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
甘肃省张掖市辖县
山丹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塞上明珠、丝路重镇金张掖的东大门。东邻永昌,南接青海,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南北长148公里,东西宽89公里,总面积5402.43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山丹县常住人口为150031人。山丹县海拔1550-4441米,地势三面环山,东南高,西北低,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山丹县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耕地85.7万亩,常年耕种面积46万亩。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县区。
历史沿革
山丹原名删丹,历史悠久。据《山丹县志》载,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而县以此得名”。
夏帝禹元年,山丹属《禹贡》雍州之域,西戎氏之故墟。禹封少子于西戎,世代为首领。
周穆王十三年,祭公率师随穆王西征,西戎归顺。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
春秋战国时,乌孙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
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
西汉时期,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山丹为张掖郡治。
东汉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废汉立新,令天下改郡、县名。张掖郡改名设屏郡、觻得改名官式。山丹为设屏郡治。建武三年(27年),光武帝刘秀令各郡、县恢复旧名。张掖郡及各县恢复原名称。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六月,分张掖郡之日勒、山丹置西郡。
两晋南北朝时期,沮渠蒙逊在山丹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
隋初改为山丹卫,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山丹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
五代时,后梁乾化元年(911年),甘州回鹘攻沙州,张承奉力屈,订城下之盟。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六月,甘州回鹘遣使向后唐纳贡,乃册封王仁美为英义可汗。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甘州回鹘王仁裕(仁美之弟)遣使纳贡,被封为奉化可汗。
北宋时期,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
元时期,置甘肃行省,山丹为省会。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
明时期,山丹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
清时期,改置山丹县,山丹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
2002年属地级张掖市。2014年,撤销东乐乡、陈户乡、大马营乡,设立东乐镇、陈户镇、大马营镇。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2个乡:清泉镇、位奇镇、霍城镇、东乐镇、陈户镇、大马营镇、老军乡、李桥乡。同年,清泉镇、位奇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山丹县辖6个镇(清泉镇、位奇镇、霍城镇、东乐镇、陈户镇、大马营镇)2个乡(老军乡、李桥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山丹,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靠永昌,西邻民乐,南以祁连山与青海省为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东南过西大河水库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毗邻,西北与张掖市碱滩乡相连。位于东经100°41′至101°42′,北纬37°50′至39°03′,东西宽89公里,南北长136公里,面积5402.4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境内祁连山耸立于南,焉支山雄踞于东,龙首山屏障于北,丘峦起伏,沟壑纵横。除山区外,县境南部、东部为冲洪积平原,中部为槽形地带的冲积平原,高山区为褶皱低山丘陵,东北龙首山南麓为波状地丘陵,北部红寺湖地区为封闭型沟谷平原,全境自东南而西北缓斜坡降。
气候特征
山丹地处高原高寒地带,全境属大陆性高原高寒半湿润气候,具有寒冷、四季不分明、雨量集中、带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的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气候严寒干燥,降水稀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凉,雨量集中。2013年冬季长达283天,春季82天,无夏季,降水随海拔的升高自北向南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在海拔2600米-2850米之间为寒冷半干旱区,在海拔2850米-4933米之间为高寒湿润区。
山丹年平均气温1℃,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10天左右,有效积温(≥0℃)海拔2500米积温1834℃,2550米积温1752℃。2013年光照充足,理论日照数2823小时(以二场为标准,由北向南随海拔升高减少)。
水文特征
马营河是山丹县境内最大的河流,马营河灌区位于山丹县中部,东靠永昌,西邻张掖,北过龙首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南依祁连山北麓,流域面积2136平方公里。马营河从白石崖渠尾到李桥水库入口,全长36公里,流域面积1164平方公里,灌溉马营、李桥、陈户等乡镇18万亩农田。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止2014年境内已发现矿种24种,各类矿产地54处,现已开发利用的有煤、粘土、铁、石灰岩、硅石、滑石、金、银、白云岩、花岗石等10种。通过对山丹县矿产资源的普查、详查,初步查明可开采的煤炭储量为4.03亿吨,白云岩3.85亿吨,耐火土2.86亿吨、高岭土1.5亿吨,硅石6700万吨、铁矿石449万吨、莹石56万吨。主要工业产品有水泥、硅铁、耐火材料、焦炭、煤炭、白酒、植物油等。
生物资源
山丹县的生物资源有亚麻、瓜菜、中药材等,面积25万亩左右;饲草以毛苕子、苜蓿为主。林地保存面积80万亩,其中经济林6万亩。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为1万头、50万只、6万口、50万只。
水利资源
