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隼
隼科隼属动物
草原隼(学名:Falco mexicanus):是隼科、隼属的一种猛禽。体长40-47厘米,体重420-1100克。雌雄形体相同。与所有猎鹰一样,雌鸟明显比雄鸟大。该物种有灰褐色的上体,与浅色的下体形成对比。胸部和腹部或多或少有黑色斑点。翼角和翼下覆羽黑色。头上留着黑色的胡须,穿过脸颊,眼眉白色。耳罩后部有一块明显的斑块。鸟喙蓝色,但基部为黄色。腿黄色。
形态特征
草原隼体长40-47厘米,翼展91-113厘米,体重420-1100克。雌雄形体相同。该物种有灰褐色的上体,与浅色的下体形成对比。胸部和腹部或多或少有黑色斑点。翼角和翼下覆羽黑色,除了后缘形成一种沿着身体的“支柱”。和游隼一样,草原隼头上留着黑色的胡须,穿过脸颊,但草原隼的更窄。眼眉白色。耳罩后部有一块明显的斑块。鸟喙蓝色,但基部为黄色。腿黄色。
亚成鸟与成鸟相似,但上体较浅。下体有更多的浅黄色和更多的条纹,因此亚成鸟看起来羽色更暗。大腿条纹较多。裸露的部分是灰色的。
栖息环境
草原隼通常出没于开阔地带和无树地形。它们经常出现在鼠尾草沙漠、短草丛和悬崖岩石附近的其他干旱栖息地。虽然它们通常定居在低海拔地区,但也可以在高达3700米的高山苔原中筑巢。在落基山脉筑巢的种群在冬季下降到低地。它们出现在大群有角百灵的粮田中。在春天,这些麻雀带散开,草原隼随后返回悬崖上的筑巢地点。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草原隼在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区越冬,然后在夏季迁徙到高处的草地沙漠和广阔的丛林中。
生活习性
行为
草原隼的尾巴相对于它的体型来说更长,翼关节离身体更远。所以该物种的翅膀拍动被描述为强而浅,就像游隼的翅膀一样,并且具有相同的快速节奏,但更硬,更机械。
草原隼最常去的地方是孤立的悬崖,可以俯瞰大片完整的土地。巢穴被放置在朝北的岩石壁角中,以避免强烈的热量。在冬季,该物种活动的地区非常大,直径在6-11.5千米之间。这些猛禽可以飞行超过2千米,有时甚至超过140平方千米的区域去寻找食物。
叫声
草原隼主要通过语音进行交流。已经确定有三种发声:用作警报和标记领地的有力而高音的喋喋不休,在空中游荡期间产生的“eechup”声,最后是在冲突情况下发出的啁啾声。
食性
该物种是肉食性鸟类,其中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百分比变化很大。在夏季进行的观察得出哺乳动物占8%-66%,鸟类占33%-92%。冬季鸟类占更大的比例。食物中爬行动物、其他脊椎动物和昆虫的比例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哺乳动物而言,黑尾长耳大野兔仅占捕获量的8%,但占生物量的65%。对于鸟类,草原隼主要以角百灵为食,但哀鸽和西部草地鹨也是其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区不同,菜单略有不同。在亚利桑那州,道氏红松鼠和哈里斯羚羊松鼠(Ammospermophilus harrisi)的数量超过了兔形目动物,黑腹翎鹑几乎占鸟类总数的一半。
分布范围
草原隼是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到大约墨西哥城联邦区的特有种。它们的繁殖范围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南部、阿尔伯塔省南部和萨斯喀彻温省延伸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的巴哈、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斯州西部。它们在草原和半沙漠栖息地越冬,从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中部,途经美国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克萨斯州中部。
繁殖方式
草原隼经常重复使用相同的筑巢地点,一些巢穴连续9年被同一对夫妻使用。但是,雌鸟也可以在同一个巢穴中居住数年,每次都与不同的伴侣相处。在冬季期间,夫妻分手。每年3月,它们会按照未预先确定的顺序返回它们的筑巢地。一旦两个伴侣到达它们要繁殖的地方,就开始了持续约一个月的婚配期。在此期间,两个配偶都在巢附近长时间栖息。雄鸟不时的出去打猎。在这30天的时间里,会进行空中展示,与游隼略有不同。
该物种是领地的。为赶走入侵者而采取的积极干预措施很多,平均每天6次。在孵化开始前频繁出现,在孵化时达到高峰,然后在养育幼鸟时下降。
选择筑巢地点是繁殖的第一步。有经验的一对通常会回到前一年筑巢的地方。巢穴通常放置在悬崖上,更准确地说是在悬垂在壁架上,并为狩猎区域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全景。产卵地点平均位于离悬崖脚11米处。大多数时候,掠食性哺乳动物无法进入该巢穴。几乎一半的巢穴隐藏在岩洞中,这为它们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以抵御来自天空的入侵者。在超过一半的情况下,树枝的巢穴具有锅的形状。约1米深。草原隼单独筑巢,两个巢穴之间总是相距至少150米。在育雏失败的情况下,不到1%的配对会产生替代育雏。
在美国爱德华州,每窝通常产5枚卵,但越往南走,数量可能会略微减小。雌鸟大概每隔一天产1枚卵,这意味着她大约需要9或10天才能完成产卵。孵化持续29-33天。孵化工作几乎完全由雌鸟来承担,只有当雄鸟给雌鸟带来食物时,才会由雄鸟代孵一会。雏鸟出生的时间间隔2-3天。孵化后36-41天后幼鸟长出初羽。虽然巢穴尺寸几乎在所有地方都相似,但乳化成功的变化很大,从平均最低的1.9到最高的3.9只雏鸟。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其他猎鹰者的捕食、哺乳动物的捕食和卵子不育。此外,幼鸟在出生第一年的死亡率非常高,达65%。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趋势证明:截止2007年,在过去的40年中,该物种在北美经历了小幅或统计上微不足道的增长。
主要威胁
草原隼的数量似乎很稳定,估计在北美有2,000到6,000对。尽管它们受到美国鸟类迁徙法案的保护,但它们经常被捕获,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是猎鹰中高度重视的鸟类。该物种的纯度有时会受到威胁,因为它很容易与游隼和海隼杂交。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9 10:3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