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属(拉丁学名:Falco)是
隼形目隼科的下属鸟类。其根据体型大小,体长与体重均不相同,小型隼属的体长约20多厘米,体重180多克;而中等体型隼属的体长则有40多厘米等,体重有600多克等。隼属鸟类的体型多数为较大或中等,其嘴缘具齿突和大形缺刻,另一钝缺刻在后方。它们的翅膀长而尖,其中初级飞羽最长,尾中等长,为圆形或明显凸形;后趾较短且有力,爪弯曲而锐利,并且
跗蹠前缘有网状鳞。另外,隼属共有39个种。
动物学史
隼属诞生于1000万年前北美,之后进化出超过35个种。1989年,卞小庄发布报道称,隼属的7个种核型均相似,染色体数目为48~52,并由9对几乎全为端着丝点型染色体和更多的微小染色体组成。
2013年,刊物《自然》(Narsere)的子刊《自然遗传学》(Natare Genetics)发表了游隼和猎隼的基因组,该基因组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表的猛禽基因组。该文章说明,游隼和猎隼的神经系统、嗅觉、钠离子运输、线粒体
呼吸链均发生了快速演化,控制和调节喙发育以及嗅觉相关基因,并且适应干早环境的猎隼稳态相关基因也显示出隼类特异性的演化,快速演化的基因组和基因为隼类演化和捕食者提供了遗传学的基础。
形态特征
共同形态
通常情况下,隼属鸟类的体形为较大或中等,翅长可超过180毫米。它们的嘴缘齿突具有大形缺刻,另有一钝缺刻在后方;翅较长,且尖,其中初级飞羽最长,尾中等长,稍呈圆形或明显凸形;趾较长,具有横的鳞片,但后趾较短且有力,爪弯曲而锐利,跗蹠前缘有网状鳞。
不同品种
栖息环境
隼属鸟类在许多环境中均有分布,多数见于开阔地或疏林,而在大片的茂密森林中却很少能看见它们。从热带雨林到沙漠,再从旷野到城市,都能发现隼属鸟类的身影。
从半干旱地区到北方的
针叶林,都能看见燕隼的身影。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但有时也会出现在海拔4000米的山中。燕隼栖息于多种地形地区,其中包括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开阔平原、旷野、耕地、海岸、疏林和林缘地带,有时也会出现在村庄附近。
猎隼在非繁殖季节时的活动范围较广,但是其栖息环境中必须有开阔的空地。它们常出现于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地区,海拔可达4700米。猎隼一般出现在没有树木的大草原,悬崖、峡谷等陡峭的多岩石地域,以及沿海岸、湿地上空或湖区附近。
分布范围
隼属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其中在南北美洲、欧洲、西北非、温带亚州等地均有分布。
在中国,隼属动物分布也很广泛。其中,红隼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香港等地。
生活习性
食性
隼属鸟类常吃的食物有鸟类、鱼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小型爬行动物和小型
两栖动物,例如老鼠、兔子等。
鸟类
隼属鸟类所吃的其它鸟类较多,尤其是
鸣禽和较小的鸟类,例如麻雀、鸽子、
椋鸟等。
鱼类
隼属鸟类可以通过在水面上飞行,从而捕捉生活在水面附近的鱼类。但是,这种现象并不常见。
昆虫
昆虫在隼属鸟类的饮食中占比较大的比例。昆虫数量较多,且易于捕捉。它们还含有蛋白质,可以给捕食者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
小型哺乳动物
隼属鸟类在捕食老鼠、
地鼠、
鼩鼱、松鼠、兔子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动物时,用
喙折断猎物的脖子。
小型爬行动物和小型两栖动物
隼属鸟类有时会捕捉小型爬行动物或者两栖动物。这些动物的移动速度并不快,一般很容易被捉到。其中小青蛙或蛇偶尔会成为隼属鸟类的猎物。
迁徙
隼属鸟类大部分会拥有迁徙行为,其中有两个种群中的所有个体均发生迁徙,即
黄爪隼(Falco naumanni)和
红脚隼(Falco amurensis)。它们从欧亚大陆迁徒到非洲,常集群繁殖且混群迁徙。
非洲隼(Falco cuvierii)和
东非隼(Falco fasciinucha)是从地中海迁徙到
马达加斯加岛;
灰背隼曾被认为是全部迁徒的鸟类,但是生活在
不列颠群岛、
冰岛及中亚山脉的部分种群会留居于繁殖地。
在隼属中发生部分种群迁徙的种类有许多。例如在游隼中,生存于中低纬度的种群为
留鸟,但是它们可能会在一些特殊天气或者因为食物问题而进行迁徙。
草原隼(Falco mexicanus)会因为繁殖后的食物短缺而影响其迁徙时间,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在仲夏进入休眠的
地松鼠,因此草原隼的全部种群会在仲夏时节去寻找其他食物。此外,红脚隼的迁徙往返路线并不一致。
在西非,随着雨季的到来鸟类开始向北迁徙,直到旱季开始它们才迁回。
澳洲隼(Falco cenchroides)迁往新几内亚的个体主要是雌性幼鸟;在