山丹县水资源总量1.945亿立方米,自产自用水资源总量1.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0.85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383亿立方米。境内河流有马营河、霍城河、寺沟河和山丹河以及大黄山浅山区的小沟小岔。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山丹县总人口为20.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7万人。山丹县年末户籍人口20.17万人,山丹县常住人口16.3万人。有汉、回、藏、满等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792人。
2013年出生人口1632人,人口出生率为7.89‰,比2012年下降0.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3.86‰,比上年上升0.2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3‰,比2012年下降0.88个千分点。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山丹县常住人口为150031人。
2023年末常住人口14.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4万人。其中,城镇人 口8.5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56%,比上年末 提高1,4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09万人,出生率6.03%;死亡人口 0.13万人,死亡率9.12%;人口自然增长率-3.09%。
民族
山丹县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至2016年有回族、东乡族、藏族、满族、壮族、苗族、土族、土家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彝族、达斡尔族、锡箔族等14个少数民族,74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39%。
政治
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黄国杰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祖国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鲁维俭
副县长:樊有鹤、宋永福、陈瑾、毛雄、曹海霞、白福年
县委常委:李云、程新民、樊有鹤、宋永福、郭强、陈瑾、文勇、赵学涛
县政协副主席:王雪云、秦世全
经济概况
综合
2021年,山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1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6亿元,增长12.9%;第二产业增加值18.65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32.68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8:27:4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374元,比上年增长7%。
2022年,山丹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22亿元,增长6%,人均生产总值53983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28:45。
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54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1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4.43 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9.10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结 构比为28.2:27.6:44.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398元, 比上年增长7.9%。
2024年12月3日,山丹县与中洲建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新型红外光学全产业链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第一产业
种植业
2021年,山丹县常年播种面积65.26万亩,增长6.4%。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5.77万亩,比上年增加1.0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63万亩,比上年增加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11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3.02万亩,比上年减少1.0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1.47万吨,比上年增长8.6%。油料总产量1.42万吨,比上年增长12.5%。蔬菜产量12.2万吨,比上年增长66.5%;园林水果产量0.88万吨,比上年增长192.8%;中药材产量1.33万吨,比上年下降14%。
畜牧业
2021年,山丹县猪牛羊饲养量达到170.3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猪饲养量达7.51万头,增长14.5%,出栏4.8万头,增长20.3%;牛饲养量达4.03万只,增长14.2%,出栏1.05万只,增长16.2%;羊饲养量达158.84万头,增长17.0%,出栏77万头,增长25.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63万吨,增长20.7%;牛奶产量0.27万吨,增长46.1%;绵羊毛产量0.11万吨,增长7.3%;禽蛋产量0.07万吨,增长2.2%。
2021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9.58万千瓦,拥有联合收获机械273台,畜牧养殖机械1773台,大中型拖拉机2641台,小型拖拉机15833万台,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1.19万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山丹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长13.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32.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3.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6.1%,重工业下降1.4%。
