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位于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
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在
古希腊语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
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
幼发拉底河和
底格里斯河。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
药典、
农人历书等,是
西方文明的摇篮。
王国简介
巴比伦王国包括古巴比伦王国和
新巴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是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
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今的
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
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王国建立
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626 年–前612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灭掉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
亚述帝国,建立
新巴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
历史定位
巴比伦意即“神之门”,是
两河流域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比伦王国分为古巴比伦王国和
新巴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
希腊语的意思是
两河之间的土地)广义的指
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东抵
扎格罗斯山,西到
叙利亚沙漠,南迄
波斯湾,北及
托罗斯山。北部为山地,向南经过于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泽性的两河
三角洲。狭义的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
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
两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为人类最古的文化摇篮之一,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较发达文化,曾出现
苏美尔、阿卡德、
巴比伦、亚述等文明。
两河流域
1.苏美尔早期王朝(苏美尔城邦时代)
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前3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众多城邦。
从考古发现已经得到的史料来看,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比较大的城市有
埃利都、
基什、
拉格什、
乌鲁克、
乌尔和
尼普尔。
2.阿卡德王国时期
闪米特人的一支——阿卡德人,大概于公元前2500前后进入两河流域。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时,苏美尔城邦文明已经进入尾声,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阿卡德王
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
君主制的集权国家,苏美尔城邦时代宣告结束。苏美尔-阿卡德(Sumer-Akkad)时代开始。 约前2191年库提(Guti)人灭阿卡德,统治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库
提姆(Gutium)政权。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之苏美尔–阿卡德时代结束。
3.苏美尔复兴时期与乌尔第三王朝
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蛮族库提人入侵、摧毁了
阿卡德王国,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使得各苏美尔城邦得以短暂复兴。其中乌鲁克城邦的国王乌图赫加尔(Utu-hengal)赶走了库提人。乌图赫加尔让
乌尔纳姆镇守
乌尔城。
但是,乌尔纳姆(Ur-Nammu)在约前2113年在乌尔建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
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在位期间称霸美索不达米亚南部
诸城邦,乌尔纳姆开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
约前2006年,
埃兰、古提(库提)人、阿摩利人和苏巴里(Subari)人联合击灭乌尔。
4.古巴比伦王国的兴盛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王国简史
1.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
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今的
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
巴比伦城为中心。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
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792年,第六代国王
汉穆拉比(Hammurabi)(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即位,征服了
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一个强大的
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
西亚古代
奴隶制国家的典型。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所颁《
汉穆拉比法典》是
古代西亚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
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
乌尔纳木法典》。
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特别是数学和天文学。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
亚述帝国吞并。
2.新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
亚述帝国征服古巴比伦王国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
公元前626 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他到
巴比伦后,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
新巴比伦王国,并与
伊朗高原的米底(也称
米堤亚)王国联合,共同对抗亚述。公元前612年,
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
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
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
巴勒斯坦及
