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
中国安徽省辖地级市
宣城市,简称“宣”,古称宣州。是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北连马鞍山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常州市、无锡市,西接池州市、芜湖市,南邻黄山市,总面积12340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宣城市辖1个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常住人口248.7万人。宣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名称衍变
宣城据《韩诗外传》“宣,显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宣城就以吴楚名邑显扬于开发较晚的江南地区。汉在宣邑置县,因名宣城。
历史沿革
宣城一带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古代文明,根据出土的古代石器和陶器,这里应属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扩张区。
春秋时期吴国兴起统治东南一带。越灭吴,楚灭越,吴越楚三国相继统治宣城一带。
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宣城一带属鄣郡地。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宣州区)。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析丹阳郡置宣城郡,治宛陵,隶扬州。自此,宣城一直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
初废郡,改南豫州南北朝时期侨置州,后期州治宣城)为宣州,不久又改称宣城郡。
初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宣州改为宁国府
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宁国府为宁国路,后更名为宁安府、宣城府、宣州府。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占领宣城后,复称宁国府,直至清末
,为宁国府所在地。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州府,省直辖县。民国三年(1914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芜湖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春,设宣城首席县长,同年11月,设行政督察区,宣城为第九区,署治宣城,抗日战争期间移驻泾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第九区改为第六区,抗日战争胜利后,署治移驻芜湖。
1949年5月,成立宣城专区,公署驻宣城,辖宣城、郎溪广德、泾县、宁国5县和宣城市(析宣城县城关镇置,后于1950年3月撤销)。
1950年6月,宣城专区、芜当专区合并为宣城专区,专员公署驻宣城,辖宣城、郎溪、广德、泾县、南陵、宁国、当涂7县。
1952年1月,宣城专区撤销,辖县并入新成立的芜湖专区,1971年,改称芜湖地区
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
1982年4月,地区行政公署移驻宣城。
1983年6月,南陵、繁昌青阳县九华山管理处划属芜湖市,当涂县划归马鞍山市,宣城地区辖宣城、郎溪、广德、宁国、泾县5县。
1987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县,设立县级宣州市,并同时设立了宣城地区。
1988年1月,绩溪旌德2县正式划归宣城地区管辖,至此,宣城地区共辖6县1市: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和宣州市。
1997年3月,国务院撤销宁国县建制,设立宁国市,为省辖县级市,由宣城地区代管。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设立地级宣城市;原县级宣州市撤销,设立宣州区。
2001年1月,宣城市正式成立。
2019年8月5日,撤销广德县,设立县级广德市,由宣城市代管。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宣城市辖宣州区1个市辖区和郎溪县、绩溪县、旌德县、泾县4个县,代管宁国市、广德市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宣州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跨北纬29°57′—31°19′、东经117°58′—119°40′,东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杭州市临安区交界,北和东北与本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溧阳市宜兴市接壤,西和西北与池州市青阳县芜湖市南陵县湾沚区毗邻,南和西南与黄山市歙县黄山区相连。最东端在广德市新杭镇桃园村与长兴县交界处,最西端在泾县桃花潭镇菥荻村与黄山区青阳县交界处,最南端在绩溪县临溪镇临溪村与歙县交界处,最北端在宣州区水阳镇光明村与当涂县高淳区交界处。7个县市区中5个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3个与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风景区相连。境域东西长161.5千米,南北宽150千米,总面积1234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宣城市地处东南丘陵与长江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南部中山区一般为800~1800 米,低山区500~800米,中部丘陵区一般为50~500米, 北部平原区一般在50米以下。境内有黄山天目山九华山三大山脉。天目山自西南向东北延伸,从绩溪县东部延伸经宁国市南部进入广德、郎溪两县。黄山山脉自南向北由绩溪、旌德边界经宁国市西部、泾县东部进入宣州区和郎溪县南部。九华山山脉在境内只分布在泾县西部和宣州区西南部的部分低山地带。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五大类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中部丘陵、岗冲起伏;北部除一部分丘陵外,绝大部分为广袤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汊。山地面积2017.66平方千米,丘陵面积7948.36平方千米,平原面积2389.64平方千米。境内最高峰位于绩溪县伏岭镇清凉峰,海拔1787.4米;最低点位于宣州区水阳镇金宝圩心,海拔仅5米。
气候
宣城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温差大、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偏东风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0℃,1月平均气温3.3℃, 极端最低气温-16.0℃;7月平均气温28.0℃,极端最高气温41.5℃。平均气温年较差24.7℃, 最大日较差26.9℃。按平均气温划分,宣城四季分别如下:春季3月16日至5月25日,夏季5月26日至9月20日,秋季9月21日至11月20日,冬季11月21日至3月15日。生长期年平均234 天,无霜期年平均228天, 最长达242天, 最短为22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84.1小时。0℃以上持续期355天。年平均降水量1429.6毫米,地理分布呈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特点。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6天,最多达179天,最少为104天。极端年最大雨量2308.2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69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6月最多。
