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对
自然资源开采和对各种
原材料加工的社会
物质生产部门。工业(
industry)是社会分工发展的
产物,经过
手工业、机器工业等几个
发展阶段,是
第二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
轻工业和
重工业两类。2014年,中国
工业生产总值达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
生产国。
发展历史
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
英国工业革命释放出巨大的
生产效率,带动了西方
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凭借
工业革命创造出来的丰富的
工业产品和先进的武器装备,
西方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掠夺资源、开拓市场。相比之下,由于错失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中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49—1978年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经历了挫折、出现过问题,但整体上看也取得了巨大成绩。通过集中全国力量发展
重工业,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
工业体系。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面对趋于缓和的国际
政治环境,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宏伟历程。通过利用国际资金、市场和资源,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
工资水平和
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并抓住全球
产业分工格局重构的机遇,
中国工业迎来高速增长期,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
数据统计
2023年1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经最终核实,2022年工业现价总量395044亿元,增速2.7%,占GDP32.8%。
2024年1月,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比2022年增长9.0%。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3.0%。
重要作用
工业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或将低于服务业,但其对
国民经济发展仍将发挥五个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业是最主要的
物质生产部门,为居民生活、各行业的
经济活动提供
物质产品,这一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
产业部门都无法替代的。工业是研发投入最多、技术创新最活跃、
辐射带动力最强的产业部门,那些成功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并进入发达
经济体行列的
国家和地区有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在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依然保持了较高比重的制造业,这足以说明实现工业健康发展对一国的重要性。
工业制成品在帮助更多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
产业配套体系、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因其产业链长、带动性广、吸纳就业和技术
扩散作用强等特点,成为启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
分类
在过去的
产业经济学领域中,往往根据产品单位体积的相对重量将工业划分为轻重工业。产品单位
体积重量重的
工业部门就是
重工业,重量轻的就属
轻工业。属于重工业的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
有色冶金工业、
金属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等。由于在
近代工业的发展中,
化学工业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
工业结构的
产业分类中,往往把化学工业独立出来,同轻、重工业并列。这样,工业结构就由轻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三大部分构成。常常有人把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放在一起,合称
重化工业,同轻工业相对。另外一种划分轻、重工业的标准是把提供
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
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以上这两种划分原则是有区别的。
国家统计局对轻重工业的划分接近于后一种标准,《
中国统计年鉴》中对重工业的定义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
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为: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
手工工具的工业。在研究中,如上文所述,常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合称为
重化工业。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
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
石油开采、煤炭开采、
金属矿开采、
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
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
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
煤炭加工等工业;
(3)
加工工业,是指对
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
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
(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
文教体育用品、
化学药品制造、
合成纤维制造、日用
化学制品、日用
玻璃制品、日用
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
机械制造等工业。
主要部门
工业一直被称为
国民经济的
主导产业。中国的工业主要以有基础
工业部门为主。包括
能源工业,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等。
能源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和电力三个部门。由于这三者的开发与
生产条件、
生产工艺和
运输条件均不同,故
生产布局各具特点。
煤炭资源的数量、质量、品种和开发条件、分布状况,决定其开发规模和增长效益,制约着
煤炭工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在地区及全国的地位。一个煤田是否能开发或优先布局,除资派条件外,
经济地理位置也有重要影响。
地理位置优越,如煤田靠近
能源消费中心,拥有大规模建设的
交通运输条件,靠近能源产销最佳区位和易于获得必要的技术经济支援,常得到优先开发。
石油工业主要包括采油、采气和油气炼制。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与布局取决于油气资源
蕴藏量与
赋存条件,油田的地理位置,对
油气田的开发先后有重要影响。若油气田交通位置好,又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其开发价值更大。相反,开发那些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油气田,困难很大。
炼油工业布局既受
资源条件影响,又受
市场吸引。因
石油产品品种复杂,对运输条件要求较高,运成品油不如运原油经济。随着炼油工业日益发展成为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炼油工业多趋向于在消费区设厂。
电力工业主要包括火电、水电和核电。火电厂布局首先要考虑燃料来源和负荷位置,水源也是很重要的条件。水电站布局受
水力资源制约,其建设与河流综合开发利用密切相关。
核电站使用的
核燃料数量很少,其布局不受资源条件限制,但受水源条件影响较大。宜布局在靠近充足水源、又远离稠密居民点的消费地。
电力工业是将煤炭、石油、天然气、
核燃料、水能、
海洋能、风能、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
一次能源经发电设施转换成电能,再通过输电、变电与
配电系统供给用户作为能源的
工业部门。是专门从事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工业部门。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电能的
生产过程和
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既不能中断,又不能储存,需要统一调度和分配。电力工业为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基本动力,随后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建设了一批大、