矛隼(Falco rusticolus)中,成鸟一般停留在繁殖地,而幼鸟进行游荡,其中当年幼鸟会出现在繁殖地以南2000千米的地区附近。但是在食物匮乏的年代,矛隼全部种群向南迁移导致有大量的成鸟出现。澳大利亚
黑隼(Falco subniger)的迁移通常会因为天气和食物的影响,从而在内陆干旱、缺乏食物的时候迁移到沿海。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隼属鸟类的寿命较长,大型种类如游隼的野外生存记录可达10年以上。
繁殖方式
交配
大多数隼属鸟类采取一夫一妻制,由雌鸟单独或双亲轮流孵卵。在孵卵期和雏鸟出壳后的育雏早期,一般是雌鸟在巢中抱暧,雄鸟在巢外警戒,并承担主要的猎食任务。
孵育
隼属鸟类的卵为黄褐色或赭红色,并带有暗色斑点。其窝卵数达2~7枚,其中大型种如矛隼、猎隼和游隼的窝卵数不超过4枚,小型种如红隼、燕隼的窝卵数可达5枚以上。它们的孵化期通常在20~30天,而大型种类的孵化期较长。
最开始,隼属雏鸟还不能自己出去觅食,需要由雌鸟喂食。直到大约6周时,它们可以自己食用猎物,在此期间,雌鸟只会将猎物扔进巢穴而不亲自喂食雏鸟。当幼隼长到足够大时,它们就会自己出去寻找食物。
隼幼鸟的留巢期约为30天,游隼雏鸟是经过35~42天的巢期生活后离开巢穴,而矛隼幼鸟经过雌雄亲鸟喂养的46~49天后才离巢。
下级分类
分类与级别
形态与分化
黄爪隼
黄爪隼(拉丁学名:Falco naumanni)是一种小型猛禽,体长为29~32厘米。雄鸟的头顶、后颈、颈侧、头侧均为蓝灰色,前额、
眼先呈棕黄色,耳羽具有棕黄色羽干纹;背和肩为砖红色或棕黄色,没有斑纹;颏、喉为粉红白色或皮黄色,胸部、腹部和两胁呈棕黄色或肉桂粉黄色,两侧有黑褐色圆形斑点,胸和腹中部几乎无斑;翅上小覆羽、中覆羽为砖红色,外侧羽缘和大覆羽蓝灰色,飞羽呈黑褐色;腰和尾则为淡蓝灰色,尾部具有一道较宽的黑色次端斑和较窄的白色端斑。雌鸟的前额呈污白色,且具有一条细的白色眉纹;头、肩、背及两翅呈棕黄色或淡栗色,其中头顶到后颈有黑褐色羽干纹,背和肩具有黑褐色横斑;颏、喉、颊为白色,其余下体为肉桂皮黄色或淡棕黄色,胸部具有黑色纵纹;尾部呈淡栗色,且具有灰褐色横斑。
黄爪隼广泛分布于欧洲南部至中亚、
蒙古,其主要越冬地包括非洲南部、
西班牙南部、
土耳其南部以及
马耳他,分布繁殖于非洲西北部和西班牙南部。该品种在中国境内生活、繁殖于新疆西部及北部、内蒙古、河北中部及西部,经山东、四川南部及河南至云南西部越冬,其在迁徒期间有时出现于吉林和辽宁。
红脚隼
红脚隼(拉丁学名:Falco amurensis)的雄性鸟整体呈石板灰色,额、头顶、眼先、髭纹、上背、肩及小覆羽均为石板灰或石板黑;下背、腰、尾上覆羽及尾羽呈青铜色沾灰或石板灰沾褐;飞羽几乎与尾羽同色,但端部色较深;颏为灰棕色或棕白色,喉、胸及上腹、两胁为深灰色,腹部、尾下覆羽及覆腿羽红棕色。雌性成鸟(夏羽)的额基呈乳黄或沾棕白色;眼先、颊、眼周、髭纹为黑色;耳羽为淡灰棕色;头顶、枕部及上体的其余部分呈青铜色,且具有边缘模糊的石板灰横波纹;后颈杂有红棕色,并形成半领状。尾上覆羽及尾羽深灰色沾褐。它们的颏、喉部、颈侧及胸、腹、两胁呈棕白色,前胸缀有较宽的近石板黑色纵纹,后胸及两胁逐渐变为“V”形纹或横纹。雌鸟的肛周、尾下覆羽及覆腿羽棕黄或较雄性浅淡的棕红色;飞羽黑褐色,
羽轴黑色。
红脚隼生活于西伯利亚东南部和蒙古东北部,向东至阿莫兰德,向南至朝鲜北部。它们越冬于非洲南部,其中主要是从
马拉维至堪斯维尔。在中国,红脚隼生活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甘肃、江苏、河南和陕西;在迁徙季节时可于湖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看见它们的身影。该品种越冬于福建、江苏、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及香港。
灰背隼
灰背隼(拉丁学名:Falco columbarius)为小型猛禽,体长26到33厘米。其雄鸟前额、眼先、眉纹、头侧、颊和耳羽均为污白色,具有纤细的黑色羽干纹;头顶至后颈蓝灰色,后颈有一道棕褐色领圈,并杂有黑斑,其余上体淡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尾具宽的黑褐色次端斑和灰白色端斑。雌鸟前额、眼先、眉纹、头侧、颊和耳羽黄白色,具有纤细的黑色羽干纹;颊、喉灰白色;胸、腹和其余下体污灰白色,带有粗而显著的棕褐色纵纹;背至尾上暗褐色,尾棕灰褐色,具5道黑色横带和白色端斑。
灰背隼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洲至南美洲北部等。在中国,它们繁殖于新疆天山,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和青海东北部。其为冬候鸟,越冬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西红脚隼
西红脚隼(拉丁学名:Falco vespertinus)是一种小型猛禽。雄鸟与红脚隼相似,但翼下覆羽及腋羽为暗灰色。雌鸟与红脚隼差异较大,上体偏褐色,头顶棕红色;下体棕红色,具稀疏的黑色纵纹;眼区近黑色,颊、眼下斑块及领环偏白色;两翼及尾灰色,尾下具横斑;翼下覆羽褐色。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9年,隼属鸟类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中有塞舌尔隼、印度猎隼、马岛隼、游隼、毛里求斯隼和矛隼6种以及拟游隼1亚种。