水文
宣城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长江流域有青弋江水阳江太湖三大水系,钱塘江流域有新安江天目溪两大水系。青弋江干流在宣城市内长87千米, 流域面积3429平方千米, 年均径流量26.38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徽水河琴溪河、寒亭河等。水阳江干流在宣城市内长208千米,流域面积7522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郎川河华阳河东津河等。太湖水系的河流有胥河和梅渚河,主要分布在宁国市东部和郎溪县北部,太湖流域(境内)面积为240平方千米。新安江水系的河流有扬之河登源河大源河,分布在绩溪县,新安江流域(境内)面积为640平方千米。天目溪水系的河流有永来河和毛坦河。水阳江年最大降水量为1931.7毫米, 位于上游西津河的合庄站,年最小降水量为1145.9毫米,位于下游南漪湖南姥嘴站。
宣城境内较大湖泊有南漪湖青龙湖太平湖固城湖的一部分,总面积约239平方千米。南漪湖位于宣州和郎溪交界处,又名“南湖”,面积约189平方千米。是皖南最大天然淡水湖泊,皖东南重要的水产品供应基地。青龙湖位于宁国市,是水阳江上游港口湾水库,面积32.8平方千米。太平湖位于泾县桃花潭镇东面,南依黄山,北邻九华山,是青弋政江上游陈村水库,水域面积88平方千米,为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泾县境内2平方千米,固城湖位于江苏省高淳县和本市宣州区之间的天然湖泊,水域面积81平方千米,宣州境内15平方千米。
土壤
宣城市土壤共划分为10个土类、23个亚类、75个土属、119个土种。红壤土类是境内最大的一类地带性土壤,占宣城市土壤面积52%,是林、茶、桑、果的生产基地。黄壤土类占宣城市土壤面积2.7%。黄棕壤土类占宣城市土壤面积3.9%。紫色土土类占宣城市土壤面积8.6%。黑色石灰土土类占宣城市土壤面积5.4%。石质土土类占宣城市土壤面积2.9%。粗骨土土类占宣城市土壤面积5.6%。红粘土土类占宣城市土壤面积0.2%。潮土土类占宣城市土壤面积1.4%。水稻土土类是本市的主要耕地土壤,占宣城市土壤面积17.3%,广泛分布于平原和山丘冲、垄、畈、盆地及岗丘傍地。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宣城市土地总面积1235566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为727283.02公顷, 占宣城市土地总面积的58.86%,耕地面积为215868公顷,占宣城市土地总面积的17.47%;园地面积为69634.10公顷,占宣城市土地总面积的5.64%;其它农用地面积为72574.18公顷, 占宣城市土地总面积的5.88%;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82571.90公顷, 占宣城市土地总面积的6.68%;交通用地面积为6338.80公顷,占宣城市土地总面积的0.51%;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8664.90公顷,占宣城市土地总面积的0.70%;未利用土地及其他用地面积为52631.10公顷,占宣城市土地总面积的4.26%。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多为次生植被人工植被,常见的以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或阔叶、针叶混交林为主。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尚保存有少数地带性植被群落。如宁国板桥乡海拔700米以下山坡,有大片常绿阔叶林分布,主要为甜槠林、苦槠林、青冈栎林等。荒山草坡各类成片草场主要分布在宣州、广德、宁国、泾县,万亩以上成片的草场有18块,多为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
水资源
宣城市水资源总量达93.16亿立方米。地下水量大,是安徽省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宣城市地下水埋藏较深,开采利用较少,实际开采量不足0.4亿立方米。过境水量约为35亿立方米,主要是陈村水库的下泄水量,也是青弋江陈村灌区的主要水源。境内水能蕴藏量53万千瓦,其中可利用35.3万千瓦。城市取用水水源主要来自河流地表水(水库),取地下水水量很少。大气降水是宣城市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宣城市多年平均径流量113.0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54立方米。
动物资源
宣城市境内野生动物4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扬子鳄梅花鹿黑麂金钱豹云豹白鹳白头鹤白颈长尾雉大鸨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穿山甲( 于20年升级为一级保护动物)、水獭大灵猫鬣羚短尾猴猕猴白鹇草鴞猫头鹰白冠长尾雉鸳鸯大鲵小灵猫大天鹅小天鹅金猫等;省级保护及三有动物(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麂青蛙野猪白鹭猪獾狗獾等。
植物资源
宣城市境内野生植物1492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种:银杏南方红豆杉银缕梅香果树水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5种:华东黄杉香榧羊角槭花榈木凹叶厚朴金钱松毛红椿天竺桂连香树杜仲鹅掌楸厚朴榉树樟树黄山梅等;省级珍稀树种主要有:领春木安徽杜鹃银鹊树天女花黄山木兰天目木兰天目木姜子黄山花楸南方铁杉青钱柳小勾儿茶巨紫荆三尖杉青檀等。
矿产资源
宣城市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55种(含亚种),其中能源矿产石煤2种,金属矿产有等10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方解石萤石花岗岩等42种,水气矿产有矿泉水,分布于宣城市330个矿区。非金属矿产种类多,以水泥用灰岩资源最为丰富。优势矿产为水泥用灰岩、化工用灰岩、方解石;正在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是水泥用灰岩、方解石、普通萤石、煤、建筑石料用灰岩和砖瓦用粘土等;特色矿产有珍珠岩、水晶、沸石、叶蜡石硅灰石等;潜力矿产资源为花岗岩铜矿金矿钨矿钼矿。域内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能源和非金属矿产主要受古生代地层控制, 金属矿产受主干断裂和中生代岩浆岩控制。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广德市宣州区泾县宁国市,方解石主要分布于泾县,萤石分布于绩溪县、旌德县、宁国市、广德市和郎溪县,铜、钨、钼、铅、锌等金属矿产分布于宣州区、绩溪县、宁国市和泾县,绩溪县、宁国市和泾县域内钨、钼矿资源潜力较大。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常住人口248.7万人,比上年减少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8万人,城镇化率为63.55%,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4万人,出生率为5.64‰;死亡人口2.4万人,死亡率为9.78‰;自然增长率为-4.14‰。
参考资料
民族构成
宣城市境少数民族人口不多,但成分多,主要有畲族回族满族苗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傣族黎族高山族水族京族傈僳族仫佬族等45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1.2万余人,约占总人口千分之五。其中千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彝族、回族、畲族、壮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宣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95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06.4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865.6亿元,增长6.5%。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9.2:46.4:44.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358元,增长5.9%。
