威廉港兵变发展成全国性叛乱。其他海员、士兵和工人都响应被捕海员起义,并仿照
1917年俄国革命中的
俄国工人般建立了工人和士兵阶级之
苏维埃,并在很多城市里夺取军政权力,史称
德国革命。11月7日,德国革命蔓延到
慕尼黑,令
巴伐利亚国王
路德维希三世全家逃亡。
最初,苏维埃只是要求军方释放海员。而且,苏维埃没有一个共产党领导着,不像一年前的列宁领导的
布尔什维克。然而,随着
苏联的崛起,起义令
统治阶层以至
中产阶级甚为恐惧德国即将成为
社会主义国家。
当时,工人阶级分成不同的政治派别。其中一个派别从传统
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分裂出来,自称为独立社民党(USPD),并支持社会主义制度。支持议会制的社民党势力为了不损失影响力,便走向前线,于11月7日要求
威廉二世逊位。11月9日,菲利普·沙伊德曼在
柏林的德国国会大楼宣布共和国成立。两个小时后,
卡尔·李卜克内西也在柏林
城市宫殿4号大门的阳台宣布成立一个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国。
11月9日,首相
马克斯·冯·巴登将权力交给社民党主席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可是,巴登的行为并未能满足群众。故此,翌日一个叫
人民代表议会(Rat der Volksbeauftragten)的革命政府成立,由社民党与独立社民党各三位代表组成,分别由
艾伯特与胡戈·哈泽领导。虽然新政府获得柏林的工人及士兵议会承认,却为
罗莎·卢森堡与
卡尔·李卜克内西领导的
斯巴达克同盟所反对。在艾伯特于12月16日至18日为议会召开的
国民会议中,他所属的社民党夺得大多数议席。因此,
艾伯特能够马上召开
国民议会,以期拟定宪法,建立完善的
议会制度,于是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势力减弱。(见下)
由1918年11月到1919年1月,德国实际上由人民代表议会独裁统治。在这三个月之内,新政府出奇地表现积极,发布了大量政令。其活动多数限于几个范畴,包括八小时工作天、家居劳工改革、农业劳工改革、公务员工会之权利、地方
社会福利(分为国家与
联邦州层面)、国民
健康保险、令被遣散工人复工、打击强行遣散并加入上诉制度、
薪金协议的管制,以及在地方和国家层面上实行一切阶级的20岁以上人士之
普选。有时候,在
魏玛时代的德国,宣传单张和海报会以德国社会
民主共和国称呼
魏玛政府,但该名字从来不是官方国名。
国防军
艾伯特为了令自己刚刚成立的政府能控制大局,便与原为
埃里希·鲁登道夫领导、由
威廉·格勒纳领导的最高陆军指挥(OHL)协议。艾伯特-格勒纳协定规定,只要军队承诺保护政府,政府就不会尝试改革军队。一方面,协定象征了军队
正式承认了新政府,令中产阶级安心;但是,左派的政府就被认为出卖了工人的权益。
1919年,魏玛政府与
协约国签署了
凡尔赛条约。德国其后成立了
魏玛防卫军(Reichswehr),并按照条约限制陆军人数为十万人、海军人数一万五千人。虽然军队名义上变成共和国军队,但仍然全由昔日帝国军队阶层控制。于是,军队依然是保守势力,而且独立于政府,对共和国的影响甚巨。跟其他革命不同的是,德国革命竟然让军队重新掌握权力。
以上的协议,也是令工人阶级在社民党与共产党之政治代表分裂的第一步。共和国的命运,始终非常受到在政治上落後的德国工人运动影响。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坚分子往往遇到重大困难,总是凭着机会以感性的忠诚结盟,而不是根据真正的政治需要行事。如果没有站在议会制度与
极左势力间的数百万工人支持,社会主义分子根本难以共谋大事。政治混乱令极左与
极右势力容易展开激烈斗争。德国当时的政局可谓岌岌可危。
1918年11月23日,艾伯特要求最高陆军指挥镇压柏林的兵变,令社民党与共产党正式分裂。士兵抓到柏林市的指挥官,并把人民代表议会的所在地德国总理官邸 封闭。国防军血腥镇压事变,导致左派以社民党变成
反动派为由,正式决裂。结果,在仅仅七个星期之後,独立社民党就退出了人民代表议会。12月,包括独立社民党左翼分子与
斯巴达克同盟的数个左派团体组成了
德国共产党。
1919年1月,柏林的工人企图以更激进、血腥的方法实现议会共产主义(council communism),却受到由志愿军人组成的半
军事组织自由兵团(Freikorps)镇压。其中,
罗莎·卢森堡与
卡尔·李卜克内西在1月15日惨遭杀害。後来,在艾伯特的批准之下,凶手只是交由
军事法庭惩办,而非
民事法庭,故此刑罚较轻,当然也没有令左派更接受艾伯特。
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大选。包括独立社民党与共产党的左派政党都是组织松散,结果让温和派夺得大多数议席。议会代表为了避免会议受到柏林的暴力事件影响,改为在
魏玛召开国民议会。共和国的非正式国名也由此而来。
魏玛宪法创造了一个
半总统制的共和国,并设置了由
比例代表制选出的议会。
民主社会主义及民主政党得到八成
选票。
国民会议进行期间,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在慕尼黑成立,但迅速被自由兵团与
正规军推翻。这类保守势力酿成极右运动与组织在巴伐利亚发展,包括新成立的
纳粹党。街头斗争仍然持续。在德国东部,
保皇党势力企图打击共和国,而波兰人则在
波森省及上
西里西亚分别发动
大波兰起义与三次西里西亚起义,争取波兰独立。
国家状况
政府在革命期间审慎制定的政治与社会法例,并不为工人阶级所接受—共和国使这阶级民主化与制定社会保障的目标从未实现。有评论指出,问题是基于社民党在战前的政坛中缺乏从政经验。战争过後,政府难以解决双重
经济危机。
魏玛德国的长期经济危机,原因有以下几点:德国工业出口
量比战前产量大幅下跌、原材料及食品之产量因
阿尔萨斯-洛林、东部部分省份及殖民地之割让而减少,以及巨额战争赔款与
长期负债。虽然政府限制撤军令
失业人数持续达一百万人,但军事工业几乎停止运作。
协约国只容许德国引进少量入口货,但其价钱并非很多德国人所能负担。经过四年战争与饥寒交迫,德国之境况可谓民不聊生。很多人都对
资本主义失望。德国
马克大幅贬值。
魏玛政府的使团在法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接受
割地赔款、削减军备与军队,并承认了极具争议性的战争罪责条款。希特勒後来强烈谴责共和国及其民主性质,反对它接受如此苛刻的条约。
社民党的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是
魏玛共和国的首任国家总统 (Reichspräsident)。
1919年8月11日,艾伯特确认了魏玛宪法,令它在法律上生效。
斗争
在左派与右派极端分子的威胁下,共和国甫一开国就危机四伏:左派指责社民党因阻止共产革命而出卖工人利益;右派则反对
民主制度,坚持要令德国返回昔日之帝制。而且,尤其包括军方势力的右派为了破坏共和,更声称它出卖了德国,令国家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
