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合肥高速公路
中国安徽省境内高速公路
芜湖—合肥高速公路(Wuhu–Hefei Expressway),简称“芜合高速”,是中国安徽省境内连接宣城市宣州区合肥市肥东县的高速公路,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上海—重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的联络线之一。
建设历程
建设背景
1996年,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力争形成以合肥为中心、连接16个地市的高等级公路网,芜湖—合肥高速公路为高等级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即“7918”工程,37条联络线包含芜湖—合肥线路,芜湖—合肥线路起于芜湖市鸠江区芜湖枢纽,止于合肥市肥东县陇西枢纽。
2005年12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要点》,即安徽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第二纵表述为徐州—福州线路,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夏阁枢纽至陇西枢纽段为其组成部分之一,第七横的三条联络线包含合肥—芜湖线路,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枢纽至夏阁枢纽段为其组成部分之一(此处指2004年至2015年间的芜湖—合肥高速公路)。
2007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交通部印发《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JTG A03—2007)行业标准,芜湖—合肥线路的全称为芜湖—合肥高速公路(简称“芜合高速”,编号“国家高速G5011”)。
2009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09)国家标准,芜湖—合肥高速公路编号不变。
2013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7918”工程拓展为“71118”工程,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规划不变。
2015年12月31日,宣城—铜陵高速公路通车运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同意,对上海—重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11)、南京—芜湖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211)部分线路进行调整,宣城—铜陵高速公路纳入上海—重庆高速公路,上海—重庆高速公路原芜宣枢纽至芜湖枢纽段调整为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调整后的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起于宣城市宣州区芜宣枢纽,止于合肥市肥东县陇西枢纽。
2017年4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年—2030年)》,即安徽省“五纵九横”高速公路网,第一纵表述为徐州—杭州高速公路,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宣枢纽至芜湖枢纽段为其组成部分之一,第二纵表述为徐州—福州高速公路,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夏阁枢纽至陇西枢纽段为其组成部分之一,第八横的三条联络线包含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枢纽至夏阁枢纽段为其组成部分之一;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17)国家标准,芜湖—合肥高速公路编号不变。
2021年4月27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年)》,即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第一纵表述为徐州—杭州线路,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宣枢纽至芜湖枢纽段为其组成部分之一,第二纵表述为徐州—福州线路,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夏阁枢纽至陇西枢纽段为其组成部分之一,五十四条联络线包含芜湖—合肥线路,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枢纽至夏阁枢纽段为其组成部分之一。
2022年7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规划不变。
建设年表
1956年,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长江大桥段开始进行大桥桥址和勘测工作。
1992年12月8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合肥段开工建设。
1995年5月30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陇西枢纽开工建设;12月17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合肥段二期工程(肥东至夏阁段)全线贯通;12月26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合肥段一期工程(夏阁至沈家巷段)和二期工程(肥东至夏阁段)通车运营。
1997年3月22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长江大桥段及芜湖至合肥段三期工程(芜湖长江大桥北岸接线段)开工建设。
1999年10月6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宣城至芜湖段开工建设。
2000年9月30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长江大桥段及芜湖至合肥段三期工程(芜湖长江大桥北岸接线段)通车运营。
2003年10月1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宣城至芜湖段通车运营。
2004年1月1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关镇收费站通车运营;4月1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合肥段大修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全线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12月28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合肥段大修改造工程完工并恢复通车。
2005年7月21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长江大桥段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交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进行的验收工作。
2007年,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关镇收费站更名为含山收费站;1月,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半汤收费站在原址进行改扩建。
2008年2月,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半汤收费站更名为巢湖收费站。
2015年4月29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试刀山隧道应急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在原隧道的两侧各新增一条隧道,由原双洞四车道扩建为四洞八车道。
2016年2月26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皖发改基础〔2016〕81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林头至陇西段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以交公路函〔2016〕572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林头至陇西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9月27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试刀山隧道应急工程通过交工验收;9月28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试刀山隧道应急工程通车运营;10月21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以皖交建管函〔2016〕548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林头至陇西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2017年6月20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林头至陇西段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工程起于马鞍山市含山县马鞍山西枢纽北顺接芜湖至林头段改扩建工程,止于合肥市肥东县陇西枢纽。
2019年1月25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柘皋收费站新站通车运营,老站同步关闭;3月7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王铁收费站老站停止使用并关闭;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以交公路函〔2019〕134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林头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以皖交路函〔2019〕400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林头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6月18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巢湖收费站新站通车运营,老站同步关闭;9月2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王铁收费站新站通车运营;9月12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巢湖服务区开通运营;12月18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林头至陇西段改扩建工程通过交工验收;12月26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林头至陇西段改扩建工程通车运营;12月30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林头段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工程起于芜湖市鸠江区裕溪河特大桥北岸,止于马鞍山市含山县马鞍山西枢纽北顺接林头至陇西段改扩建工程。