参考资料
财政
2023年,宣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9亿元,按自然口径比上年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126.3亿元,增长5.1%;非税收收入71.6亿元,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8.1亿元,比上年增长5.6%。重点项目支出中,交通运输支出增长68.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5.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0.8%,教育支出增长9.1%,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7%。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宣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6.9%。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增长34.2%;民间投资下降3.1%;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增长1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工业投资增长16.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6.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7%;社会领域投资下降8.1%。
第一产业
2023年,宣城市粮食播种面积329.8万亩,比上年增长0.2%。油料播种面积50.4万亩,增长17.1%。蔬菜播种面积40.5万亩,增长3%。园林水果种植面积9.9万亩,增长0.4%。茶园面积51.1万亩,增长2.1%。烟叶种植面积10万亩,增长4.9%。全年粮食总产量128.5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22.5万吨,增产1%;早稻产量8.5万吨,减产0.6%;秋粮产量97.4万吨,增产1.6%。油料产量8.1万吨,增产13.4%。蔬菜产量61.2万吨,增产3%。园林水果产量3.5万吨,增产7.9%。茶叶产量3.9万吨,增产2.8%。烟叶产量1.4万吨,增产2.9%。
2023年,宣城市猪牛羊禽肉产量34.2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猪肉产量7.5万吨,增长2%;禽肉产量26.3万吨,增长4.6%。禽蛋产量7万吨,增长19.2%。年末生猪存栏44.6万头,增长0.5%;全年生猪出栏91.7万头,增长0.4%。
2023年,宣城市水产品产量12.1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1.1万吨,增长3.9%;捕捞水产品产量1万吨,下降0.6%。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60.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4万吨,下降0.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7%,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7.6万亩。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宣城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90.1亿元,比上年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3%;股份制企业增长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2%;制造业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6%。
2023年,宣城市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4.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17.4%,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51.9%。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36.2%提高到38.3%。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7.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2.9%。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21.9%提高到26.6%。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69%,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13.6%。
2023年,宣城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113.2亿元,下降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8元,比上年增加0.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4.24%,下降0.94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3年,宣城市建筑业增加值216.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年末在库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27家,比上年增加29家;实现营业收入273.3亿元,增长2.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78.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12.6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宣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7亿元,比上年增长9.7%。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70.3亿元,增长9.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1.4亿元,增长10.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766.6亿元,增长9.1%;餐饮收入85.2亿元,增长15.6%。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下降1.3%,饮料类增长23.9%,烟酒类增长32.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7%,金银珠宝类增长9.5%,日用品类增长9.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1%,汽车类下降4.5%。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9.1%,占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重10.9%。
