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绩高速铁路(Xuancheng-Jixi High-speed Railway),简称“宣绩高铁”,是一条连接中国安徽省
宣城市宣州区与
绩溪县的
高速铁路,为苏皖赣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2015年4月,皖赣铁路宣城绩溪段新建快速客运铁路列入国家储备新开工项目计划。
2018年12月26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皖赣铁路宣城绩溪段)关键工程开工动员。
2019年1月30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9月,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初步设计获批;12月28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2020年8月,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控制性工程开工。
2021年9月9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开始全面施工;9月28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首座隧道胡乐三号隧道贯通;10月18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箱梁架设作业全面展开。
2022年4月22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完成全线首座特大桥邵村特大桥箱梁架设;5月19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全线首座超千米长隧道
港口一号隧道贯通;11月30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全线首座2500米以上单洞双线长大隧道
周湾隧道贯通。
2023年4月18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四电”工程全面启动;5月12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最长隧道金沙隧道贯通;8月18日,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全线65座隧道全部贯通;10月,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线路名称确定为“宣绩高速铁路”;10月26日,宣绩高速铁路全线箱梁架设任务全部完成。
2024年1月16日,宣绩高速铁路开始全线铺轨;5月,宣绩高速铁路全线铺轨贯通,后进入静态验收阶段;7月11日,宣绩高速铁路开始全线送电;7月14日,宣绩高速铁路启动接触网热滑试验;7月16日,宣绩高速铁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8月29日,宣绩高速铁路进入试运行阶段;9月24日,宣绩高速铁路通过初步验收;9月30日,宣绩高速铁路通过运营前安全评估;10月11日,宣绩高速铁路开通运营;11月11日,宣绩高铁迎来“满月”,沿线车站31天安全运送旅客逾31万人次。
线路参数
线路走向
宣绩高速铁路自宣城站引出,下穿鳌峰东路,上跨水阳江大道、宣广高速公路、向阳大道、电厂专用线、
皖赣铁路,随后进入丘陵地区南行,在
水东站附近跨皖赣铁路后两跨
水阳江,于港口电厂和宁国中石油储油库之间通道穿行,随后继续南行,跨越汪港路、X049县道、X061县道和
西津河,于独山村附近设宁国南站;出站后,向西南方向前行,于瓦窑铺村附近跨S215省道,在
甲路镇高速公路匝道东北侧跨越
溧黄高速公路,后跨过皖赣铁路,于溧黄高速公路东侧向南前行,途径胡乐镇、金沙镇、扬溪镇;出金沙隧道后分左右线,宣绩左线(13.998千米)在塘岱上村北侧下穿规划杭临绩铁路,于扬溪镇高枧村附近跨
扬之河、溧黄高速公路、S215省道、 皖赣铁路后,设十里岩线路所,后继续前行,在洪富村附近上跨
杭黄高速铁路洪富隧道,后引入绩溪北站杭黄场;宣绩右线(4.863千米)同样于扬溪镇高枧村附近跨扬之河、溧黄高速公路、S215省道、皖赣铁路后,引入十里岩线路所,后下穿杭临绩铁路,夹于杭黄高速铁路与合福高速铁路之间前行。
沿线车站
宣绩高速铁路全线设宣城、宁国南、绩溪北3座车站,其中宣城、绩溪北为既有客站,宁国南站为新建车站。
运营情况
运营历程
2024年10月11日,宣绩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初期按照日常线、高峰线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26列,均为跨线列车;宣城至绩溪北站间最快39分钟可达,较此前经皖赣铁路运行的普速旅客列车压缩1小时46分钟;南京南站经宣绩高铁至绩溪北、黄山北、南昌东站分别最快1小时48分钟、1小时53分钟、4小时4分钟可达,动车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较目前经南京南至安庆高铁、京港高铁、池州至黄山高铁、杭州至南昌高铁等线路,分别压缩57分钟、42分钟、47分钟。
2025年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2025年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宣绩高铁共计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29对。
客流情况
宣绩高速铁路所经列车均为跨线列车,全线唯一中间站宁国南站运营首周(10月11日至10月17日)累计到发旅客21622人次,其中发送旅客11761人次,日均1680人次,到达旅客9861人次,日均1409人次。
2024年11月11日,10月11日开通的安徽宣城至绩溪高铁迎来“满月”,沿线车站31天安全运送旅客逾31万人次,沿线客流需求旺盛。
设备设施
轨道标准
宣绩高速铁路正线主要铺设CRTS I型双块式
无砟轨道,宣城站外和绩溪北站前段采用
有砟轨道,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运行系统
宣绩高速铁路正线采用AT供电方式,其他站线等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或直接供电方式;正线接触网悬挂类型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其它线路(站线、渡线等)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通信系统