1920年2月,成立不久的
德意志工人党改为
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亦即纳粹党。希特勒在1921年7月29日晋升为党魁。
1920年3月13日,自由兵团发动
卡普政变(Kapp-Lüttwitz Putsch),占领了柏林并推举右翼记者
沃尔夫冈·卡普为总理。魏玛政府撤退到
斯图加特,并提倡展开大罢工。罢工令经济停顿,故此卡普的政府在短短四天之後宣告崩溃。大罢工同时也触发了在
鲁尔区发生的共产起义。五万人组成红军,企图控制该区。在没有政府的命令之下,正规军与自由兵团再度镇压该行动。
1921年3月,在萨克森与汉堡发生的类似事件都被成功镇压。
1921年11月,
冲锋队(Sturmabteilung;简称SA)成立并作为希特勒的私人军队。
1923年,共和政府表示未能应付凡尔赛条约规定之战争赔款,并因此拖欠赔款。于是,在1月11日,法国与
比利时的军队占领了鲁尔区,控制这个全德国最富饶的工业重镇,并控制当地的矿井与制造业公司。德国政府鼓励工人以罢工还击,并没有主动应付问题。罢工持续八个月,最後只是令经济更衰落、入口货物更昂贵。
由于政府负责资助罢工工人,故此它需要印制更多钞票应付,导致
恶性通货膨胀。
1923年8月,
马克兑一美元由4.2元跌至一百万元;在11月20日,价值更跌至4.2万亿元 (亦即4.2兆元) 。12月1日,魏玛政府推出
地产抵押马克(Rentenmark),以每1新马克兑换1兆旧马克。最後,德国成功继续支付赔款,而鲁尔区则重归德国。
1923年,右派再度威胁共和政府的统治。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
啤酒馆政变。
1923年11月8日,三千名战斗联盟成员在与
埃里希·鲁登道夫协议後,与右翼政客古斯塔夫·里特尔·冯·卡尔在慕尼黑一所
啤酒馆召开会议。虽然卡尔突然表示不支持他们,但希特勒打断卡尔的演讲,并坚持要发动政变。
鲁登道夫与希特勒宣布成立新政府,并计划在翌日占领该城市。但最后失败。希特勒与该三千人都被捕。希特勒被判监五年,但最後只是坐牢了九个月。此后,希特勒决定以合法途径登上权力宝座。
鼎盛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在1923年担任德国总理,后来从该年到1929年就任外长。在他当政期间,由于起义减少、
经济复苏,所以共和国能够休养生息。
施特雷泽曼上台后首先推出地产抵押马克,用以减轻恶性通货膨胀对德国社会与经济的祸害。由于他坚持拒绝发行更多钞票,所以令问题迎刃而解。他为了振兴经济,更减少政府开支、简化官僚阶级并加税。魏玛政府接受了美国的
道威斯计划,减少德国的战争赔款。
1922年,德国与
苏俄签署拉帕罗条约,恢复
外交关系。
1925年,施特雷泽曼与协约国签署了洛伽诺公约,恢复了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而且,德国凭着确认其西部边界,成功与邻国修好。在施特雷泽曼的帮助下,德国在1926年加入
国际联盟并作为第六个常任
会员国。德国也停止了裁减军备。
然而,1920年代初期的德国只是表面繁荣。它之所以经济复苏,有赖外国贷款,故此渐渐增加本国国债,并令整体
贸易额下跌、
失业率上升。施特雷泽曼的改革始终是治标不治本,未能真正令民主制度在德国扎根。
纵然德国在多方面都初见进步,施特雷泽曼仍然被他的政敌批评,被指为采取“屈从政策”,逐步实现凡尔赛条约的条款所需。
施特雷泽曼在1929年病逝,魏玛共和国的黄金时代结束。
衰亡
在魏玛共和国的统治末期,德国政治比以前更加不稳定。布吕宁、冯·帕彭、施莱谢尔与
阿道夫·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到3月23日) 共四位总理的政府实际上都是由总统选出来的独裁政权。
在库尔特·冯·施莱谢尔代表军方进行了几个月的政治游说後,总统
保罗·冯·兴登堡在1930年3月29日任命财经专家
海因里希·布吕宁接替赫尔曼·穆勒为总理。由于新政府未能在议会取得多数代表支持,所以只能让国家总统掌握
紧急状态令,以致共和政权趋向保守。
由于议会拒绝支持一个不受欢迎的财政改革的方案,兴登堡采纳了魏玛宪法第48条,作为紧急法令。
1930年7月18日,在社民党、德国共产党、纳粹党与德国国家人民党(Deutschnationale Volkspartei)支持下,议会再度以微弱优势否决了该法案。
9月14日,议会大选开始,形势大幅转变: 纳粹党夺得18.3% 选票,为1928年参选所得票数的五倍。这次,温和派未能组成联合政府和在议会取得优势。这只是鼓励纳粹党的支持者变本加厉,以暴力与恐怖企图夺得权力。
1930年后的共和国每况愈下,似是即将陷入内战。
在往後两年之内,布吕宁尝试没有在议会取得优势之下,借用总统的紧急法案图谋变革。当时,
欧美经济
大萧条势头渐渐减弱。布吕宁相信自由
经济理论,所以大幅减少政府开支和加税,以刺激
经济增长。他预期并认为经济危机会及早停止,经济会逐渐复苏。于是政府完全停止从1927年开始推出的义务
失业保障金提供任何
公帑,令工人更勤力工作、
失业者得到的援助金减少。这样的政策明显是不太受欢迎的。
1932年下半年,经济衰落终于结束,
经济指标略见上升。不过,德国人普遍不再信任共和政府。
历史学家一般为如何评价布吕宁的政策而持不同意见,但是政策肯定令共和国渐渐衰退。至于当时布吕宁有没有更好的方略,仍颇具争议。
最初,德国资本家与地主支持政府趋向保守。他们并非十分喜好布吕宁,只是相信保守分子可以维护他们的利益。但当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都普遍反对布吕宁的时候,资本家与地主都转向支持布吕宁的政敌希特勒与阿尔弗雷德·胡根贝尔格。
1931年末,保守政策最后失败。兴登堡与
德国国防军决定放弃布吕宁,转而与希特勒和胡根贝尔格合作。兴登堡本来是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重臣。这时候他虽然贵为总统,但实际上他不支持民主,而是反动派的支持者。
1932年5月30日,布吕宁在丧失兴登堡的支持后自愿下台。五个星期後,在布吕宁的支持下,兴登堡再度当选总统,压倒另一位候选人希特勒。
议会大选
5月31日,兴登堡任命
弗朗茨·冯·帕彭为新任总理。冯·帕彭马上取消了对冲锋队的禁令,用以取得希特勒的支持。
冯·帕彭与工业家和地主关系密切,并主张与兴登堡雷同的极端保守主义政策。他组织的内阁中,包括国防军部长库尔特·冯·施莱谢儿及其他拥有跟胡根贝尔格政见相同的人。这个新政府预期会与希特勒合作。由于共和派与社会主义派仍没有行动,希特勒与胡根贝尔格胜算甚高。
由于大部分政党反对新政府,故此只有德国国家人民党支持的冯·帕彭解散了议会并在1932年7月31日召开选举。纳粹党在议会取得最多议席;德国社民党与德国共产党则分别是第二和第三大政党。由于纳粹党未能取得大多数议席,故此议会再度被解散,直到有政党取得大多数议席为止。
纳粹党是议会最大的政党。只有它可以令政府稳定地运作。冯·帕彭尝试劝谕希特勒担任副总理并支持议会制政府。然而,希特勒拒绝他的请求,
并表示正在考虑与帕彭以前所属的
