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高原
德国三大地形区之一
巴伐利亚高原是德国主要的煤炭铁矿石产地,也是德国三大地形区之一,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
基本概况
巴伐利亚高原是瑞士高原的延续,平均海拔约500米,自南向北降低。南侧山地大多海拔在1000米左右,位于德国和奥地利边境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为德国最高峰,山势雄伟峻峭。山间有许多冰蚀湖,以博登湖最大,在瑞士奥地利交接处,是旅游胜地。重要城市有慕尼黑奥格斯堡等。巴伐利亚高原是德国南部高地,位于多瑙河以南,为山前高原,其南缘为阿尔卑斯山地。
历史溯源
地名来源
大约由550年至788年,阿芝诺芬家族统治巴伐利亚公国,直至最后一位公爵泰西罗三世被查理大帝罢黜为止。在接着的400年有很多家族统治公国,很少家族能传至第三代。而那些公爵中最后亦是最重要的一位,就是韦尔夫王朝的狮子亨利,亦是慕尼黑的建城者。
巴伐利亚出自Bayuwaren,是罗马帝国统治该地时罗马人给予该地的名称。大约于520年法兰克人也提及此名。在8世纪早期圣卜尼法斯完成将该地的人改信天主教。从此巴伐利亚一直相信罗马天主教,14世纪巴伐利亚抗拒宗教改革,而且还仍然坚持相信罗马天主教。
获得地位
当狮子亨利被他侄子腓特烈一世罢免萨克森与巴伐利亚公爵的名衔之后,在1180年,巴伐利亚被给予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作为封地,从此巴伐利亚由1180年直至1918年都是在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统治下。1255年巴伐利亚第一次分裂成若干数个公国,但在1506年巴伐利亚再被统一,而慕尼黑也成为唯一的首都。1623年三十年战争早期巴伐利亚公爵取代了他们的表亲普法尔茨公爵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内强大的选帝侯名衔,从那时起不但决定了巴伐利亚拥有选举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而且获得在帝国法律之下的特别正式地位。
拿破仑撤销帝国号
被美军占领
罢免路德维希三世的社会主义州长却特·艾士拿,在1919年被暗杀导致政府要暴力镇压共产主义革命。右翼极端主义者的活动也增加,特别是1923年的啤酒馆政变,而慕尼黑和纽伦堡就成为纳粹党第三帝国的根据地。作为制造业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慕尼黑受到猛烈轰炸,并被美军占领。
普鲁士崛起
在普鲁士崛起后,引起巴伐利亚计划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对抗以维护她自己的独立地位,但1866年普奥战争的失败导致1871年巴伐利亚被并入德意志帝国。在20世纪早期瓦西里·康定斯基、保罗·基尔(PaulKlee)、亨利·易卜生、与其它知名画家都来到了巴伐利亚,特别是慕尼黑的施华宾区,但该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
二战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伐利亚恢复为一个繁盛的工业中心,大规模的重建工程努力地恢复了很多慕尼黑的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也主办了1972年夏季奥运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6 23:29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历史溯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