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隼(学名:Falco cenchroides):是隼科、隼属的鸟类。体长约35厘米,
翼展66-78厘米,体重115-273克。上体大多呈红褐色,有一些深色条纹。翅膀的尖端是黑色的。下体浅黄色,有黑色条纹。翼下
覆羽呈黑色细条纹,靠近尖端的条纹较宽。雌性通常有更强烈和鲜明的斑纹,它们的冠和尾更红。雄性有灰色的头顶和尾巴。在飞行中,该物种的小体型、赤褐色的颜色和它的移动方式将它与任何其他
猛禽区分开来。
形态特征
澳洲隼体长约35厘米,
翼展66-78厘米,体重115-273克。是一种体长相对细长的猎鹰。上体大多呈红褐色,有一些深色条纹。翅膀的尖端是黑色的。下体浅黄色,有黑色条纹,尤其是在胸部和侧面更明显。翼下
覆羽呈黑色细条纹,靠近尖端的条纹较宽。雌性通常有更强烈和鲜明的斑纹,它们的冠和尾更红。雄性有灰色的头巾和尾巴,其程度因个体不同而异。上翅覆羽有一个宽的黑色亚末端带。在飞行中,该物种的小体型、赤褐色的颜色和它的移动方式将它与任何其他
猛禽区分开来。
栖息环境
该物种在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现,但它们往往会避开茂密的森林地区。偏爱树木稀少的地区和开阔的农业区。这种猛禽可以建立良好的对各种栖息地的耐受性,它们对多种食物的适应以及它在相当广泛的地点筑巢的能力。
生活习性
澳洲隼大多数是留鸟,其中一部分则是迁徙的,它们根据食物资源的可用性在当地迁移。对于猛禽来说,这是一种相当聚群的物种,尤其是在迁徙时。一般聚5-6只的小群,这点和
红隼相当一致。
平时,澳洲隼的主要叫声是高亢的“kii-kii-kii”或重复多次的强有力的唧唧声。
该物种从栖息处或悬停在离地面的低高度来定位猎物。在后一种情况下,它们会迅速地扇动翅膀,用扇形尾巴作为舵,并保持头部和大部分身体静止。一旦找到猎物,就会以足够近的距离坠落到地面,以便扑向猎物。也会在飞行途中捕捉或迅速从树枝上撕下昆虫。
食物多样化,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小型鸟类和各种昆虫为食。
分布范围
留鸟:新西兰。
繁殖地:澳大利亚、圣诞岛、印度尼西亚、诺福克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非繁殖地:新喀里多尼亚。
游荡(非繁殖地):科科斯(基林)群岛。
繁殖方式
求偶行为也与其他红隼十分相似。雄性和雌性在巢址附近一起飞行。雄性有时会冲向它的配偶,发出嘶哑和咯咯的叫声。
使用各种地方筑巢:树洞、各种空洞、壁架、突出物、建筑物外的壁架,甚至直接在地面上。树洞通常是它们最喜欢的地方,蚁丘倒塌的边缘也可以筑巢。巢可以用多种方式建造:它们会在壁架或树洞的碎屑中简单地刮擦,也可以选择其他鸟类(乌鸦或其他猛禽)废弃的树枝和泥土巢。
澳洲隼只要形成配偶对,就会在许多连续的季节中保持在一起。它们通常年复一年地占据相同的领地并使用相同的巢穴。一般来说,只有一只幼鸟能够在3、4个卵中存活下来。雌性负责大部分孵化,持续约26天,雄性在孵化后的前两周独自负责食物和狩猎。雌性留在巢的边缘,当雄性带着猎物回来时,它会展开小翅膀去迎接带来食物的雄性,但是,14天后,雌性也参加了狩猎。幼鸟在21天后离开巢穴,但它需要一整年才能实现完全独立。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趋势证明:由于农业转化增加和新猎物的引入,物种数量增加了(del Hoyo等人,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