德国中央党会谈。如果成事,希特勒将会与该党联手对付帕彭的政府。希特勒于是要求就任总理,但在1932年8月13日兴登堡拒绝让这位“巴伐利亚
二等兵”上台。
7月选举的结果反映了纳粹党对政府的影响愈来愈大。在1930年的议会选举中,纳粹党得到一百多票,是第二大党;这次它的议席比以前增加了超过两倍。纳粹党所以能迅速壮大,全靠大量工人、失业者、农民与中产人士。这数百万激进的支持者最初要求纳粹党走向左派,希望能振兴德国与改造德国社会。
大萧条也是它议席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
1932年11月6日,议会再度举行大选。纳粹党取得近三成票数。它的支持票数虽然比之前少了二百万,但仍然取得最多议席。冯·帕彭下台,由国防军将军库尔特·冯·施莱谢尔在12月3日接任。施莱谢尔多年来属于保守势力的阵营,但他的计划就是:联合以斯特拉瑟为首的纳粹党左派,以赢得在议会的优势。虽然计划作风大胆,但始终
不成功。
在这两个月期间,施莱谢尔扮演了“社会主义将军”的角色,周旋在基督教工会、纳粹党左派,甚至社民党之间。他的计划就是组成一个由他领导的“工党”政府。不过,由于国防军将领完全未能准备支持计划,以及工人阶级自然地不信任他这个未来盟友,此计划也是失败。另一方面,施莱谢尔也因计划触怒了资本家与地主,因为社民党与共产党可能会在柏林发动交通罢工。
1933年1月4日,希特勒从冯·帕彭得知,这位将军没有
解散议会的权力,大多数议席却可以。施莱谢尔的内阁(根据紧急法案以前的诠释)没有一个正常的议会支持,只能
投票决定解散它本身。希特勒也知道,德国一些大企业会帮忙应付纳粹党所有以往的债项。由于冯帕彭不甘
被迫辞职,故此与希特勒商量如何推翻施莱谢尔的政府。他们由于各怀鬼胎,同样想争取成为总理,所以会谈没有结果,但他们仍然继续商谈。
1933年1月22日,希特勒威胁兴登堡的儿子奥斯卡·
冯·兴登堡(Oskar von Hindenburg),表示会为总统在
东普鲁士的住所诺伊德克(Neudeck)之
房产税违规行为而展开诉讼(虽然不久后该住所面积增加五千英亩土地),借此换取后者的支持。施莱谢尔由于在内阁问题上不敌冯·帕彭与希特勒,而且又失去了兴登堡的信任,所以要求举行选举。1月28日,冯·帕彭向兴登堡表示,希特勒不足为患,并建议他重组政府。社民党、共产党、中央党与纳粹党四党对立。长此下去,一个类似布尔什维克的阵营便会形成并威胁共和国的统治。同一天,施莱谢尔辞职。
经过多番与希特勒讨论后,冯·帕彭认为自己可以操控希特勒,于是支持希特勒成为新任总理。然後,他力陈他的计划之优点,游说总统府总裁奥托·迈森纳(Otto Meißner)与奥斯卡·冯·
兴登堡支持希特勒。三人在1月下旬不停向兴登堡请求让希特勒做总理。最终,冯·帕彭、希特勒与胡根贝尔格达成协议,决定由德国国家人民党执政,希特勒为总理,冯·帕彭为副总理。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新一任德国总理。他也容许纳粹党取得内阁十一席中的三席,代表着在议会的少数:纳粹党与胡根贝尔格的德国国家人民党(196 + 52席)。中央党与巴伐利亚人民党(70 + 20席)希望希特勒作出宪法上的让步(用以保护宪法),但被希特勒拒绝。希特勒更计划要解散议会。
虽然兴登堡怀疑纳粹党的用意,也对希特勒的个人诚信充满疑虑,但他与冯·帕彭都相信由于纳粹党所得支持正在减少,故此可以限制希特勒作为总理的权力。
总结而言,冯·帕彭不甘被迫辞职,于是在施莱谢尔筹组
执政联盟失败后,借助与兴登堡的友谊,冯·帕彭让施莱谢尔辞职,并与兴登堡共同操控希特勒。但是,棋差一着,他们反而造就了希特勒掌权的开始。
根据纳粹党的宣传,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当选总理的日子被称为“纳粹党夺权日”,一般被认为是
纳粹德国统治的开始。
纳粹德国
纳粹崛起
希特勒认为,他的第三帝国是继“
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帝国”与威廉一世和
俾斯麦创立的“第二帝国”之后的第三帝国。
“第三帝国”一词源于意大利末世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创始人尤阿兴姆·菲奥雷斯(JoachimvonFiores)与其他中古世纪神学家对圣经经文的解释,原初意义是指“圣父之国”(ReichdesVaters)、“圣子之国”(ReichdesSohnes)之后的“圣灵之国”(ReichdesheiligenGeistes),即上帝拯救世界后,无尽止、由圣父、圣子、圣灵统治、以
基督为王的第三阶段神国(Reich,即三位一体。)。
到了近代,“
第三帝国”的概念已脱离神学领域,而被运用在
浪漫主义文学甚至保守
政治革命中。
1923年阿图·莫勒·凡登布鲁克(ArthurMoellervandenBruck)在“第三帝国”一书中主张创建一个取代
魏玛共和国、同时在传统上与
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以及由普鲁士主导建立的
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一脉相承的新国家。这个概念在魏玛共和国时代被反民主份子与激进右派团体(包括纳粹)广为引用。
根据一本由一位
保守派作家亚瑟(ArthurMoellervandenBruck)所写的书,神圣罗马帝国是第一帝国,1871-1918普鲁士帝国为第二帝国。亚瑟认为
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的失败后,德国人要为德国重夺荣耀,建立“第三帝国”。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纳粹运动在一些年轻的退伍士兵中间兴起。他们反对1919年签订的《
凡尔赛条约》以及
魏玛共和国的制度,认为需要复兴
雅利安民族并把犹太人当作导致德国诸多问题的原因。纳粹宣传利用“
刀刺在背传说”,即认为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柏林的颠覆者是导致战败的原因。
在1929年的全球
大萧条前,纳粹运动并不具有很大规模。大萧条使威玛共和国的
民主制度受到压力。纳粹党由于中产阶级受到排挤而力量得以加强。许多德国人认为纳粹党可以恢复秩序、平息社会的不稳定并恢复德国的国际声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巨额赔款使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共和政府无法负担,之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和未能解决失业、其他
社会问题(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动),使许多德国人转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纳粹党则属
极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诺减少