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公元前六世纪后半期,在
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国势达到鼎峰,国势强盛。国王
尼布甲尼撒二世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进行扩张。
公元前604年,
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叙利亚立时归顺新巴比伦王国,但
腓尼基及
巴勒斯坦地区态度不明,而
埃及一向觊觎此区,拉拢
推罗、
西顿等
腓尼基地区与
埃及结盟。对此,
尼布甲尼撒二世继续与
米底王国结盟,又娶米底公主阿米蒂斯为后,以巩固自己后方。公元前597年,出兵
巴勒斯坦,攻占
耶路撒冷,扶植犹太人
齐德启亚为傀儡统治犹太人。
公元前590年,
埃及法老普萨姆提克出兵
巴勒斯坦,
推罗国王投靠
埃及,西顿被占领,犹太人
齐德启亚及
巴勒斯坦、
外约旦等地纷纷
倒向埃及。同时,
米底王国与新巴比伦王国的关系紧张起来,为此新巴比伦王国筑起一条
新长城防范米底人。然而,米底因要对抗
乌拉尔图及西徐亚人,无力再与新巴比伦王国对抗,致使
尼布甲尼撒二世可于公元前587年第二次挥军
巴勒斯坦。他围困犹太人的圣城
耶路撒冷,
齐德启亚突围失败,落入新巴比伦王国军队之手,被挖去双眼后送往
巴比伦尼亚。公元前586年,
耶路撒冷被围十八个月后城陷,
犹太王国灭亡,居民被俘往
巴比伦尼亚,史称“
巴比伦之囚”。
尼布甲尼撒二世又围攻
腓尼基的
推罗,不果。公元前574年,双方议和,
推罗国王伊托巴尔三世承认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尊者,保持了
推罗的自治地位,其他附近的小王国都纷纷向
尼布甲尼撒二世称臣、公元前569年,
埃及发生王位之争,
尼布甲尼撒二世曾趁此在公元前567年入侵
埃及,结果不详,但迫使
埃及放弃侵略
巴勒斯坦的野心。
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不久,国内
阶级矛盾及
民族矛盾加剧,最后一个国王那波尼达统治时,国王及
马尔杜克神庙之间的矛盾加剧,并试图另立新神,那波尼达离开首都,以其子
伯沙撒摄政。公元前539年,
波斯人崛起,居鲁士二世率军入侵新巴比伦王国时,祭司竟打开大门放
波斯军队入城,
伯沙撒被杀,那波尼达被俘,新巴比伦王国不战而亡。
著名建筑
简介
尼不甲尼撒执政时期,正是
新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尼不甲尼撒不仅率军大举进攻
叙利亚、
腓尼基和
巴勒斯坦,与埃及争夺
势力范围,还攻陷
耶路撒冷,灭亡了
犹太王国。为防外敌入侵,尼不甲尼撒大兴土木,修建了极为坚固的
巴比伦城。然而使他名扬千古的,还是他为取悦王后而修建的“
空中花园”。
经过
尼不甲尼撒前562年,约在公元前605年至公元前562年为
新巴比伦国国王。其父是那波勃来萨。尼不甲尼撒继承父业,把新巴比伦王国治理成一个
西亚强国,堪舆埃及相提并论。他所建造的“空中花园”,更成为
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古
巴比伦王国被亚述王国吞并后,又过了100多年,亚述王国对巴比伦的控制日益减弱。大约在公元前626年左右,又有一支移居两河流域
南部地区的迦勒底人在该地区建国,这便是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是那波勒来萨。
那波勒来萨公元前604年原为迦勒底部落首领,公元前626年摆脱亚述统治,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12年,他攻陷亚述都城尼尼撒,后又于公元前605年彻底消灭亚述王国。占领勒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
以色列及腓尼基的大部分。新巴比伦成为西亚地区的大国。
那波勒来萨去世后,尼不甲尼撒即位。他继续推行劫掠政策,不断向外扩张。他的主要目标是西面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为此他要先稳固自己的东部边疆。所以,尼不甲尼撒迎娶勒米底国的公主为王后。在稳定勒东部边疆后,尼不甲尼撒开始与埃及争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了。
公元前586年,尼不甲尼撒开始出兵巴勒斯坦,攻陷耶路撒冷,灭掉犹太国。之后,他把犹太王国的大部分
人口迁徙到巴比伦。这些俘虏大部分成了巴比伦的奴隶,被称为“
巴比伦之囚”。
巴比伦城规模庞大,四周有两道城墙环绕,外墙厚度达7米,用烧砖砌成。外墙内还有一道
内墙,是用
土砖砌成。有的地方还有第三道墙。城墙每边长约三四公里,绕城一周全长约13公里。城门也分两层,各有双塔卫护,中央开拱形大门洞,墙用五色琉璃
砖作装饰,构成各种图案。在城内有笔直的大道通往王宫的神庙,路面铺以彩色
长石。整个巴比伦城堪称
古代建筑之中的艺术品。
巴比伦城中,尤其以巴比伦
宝塔最为著名。巴比伦塔共有七层,出最高层是一个神庙外,其余六层为长宽相等、端面为
正方形的实心体土坛;内用
土坯垒成,外用砖块镶面。六层土坯和顶端神庙,自下而上主曾缩小。底层的长度和宽度各为90米,高度为33米,第二层的高度为18米。第三至第六层煤层高度约为6米,第七层神庙的高度为15米。整个塔的高度约为90米。也就是说,塔的高度与底层的长、宽度相等,均为90米。煤层坛的正面两侧均有台阶,可拾级而上,直至塔顶的神庙,台阶的宽度约为9米。
“巴比伦塔”,是近人对这个建筑的称谓。关于这个建筑的用途,在历史文献中有多种解释,在学术界也引起过争论。目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这个建筑是用来充当天地间的联系、交流的场所。
古巴比伦的
原始宗教认为:天上的神,有时要到地下来。为了对天神表示奉敬,就造了这个高坛神庙,俗称“
天庙”,以便天神下凡时,有一个可以歇脚的地方。因此,“巴比伦塔”,实际是献牲、逢迎神灵的场所。
除了巴比伦城以外,尼不甲尼撒还建造了更为让人津津乐道的“空中花园”。
传说
据说,尼不甲尼撒娶了美丽的米底(今
伊朗高原西部)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并曾向她夸口说,我有天下最华丽的宫殿,我有天下最巨大的财富,你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天长日久,米梯斯王后无限眷恋家乡米底的山峦风光。可是,这里是平原,就连小小的土丘都找不到,更不要说是湖光山色了!花容月貌的王后变得愁眉苦脸,还不是地伤心落泪。尼不甲尼撒猜不透王后的心思,一筹莫展。一天,他躲在王后的身后窥测,只见王后对天泣诉:“这里,所有的风光平淡无奇,呆如平板,难道在这个国家理果真找不到一座可供我攀登的山岭吗?我渴望重见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这里古板的风光把我快憋死了!要是眼下这个美丽的
御花园能高挂在空中就好了!”尼不甲尼撒听完王后的自言自语,就走到她的跟前说:“你难道忘记我对你做过的允诺了么?我说过,你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我决不食言,你将会有一个空中花园。就像米底的山岭那样。”于是,尼不甲尼撒就命工匠建造了这空中花园。
描述
所谓“空中花园”,其实是一座人工小山,花园布置在这座假山上。花园每边长120米,高25米,远望好像是悬在空中,十分壮观。假山的骨架是以许多巨大的石柱支撑起来的,通向假山顶的阶梯则用大理石砌成。石板架在石柱上,层层向上堆叠,直达山顶。假山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又加上用柏油胶合柳条制成的
覆盖层,以防漏水。上面再砌上两层砖石,然后浇筑上
铅板,使之坚固耐用。骨架完成后,再在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泥土,然后将奇花异草栽于上面。为了花木的成活繁茂,工匠们还为这座花园设计了一套汲水和灌溉设施。
奇迹
这座“空中花园”建造的如此精巧,被人们誉为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空中花园的
供水系统和防渗漏系统,因为园中的植物和泉流飞瀑都需要水,而且用水量还很大。就算让奴隶们不停地推动
抽水装置,把水抽到花园最高处类似水塔的装置中,再顺人工河流流淌,那将需要多少奴隶呢。又得多在的抽水装置呢。即便这些些条件都满足了,水流下后势必危及花园的地基,那时的
尼布甲尼撒陛下又是如何呢。这真是一个千古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