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1.26亿元,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3.26%,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59.58%。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水泥49.7万吨,比上年下降36.6%;铁合金8.4万吨,下降23.0%;原煤175.96万吨,下降12.0%;洗精煤82.61万吨,增长7.2%;发电量15045万千瓦时,下降3.6%。
建筑业
2021年,山丹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43亿元,比上年下降1.2%。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2户,比上年末增加6户。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72亿元,增长6%;营业收入9.6亿元,下降21.5%。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山丹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02%。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2.9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8.0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8.0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9.7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3%。
2021年,山丹县项目投资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5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46.7%;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111.6%;教育投资增长58.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96.6%。
房地产开发投资
2021年,山丹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1.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46.3%。商品房销售面积8.93万平方米,增长10.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1万平方米,增长28.4%。
2021年,山丹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8亿元,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8.5%;金融业增加值6.47亿元,下降0.5%;房地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5.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3.58亿元,增长3.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0.19亿元,比上年增长42.73%。
邮电通讯
2021年,山丹县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28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801件;包裹业务5.8万件;快递业务量14.3万件,增长128.51%;快递业务收入289万元,增长232%。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1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074户,移动电话用户177535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75618户。
国内贸易
2021年,山丹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1亿元,增长13.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96亿元,增长14.9%。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3.54亿元,增长12.9%;餐饮收入额4.02亿元,增长17.1%。
2021年,山丹县批发业销售额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零售业销售额17.86亿元,增长23.1%,住宿业营业额0.77亿元,增长21.2%,餐饮业营业额3.62亿元,增长16.9%。
2021年,山丹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1.5%,肉禽蛋类增长62.1%,水产品类增长12%,蔬菜类增长73%,饮料类下降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2.5%,化妆品类下降28.9%,日用品类下降31.9%,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8.9%,中西药品类下降0.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4.7%。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223.4%。
交通运输
2021年,山丹县道路运输总周转量89638万吨公里,其中公路客运量112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504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061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89134万吨公里。年末道路客运班线25条。全县营运客车保有辆293辆,其中班线客车59辆,出租客车183辆,公交客车23辆,旅游客车28辆;营运货车保有辆5076辆。年末机动车保有量36763辆,比上年末增长2%。其中,汽车29820辆,比上年末增长6%;摩托车6768辆,比上年末下降13%。
社会建设
1998年建成全省文化先进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96%。有中、小学152所,幼儿园3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30673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87%。2001年,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4%。共有卫生(防疫)院所19所,县城有县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1997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1998年建成全国体育先进县。