失业人口及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
在1932年的联邦选举后,
纳粹党成为了国会最大党,占有230席。
在1933年1月30日,
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
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
德国总理。
掌控政权
在1933年2月27日,
国会纵火案后,希特勒声称是国会的第二大党
德国共产党(也是
纳粹党的主要政敌)所为,逮捕了共产党领袖,动员
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占领并禁止共产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纳粹党赢得了44%的席位,联合国家人民党后又透过胁迫或贿赂的手段,强行通过了《
授权法》,只有
社会民主党未赞同,是为德国踏入纳粹时代的第一步,最终纳粹党利用《授权法》取缔了所有非纳粹政党。
1933年5月10日,亲纳粹的学生响应纳粹党号召,在柏林市内,公开焚烧两万本被认为违背
日耳曼民族精神的书籍。9月1日,希特勒在
纽伦堡召开的纳粹
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国”指称纳粹统治下、“
国祚千年”的德国。
在1934年8月2日,
保罗·冯·兴登堡死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控制德国(宣布为第三帝国之帝国总理并代行总统职权),废除
总统制,立法成为德国元首,并派出100,000名间谍,监察国内的评论家及异见者。
1938年3月,德国合并了
奥地利(
Austria)。希特勒首先对奥地利下手的理由是:奥地利与德国原本就有同民族的血统,可以说德军入驻奥地利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的,加之奥地利有丰富的石油,是战争所必须的。就此而言,这也是“第三帝国”兴盛的原因之一,巧妙地掌握民族间的情谊。
1939年7月10日,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式宣布不再使用“
第三帝国”作为官方名称,改以“
大德意志帝国”(GroßdeutschesReich)取代。
发动二战
1929年—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泱及到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希特勒上台后,积极挽救经济[2],并且大规模修建
高速公路,并且成功举办了
1936年柏林奥运会,这使得纳粹获得了民意。
1939年9月,希特勒与苏联联合对
波兰第二共和国宣战,以
闪电战战术联合苏联迅速吞并了波兰,引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据估计,从1935年至1945年的纳粹德国国防军
陆军(以下简称德军)士兵,总共约有1300万人,约阵亡160万人。截止至1945年2月19日,德国的总
死亡人数在440—531万人左右,另外在1942年边界范围内的有43.7万平民死于英美联军的轰炸机机群的轰炸,还有220万以上的平民在
苏联红军于1944年1月—1945年2月的攻入奥得河—
尼斯河以东的前德意志东部领土的
西里西亚、
波美拉尼亚、
西普鲁士、波森、
东普鲁士等地过程中被苏联红军杀害,并驱逐了该地的1200万德意志人。
1940年4月9日,德国对挪威、丹麦宣战,发动
挪威战役,丹麦在不到
24小时之内便宣布投降,而挪威在国王
哈康七世的带领下坚决抵抗德国,但终因寡不敌众,德国最终在6月10日完全占领挪威,国王哈康七世流亡英国。德国由此获得了足够的从瑞典运输
铁矿石线路的保障。
1940年5月,
法国战役爆发,
德军集结141个师和3000多架飞机和3000多辆坦克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法国战役,到6月25日战役结束,完全占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
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
台风行动莫斯科战役失败,起初德军约100万人兵分多路在1941年10月2日—11月30日向东逐步的突破苏联红军的防御德军的防御线推进;南线到图拉城下,北线到了卡林努,中线也就是
莫斯科的正西面到了
莫扎伊斯克和纳罗—福明斯克,其中还有一个师到了离莫斯科24公里的希姆基。但是就是在这个之后这个约100万人的德军就再也无法突破苏联红军的防御线了,只好在12月1日停止下来建造了几道临时的根本无效的防御线,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时苏联红军正在莫斯科附近集结起来了125万(包括从远东调遣来的25万红军士兵)。
1941年12月5日,苏联红军的反攻到来了,125万苏联红军的大反攻将这约100万人士兵的德军向西击退了250—320公里。德军失败了,在台风行动
莫斯科战役(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中德军阵亡35757人,失踪9721人;一共有45478人的阵亡和失踪数,德军在
巴巴罗萨计划未能成功,接下来要面临着打长期战争的准备。
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的热泽夫—瑟切夫卡—
维亚济马战斗导致了德军中央
集团军群的一些
集团军付出伤亡惨重的代价,并且牵制住了中央集团军群未能全力配合其他集团军群的行动。
1942年1月8日—5月21日的
德米扬斯克包围战,德军最终成功突围,并且第6集团军在1942年5月12日—5月28日的第二次
哈尔科夫战役中成功的瓦解了苏联红军的谢苗·季莫申科的集团军的进攻并成功的
迂回包围了其进攻的红军。导致了参战兵力有10个集团军和131万人的
蓝色行动的实施。
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投入了10个集团军(A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第17集团军、第11集团军、
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和B集团军:第2集团军、
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6集团军)和131万德军和
轴心国盟友军队的
蓝色行动开始阶段,起初在
沃罗涅日战役中成功,但是接着由A集团军担任的在
高加索战役中没能获得预想中的成绩,并在拥有4个步兵军(有27万人的组建规模和500辆坦克;平均每个步兵军6.75万人,一共12个师,平均每个师2.25万人)组建规模的