中型水电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部门。电力工业主要包括5个生产环节。①发电,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和其他能源发电;例如中国火电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北方产煤区,以利用煤炭为主。水电主要集中分布于南方水能丰富的河源区。核电分布还不是很典型。②输电,包括
交流输电和
直流输电:例如,中国最大的
输电工程有
西电东送工程等。③变电;④配电;⑤用电,包括
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和
用电负荷的控制,以及将这
5个环节所存在的设备连接起来的
电力系统,此外,还包括规划、勘测设计和施工等电力基本建设,电力科学技术研究和电力
机械设备制造。
钢铁
钢铁工业亦称
黑色冶金工业。钢铁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
冶金工业的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标志。
钢铁工业是庞大的
重工业部门。它的原料、燃料及
辅助材料资源状况,影响着钢铁工业规模、
产品质量、
经济效益和布局方向。
机械
机械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它是其他经济部门的
生产手段,也可说是一切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它的
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技术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产品的
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
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从本世纪五十年代起步以来,对促进
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孕育新的
技术革命和
新兴产业,推进
新经济的发展进程发挥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成为一个
国家和地区实现
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
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
发展趋势
增速
中国工业
经济运行开始进入相对慢车道。由于
基础设施投资及
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由此拉动的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投资增速将会出现下降。中国工业的
全要素生产率和
资本边际产出均出现下降趋势,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同时
创新驱动不足的特征比较显著并日益强化。
结构
工业相对比重下降的
长期趋势形成,
重化工业高速增长周期基本结束。工业相对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下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仍将是国民经济中生产效率最高、承载
创新资源最多、最能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决定国家产业和国防安全的最重要的部门。工业内部结构方面,未来随着工业经济增长动力和增长方式的转换,
轻工业的相对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投资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特别是
投资需求的下降将使得市场导向型的
国际直接投资减少;在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美、日、欧等工业强国纷纷通过促进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生产来巩固或进一步提升其已有的生产效率优势,遏止制造业向外转移势头或促进制造业回溯;
东南亚和部分南美国家承接
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开始显现,对我国的
替代效应增强。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升级、
产品升级和渠道升级,更多的企业将由过去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
一般贸易向旨在能够更好地满足海外市场的对外投资转型升级。
完善措施
现代化是由工业化驱动向现代
社会变迁的过程,工业化也可被看作是
经济现代化。眼下我们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经济
新型工业化强调生产智能化、分工网络化、产品定制化、过程绿色化,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保持传统工业化形成的分工效率,提高工业
劳动生产率和资源
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
产业融合发展,加快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步伐。要看到,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一样,不仅会带动工业部门本身
生产要素组合的变化,也会对其他部门及整个经济
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制造
在传统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工业领衔经济增长的地位被服务业取代后,世界各国开始在
数字经济的赛道上竞跑。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在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衡量制造业水平的标准和反映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正在重新构建,新一轮工业化正在开启。在这个大背景下,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生态
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绿色低碳基础上的工业化,是解决我国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而数字化与绿色化亦是工业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一方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
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技术应用和
数据要素的投入,可以有效进行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系统优化,实现经济全链条的
绿色发展。
实体
新型工业化推动的融合式发展,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大大降低企业集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于一体的
生产成本,扩大工业产品的需求空间,有效避免传统工业化后期的工业生产过剩和产业外移所形成的
产业空心化,形成以人为中心的
服务型制造发展模式。
成就
改革开放是我国工业化进程最快、工业
国际地位提升最快的阶段,具有明显的“压缩型工业化”特征。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
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有力支撑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978—2020年,中国
工业增加值从1621亿元增加到313071亿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2020年的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60.9倍,年均增长10.3%(如图2所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6252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38234美元,占全球总量的比重从8.63%提高到27.97%。作为对比,世界第一
大经济体美国2018年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总量的比重仅为16.62%。工业的发展推动我国
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工业
生产能力也在持续扩大,目前我国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包括钢铁、造船、汽车、水泥、
化纤、棉布等大宗产品,以及计算机和
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手机、家电等终端产品。工业的
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中国制成品
出口额从1980年的87.0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3209.3亿美元,占世界的18.2%。出口
