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鹳
鹳科鹳属的鸟类
白鹳,是鹳形目鹳科鹳属鸟类。白鹳曾确定为3个亚种:指名亚种、中亚亚种和东方亚种。其体长约111厘米。嘴形直、粗厚而侧扁;体羽除飞羽黑色具铜绿色金属光泽外,余部均为白色;眼周裸区、脚、趾红色,嘴红色。(东方白鹳嘴黑色。)
形态特征
白鹳为大型鸟类,体长90-115厘米,翼展195-215厘米,体重3000-3500克。寿命26年。翅膀长且宽,可滑翔。飞行时,脖子向前伸,腿向后伸,超出其尾尖。与其他鹳鸟类似,其腿、颈和喙都非常细长。羽毛主要为白色,翅膀处具黑羽。主翼羽、副翼羽、初级覆羽、上翼大覆羽、肩羽、小翼羽为黑色,具绿色或紫色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外侧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期间能竖直起来。鸟喙为红色,喙形较直,不向上翘,嘴基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眼周、眼线和喉部的裸露皮肤均为黑色,虹膜为褐色或灰色,眼眶周围的皮肤为黑色。成鸟腿为鲜红色。雌雄两性在外观上完全相同,只是一般雄性体型大于雌性。幼鸟羽毛浅棕色、灰暗,鸟喙、眼周、眼先和喉为黑色。
栖息环境
白鹳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有时也栖息和活动在远离居民点,具有岸边树木的水稻田地带。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和沼泽地带。会避开高大的野草和灌木丛生的地区。
生活习性
白鹳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屐轻盈矫健,边走边啄食。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缩成s形。有时也喜欢在栖息地上空飞翔盘旋。在地上起飞时需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煽动两翅,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翔时颈向前伸直,脚伸到尾后。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盘旋滑翔。性机警而胆怯。如有入侵者,常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恐吓行为。即通过上下嘴的急速啪打,发出一种“嗒嗒嗒”的嘴响声,并伴随着颈伸直向上,头仰向后,再伸向下,左右摆动,两翅半张和尾向上竖起,两脚不停的走动等一系列行为动作。
单独或成对漫步在水塘岸边或开阔的沼泽草地上,边走边啄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立在地上不动。性情温顺,活动时沉默无声,是一种较为安静的鸟类。但在繁殖期间或者受到入侵者干扰时,也能通过上下嘴的急切拍打而发出一种“嗒嗒”声。它的食物主要有蛙、蝌蚪、蟾蜍、蛇、蜥蜴、蚯蚓、蚱蜢、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和昆虫幼虫,有时也吃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以及鸟卵等。常单独或成小群觅食,在食物丰富的地区也常集成大群觅食。觅食主要在白天,也有时在有月亮的夜晚觅食。觅食方式主要是还过视觉。觅食的时候身体前倾,头颈向前伸,轻盈而缓慢地大步行走,找到食物后迅速用嘴捕获,有时也在水中通过触觉探测觅食。饱食后常站在地面上休息,有时也将嘴插入前颈下面的羽毛中。 在水中觅食时则主要通过触觉。通常单独漫步在水边浅水处,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水中,一边缓慢的向前行走,一边不时的将半张着的嘴插入水中。除吃动物性食物外,偶尔也吃少量植物叶、苔藓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以及沙粒和小石子。
白鹳是迁徙性鸟类,主要迁往热带非洲和印度次大陆一带越冬。迁徙主要依靠上升的热气流进行高空滑翔运动,从而可利用很少的能量,进行长距离迁徙,因此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迁徙的时间大多在上午至下午天气最热的时候,每天迁徙的距离可达100-200公里。在地上起飞时,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地煽动翅膀,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伸向后,远远突出于尾羽的外面。既能煽动两翅进行鼓翼飞翔,也能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高空滑翔,特别是迁徙期间,在进行鼓翼飞翔时两翅煽动较慢,显得从容不迫,并常常和滑翔交替进行。两翅鼓动速度为每分钟170次,飞行速度达每小时40-47公里,飞行高度可达1600米以上至3600米的高空,在迁徙期间甚至出现在4300米的喜马拉雅山上空。从欧洲繁殖地迁往南非越冬地,最远的迁徙距离往返可达20000多公里以上。在德国曾经记录到一只25岁的欧洲白鹳,在一生中总计迁徙了大约500,000多公里的距离。秋季大多在8月中下旬至9月初迁离繁殖地,春季于3-4月离开越冬地。迁徙时集成大群,每群常在500只以上,最高记录为21000多只。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法国、加蓬、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拉维、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西班牙(加那利群岛)。
原产地不确定: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瑞典、瑞士、叙利亚、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泰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安提瓜和巴布达、刚果、芬兰、冈比亚、冰岛、爱尔兰、利比里亚、挪威、俄罗斯联邦、圣赫勒拿、阿森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圣多美与普林西比、塞舌尔、塞拉利昂、英国。
