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防军
1935至1945年间纳粹德国的军事力量称呼
德国国防军(德语:Wehrmacht),是1935至1945年间纳粹德国的正式军事力量的称呼。它是由1921年1月1日成立的德国防卫军(德语:Reichswehr)更名而来。
历史背景
德国国防军包括国防军陆军(Heer,又译为纳粹德国陆军,后称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国防军)、国防军海军(Kriegsmarine,又译为纳粹德国海军,后称民族社会主义德国海军)和国防军空军(Luftwaffe,又译为纳粹德国空军,后称民族社会主义德国空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意志帝国的军队几乎完全解散。士兵独自或是结伴返回德国。很多这些士兵后来成为半军事自愿组织自由军团(Freikorps)的成员,在1918至1923年期间参与镇压革命与边境冲突。
但是,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始终需要组织军队,于是在1919年3月6日颁布法令,建立了临时国防军(Vorläufige Reichswehr),包括临时国家陆军(Vorläufige Reichsheer)与临时国家海军(VorläufigeReichsmarine)。陆军人数有大约四十万男性。9月30日,军队被重新组织为“过渡性军队” (Übergangsheer),直到1921年1月1日政府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建立魏玛防卫军(Reichswehr)为止。
1933至1934年间,时任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秘密开始了德国防卫军的扩充。在1935年10月15日,纳粹德国正式将德国防卫军(Reichswehr)更名为德国国防军(Wehrmacht)。
1936年3月7日,德国国防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西方国家没有干涉。1936年7月,德国国防军开始武装干预西班牙内战。1938年3月,德国国防军占领奥地利。1938年10月,德国国防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9日,德国国防军扩张至波兰、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南斯拉夫、希腊、苏联等国,并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945年5月9日德国战败投降,德国国防军被解散。
军队信仰
时任国防部长的维尔纳·布隆伯格于1934年开始了军队的政治化改革,而在1935年9月军队开始采用新的入伍宣誓词之后改革达到了高潮,从此国防军不是向德国宪法负责而是直接向德意志帝国的三军领袖负责,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1944年当以施陶芬贝格为首的少数国防军军官企图刺杀希特勒时,相当一部分的国防军军官视其为叛变。
誓词
我在上帝面前庄严宣誓,将毫无保留地服从阿道夫·希特勒——帝国元首、国防军最高统帅的命令,并以一个英勇军人的名义信守誓言,乃至牺牲在所不惜。
军队编制
简介
德国国防军由陆军(Heer)、海军(Kriegsmarine)、空军(Luftwaffe)三大军种组成,德国国防军的最高指挥机关是国防军最高统帅部(OKW,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它下辖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OKH,Oberkommando des Heeres)、国防军海军总司令部(OKM,Oberkommando der Marine)、国防军空军总司令部(OKL,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
但是由于希特勒喜欢干涉陆军事务,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是跳过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陆军,在1941年之后甚至全盘接手东线指挥权,只让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指挥西线。
因为海军、空军为技术专业军种,希特勒在事务上难以置喙,故国防军海军总司令部与国防军空军总司令部享有较大自主指挥权。
历任国防军总司令:
1935年-1938年德国国防军总司令为维尔纳·冯·勃洛姆堡(Werner von Blomberg)。
1938年-1945年4月30日为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1945年4月30日-1945年5月9日为卡尔·邓尼兹。