教育
2021年,山丹县拥有高等专业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高级中学1所,普通中学5所(其中: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2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小学18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2021年,向全国各类高等专业院校输送新生1568名,高考录取率达98%;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707名。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8.8%。幼儿园在园幼儿4738人。
文化
2021年,山丹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2个,文化馆1个,文化馆分馆5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分馆5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4%和99.5%。有线电视用户1.35万户。
医疗
2021年,山丹县共设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5个,其中,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个、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9所(包括中心卫生院5所,一般卫生院3所,卫生院分院1所),民营综合医院1所。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44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21人,注册护士653人,药师(士)41人,技师(士)73人,其它卫生技术人员158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453张,编制床1449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333张(包括5所驻丹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乡镇编制床449张(包括5所驻丹企业医疗卫生机构)。
社会保障
2021年,山丹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6%;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4.06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全县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464人(含退休领取待遇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11人(含退休领取待遇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70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05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621人;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908.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3831.6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3749.32万元,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81.23万元,工伤保险金559.75万元。
2021年,山丹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172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3501人,其中,参加职工生育保险12505人。全年支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12274.1万元,支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9025.24万元,发放职工产前检查费、生育津贴105.67万元。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4119人,下降16.83%,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2796.34万元,下降5.61%;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6691人,增长3.72%,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219.87万元,增长16.51%。1186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2.2353万人次。年末拥有敬老院5所,床位数720张,收养人数360人。
体育
2021年,山丹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517个,各类体育场地面积55.61万平方米。
名胜古迹
山丹县境内有文物古迹155处(141处被列为省、县级保护单位),其中尤以全国保存最完好、被专家誉为“露天博物馆”的汉明长城为代表的历史古迹、三十年代西路军在河西的沙场遗址、高35米,被国内外佛教界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的山丹大佛寺为代表的宗教胜地引人向往。同时,还有面积浩瀚、风光独特、充满神奇传说,为消夏避暑、度假旅游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山丹军马场大草原和焉支山森林公园
另外,坐落在山丹县城的艾黎故居、艾黎与何克陵园、培黎图书馆以及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展出的5000多件历史文物也都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再加上工艺考究,屡获全国、全省旅游产品评比殊荣的山丹烙画和陶瓷、文物复制、根雕、石雕、民间艺术剪纸等十大系列、270多种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
民俗文化
地处祁连山下、世界最大的马场——山丹马场、“不是黄山胜似黄山”的焉支山等,都是理想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山丹交通便利,通讯快捷,连霍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复线纵贯山丹县,城乡公路四通八达。
山丹的民俗文化有,山丹烙画、山丹四珍(黄参、蘑菇、地耳、沙棘)、剪纸、刺绣、文物复制、根雕、石雕民间艺术品等旅游纪念品及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羊肉面卷子、鸡肠子、搓鱼子、油糕、米黄儿、糕卷、炒拔拉等,构成了山丹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依托,造就了山丹旅游经济大力发展的优势。
