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军马场于公元前121年由西汉
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位于
河西走廊中部,
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
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州)六县,总面积329 .54万亩,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也曾是
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军马场,在
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历史沿革
汉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
陇西、过
焉支山、汉阳(大马营)大草滩,直达
祁连山西端。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
匈奴六畜 北魏
隋
隋炀帝大业5年(609年),炀帝杨广西巡张掖、御驾焉支山,会见
突厥及西域27国王公使者,亲临大马营草滩,并领昭下令在大马营草滩设牧监,牧养官马。
唐
唐朝初年,
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
牧马事业24年,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万匹以上。
清
清
嘉庆6年(1801年),大马营草滩孳生马1.8万匹。清道光18年(1838年)已达2万匹。至晚清时,时局动荡,
马政衰微,大马营草原只有马数百匹。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8年(1919)10月,
陆军部委任虞奎武为大马营马场场长,归陆军部
军牧司管辖。后因战事频繁,马场几经沉浮,于民国18年(1929年)沦为军阀
马步青、马步芳兄弟的私人牧场。直至民国29年(1940年)才复归国民党中央政府经营。几经周折,组建为山丹军牧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9月2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毛泽东主席令正式接管山丹军马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接收山丹军牧场。
1950年1月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后勤军牧部山丹军牧场。1953年,山丹军牧场更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司令部第一军马场。主要任务是为部队生产轻型乘用骑兵马。
1955年,第一军马场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山丹军马场,归总后勤部管辖。
1957年3月,根据国务院指示,山丹军马场由解放军总后勤部交由农垦部管理,更名为国营山丹牧场,属国营农牧企业。
1961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总参、农垦部关于将下放给各省区的军马场重新收回,交由总后、农垦部共同
经营管理的报告,国营山丹牧场收归军队管理。8月,总后正式派工作组接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山丹军马场。
1975年10月21日,总参、总后决定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军马总场,交兰州军区管理,具体管理工作由兰州军区后勤部负责。
1986年12月,按兰州军区后勤部(1986)
后司字第149号命令,原兰州军区军马总场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局机关编制。局设政治部、办公室、农机处、畜牧处、工业处、教育科技处、
财务处、劳资处、供销处、土地处、
武装部、
防疫站、
劳动服务公司。
2001年9月10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队保障性企业调整改革的重大决策,山丹马场整体无偿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更名为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下辖一、二、三、四场及机械厂、
化肥厂、
电力公司、酒业公司、矿业公司、供销公司、油脂公司、牧业公司等12个
二级企业和农牧研究所、中学、医院、
兰州干休所、张掖干休所、山丹干休所6个事业单位。
2006年3月30日,山丹马场6所中小学和公安机构分别移交
山丹县人民政府和张掖市人民政府管理。2006年底总场下辖4个农牧场、8个社区、4个事业单位、10个工商(矿)企业。
2013年7月,山丹马场作为二级企业由中农发集团直接管理。
201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一场,参观场史馆,了解马场历史沿革和改革发展情况。总书记步入草场,察看草场和马群放养情况,听取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情况汇报。
史海勾沉
山丹军马场,位于县境南部