1935年-1938年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为维尔纳·冯·勃洛姆堡(Werner von Blomberg)。
1938年-1945年总参谋长为威廉·凯特尔
二战期间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部长为阿尔弗雷德·约德尔
陆军
在希特勒的侵略行动中,国防军陆军为其充当了急先锋,陆军喜欢使用“闪电战”战术,在国防军空军的配合下,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电战”在波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取得了成功,但是在苏联却遇到了失败。
1938年-1942年,陆军总司令是瓦尔特·冯·布劳希奇,1942年-1945年陆军总司令由阿道夫·希特勒亲自兼任。
海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国防军海军在许多方面都尚未准备,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军去攻击运载英国国内需求物资的商船,并消灭因分散护航而较弱的英国海军舰队,起初战果颇多,击沉不少同盟国商船,因为希特勒对水面舰队始终印象不佳,认为其建造缓慢且战果小;而潜艇部队建造速度快,还在法国陷落而取得西部港口后,对英国发动大规模的潜艇战中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战果。德国海军开始将战力中心从水面舰只移往潜艇部队。1940年至1943年德国国防军海军潜艇部队取得了不少成果。
到了1943年,德国潜艇在大西洋越来越力不从心,盟军不但破解了密码机和开发了多种先进反潜武器,如更先进的声呐、雷达、深水炸弹,还投入了大量护卫航空母舰和反潜战斗群进行护航;同年5月,德国潜艇因为损失过高而放弃了狼群战术,改以单舰巡弋的方式继续作战。战争末期,德国海军虽研制了先进的通气管式潜艇,如XXI级潜艇和XXIII级,并投入使用直到战争结束,但仍无法扭转战败的结果。
1939年-1943年国防军海军总司令为埃里希·雷德尔,1943年-1945年国防军海军总司令为卡尔·邓尼茨
空军
德国国防军空军于1935年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后正式成立。其中,德国的飞机大部分皆为先进的设计,在技术上胜过1930年代的其他大部分国家。如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Bf-109战斗机。
由于有西班牙内战的经验,德国国防军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是当时世上最强大、最先进和最具战斗经验的一支空军。二战开始后,国防军空军是德军在闪击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给国防军陆军提供战术性的密接支援,令德军在战争头九个月内以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国防军空军1940年8月在不列颠空战中被英国皇家空军击败,原因是国防军空军缺乏战略打击能力。尽管这场空战的失败挫伤了国防军空军的气势,但是当希特勒于1941年6月入侵苏联时,国防军空军在初期仍取得不小的战果,其胜利一直到1942年至1943年的苏联冬天所中止。
由于德国并未在1941年或1942年取得对苏联的决定性胜利,国防军空军被迫陷入一场消耗战中,作战范围也持续扩大到北非和大西洋。美国的参战更使得英国皇家空军迅速恢复实力,能对德国本土持续地空袭,在这期间,国防军空军的力量持续被削弱,到了1944年中期基本上已消失,使得在西线反击盟军的国防军陆军缺乏空中支援。德国空军以革命性的新式战机持续战斗至战争最后几天,如Me 262、Me 163和He 162,但仍无法扭转战败的结果。
1933年4月 - 1945年4月德国航空部部长和1935年3月 - 1945年4月德国国防军空军总司令均为赫尔曼·戈林
军官
德国国防军陆军的力量基础来自于其人力。尽管同盟国的宣传机器称德国士兵是一些毫无想象力的半机器人,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但事实上,德国士兵既纪律严明,又富想象力,他们能够应付各种复杂的或突发的局面。受腓特烈大帝时代战斗传统的影响,普通的德国士兵比其对手的士兵更加训练有素,关键是他们要懂得“领袖原则”,这一原则已成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军基本训练的一部分。这种体制鼓励军中干才可以连升一到两级,直到他执掌帅印。这样,如果上一级指挥官战死沙场或无法指挥,下级的士兵就能够接掌指挥权,圆满完成任务。