德军第6集团军于1942年9月13日之后进入斯大林格勒的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战斗中未能迅速完全消灭苏联红军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而一再拖延并而失败,是为
东方战线的战争转折点。
德军第6集团军在1942年9月13日后进入斯大林格勒城区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战斗,最终被苏联红军在
天王星行动(1942年11月19日—11月22日)的反攻给包围和在
土星行动的反攻中给打败了其余的外围的德军和轴心国盟友军的9个集团军,并且成功的在1943年12月12日—2月19日的土星行动中的收复了在
蓝色行动初期被德军的10个集团军占领的南部领土。是役超过30万极富作战经验和有战斗力的德军阵亡,之后德军再也无力发动全线大规模的进攻,并使轴心国获胜的可能性完全消失。之后苏联红军取得了战争的
战略主动权,开始不断的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和收复了失地,在1943年—1944年两年间发动了无数次大型
进攻战役消灭了大约100万德军,并迫使德军不断的向西败退。
1943年2月8日—2月16日,苏联红军在土星行动中收复了哈尔科夫,在1943年2月9日—2月19日收复顿河畔罗斯托夫,这个导致了当时德军面临着全面大溃败和被包围的危险。于是
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在1943年2月19日—3月15日的顿涅茨克战役中成功收复了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等。成功阻止了苏联红军的进攻。使得德军又了一次喘息之机。
导致了1943年7月5日—7月15日的
库尔斯克战役爆发,但是由于苏联红军事先得知了德军要在此地展开进攻并加强了该地的防御线和增强足够的3个方面军(中央方面军、
沃罗涅日方面军、
草原方面军)的一共191万兵力准备因而未能成功的实现战前预期的计划。并在随后的1943年7月16日之后的库图佐夫行动和鲁缅采夫行动中被五个方面军(中央方面军、
西方面军、
布良斯克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的一共262万红军士兵的反攻中给击退。由此完全丧失了战争的战略主动权。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
诺曼底登陆,导致德军不得不抽调兵力应对西线的压力。
柏林会战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苏军共集中了
白俄罗斯第1、2、
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100个师共150万部队,另配属1000架飞机、3万门火炮、12000辆坦克和
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共100万人。
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
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
巷战,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
国会大厦。30日下午3时30分希特勒和情妇
爱娃·布劳恩在总理府
地堡自尽。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H·
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8日德军
统帅部代表W·
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
无条件投降书。
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93个师,歼灭德军近100万人,其中俘获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8600门、坦克和
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苏军阵亡30.4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1220门和飞机527架。
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第三帝国的灭亡、
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1945年春,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已在
德国本土作战。苏军距
柏林仅60公里,准备给德军以最后歼灭性打击。美、英军的
先头部队则已前出到
易北河,距德国首都100—120公里。4月中旬,
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为
苏联元帅戈沃罗夫)在同德军库尔兰集团作战;
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为巴格拉米扬大将)肃清了
东普鲁士集团(参见
东普鲁士战役);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彻底歼灭了
格丁尼亚地域德军集团残部,其一部兵力在但泽(
格但斯克)西北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抵达
奥得河,在屈斯特林地域夺占数个
登陆场,并于粉碎德军
波美拉尼亚集团后着手
变更部署,以占领施韦特至大加斯特罗泽一线,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大加斯特罗泽至彭齐希间逼近尼斯河,并在诺伊施塔特、拉蒂博尔地段逼近
捷克斯洛伐克边境;
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为
叶廖缅科大将)进抵拉蒂博尔、日利那一线,乌克兰第3(司令为苏联元帅托尔布欣)、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于4月13日攻占了
维也纳(参见
维也纳战役)。
德军主力此时仍集中对付苏军。至4月16日前,在
苏德战场作战的共有167个师(其中18个
装甲师,23个
机械化步兵师,6个
山地师,3个
骑兵师)。而当时对美、英军作战的只有60个德国师,包括6个
坦克师,仅有约7200辆坦克。防守
柏林方向的是G.海因里希上将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辖坦克第3集团军、第9集团军),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4集团军、第17集团军(总计27个