祁连山下的大马营草滩,此处水草丰茂,拥有草原百万多亩,是我国历代最大的良马基地。良马场历史悠久,史志典故多有记载。但多因战乱而时兴时废。
汉阳大草滩即指古之大马营草滩,东自 永昌高古城堡,西至
民乐永固堡,南屏祁连,而大马营草滩正处祁连、胭脂(今
大黄山白石崖等要隘,控扼甘青两省交通。历代朝政多在此设立皇家马场,修筑城堡,设置墩标烽燧,屯兵戍边,牧养军马。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
刘彻天马歌献上。即刻下诏在中央王朝设
苑马寺负责
马政,在大马营草原设置牧师苑。大马营草原因位在河西敦煌、
酒泉、
张掖、
武威四郡中部,且这里有天然
大草场和丰盛的水源,历朝王师大军从这里不断得到军马补充。至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太延5年(公元439年)结束了河西 五凉纷争,消灭了北燕、北凉、西凉政权,统一了北方。此时,扩充后的大马营草原,十数年养马高达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唐朝初年,太宗
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24年,创造了一套很好的
管理办法。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万匹以上。
元朝世祖
至元8年(1271年),在宋朝、
西夏统治期间废弃了200多年的大马营草原上重新设置了皇家马场,派千户一名镇守负责。明弘治17年(1504年),重整重建大马营草原马场
公署、住房、仓库及马厩。是时,
草场面积1337万多亩,养马4万余匹。
《资治通鉴、汉记十一》裁:“(元狩二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过焉支山千佘里”驱逐匈奴后,汉朝即在汉阳大草滩(即今大马营草原)屯兵养马。尔后自魏晋至隋唐,大马营草原一直是很重要的牧马场所。据《
甘肃通志稿》记载,包括大马营草原在内的祁连山大草滩,盛唐时期养马7万匹以上。嘉庆六年(1801年)大马营草原孳生马1.8万余匹,至晚清时,时局动,大马营草原仍有马数百匹,民国8年(1919年)政府维管马场,历维沉浮,于民国18年沦为
马步青私人牧场。民国29年才复归中央政府管理。
《汲冢周节·王会解》中载,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蓄养良马。西汉时,
霍去病西败匈奴,
焉支山和祁连山,就在此筑土城、开始大量的屯兵、养马。据史料载,汉初在西北边郡设牧苑三十六所,养马三十万匹。
北魏以河西水草丰美,乃以为牧放基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匹。”唐代广设牧监(养马机构),据史籍称:“祁连大草滩在唐代养马最多时期即逾七余万匹以上。”元、明两代,此处属
甘州治(今
张掖),多处扩建牧马营房。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靖逆侯
张勇驱羌奴入
牧地,重设永固营,筑八寨守望益严。继而甘肃副总兵
王进宝协镇永固,康熙十年设置马营墩守备,屯兵养马,以保边防。
地理环境
山丹军马场是当前历史最悠久的马场。公元前121年由西汉
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距今2140多年,也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
单一组织。山丹军马场面积2195
平方公里(比两个
香港特区稍大),在原
苏联顿河军马场解体后,山丹马场占据了世界第—的位置。
山丹军马场位于
河西走廊中部,
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州)六县,总面积329 .54万亩,其中草原184.98万亩,耕地40.3万亩,林地80万亩,其它面积24.26万亩,海拔2420-4933米。初始于公元前121年,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国家第一批认可的“
中华老字号”企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一大马场。
山丹军马场自1949年9月建场以来,近50年一直归属军队管理,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也是我军最大的粮油肉生产基地。每年都要输出大批的骏马良骥支援国防和经济建设。特别是培养出来的“
山丹马”,是我国少有的挽乘兼用优良品种,已向全国各地输送10万多匹。为我国的良马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9月10日,山丹军马场整体无偿移交
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实现了由军队
保障性企业向社会化企业的转变,现名为
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下辖4个农牧企业,10个工(商)矿企业,8个社区,4个事业单位,其中在职职工7878人,离退休职工3023人。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马种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
养殖基地,经久不衰。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共有一万多匹马。