2021年6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皖发改基础〔2021〕326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宣枢纽至芜湖枢纽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以交公路函〔2021〕608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宣枢纽至芜湖枢纽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2022年1月17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以皖交路函〔2022〕56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宣枢纽至芜湖枢纽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9月30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含山收费站完成改扩建并恢复通车;12月20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林头段改扩建工程通过交工验收;12月28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林头段改扩建工程通车运营。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以交公路函〔2023〕54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枢纽至芜湖收费站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2月22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含山收费站更名为凌家滩收费站;3月12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宣枢纽至芜湖枢纽段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4月14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长江大桥段完成斜拉桥拉索更换工作;12月29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枢纽改扩建工程完工,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
2024年6月26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裕溪河特大桥改扩建工程开工,在既有裕溪河特大桥两侧各建两车道;10月8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以皖交路函〔2024〕315号文核准批复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枢纽至芜湖收费站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2025年1月23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宣机场(收费站)互通通车运营;3月8日,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湾沚收费站关闭并进行改扩建。3月21日,芜合高速接线工程裕溪河特大桥制造工艺方案、制造规则、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专家评审通过。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南起于宣城市宣州区古泉镇芜宣枢纽,途经湾沚区鸠江区镜湖区含山县巢湖市,北止于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陇西枢纽。
芜湖—合肥高速公路由芜湖—宣城高速公路(芜宣枢纽至芜湖收费站段)、芜湖长江大桥(含南北接线)、合肥—巢湖—芜湖高速公路等三部分组成。
截至2025年3月,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沿线途经的主要场所为:
线路互通
截至2025年3月,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沿线互通为:
线路参数
配套设施
服务设施
截至2025年3月,芜湖—合肥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如下:
辅助设施
2015年,安徽省已实现ETC全覆盖,芜湖—合肥高速公路相关收费站均已配套有ETC收费系统。
截至2025年3月,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含桥梁、隧道)配有道路监控系统。
管理运营
票制票价
据2019年12月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收费标准显示,芜湖—合肥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为:
2020年1月1日起,安徽省安装ETC车载装置的用户通行ETC车道,享受不小于5%的车辆通行费优惠,其中包括芜湖—合肥高速公路。
特色服务
2019年6月,安徽省高速公路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其中包含芜湖—合肥高速公路。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宣城至芜湖段位于长江下游冲洪积河漫滩地区,软土分布区地处长江水系,区内地表水系发育,该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多而集中,该区软土为第四系河漫滩堆积物,均匀性很差。
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合肥段位于沿江丘陵平原区、江淮波状平原区,表现为中部低,西、东两端高,总体特征是北高南低,地势起伏较大,微地貌类型由河漫滩、岗地、低丘、中丘组成。沿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光、温、水配合协调,无霜期长。按含水介质、孔隙类型和地下水赋存条件,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4种类型。沿线区域地表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水库、池塘星罗棋布,主要为长江流域巢湖水系,跨越清溪河、汤河、夏阁河、柘皋河等河流,其中汤河为清溪河支流,与清溪河合流后在庙后村注入裕溪河,裕溪河为巢湖连通长江通道;夏阁河为柘皋河支流,两河交汇后在河口村注入巢湖;区内地势平缓,河床比降小,水位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沿线土壤种类较多,成土母质有石英砂岩、砂岩、砂页岩风化物、第四纪粘土和近代河流冲积物,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黄棕壤、潮土及石灰土等,水稻土分布广泛,主要分淹育型、潴育型、潜育型、沼泽型、侧渗型等亚类;处于丘、岗上部的黄棕壤,上层较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不宜农耕,可以营林;丘、岗下部的黄棕壤上层稍厚,多垦为耕地,土壤质地粘重,雨天易板,干时易裂,肥力不高;潮土是疏松多孔的耕作层,富含游离碳酸钙,耕性好,上层厚,土壤肥沃;石灰土系各种灰岩发育而成,土壤质地粘重,有不均质的石灰反应,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地区,分为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两个亚类,宜茶叶,杉树以及马尾松生长。沿线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自然植被较复杂,种属繁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主要有松科、壳斗科、杨柳科和樟科,沿线区域由海成陆,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多样自然条件,为种类丰富的植被提供繁殖的自然环境,以马尾松、栓皮栎、樟树和冬青等树种为代表,沿线湖沼地区,分布着以苔草、芦苇、菰莲、蕨类等为代表的水生、湿生植物群落。
重点工程
荣誉表彰
科研成果
建设规划
芜湖—合肥高速公路除芜湖长江大桥外路段将进行改扩建,其中芜宣枢纽至芜湖枢纽段改扩建工程已于2023年3月12日开工建设,芜湖枢纽至芜湖收费站段改扩建工程已获得施工图设计批复,二坝枢纽至裕溪河特大桥北改扩建工程已于2024年6月26日开工建设,芜湖至林头段改扩建工程已于2022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林头至陇西段改扩建工程已于2019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
价值意义
芜湖—合肥高速公路宣城至芜湖段的建成通车,缓解了皖东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加强了该地区与安徽省内,特别是与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对促进安徽省特别是皖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安徽日报》 评)
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芜湖至合肥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通往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连通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的路网主动脉,同时也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六稳、六保”工作部署的重点工程,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后将对沿线地区乃至安徽省东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发挥内通外联优势,助推皖江城市带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评)
参考资料
芜合高速公路.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5-06-24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5 21:05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