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4个坦克师,以及许多其他部队和兵团,共约100万人、火炮和
追击炮120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4800辆、
作战飞机400架)。
德军在柏林方向的防御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及柏林
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
防御地带,纵深20—40公里;柏林防御地域包括外层、内层和市区三道环形围郭。在屈斯特林登陆场之前和
科特布斯方向,
防御工事尤为坚固,这里集中了最强的军队集团。屈斯特林登陆场当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个师,每1公里正面60门火炮、17辆坦克。德军统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苏军夺取
柏林。而盟国也想抢占柏林,尽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国就柏林划归苏军作战区已达成有协议。英、美两国政治军事首脑急欲使其军队先于苏军进占柏林。但英、美军要完成此项任务却力不从心,于是盟军统帅部放弃了这项行动计划。
苏军
最高统帅部在准备对德军的最后一战——强击柏林时,严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商定和宣布的迫使德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参加柏林战役的有: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
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为特里布茨
海军上将)一部,空军远程
航空兵第18集团军(飞机800架,司令为空军主帅戈洛瓦诺夫),
国土防空军及
第聂伯河区舰队。此外,还有波兰第1、2集团军。苏军集团共有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
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
空军集团军,25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约4.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辆、作战飞机7500架。这样就造成了数倍于德军的优势:人员比德军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飞机多1.3倍。
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的对德军优势更大。柏林战役目的是,粉碎防守柏林方向的德军集团,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并于战役结束前使苏军前出易北河与盟军会师。战役企图规定,在宽大正面实施数个猛烈突击,合围
柏林集团,同时予以分割,逐一消灭。苏军最高统帅部
大本营特别重视时间这一因素,要求战役高速度进行,在12—15昼夜内结束。各方面军司令根据大本营的企图定下了决心。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
朱可夫)奉命以第47集团军(司令为佩尔霍罗维奇少将)、突击第3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9军,司令为库兹涅佐夫上将)、突击第5集团军(司令为别尔扎林上将)和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为崔可夫上将)的兵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于战役第一日突破第一、
第二防御地带,保障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11军,司令为卡图科夫
坦克兵上将)、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司令为拉济耶夫斯基少将)进入交战(在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攻占塞洛高地
支撑点后)。至战役第六日,方面军主要集团应攻占柏林,尔后,突击第3集团军辖坦克第9军务于第八昼夜进至柏林以西地域;第47集团军则于第十一日前出易北河一线。第61集团军(司令为别
洛夫上将)和波兰第1集团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北,而第69(司令为科尔帕克奇上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茨韦塔耶夫上将)和近卫骑兵第2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南分别实施辅助突击。第3集团军(司令为戈尔巴托夫上将)为方面军第二梯队。
近卫骑兵第7军担任
预备队。步兵和坦克应利用夜暗于拂晓前1.5—2小时,在30分钟
炮火准备之后
发起冲击。为了冲击时对地面照明,共准备了140多部
探照灯。
苏军计划以三路进击柏林:以
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作为最强大的集团和攻击的先头部队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以
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山麓,从南面攻击。以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面攻击。
1945年4月16日凌晨5时整,
朱可夫下达了攻击命令,140多个
探照灯一下子全部亮了起来,把德军阵地照得通明,德军士兵们目旋眼花,20分钟后,苏军的炮弹呼啸着倾泄到德军的
防御阵地上,轰炸机轰鸣着向德军头顶投掷下大量炸弹,整个大地都在可怕的颤抖之中。苏军乘机向对方阵地冲去。很快,朱可夫的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在柏林外围的第一道防御地带。与此同时,南面
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亦于晨时在尼斯河畔
发起进攻,迅速渡过了尼斯河。