山丹军马场风光旖旎。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这里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视场地。自《
牧马人》、《
蒙根花》、《文成公主》、《
王昭君》、《
和平年代》、《
红色康拜因》等3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并播出后,山丹马和军马场都
名声大振,成为重要的影视旅游胜地。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山丹军马场
常住人口为2673人。
荣誉表彰
2022年9月,山丹军马场入选“甘肃文旅100个美好目的地”名单。
风景旅游
每值夏日,
焉支山千峰叠翠,妖饶多姿,
层林尽染,溪流潺潺;奇花异草,名贵林木遍布山间。唐代诗人
李白曾有诗云:“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颊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南面的
祁连山白雪皑皑,峰恋叠翠,山中的
原始森林苍松挺拔,
翠柏生辉,漫山遍野花草繁茂,灌木丛生。
野生动物熊、狼、狐、鹿、
岩羊、黄羊、
旱獭、
獐子等出入期间。
当代诗人称祁连山日:“皑皑千里雪,皎皎一天月。心如玉壶冰,身似瑶池客,懒赴五母晏,岂践
麻姑约,
青女与素娥,婵娟谁与越;”两山之间的
大马营草原,蓝天白雪,轻风佛面。牛羊蠕动,群马奔腾,高山上的雪莲,草原上的蘑菇随处可见,每到盛夏,野花丛生,山丹花、野玫瑰花、纷
团花、野菊花、
马兰花等各种野花争奇斗艳,异彩粉呈,清香醉人,花草间,虫鸣,雀跃,峰飞蝶舞,山鸟啁啾,优美迷人,金黄色的油菜花燿眼夺目;一望无垠的
祁连白雪,绿如碧玉的辽阔草原,星罗掑布的牛羊
马群,碧亮赐透的西大河水库,农机具田间轰鸣牧马人歌如朝凤,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浓墨重彩的西部田园画,实属旅游度假之胜地。
塞上旅游基地
山丹军马场位于
张掖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世界第一大马场,横贯东西的祁连山,既是甘肃、
青海两省的界山,又是蕴涵甘肃河西丝路谷地
湿润气候的
天然屏障。每年七八月,沿国道227线一带,百万亩油菜花开放,一望无垠,呈现出一幅金辉飘香的诗意画卷。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到处开满了油菜花和野花。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以当地
蒙古马为基础,引进了各种
西域良马,
杂交培育出的
山丹马驰名天下,成为历代皇家军马
养殖基地。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速度和
持久力俱优,是乘用的良骥。现军马场有1万多匹马,游客在那里可观看赛马和马术表演,参加骑马、
野营等活动。骑在马上奔跑在花海里,感觉特别豪爽。由于军马场自然风景特别好,《
牧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
红色康拜因》等3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成为重要的塞上影视基地。
小贴士:张掖的汽车东站有往
山丹的汽车,可到军马场,半小时一趟,很方便;也有直接到军马场的车,但下午有;军马场分为一场、二场、三场、四场,一场最远;建议包车,费用在250元左右,可以砍价。马场有
招待所,干净,设施齐全。
窟窿峡景区
在
山丹马场一场驻地的东南面,景区地貌奇特,在山峡的碧水草地间,每隔几步就有一陷阱般的“窟窿”,清澈的水流穿行于巨石罅隙之间,响声如乐,即使在没有“窟窿”的河岸草地行走,也能听见脚下的暗流在汩汩作响。每到夏季,
窟窿峡满山翠柏青松,野花繁茂,蝶飞
蜂舞,幽静可人,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芳香,一条湍急的小溪在山谷间奔流而下。游客在其间,或悠然而行,或乘马迂行,
彩蝶相随,凉风拂面,别有趣味。
将军石景区
在窟窿峡中端,两侧高耸的山峰相互对峙,犬牙交错,险峻中透着秀丽,奇巧中藏着妩媚,在情态万千的各个山峰当中,有一块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巨石——“将军石”。 相传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年仅二十岁的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骑五千,从
陇西出发,经青海、越祁连、过扁都,攻占
匈奴的单于城(今
永固城),并随即与匈奴
浑邪王主力在焉支山大草原上展开激战。
霍去病大获全胜后,在窟窿峡大宴三军,酒后,他立于风景秀美的峡峰上,拔刀插于峰石,放眼沃野千里,感叹牧草无际,景色壮美,实为一天赐的养马宝地,便上奏获准于此设堡屯兵,牧养战马。元狩六年,二十四岁的霍去病
英年早逝,相传逝世当日祁连山区大雨倾盆,雷光交加,山崩地裂,风云变色;羿日天晴,在窟窿峡峰上霍去病曾站里的位置上,豁然耸立起一块与骠骑将军极其神思的大石,人们一致认为这是因为霍去病死后英灵不灭,矢志捍卫大漠疆土,神识化石伫立于此,以便千秋
万载地守护着汉族子孙!自隋唐迄今山丹马场不仅坚守着历代皇家马场的使命,更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军马基地。虽然江山易老,人生无常,然而不变的是巍然屹立在窟窿峡峰的骠骑将军石,是霍去病千古不变的忠勇精神!