·2021年,隼属鸟类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猎隼和矛隼2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黄爪隼、红隼、西红脚隼、红脚隼、灰背隼、燕隼、猛隼、游隼8种。
·2023年,隼属鸟类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3版中,被列为灭绝(EX)的有1种,濒危(EN)有2种,易危(VU)5种,近危(NT)3种,无危(LC)27种(以ITIS分类为准)。
种群现状
截至2023年1月,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3版统计信息,大部分的隼属鸟类种群属于无危,并没有很大的威胁。
毛里求斯隼的数量很少,自2007年到2008年以来,该品种的西部亚种群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其分布范围的次优生境中,并于2012年(三代前)监测到30对。 2016年,人们在该亚群中监测到的约有20对。但是2018年,其又下降到了15对以下。
在隼属鸟类中,红隼的分布较广,是中国较为常见的猛禽之一。截至2022年,游隼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并有18个亚种。
主要威胁
威胁隼属鸟类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和自然,其中包括住宅和商业开发、农业和水产养殖、能源生产和开采、自然系统被改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猎隼是中东国家驯养的主要猛禽,也是时尚、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一只优良的猎隼可卖到40万沙特里亚尔(约合1万美元)。因此,当时有许多非法走私猎隼的活动,其中也包括从中国偷猎的。2001年,仅新疆红其拉甫海关就抓获了3000个猎隼偷猎者,共缴获猎隼约600只。除此之外,栖息地减少以及食物中毒也导致了猎隼数量的下降。
保护措施
对于隼属鸟类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水土保护,土地或水资源管理,物种管理,教育,法律政策,生计、经济和其他激励措施等。
中国境内建立有多个保护隼属鸟类的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其中包括河南省林州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猎隼于202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3版濒危物种中。从20世纪开始,各国家就已开展对猎隼的保护措施。20世纪90年代,西部国家对非法贸易实施管制,用圈养繁殖来代替捕捉野生鸟类。2002年,CITES对阿联酋实施了对猎隼的贸易禁令。2011年,猎隼工作组成立,并于2012年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首次会议,之后于2014年制定《猎隼全球行动计划》。2019年,保加利亚对猎隼实施圈养繁殖和释放计划,以恢复已经灭绝的繁殖种群。
2022年,毛里求斯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3版濒危物种中。对于该物种的保护,各地区需要重新开始圈养繁殖和引进,并继续提供和扩大已经改良的长效巢箱,尤其是在缺乏天然筑巢的地区。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隼属鸟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顶级消费者,它们与其它猛禽一样,位于
食物链的最顶端,因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到积极作用。隼属鸟类的食物主要有鸟类、鱼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小型爬行动物和小型两栖动物。其中,猎隼的主要食物为鼠类,因此该品种的鸟类有助于控制鼠害。
驯养价值
一些生活在草原、荒漠地区的
游牧民族会驯养猛禽,从而进行打猎活动。其中隼属鸟类也是他们所驯养的动物之一。尤其是猎隼,它们经过人类驯化后,可以帮助人类猎捕野兔、
雉鸡等。
阿穆尔隼的食物主要为昆虫和一些小型鸟类,人类训练阿穆尔隼来捕捉小型鸟类。红隼的性格较温和,且易被驯化,但是它们没有那么勇敢。因此它们不能被用于捕猎中。但是该品种鸟类在以前曾被训练来捕捉
鹬和
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