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御地带后,当天中午即进抵到德军第二道防御地带,但是,当苏军推进到该防御地带的枢纽泽洛夫高地时,却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德军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扼守每一条战壕,每一个
散兵坑,给予苏军很大的杀伤。
朱可夫不断增加
突击力量,并将两个
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但几次进攻都被德军打退。4月17日晨,朱可夫集中了方面军的几乎所有炮火,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近千辆坦克排成一列纵队向前推进,前面的一批坦克被击中起火,后面的顶走它继续前进。苏军士兵高喊着口号向前冲击,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接着往上冲。此时防守在高地上的数师德军已是伤痕累累,最终经受不住苏军狂潮般的冲击,开始向柏林市区方向退却,4月18日晨,苏军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歼灭守敌近3万人,并继续向柏林城挺进。20日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先头部队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抵达柏林近郊,使整个柏林城市区处于其
榴弹炮和
加农炮的射程之内。20日下午1时30分,苏军的
地面炮兵群首次向
柏林城内轰击。
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强渡了尼斯河后,突破了德军在尼斯河的防御地带,尔后强渡了斯普雷河,前进了30公里。当朱可夫的部队在泽洛夫高地受阻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各坦克集团军首先从南面向柏林突击,第3坦克集团军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4坦克集团军也突进到柏林市西南郊。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发起进攻,至19日强渡了东奥德河,牵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兵力。
至此,德军在奥德河——尼斯河的
防御体系被苏军突破,苏军3个方面军昼夜不停地向前突进,开始对柏林实施合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合,切断了德军第9集团军与
柏林的联系,并合围了该集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北面迂回柏林的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柏林以西会合,从而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集团,也遭到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的夹击,处境十分困难。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所属近卫第5集团军西进到易北河,在托尔高地与西线
美军第1集团军会师。
鉴于苏军已兵临柏林城下,希特勒决定德军统帅部撤离柏林,他本人则留下“与柏林共存亡”。他下令军事机关的所有参谋和文职人员都毫无例外地参加战斗,并决定对按兵不动的指挥官要在5小时内处决,对退却的官兵不仅要处死,还要在他们的尸体上挂起“逃兵”、“胆小鬼”、“他背叛了国家、玷污了
德意志民族”的牌子示众。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编制内的第3突击集团军第79军的远程炮兵首先向柏林开炮。经过近一天的战斗,柏林接近地的德军防线被突破。德军防御部队在先前的战斗中遭到惨重损失,已极度疲惫,无法阻挡占据优势的
苏联红军的强大突击。
4月21日,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和第47集团军突破到柏林城下,由于道路狭窄,苏军调整战术,将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协同起来准备肃清残敌。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也接近柏林防御圈。科涅夫将炮兵第10军、突击第25师、
高射炮第23师加强给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歼击航空兵第2军担任
空中掩护。同日,苏军从后方调来了大口径
要塞炮用于摧毁德军坚固据点,每发炮弹重量达到500公斤,在后面13天的战斗中,要塞炮共发射约180万发炮弹,战斗到了空前惨烈的地步。
4月26日清晨,在柏林上空,苏军数千架飞机再一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和
汽油弹。在地上,平均每英里已部署到近千门的各种火炮集中射击,柏林转眼间成了一个昏暗的世界。轰炸和射击结束后,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派出无数个突击群和突击分队,从四面八方向市区突进。由于有了
斯大林格勒的经验,苏军战士们知道如何去攻占一个城市。苏军在进攻前首先用火炮和飞机对目标地域进行轰击,步兵在坦克和配有
喷火器和
爆破器材的工兵掩护下,一小段一小段的前进,从后院、地下室甚至地下铁道和
下水道渗透进去,攻占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楼房。但
柏林是德军精心设防的城市,防御体系完整,工事非常坚固。越是接近市中心,苏军前进越艰难。坚固的楼房、隐蔽的地下室、
地下铁道、排水沟壕等等,都为德军提供了
发扬火力的支撑点。因此,苏军不得不逐栋楼房争夺,逐条街道攻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此时希特勒仍在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对柏林守备司令
魏德林说“局势会好转的,我们的第9集团军即将到达柏林,同第12集团军一起,对敌人实施
反突击,俄国人将在柏林遭到最惨重的失败。”一向对希特勒“报喜不报忧”的德军将领,使他们的元首不了解,部署在柏林东南的布施将军指挥的第9集团军已被苏军
分割包围了,无法向柏林运动。在柏林西南防守易北河的第12集团军,由温克将军率领拼命向柏林靠近,但终因受到美军的牵制和苏军的阻击,在进至费尔希地域后就再也前进不了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希特勒,呆在总理府的地下暗堡里不清楚上述情况,仍不断地发出由他签署的无线电报,调兵谴将。实际上,一些将领已不再那么坚决地执行他的命令了。