产品结构从
初级产品和
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产品等中高
技术产品为主。工业高质量
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工业
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
交通设备和
通信设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智能制造取得积极成效。
遗产保护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
历史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此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
城市经济和
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而工业遗产就是
工业文明的历史体现,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最重要的记忆,使城市出现一段历史的空白。更好地保护工业遗产,发掘其丰厚的
文化底蕴,将使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更加充实。同时,这些深刻变革的物质证据对人们认识工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某类工业活动的起步和过程具有普遍的价值。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科技价值。它们见证了科学技术对于工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保护好不同
发展阶段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水平。而保护某种特定的制作工艺或具有开创意义的范例,则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如
荆江分洪闸,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兴建的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1954年
长江发生大水,通过3次开闸分洪,大大减轻了
洞庭湖的负担,缓解了洪水对荆江大坝的威胁,为确保
江汉平原和武汉镇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也从中体会到科技的先进力量。又如建于1959年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
发射场遗址,作为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导弹和卫星试验基地,在过去的时间里,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试验体系,成功完成多种型号导弹、远程
运载火箭、
人造地球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这两处工业遗产因具有开创意义而展示出重要的科技价值,也因此被国务院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业遗产保护对于传统
工业城市来说更为重要。“城镇中有着古老的东西,但每年每月都在不断地产生着新的
建筑与设施。今此的
新事物,若干年后又成为陈迹,并随着时间的洗练,有些遗存又成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标志。城市永远处在不断地新旧交替之中,外观上也是古今并存的,是由基本上属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风貌而构成的,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
时代特征”。2002年
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在进行多次
实地考察和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
南通是基于中国人自己的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
代表性的城市,堪称“中国
近代第一城”。南通是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和
民族工业发展的杰出代表,大量珍贵的工业
历史建筑遗存和工业文物表明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
客观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越来越成为体现城市文明和特色的宝贵财富,而“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提出和确立使南通的
城市性格更加鲜明,城市品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图表
世界工业的三次技术革命
工业生产
集聚和分散
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同时,
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
工业地域,例如,意大利东北部和
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
硅谷”等。相对于
传统工业区而言,人们把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各国工业
日本
汽车、机床、机器人和
电子电器一直以来为被称为日本工业的“四大支柱”。日本汽车产业正在向
全球化方向发展。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设备,机床产业也是重要的
基础产业。机床性能的优劣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也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该国整体的工业能力。日本每年的机床生产台数大约在10万台左右,国内生产比例大约占 90%,与其他产业相比,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平。
法国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开始进入“
去工业化”时代,制造业就业岗位从1980年的510万下降到2013年的290万,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从20.6%下降到10%。
法国政府于2013年9月推出了《新工业法国》战略,旨在通过创新重塑工业实力,使法国处于全球工业竞争力
第一梯队。 该战略为期十年,主要解决三大问题:能源、数字革命和经济生活,共包含34项
具体计划,展现了法国在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工业转型的决心和实力。
德国
德国率先提出
工业4.0概念,与其本身是制造大国不无关系。作为制造大国,德国一直希望保持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军地位。所以,工业4.0被很多人理解为德国传统制造业的复苏。但是,工业 4.0不仅仅是制造业的复苏,还代表着
信息产业的再度兴起。
统计数据
2024年12月26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第二产业基本情况》公布。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23.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2.7%;从业人员11428.9万人,比2018年末下降0.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411.8万个,占97.2%;港澳台投资企业4.3万个,占1.0%;外商投资企业4.0万个,占0.9%。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9959.2万人,占87.1%;港澳台投资企业726.5万人,占6.4%;外商投资企业726.4万人,占6.4%。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5.2万个,制造业404.8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3.6万个,分别占1.2%、95.6%和3.2%。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0.7%、10.1%和7.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469.8万人,制造业10481.4万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77.6万人,分别占4.1%、91.7%和4.2%。在工业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9.2%、7.1%和7.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010151.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4.3%;负债合计1142848.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5.9%。
2023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23817.3亿元,比2018年增长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