旅游资源
山丹境内有保存最完整的汉明长城、烽燧、古城堡等历史古迹,拥有国内最大室内泥胎贴金坐佛的大佛寺、灵秀天下的钟山寺等宗教胜地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开发建设了马场草原、焉支山、汉明长城、大佛寺、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长城陈列馆、南湖公园等十多个旅游景点。
主要旅游景点有国家4A级景区焉支山森林公园、国家3A级景区南湖公园、山丹马场大草原、窟隆峡、保存完整的汉明长城、硖口城堡、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山丹培黎图书馆、艾黎与何克陵园、大佛寺、红寺口关隘等。
土佛寺
山丹的佛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位于县城西5公里的大佛寺,旧名土佛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历史。该寺坐西望东,依山而建,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寺院分前庭后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全木质结构、琉璃瓦盖顶的楼阁,高39米,飞檐斗拱,金碧辉煌,雄宏壮观。内塑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状坐像一尊,高35米,造型逼真,姿态优美,栩栩如生。特别是大佛全身用60万张价值240万元人民币的金箔裱贴,愈使佛像熠熠生辉,气度不凡,被海内外佛教界誉为“天下第一佛”。
焉支山
焉支山也是一处风光迷人的旅游观光区。焉支山又名燕支山胭脂山,祁连山、龙首山屏障于南北,海拔2919米,主峰高达3978米,为省级森林公园。这里水草丰美,自古为天然牧场,是境内主要水源涵养林地。地势险要,异峰突起,为古今军事要地。隋大业5年(609年),炀帝西行时在焉支山下谒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甘、凉州府派仕女歌舞队在路口迎候,史书早有记载。
艾黎与何克陵园
艾黎与何克陵园坐落在山丹县城南山丹河北岸,南关小学西北角,占地面积2625.78平方米。艾黎与何克陵园原为何克陵园,始建于1945年7月,1979年重建。艾黎生前视山丹为第二故乡,艾黎逝世后,中共山丹县委、山丹县人民县政府为纪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于1986年开始扩建了陵园,陵园为仿西式建筑。
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山丹军马场在原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世界第一大马场。
山丹军马场处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州)六县,总面积329.54万亩,其中草原184.98万亩,耕地40.3万亩,林地80万亩,其它面积24.26万亩,海拔2420-4933米。初始于公元前121年,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汉明长城
汉明长城在县境内绵延一百多公里,是甘肃省境内最完整的塞、壕式汉长城和土筑夯打式的明长城,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山丹县境内的长城,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是以壕沟代墙,明长城则是以筑墙为障。山丹长城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西至东乐乡龙首山脉的烟洞沟,约160公里。现有比较完整的汉代长城(壕沟)60公里,烽燧19座;明代长城(边墙)98公里、烽燧64座。汉明长城走向、长度大致相同,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
山丹大佛寺
山丹大佛寺旧名土佛寺。该寺历经数代,横遭兵祸战乱,几番重建,几度兴衰。据史料记载,仅在明正统五年(1440年)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440多年间,就先后修缮六次。明英宗朱祁镇曾为该寺题写“土佛”二字,制额悬挂其间。
《山丹县志》载:山丹坐佛“高一十三丈”。现寺院系近年重修。该寺坐西面东,依山而建。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寺院分前庭、后院,120多间古朴典雅的房屋点缀其中,错落有致。
焉支山森林公园
焉支山森林公园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5公里处,隔军马大草原与祁连山相望,面积680平方公里,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是省级森林公园。焉支山又名胭脂山、大黄山,因古时盛产红兰花,焉支山历史悠久。
新河驿
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汉明长城脚下,是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山丹县内长城遗址保存完好,东西两边城墙绵延。新河驿即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现存遗址为一正方形土堡,边长70米,总面积4900,墙体上宽3米,下宽5米,黄土夯筑,墙内存一驿井。
龙首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东经100度55分-101度,北纬38度55分-38度58分之间,面积25.6平方公里。龙首山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海拔在2100-3439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和大陆性草原气候。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青海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环境。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岩羊、鹅喉羚、猞猁及草原雕、金雕、暗腹雪鸡、鸢等。
地方特产
发菜
发菜,颜色乌黑,状如发丝,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称其为“河西物产第一”。发菜在山丹境内分布和生长非常广泛,群众也早有食用习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贸流通的发展,山丹发菜逐步走出山丹,享誉南北,成为山丹一珍。
天然发菜具有解毒清热、理肺化痰、调理肠胃的作用,尤其具有降血压的独特功效。发菜谐音“发财”,与甜食搭配烹制为佳,深受广东一带人们的喜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山丹大量收购,经加工包装成为烹制佳肴、馈赠亲友的上品,也成为山丹物产的一张名片。
油菜