大黄沟峡谷森林景区
位于山丹马场四场境内,因盛产名贵中药――大黄而得名。是
西大河较大的支流,属峡谷森林景观。整个景区呈南北走向,其东北接
永昌县,东南邻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该景区属寒冷
半湿润气候,沟谷两侧阳坡多被
灌木林覆盖,阴坡为森林。景区内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怪石林立,鸟语花香,西大河
水经峡谷湍流而下,属甘肃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自开发以来,慕名而来
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年接待旅客万余人,这里夏季气候适宜,道路、通讯逐步得到改善,住、行、食、游、购、娱齐备,是人们归回大自然、
特色旅游、休闲避署的最佳盛地,被美誉为祁连九寨沟。热情好客的牧马人以民族风情接待四方游客。
产业资源
山丹马场建场以来,特别是在军队管理的50年中,几代牧马人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牧马人精神”,
爬冰卧雪,顽强拼搏,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创业之路,
经营方针不断调整,
主导产业不断扩展,经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畜牧业打破单一养马的经营格局,着力发展牛、羊生产,大力推广
农区畜牧业,实现了养殖业内部的整合,
生产潜力得到发挥,形成多元化规模优势。农业以市场为导向,
生产结构逐年调整,已由原来的种植
青稞饲料为主,发展成为以粮油为主,兼种饲草、饲料,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的
集约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现代
生产要素明显增加,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粮油作物年产量稳定。
工业生产以支农项目为主导,农牧产品深加工为主体,产业体系较为完整,促进了农牧产品的转化增值。已基本形成农牧工三位一体,相互支撑,并行发展的农牧工商联合体,成为
河西地区较大的粮油肉综合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
马匹繁育基地。
山丹马场经济发展基础好,优势多,境内土地、煤矿、
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农牧工
资源开发潜力大,且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养马业长兴不衰,“山丹马”曾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牛羊及特种动物养殖业逐步壮大,形成多元化特色优势。种植业逐步走向成熟,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
油菜籽连片生产区和
河西走廊大麦、
青稞的主要产地。工业
主导产品菜籽油、
青稞酒、化肥、农机产品等在河西地区占有一定的
市场份额。
山丹马场风光秀美,素有“丝路
绿宝石”之美称。连天碧草、旷野群马、草原骑牧、祁连松雪、大河
清韵、烽燧峡谷、奇异地貌、古城遗址以及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等自然及
人文景观,构成了山丹马场独具特色的
旅游资源。夏季
平均气温20℃左右,适逢油菜花盛开,金波摇曳,
蜜源飘香,是旅游避暑的胜地,现已成为丝路