德国军官层也有很大的主动权,这与波兰、英国和法国盟军中的体制全然不同。一项普通计划一旦通过,低级军官就被赋予相当高的裁决权限。事实上,下级军官需要在任何时候表现出主动进取的姿态,把总目标不断推向深入。这种激励个人进取心的体制被称做“目标导向型策略”,这也是闪击战理论实际操作时的核心部分。
战场上的军官都有一个高级参谋系统来协助工作,这就确保了整支军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能够最有效的投入战斗。这一系统的基础最初形成于过去普鲁士军队的参谋本部,此后在一九三五年柏林军事学院成立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西方国家参谋军官与陆军士兵之间的对立情况在德国国防军陆军中却比较少见,因此保证了军官之间能高质量的合作。
战争罪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布党卫队为犯罪组织,但并未对德国国防军总指挥部和总参谋部宣布犯有战争罪行。此后很长时间“国防军无罪”论在德国流传极为普遍。但实际上德国国防军在二战中触犯了日内瓦公约和海牙战争条例,犯有重大罪行。
在苏联,德国国防军根据既定政策在苏联疯狂掠夺粮食、日用品、石油等物资。同时,德国国防军协助党卫队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当时国防军的任务主要是负责确定黑名单、限制犹太人活动范围和提供犹太人的住址,没有国防军的这些配合,党卫队也难以得手。二战期间苏联战俘死亡人数高达330万,德国国防军有不可推卸的罪责。
战争伤亡
在二战期间,有超过600万国防军士兵受伤,超过1100万人成为俘虏。有553万名德军士兵死亡(包括党卫军),其中215,000人是在德国征召的苏联公民。德军大约四分之三的损失都发生在东线(270万人),外加最后阶段1945年1月到5月损失的120多万人,德军在东线累计损失了390多万人。
女兵问题
在“二战”时期的德军建制中不存在女性,女人在军中的身份只是协助者,没有军职和军衔,也不佩带武器,而且基本上只在自愿者中间征召。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应征成为“国防军女助手”的德国妇女达50万人。战争结束后,这批带着传奇色彩的女人们像沙中覆水一样迅速从现实中蒸发了。她们不写书,不集会,无组织,也无声响,众多和“二战”有关的史书和文学作品中也很少提及这一批人。
自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诞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孔武强悍的德国军队历来是男人的世界。但是,这个历史到了第三帝国时期被改写了。
1935年5月颁布的德国“国防法”在第一条第一款中规定:“每个德国的男人都有义务服兵役。”同时在第二款里又规定:“每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时均有超越兵役为国服务的义务。”这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法律表述,它至少不应该把义务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谈。难道女人在和平时期就不必为国服务了,本来没有当兵义务的女人又如何在战时和男人们一起“超越兵役”。
一向严于语言修辞的德国人为什么会在如此重要的法律中做出了如此含糊不清的表述,合理的解释是,准备打仗的德国要给战时的人力资源预留出最大的合法的开发空间,同时又不愿意过早明确具体的形式。
具有“一战”经验的希特勒深知的一点是,以德国男子的数量规模根本不可能胜任一场称霸欧洲和东扩疆土的大战。一旦开战,德国一方面要在兵源上倾全国男丁之力,另一方面,凡女性胜任的非作战类军中岗位,应由女性占据,借以释放更多的男子用于前线作战。
4年之后,随着波兰战役的爆发,德国女性介入战争的形式终于得以明确:符合条件的女性将以“国防军女助手(Wehrmachtshelferinnen)”的身份介入非前线的军队工作。
在当代德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中,服务于国家的工作年限均被纳入养老金的有效工龄,这一规定与当事人就职期间的国策是否正确,当事人所服务的国家组织是否在后来被判有罪,当事人为其服务的政体是否一直延续都不发生直接关系。这也就是说,无论当事人在纳粹时期是党卫军、国防军还是国防军女助手,他的服役时间都会被联邦德国计入其领取国家养老金的有效工龄,除非当事人本身被定为罪犯。在德国的第六社会福利法典(SGB6)中,“国防军女助手”的服役期也在退休工龄计算的范畴之内,而“国防军女助手”的概念也涵盖了“党卫军女助手”,即被很多人误读的所谓“女党卫军”。
在北威州花山市的采访中,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二战”时的国防军女助手,她就是党卫军老兵查斯特洛先生的太太安捷.查斯特洛。
她出示了一张自己当年穿“国防军女助手”制服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开始,安捷讲起了她的往事:
“我是1925年出生的,我的家乡在德国最北部的施勒斯维西斯坦。我的父母一共有5个孩子,当时在德国多生孩子是能得奖章的,生4个孩子的母亲能得一枚铜牌,生6个孩子得银牌,生8个就得金牌。我妈妈可是铜牌母亲呢。我的上一辈人有很多打过两次世界大战,我父亲就是一个。他1889年生人,1917年刚满18岁就应召入伍参加了一战。”说着安捷在相册中找到她父亲在“一战”期间的一张全身照片。照片上的男子身着整齐的军服,体形魁梧,挺胸收腹,两撇胡须向上翘起,看上去很威武,又带几分杀气。安捷抚摸着那张发黄的照片继续说道: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和平年代,父亲的职业是屠夫,靠宰牛卖肉为生。一战后的德国经济濒于崩溃,很少有人能买得起肉,货源的供应也非常紧张,这迫使父亲关闭了自己的肉店。在看不到前途的情况下,他把德国振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极右党派身上,而且参加了纳粹党。1944年,在德国军队从东线战场节节败退的形势下,已经55岁的父亲再一次穿上了军装,但时间不长,他就在守卫但泽(现属波兰)时被苏军俘虏了,后来他就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一个从战俘营回来的人对我母亲说:你先生是在战俘营里饿死的。死之前他已经没有了饥饿的感觉,只是一遍一遍地说他非常非常想家。
1943年2月18日,德国宣布进入全面战争,全部社会活动、一切人力物力都投向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战争。为了填补前线的兵源损失,本土防空部队的军人大多被调去加强前线的步兵师,结果就空出了大量可以由妇女和学生替代的岗位。我和弟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防空阵地的。我弟弟是1929年出生的,参战时还不到15岁。为了使这群中学生在作战期间仍然能够学习,弟弟的老师也进入了军队,以便在战斗的间隙为他们上课。
1943年,我被征入国防军的海军助手系列,任务是支持海岸高炮部队,当时刚18岁。我们的制服是灰色的,而真正的海军制服是深蓝色的,这是海军的陆地支持人员和海上作战部队的一个差别。我操作过3种防空器材:探照灯、防空监听器、导向仪,主要是为10厘米口径的高射炮指引敌机目标。操纵这些大家伙没把子力气是不行的,以前这都是男兵干的活儿。所以接替他们的姑娘们必须身体强壮。”
在老相册中,我看到了安捷和几个女孩子在探照灯前的一张合影,果然个个强壮。我放下照片后问道:“二战期间,德国和苏联都曾大规模地征召妇女参加军队工作。我记得苏联征召了80万,德国征召了50万。您知道苏、德两国妇女在参战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吗。”
安捷答道:“有很大的区别。俄国的参战妇女是真正的军人。除了常规的医疗和通讯工作外,她们中有很多人和男兵一样当狙击手、侦察员、坦克兵甚至干飞行员。而在德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兵。直到战争的最后关头,德国也没有派女性去最前线厮杀。这是一条底线,也是西欧各国的传统:火线作战部队只能由男性组成。所以,在二战中苏联女兵有很大死伤,而德国方面的参战妇女损失很小。我看过一个统计材料,上面说,到1944年10月,德国的女人共承担了350个探照灯连的任务,到1945年3月(也就是德国投降前一个多月),像我们这样直接介入军事活动的妇女达到了50万人,差不多占德国剩余总兵力的20%吧。不过,官方从来不把我们这些人视为正规军的军人,而称我们是国防军女助手。我们分布在防空、通讯、装备维护等领域。此外,负责战地服务的准军事化女性还有10万人。
“但这并不说明纳粹没有打过让女性上一线作战的主意。曾担任德意志妇女会主席的尤塔在她的回忆录里说过:1945年初,帝国青年局的局长阿克斯曼打算向纳粹的党办主任鲍曼提出成立女兵作战营的建议,为此他来征求尤塔的意见。尤塔说:绝对不可以,如果我们的战争打到了寄希望于妇女来拯救我们的程度,这种战争无论如何都不再有意义。女人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就不适于扛枪打仗。尤塔这一句话救了很多人。
“在所有参战的妇女中,上高炮阵地的人是最有风险的。好在我驻守的地方并不是盟军空军的攻击重点。我们的防空部队驻扎在德国西北部的海岸附近,高炮阵地设在汉堡和库克斯哈芬之间的一条河道旁,这是易北河的一个支流,空袭不太频繁。这使得我们这群女兵们都很喜爱这样的生活,因为它足够刺激却并不十分危险。另外,生活供应也相对充足。天哪,我们一个个都吃得很胖。在服役期间,我们还能经常有机会回家。每次回家,我们都换上花花绿绿的衣裳,因为我们嫌制服不好看。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5 13:38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