2023年,宣城市新登记企业1.1万户,个体户3.5万户。年末各类市场主体总数33.3万户,比上年增长8.8%。全年新增“四上”企业534家,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1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36家。
对外经济
2023年,宣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12.8亿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出口194.4亿元,下降4.2%;进口18.3亿元,增长1.2%。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87.2亿元,增长10.5%;高新技术产品20.8亿元,下降18.9%。对欧盟进出口48.3亿元,下降1.4%;对美国进出口36亿元,下降13.7%;对东盟进出口23.5亿元,增长7.7%。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83.3亿元,增长1.3%。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8个,比上年减少4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4046.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3.4%。
服务业
2023年,宣城市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5.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14.9%;金融业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10.4%;房地产业增加值76.6亿元,下降1.2%。
2023年,宣城市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商务服务业增长8.5%,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0.6%。全年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旅游业
2023年,宣城市接待国内游客4514.8万人次,增长72.2%;国内旅游收入413.7亿元,增长85%。
房地产业
2023年,宣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2.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3.8%;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20.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39.2%。
金融保险业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3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02.9亿元,增长16.5%。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822.9亿元,增长17.1%,本年新增贷款411.8亿元。
2023年,宣城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7.7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4.4亿元,增长8.4%;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3.3亿元,增长5.5%。赔款和给付支出27.3亿元,增长3.9%。其中,人身险业务赔付11.6亿元,增长2.5%;财产险业务赔付15.8亿元,增长5.9%。
邮电通信业
2023年,宣城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邮政业全年完成函件业务量70.5万件,包裹业务量6.3万件,快递业务量12501.6万件;快递业务收入9.3亿元,增长19.9%。电信业务总量28亿元,增长17%。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14.4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88.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2.3万户,其中光纤宽带接入用户119.3万户;手机上网用户255.1万人。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2.7亿GB,增长16.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宣城市全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0.88万人,在校生2.58万人,毕业生0.90万人。普通中学招生3.33万人,在校生10.10万人,毕业生3.43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44万人,在校生13.57万人,毕业生2.14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6.49万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招生5274人,在校生13677人,毕业生6745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招生2648人,在校生10386人,毕业生2361人。
科技事业
2023年,宣城市全年登记科技成果166项,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85项,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14项。全年授权专利567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87件。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66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2.7件,比上年增长12.9%。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700家,净增134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25家,增长93.1%。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166个,技术合同交易额511.5亿元,增长24.1%。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有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95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76家。全年制定修订地方标准7项,累计102项。年末全市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有效注册商标4万件。全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6.3%。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469个,其中医院6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7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7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个,村卫生室80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站、所)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站、所)1个,卫生监督所8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017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653人,注册护士983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7879张,其中医院13899张,卫生院3225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21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2208.2万人次。