分布不确定:西班牙(加那利群岛)。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4-6月。通常呈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迁往繁殖地。刚迁来时通常并不立即进入繁殖地,而是在部分开始融化的河流和湖泊岸边觅食,或在其上空盘旋觅找巢位和觅食地。3月下旬开始分散成对,分别成对进入各自的繁殖地。巢区多选择在没有干扰或干扰较小、食物丰富,而又有稀疏树木或小块丛林的开阔草原和农田沼泽地带。有时也选择在距水域,沼泽等取食地数千米至10余千米远的林带。常成对孤立的在柳树、榆树和杨树上营巢。
巢通常位于树顶端枝权上,系由干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枯草、绒羽和苔藓或无任何内垫。巢距地高度视环境和树高而不同。通常在3-17米高。营巢时间从3月中旬至3月末开始。雌雄亲鸟共同营巢。通常由雄鸟外出寻找和运送巢材,雌鸟留在巢上筑巢。巢呈盘状,结构较为庞大,大小为外径120-230厘米,内径50-74厘米,巢深15-35厘米,巢高50-200厘米。如果巢未受干扰和破坏,或者当年繁殖成功,巢下年还继续被利用,但每年雌雄亲鸟都要对旧巢进行修理和加高,因此巢常随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相当庞大。
产卵时间最早在3月末至4月初。但多数在4月中旬产卵。每窝产卵4-6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形状为卵圆形,大小平均为75.8×56.6毫米,卵重平均为129.7克。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但以雌鸟为主,每天轮换2-4次,晚上全由雌鸟孵卵。孵卵期31-34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被有浅棕色绒羽,嘴为黑色。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当雏鸟长到55日令时即可在巢附近来回短距离飞翔。60-63日龄以后才随亲鸟飞离巢区觅食,不再回窝。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
濒危(EN)——1种;无危(LC)——1种。
全部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东方白鹳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 附录Ⅰ。
种群现状
欧洲白鹳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东方白鹳曾经在东亚地区是常见的鸟类,甚至在日本东京市的教堂屋顶上也曾有营巢繁殖的,但在1868-1995年间,由于非法狩猎、农药和化学毒物污染等原因,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日本逐渐减少,仅能在冬季偶尔发现少量的越冬个体。分布在朝鲜、韩国的繁殖种群也已于70年代初绝灭。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的发展,使得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残存的繁殖地也变得极为狭小2009年全世界有东方白鹳野生种群为不到3000只。
2022年3月17-18日,有观鸟爱好者连续两天在新会银湖湾湿地公园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界国宝”之称的东方白鹳。
文化内涵
在欧洲,人们称白鹳称为“送子鸟”。相传,送子鸟白鹳落到谁家屋顶造巢安家,谁家就会喜得贵子,幸福美满。因此,在欧洲的乡村,经常能看到住家的屋顶烟囱上搭着一个平台,那就是专为白鹳准备的。而千百年来,似乎也确实是白鹳筑巢的家庭,都会很快生下小孩子。而科学的说法是古代时当主人家有人怀孕时,这家的烧火取暖的时间会比一般人家长,而白鹳更愿意选择这样家庭的烟囱口造巢安家。久而久之,善良的人们还是把白鹳认为吉祥的送子鸟,成为了一种民俗。迪斯尼动画也巧妙的应用了这个民俗典故,当天真的孩子问爸爸妈妈他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时,父母就会说“是白鹳送来的”。
中国三国时期,吴国陆玑撰《毛诗陆疏广要》上就曾记述:“鹳,鹳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杯。”这里所说的赤喙的鹳,显然就是指的欧洲白鹳,说明那时它曾经分布至中国的中原一带。欧洲白鹳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沼泽排水改为农田,大量施放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气候的变化等,致使它的生境丧失和恶化,食物减少,死亡率增加。
中国浙江台州天台籍著名散文家陆蠡写了一篇《鹤》,文中叙述他十七八岁时,邻哥儿在平头潭边捉到一只鸟,“长脚尖喙,头有缨冠,羽毛洁白”。开始,以为是一只鹤,抢回家里养,只见这只鸟“样子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象个“宰相步”、“头上有一簇缨 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老是缩着头颈,有时站在左脚上,有时站在右脚上,有时站在两只脚上,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他们将这只鸟养了相当时日,有一天,他的舅父来了,才知道这是一只 “长脚鹭鸶”。 陆蠢所描述的这只漂亮的鸟,实际上应叫“白鹳”,在始丰溪两岸的树林中,芦苇丛里栖居。
参考资料
东方白鹳(图).北京科普之窗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09:0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