苏军已攻入柏林市的第9区,凯特尔才给柏林打来一个道出实情的电报,电报承认第12集团军不能继续前进,第9集团军也无法突出合围。希特勒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军从首都突围的计划,并保证“国家元首安全撤离柏林”,他还报告说,弹药只够2昼夜了,粮食和药品几乎告罄。陆军
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支持魏德林的突围建议,认为从军事的观点看,这个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希特勒意识到他已彻底输掉了到这场由他发动的战争,他拒绝离开柏林,他要在这里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所属的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逼进了柏林的蒂尔
花园区,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守军最后一处支撑点,由于该阵地有政府办公厅、
国会大厦、最高统帅部等象征第三帝国权力的最高首脑机关,所以,柏林守备司令部把党卫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这里。朱可夫上将指挥的近卫第8集团军首先向该阵地发起了进攻,当天下午跨过了兰德维尔运河,占领了德军的通讯枢纽,掐断了柏林与外界的主要通讯联络。深夜,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指挥下向国会大厦外围的内务部大楼发起强攻,德军进行着绝望却又是最顽固的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29日深夜,在守敌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29日凌晨1时,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12年的
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
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并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
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苏军攻占国会大厦的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着,第3突击集团军第150步兵师是最接近国会大厦的部队。30日下午6时,苏军士兵又一次向这座大厦发起冲击。盘踞在这里的近2000名德军,不愧是第三帝国的“
御林军”,他们的顽强抵抗,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血战中,即使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的楼层,在上面楼层守备的德军也不肯投降,苏军只好一层楼一层楼地与守敌搏斗,在大厦的任何一角,都在进行激战。苏军靠着源源不断涌进大厦内的强大兵力,才逐一粉碎了守敌的抵抗。21时50分,
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
30日深夜,德军通过广播请求临时停火,要求与苏军进行谈判。5月1日凌晨3时55分,
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打着白旗钻出帝国办公厅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苏近卫第8集团军的前线指挥所谈判,克莱勃斯对崔可夫说:“我想告诉您一件绝对机密的事,您是我通报此事的第一位外国人,希特勒已于昨天自杀了”。克莱勃斯接着要求苏军先停战,然后等到德国组成新的政府后再进行谈判。崔可夫立即用电话将情况向朱可夫做了报告。十几分钟后,
斯大林从
莫斯科发来了最高指令:“德军只能无条件投降,不进行任何谈判,不同克莱勃斯谈,也不同任何其他
法西斯分子谈”。9时45分,朱可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代表苏军向柏林德军发出最后通牒:德军必须彻底投降,否则苏军将在10时40分对德军实施最后强攻。崔可夫让克莱勃斯把这份通牒带回给戈培尔等人,戈培尔见到通牒后,知道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便令妻子用
氰化钾胶囊毒死自己的六个孩子,傍晚戈培尔夫妇在总理府的花园内自杀身亡。
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前往崔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时分,柏林剩余守军约1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
柏林会战结束。此役苏军共歼灭德军10万人,俘虏48余万人,摧毁和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2万余辆,摧毁和缴获飞机6000余架,摧毁和缴获各种火炮2.3万门。而苏军也付出了30万人伤亡的代价。
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
威廉·凯特尔元帅、什图姆普弗上将、
汉斯·格奥尔格·冯·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在柏林
军事工程学院的食堂大厅内,向苏联及其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从此第三帝国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曾经飘扬的代表纳粹
种族主义与战争的“卐”字旗也不复存在了。
行政区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低地三国(荷比卢)、
挪威、
芬兰、
意大利、除
苏联外的
斯拉夫民族国家这时间接的在
第三帝国的
傀儡政府或军管之下,整个欧洲只有苏联和英国保持主权独立,
西班牙、
葡萄牙、
瑞典、
瑞士保持中立。
图集
1906年,清帝国大臣
端方率33人考察团出访德国。
莱比锡的费迪南·希尔特为他们编辑出版了名为《德意志国》的图集。选题广泛——军民设施、建筑古迹、风景名胜等。照片题注使用两种文字,汉字在上、
德文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