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有艺术表演团体34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13个,剧场、影院18个。公共图书馆8个,馆藏书量184.02万册;综合档案馆8个,馆藏档案资料308.4万卷(件、册)。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97%和99.96%。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有体育场地10555个,体育场地面积780.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13平方米。全年新增一级运动员13名,二级运动员86名。全市组织890名运动员参加2023年安徽省青少年单项锦标赛,共获得47金、44枚银、53枚铜,695人次取得前八名的优异成绩。
人民生活
2023年,宣城市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52元,比上年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人均消费支出24868元,比上年增长6.1%。恩格尔系数为32.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18元,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79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14,比上年缩小0.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488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63元,增长5.7%。
社会保障
截止2023年末,宣城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0.5万人,比上年增长5.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42.5万人,下降1.1%。参加失业保险34.8万人,增长9.6%;参加工伤保险52万人,增长12.6%;参加生育保险40.2万人,增长6.9%。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1.1万人。年末全市有0.7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5.74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截止2023年末,宣城市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77个,其中养老机构169个。社会服务床位1.93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1.89万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54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2023年,宣城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7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5.33%。全年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4万人。全年新增技能人才3.68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14万人次,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216.51%、157.68%。
交通运输
宣城市是安徽唯一与苏浙两省交界的市,是皖东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2023年,宣城市全年货物运输量3亿吨,比上年增长10.5%;货物运输周转量999.6亿吨公里,增长10.4%。港口货物吞吐量1382.9万吨,增长49.8%。旅客运输量176.3万人次,增长0.1%;旅客运输周转量2.2亿人公里,增长57.9%。截至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57.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4%,其中新注册3.8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51.9万辆,增长5.1%,其中私人轿车31.8万辆,增长5.1%。
公路
G4012溧阳—宁德高速公路、G50沪渝高速、G5011芜湖—合肥高速公路、S03宣城—狸桥高速公路、S05宣城—桐庐高速公路芜雁高速(宣城段)、宣城绕城高速7条高速公路对外互联互通,宁宣杭高速公路-高淳段、临安段和溧宁高速-溧阳段3条省际“断头路”全部贯通,实现与南京杭州都市圈高速直达。建成了宣城至沪、宁、杭等7个方向的高速公路,宣城市为全省第二个拥有环城高速的城市。
铁路
宣城市境内合福高铁合肥-福州)、商合杭高铁商丘-合肥-杭州)、杭黄高铁(杭州-黄山)、宣绩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空运
芜湖宣城机场项目由芜湖及宣城共同出资建设,选址芜湖县湾址镇小庄,距芜湖市中心直线距离约38千米,宣城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1千米,2021年4月30日,芜湖宣州机场正式通航。
水运
宣城市境内共有航道22条423千米,其中:三级航道54千米,四级航道6千米,六级航道88千米,七级航道159千米。全市共有内河港区7个,分别是中心港区、新河庄港区、定埠港区、水阳港区、郎溪港区、宁国港区及泾县港区。
历史文化
民俗活动
桃花潭赛龙舟活动可追溯至明朝,相传当年汉王陈友谅与朱元璋在江西鄱阳湖战败后,陈部太尉张定边携遗侄张佑保避难到泾县桃花潭畔,将遗侄过继给当地翟姓改名翟敬六,招兵买马后以赛龙舟的形式掩人耳目以达到训练水兵的目的。因此,桃花潭的龙舟赛除了具有独特的龙形外观外,还有着气势雄壮的龙舟号子,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地方方言
宣城市的方言,系分布在宣州、郎溪、广德、宁国、泾县等五个市县内的话。各市县的方言分歧很大,既有当地土著居民说的吴语(宣州片吴语和太湖片吴语),又有大量北来的湖北话、河南话江淮话,也有少量南来的闽方言客家话湖南话。全市方言异常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外地移民形成的。清咸丰十年至同治三年(1860年至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在这一带激烈争战,随后又出现了瘟疫,区内人口伤亡殆尽。清朝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实施招垦政策,河南湖北及安徽江北移民大量迁入,随后少数闽、赣、湘语区及畲族移民也相继进入该地区,该地区成为移民集中地。
文物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
民俗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项,省级名录79项。
工艺
风景名胜
截至2023年末,宣城市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60处。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宣城概况.宣城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20:48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