解放以前,山丹供应油料生产主要是胡麻和油菜。史料记载,“胡麻,一名狗虱,一名方茎,一名鸿藏,苗枚如麻而叶圆锐,嫩时可蔬,俗用供油”,但当时胡麻和油菜产量都非常小。解放后,油产生产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胡麻在水地“白水下种”或在半水地种植,二阴山滩旱地种植小油菜,仅靠烧红灰作肥料,面积小,产量低。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丹县委、县政府开始在沿山地区大面积推广甘蓝型大油菜等优良品种,增施肥料,应用先进栽培技术,使油料生产成为山丹农业的重要支柱,1988年达到12.4万亩,仅次于粮食种植面积。
油菜适合在冷凉地区生长,海拔2100-2700米之间的霍城、大马营、花寨子、李桥四个乡镇和山丹马场有着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据农业部油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这里所产的双低杂交油菜,油品芥酸含量低(>3%),饼粕硫苷含量低(>30微摩尔/克),达到国家杂交油菜质量标准,接近国际标准。
沙棘
沙棘,一种在半干旱地区生长的落叶灌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良好生态功能。沙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果、根、茎、叶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中。
沙棘耐干旱、耐瘠薄、易繁殖,在山丹县冷凉地区的焉支山、祁连山下的河沟或背阴山坡均有生长。山丹县大规模开发利用沙棘资源始于2002年。县上对沙棘产品进行研制开发沙棘饮料、果酱等产品。
砂地西瓜
山丹县312国道两侧及古长城旅游开发区日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西瓜个大早熟,含糖量高(14%-16%),沙甜爽口,素有“长城王”的美称。国内外游客在312国道和汉明长城脚下驻足观光,领略塞外风光的同时,品尝砂地西瓜,一饱口福。即使是秋高气爽的仲秋季节,“长城王”仍会使你口舌生津,让人感受“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乐趣。
锁阳
锁阳也称不老药,又称锁颜,生长于沙漠之中,属珍贵野生植物。肉质积生草本,茎圆柱状。
黄参
黄参,山丹民间俗称黄葑,其形似人参,通体金黄。主要生长于沿祁连山、焉支山(又名大黄山)海拔2400~2900米的高寒湿润草原和丘陵地带,是多年生纯天然植物。
山丹野生黄参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喜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高原土壤中生长;其肉质根秋季糖分积累较多,耐寒、耐旱性能极强,可在-30℃条件下正常越冬,降水量250毫米以下生长。关于高寒山区的野生黄参的独特食用风味和药用价值有多种记载。据《本草纲目》记载,黄参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通经活络、健胃舒肝之功效。对中老年人胃气虚寒、神疲乏力,妇女气血失调,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挑食厌食效果俱佳,被誉为“小人参”。据北京食品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对山丹天然黄参检测鉴定,它的肉质直根富含人体必需的16种氨基酸、矿物质和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是一种经济、药用价值极高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地耳
地耳是荒漠天然藻类植物,是发菜的伴生物,由发菜中的宽菜生长而成,与发菜并称为“姊妹菜”。山丹全境均有地耳分布,全部靠人工采集。新鲜地耳呈墨绿色或褐色,片状松软,风干后呈乌黑色、卷状。蛋白质含量高达22%,富含钙、铁、磷、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低脂、低糖,有较高的营养。
山丹羊肉
山丹有很多特色美食,最出名的要数羊肉了,羊肉一般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
米黄儿
用黄米或小米制作,以黄米制作尤佳。先将磨细的米粉加适量的水搅成糊状,再将平底砂锅置火上加热、抹油,待油热香溢时将米糊糊均匀地摊在锅里,在文火上烙片刻即可进食。撒糖食用,黄亮,酥脆,香中透甜,老幼皆喜,如今已成稀罕之物。在文化街都有卖很地道的。
捻珍
将快欲成熟的青稞穗或小麦穗蒸熟,趁热搓揉,簸净芒壳,然后用手摇小磨研磨,成为绿白夹杂、捻连成串的条状物,故名“捻珍”。捻珍放盐巴,加蒜泥,泼上清油葱花,柔而不粘,筋而不硬。
箭头
先将青稞面用冷水和好,然后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块或揪成小丁,用手掌平搓成两头尖尖,细细长长的圆长条面,状如箭头,故名。箭头煮熟,加以陈醋、蒜泥、油泼辣椒等,味美可口,夏日冷食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与情趣。
鸡肠子
用凉水和面,然后用力揉按,待面和好后,搓成圆条,抹上清油,一层一层堆码在器皿内,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积子”。下锅时,将积子两手对搓,循环移动,使面变得浑圆细长。因为这种对搓出来的面和鸡的肠子一样又细又长,故名鸡肠子。
鸡肠子不仅筋柔适口,讨人喜吃,又因它洁白细长,绵绵不断,被视为友情和吉祥的象征,所以招待贵宾或办喜事时,鸡肠子是首选面食。
油泡泡
油泡泡河西各地均有制作,而山丹的与众不同,因为里面搀了煮熟的黄参。将面粉由沸水烫成硬糊状,再搀进煮熟切碎的黄参(一种野生植物,状如人参,营养丰富,其味甘甜),然后用筷子将其一团一团夹入沸腾的油锅煎炸,呈金黄色时,即可捞而食之。油泡泡酥软香甜,营养丰富,是当地美食之一。
酿皮
山丹酿皮独具特色,一是透明黄亮,色泽迷人;二是质地柔筋,耐咀嚼,回味隽永;三是佐料独特,色香味俱全。因此,山丹酿皮是四季诱人的风味小吃。特别在炎热的夏天,吃碗酿皮既充饥,又凉爽提神,妙不可言。
羊肉垫卷子
山丹自古羊多,羊肉的吃法也就比较独特。羊肉垫卷子就是其中之一。焖卷子,以羊羔肉为最佳。将肉切成块,等锅热油香后入内爆炒,约八成熟,佐以调料,加适量水焖炖,再将和好的面擀开,抹油加葱花,卷成二指宽的卷子,切成寸段,下锅继续焖炖,待面熟肉烂,即可进食。由于面肉相互渗透,吃面而喷香,食肉而不腻,因而备受人们青睐,每当贵客登门,当地人常常以此招待。
炒拨拉
炒拨拉因动作而得名。
支以铸铁鏊子,将切好的羊肝、肺、肚、肠、心等佐以调料葱花蒜苗下锅,以柴火或煤炭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
炒拨拉冬季进食最佳,麻辣适度,肥而不腻,烟熏火燎,边炒边吃,美味可口,热热乎乎,实在是一种不可多见的街头小吃。
油糊宣
油糊宣以香而味美,又软又香,实惠而且回味无穷。做法:选择精制面粉(按人数选择),葱,油,花椒,食用盐;用温开水烫面搅匀,用刀板赶开锅底大的饼,撒点葱花,再赶之,放入平底油锅,饼黄亮时捞出,即可食之。
重要事件
2014年5月10日,张掖市山丹县迎来入夏后首场大雪,当日山丹马场附近的气温降至零下3度左右,积雪厚度达10厘米左右。据介绍,此次大雪,十年不遇。5月10日,甘肃河西走廊张掖市山丹县迎来入夏后首场大雪,山丹马场气温降至8℃左右,积雪厚度达10厘米左右,此次降雪是山丹县大马营乡首次在5月份降下大雪。
荣誉称号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1:0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