旅游线一处不可缺少的重要站点。在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性机遇中,山丹马场将立足于现有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和特色优势,以大开发、大开放的崭新姿态,
积极探索和开拓
企业发展之路,以二次
创业精神,再铸马场的辉煌。
地方特点
17峰燧
在茫茫草原之间散落着始建于明清时代的墩子(烽燧),如乌龙口烽燧,八个墩烽燧等17处烽燧。17个烽燧呈剞角形依次排开,亦呼应,可谴兵千里,站在烽燧下望狼烟四起,想像战火刹起,博杀嘶鸣的古战争场面会浮现在眼前。
始建于明代的大马营城堡阔八丈,高三丈,基宽两丈,有内外城门,四周有
护城河,城关南墙有一小庙。古城毁于60年代,今残有北墙,属县级
文物保护单位。
马营将军楼建于明代。最初为嘹望所用。民国29年重建,称将军楼,该楼宽16米,长12米,四周用宽15米的壁廊围起,外墙有射击孔,中大厅约40平方米,四壁有窗,因年久风蚀,
墙垛己呈倾颓状。
赛马大会
自50年代始,每年“八一”建军节,马场都要举办声势浩大的赛马大会或进行马术表演活动,各场职工,邻县老百姓蜂拥而止,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甚至于几万人,会期3~5天不等。后来逐步演变成集赛马,马术表演,体育运动,文艺活动,商贸交流为一体的标志性活动。
1982年7月的山丹马速力检测活动当属军马场最后一次大型群众性赛马活动。后来,军马二场组建“飞雁马术团”,该团先后在邻近各县演出数十场,后与军马一场部分马术表演者参加《敦煌》、《
双旗镇刀客》、《海市蜃楼》等中外佳片拍摄活动,今已解散。
足球小将
1981年,由马场中小学生组成的足球代表队在老将洪复兴带领下参加
张掖地区青少年基层队足球比赛,取全区第一名。后代表张掖赴
甘肃省
兰州市参加省级比赛,勇夺第一,并获“萌芽杯”。
“萌芽杯”的获得极大的鼓舞了军马场青少年足球业,乃至体育运动的掘起,青年足球队,篮球队蓬勃发展,成为名操一时的足球之乡。
影视基地
自1978年“
八一”
电影制片厂赴军马一场摄制完成
故事影片《
蒙根花》以来,二十多年间,全国各电影
电视制作商前往军马场拍摄各种体载的
影视作品计二十多部,尤以故事片《蒙根花》、《
牧马人》、《马背小学》,电视剧《和平年代》、《王昭君》,风光片《焉支风流》、《
丝绸之路》、《牧马人之恋》、《窟窿峡的随想》、《丝路绿宝石》等最为突出。
神奇传说
窟窿峡
出军马一场向南约5公里山路处,
路转峰回,
碧绿的草滩上巅镶着一颗明珠,便是西大河水库。顺流而下,两山夹镜,似银色浪条在山野涧起舞。两山一缓一徒,云蒸霞慰,刹是好看。该峡谷曲深悠长,便是一处闻名暇迩的旅游胜地——窟窿峡。
由于峡谷内山石高耸,地下水曲径通幽,大小石缝密布其间,取名日“窟窿峡”。峡谷内水流瑞急,怪石嶙峋,两岸山坡或缓或徒,起伏无尝常,山涧的原始森林依山就势,
松柏青翠,露水欲滴,山野涧薄雾悠长,
亦步宜趋,阳光挤碎
针叶透进松林,五彩的虹雾飘然其间。
向纵深走去,景色愈加怡人。蓦然,陶醉了的人定会流连忘返。
神马的传说
传说很久前草原上有一匹红色的神马,每逢
春旱便将甘淋洒向人间,遇有水涝,则府身啜饮,因而得到人们的无限崇拜。
贪财牧主想将神马居为已有,几次偷猎未曾得手,于是藏于神马出没的地方把弓待射,果然神马中箭,当牧主暗自庆幸时,刹那间天崩地裂,而后一声长嘶,地下刹时万泉喷涌,牧主以为惊动了神灵,竟向裂开的石洞钻去。此后,窟窿峡便成了人们凭吊神马的去处,牧主则永世不得脱生。
祁连和焉支的故事
祁连和焉支原本是一对要好的恋人,由于牧主窟窿的百般阻扰,两人始终难结伉俪。于是,两人商量好择日私奔,共同寻求爱的方舟。不料被人告密,可恶的牧主启动魔法将一对恋人分隔于沙河两岸,意在永世不得相见。焉支祁连遍摘
红柳,以此传递忠贞不愉的爱恋之情。故尔,沿祁连山兰鸟口下红沙河一带,遍野山岗红柳繁茂,每逢秋冬片片火烛,祁连焉支两山相望,红柳花树,别有一番情趣。
将军石与大黄沟
传说霍去兵西征队伍中有一位神奇将军,此人性格刚烈,作战骁勇,几番独闯敌营,最终得胜还朝,人称孤胆英雄。
将军随身带有件宝物,一是心爱的钢水宝剑,名曰屠龙刀;二是伴随他履战履胜,取得桌著战功的良驹