宣绩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主要提供本线运营指挥的语音、数据及图像业务,提供信号、信息系统、电力电气化专业等业务系统的通道及光纤需求。本线通信系统主要设置传输及接入网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电话交换系统、调度通信系统、GSM-R移动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应急通信系统、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等。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宣绩高速铁路沿线桥隧占比较高,又地处皖南山区沿线山岭、河湖众多,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和环保成本较大。具体表现在:宣绩高速铁路正线长度111.701千米,其中大中桥共计96座(43.547千米),占线路总长度的39%,隧道共计65座(62.5千米),占线路总长度的86.7%;右线单线绕行线路长共计18.861千米,其中大中桥共计17座(7.415千米),占线路总长度的39.3%;此外,宣绩高速铁路代建杭临绩铁路范围段线路长2.502千米,大中桥共计4座(1.061千米),占线路总长度的42.4%。
重点工程
水阳江特大桥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宁国市交界处,全长2881.53米,共设有85个桥梁墩台,桥梁分别跨越水阳江、皖赣铁路、465省道,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极高,是宣绩高速铁路一座转体连续梁,也是宣绩高速铁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十里岩二号隧道上行线位于绩溪县境内,北端进口位于扬溪镇,南端出口位于华阳镇,全长2146.98米,为单洞单线隧道,洞身穿越天目山山脉可溶岩地层,地势起伏较大,地表水系发达,所处地段自然冲沟及泉点较多,地形及地质情况复杂。同时,该隧道洞口存在偏压、浅埋,断层现象,加之邻近已投入运营的
合福高速铁路,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宣绩高速铁路全线重难点和控制性工程。
金沙隧道位于宣城市绩溪县扬溪镇,进口在扬溪镇界水村,出口在扬溪镇方村,全长4.607千米,是宣绩高速铁路全线最长隧道,是宣绩高速铁路控制性和重难点工程。隧道最大埋深374米,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山体起伏较大,处于强富水区,水文地质条件差,多段落存在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岩性分界线,技术难度高,安全隐患大,施工周期长。
路口隧道位于宁国市竹峰街道境内,全长4180.54米,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为257.1米,采取进出口两端掘进。隧道洞口场地狭小,偏压严重,进洞条件差。洞身围岩以泥质灰岩、钙质页岩为主,存在较多不良地质,岩溶裂隙、F1断层、岩性分界线,地下水丰富,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港口三号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全长2189米,隧道进口附近无乡村道路通达,交通不便,围岩的等级以Ⅲ级为主,隧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浅埋地段多,开挖断面大,风险高且隧道区环保要求高,洞口明洞段存在偏压,边仰坡开挖易引起边坡滑塌等,施工难度大。
白屋西津河特大桥全长1512.63米,41个桥墩和2个桥台,该桥与西津河和皖南川藏线是以悬臂现浇梁跨越,是宣绩二标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该桥水中墩施工影响因素多,环水保要求高,施工安全风险大。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攻坚克难,克服雨季、台风、征拆等多种困难。
扬溪左线隧道为单洞单线隧道,全长3090.05米,隧道最大埋深约175.15米。隧道隧址区位于剥蚀丘陵区,属于低山地貌,区内植被较为茂密,多以树林,灌木为主。
扬溪三号右线隧道为单线隧道,全长1253.48米,地质情况复杂,主要为弱风化花岗岩,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岩质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受降水入渗补给,向低洼处排泄,动态变化大,因此此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
石金山左线隧道全长866.93米,与同标段其它隧道相比,石金山左线隧道洞口偏压、地质情况复杂、围岩等级差,其中3级围岩长度140米,4级围岩长度165米,5级围岩长度561.93米。隧道进口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弱风化砂岩,其中全风化砂岩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受降水入渗补给,向低洼处排泄,动态变化较大。
价值意义
宣绩高速铁路使得宣城市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推动宣城与皖东南综合性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也有助于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对于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 评)
宣绩高速铁路是皖江地区城际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骨干线路,可进一步完善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区域快速铁路网,大大缩短苏、皖、赣等地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推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安徽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