宝马,叫浪里白条。一日,他骑着那匹浪里白条,身佩屠龙刀向敌营所在地黑松谷冲去,几经搏杀,敌军伤残过半,当他班师回营时,冷不防被带毒的暗箭击中,于是浪里白条驮着迷昏的将军来到了大黄沟。
大黄沟以盛产
药用大黄而闻名;大黄叶阔,茎状,色红为血,是疗伤之上好的中草药。一般生长在阴湿洼地,为常年生植物,当浪里白条设法寻觅大黄为将军服用时,从山洞天桥下走出一布衣圣人,口诺济民救伤当属大黄,欲得此物,宝剑予之……
于是,圣人一手托剑,一手持符,口中吟唱,一时间飞沙走石,宝剑闪亮处大黄显身,果然将军得救,临行前赠圣人予屠龙刀,以结百年金兰。
数年后,将军牺牲的消息传来,圣人痛心疾首,每日将剑拿出展仰。一日,圣人
上山采药,被困绝壁数日,无奈将剑插入石缝中,凭借绳索得以脱身。待第二日,得几人帮助索取宝剑时,发现屠龙剑已不复存在,它已化作了将军石耸立在山涯顶端。
从此,河水不再恶急,深谷塔上了天桥,大黄漫山遍野,人们终于找到了幸福……
于是大家唤他为将军石……
马场现状
自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36亿元,落实退牧还草、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生态环境保护项目33项。围栏草原面积100万亩,改良退化草原60万亩,建设人工饲草地20万亩,防治草原病虫鼠害68万亩,治理草原毒杂草3.3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80.3%提高到85.36%,可食牧草比例提高到96%,草原生态得到有效改善。
养殖业是山丹马场的传统产业。以“山丹马”保种和速力马培育,肉牛、肉羊和品种驴繁育为主。规模种植业是山丹马场的支柱产业。同时,马场还使用大型马铃薯播种机、微型薯播种机、GPS导航自动驾驶、马铃薯无菌切种机、植保无人机、大型高效节水喷灌设施等先进机械和设备,实现了马铃薯种植的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作业。
趣闻轶事
策马腾空
位于军马二场的十字路口处伫立着一座牧马人顶风冒雪驾马腾空的雕像,喻意牧马人
代代传承的
人文精神,当年制作者拿出几套创意方案,马场老总始终看不上。
一日,乌云压城,立刻狂风乍起,有天降大雨的形势。水贵如油,此等好云万不可由风吹散,负责
人工增雨作业的同志急了,急忙向天连续发射化学崔雨炮弹……
几炮下来,那天空乱云飞渡,酷似
东海龙王布水点阵,只见他策马扬鞭,任意穿梭在苍宇间,驰骋在层云中作者大受启发,心想,这龙王往来的情景不正是牧马人精神之再现吗?于是他灵机一动,立刻描绘了这个塑像蓝图,老总一看大喜过望……
于是,一尊雕像诞生了。
一支歌唱遍大江南北
六十年代,由多家
新闻媒体联合制作的《马场新闻》已近尾声,负责创作影视插曲的同志迟迟拿不出上口的歌曲,急得夜不能寐。
一日,创作者出去散步,听到从普通职工家中传来西北
三弦的声音。走近一看,许多人围坐在火炉旁正自弹自唱呢,所唱曲目多为自编自创的风土小调……
后来,一位老者弹唱起他新近偏写的河西小调,其中两句“我爱家乡我爱马,马场就是我的家”。此曲深深触动了编者。于是,他们立即着手偏写,终于如期完成了歌曲创作。
电影一经公映,立刻引起巨大反响,特别是那首歌,早已扉声全国。
【歌曲:马场就是我的家】
站在草原望北京,
心中一轮红日升,
草原北京万里远,万里远哪,牧工和毛主席心连心,
牧工和毛主席心连心。
我爱马场哎,
我爱马,
马场就是我的家,我的家,
牧工最听毛主席的话,
为保国防养军马,
牧工最听毛主席的话,
为保国防养军马,
为保国防养军马。
交通信息
山丹军马场现
公共交通并不发达,且几个厂间距离较大,乘班车游玩并不方便,推荐自驾或包车前来。推荐从
227国道扁都口处进入三场,再从一场向山丹县方向离开,路况较好。
公共交通
1. 武威市盘旋路客运中心每天11:00有一班班车前往军马一场,车程约3小时。
2. 张掖市西环路汽车站每天13:30有一班班车前往军马一场。
3. 山丹县每天9:00、15:40各有一班班车前往军马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