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
肉瘤是一组起源于子宫
平滑肌组织、子宫间质、子宫内组织或子宫外组织的
恶性肿瘤。
组织学起源多是子宫
肌层,亦可是肌层内
结缔组织或
子宫内膜的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肉瘤可见于子宫各个部位,宫体部远较宫颈部常见约为15:1。子宫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5%,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而宫颈
葡萄状肉瘤多见于幼女。因早期无特异症状,故术前
诊断率仅30%~39%。
妇科检查:子宫明显增大,呈多个结节状,质软。如肉瘤从
子宫腔脱出
子宫颈口或阴道内,可见紫红色
肿块,合并感染时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如为
葡萄状肉瘤,子宫颈口或阴道内发现软、脆、易出血的肿瘤。
(1)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症状无
特异性,与一般女性生殖系肿瘤症状类似,因此术前诊断很难。有子宫肌瘤病史,
子宫增大迅速,尤其是绝经后不仅未缩小,反而不断增大,
绝经期前后或幼女不规则阴道流血伴子宫增大,既往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子宫突然增大,伴异常阴道流血;或伴腹痛等症状,应考虑子宫肉瘤的可能性。
(2)子宫增大,宫口有
息肉样、分叶状坏死物应考虑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恶性苗勒管
混合瘤的可能。
(3)术中剖视标本子宫平滑肌肉瘤术前诊刮确诊较少,术中剖视若发现肌瘤与
肌层界限不清,旋涡状结构消失,呈生鱼肉样,组织糟脆则应送快速
冰冻切片,但仍依靠术后石蜡病理确诊。
子宫
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
妇科检查,或手术时被偶然发现。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可有月经改变(
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或
经期延长等,亦可有
不规则出血)、疼痛(一般无,但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或带蒂肌瘤发生扭转及黏膜下肌瘤刺激子宫发生痉挛性收缩时,可引起
急性腹痛)、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发生尿频、排尿障碍、
尿潴留等。子宫肌瘤压迫
输尿管时可导致
肾盂积水。子宫后壁肌瘤可挤压直肠,引起
大便困难)、
阴道分泌物增多、
不孕症、
贫血(长期月经量多可导致
继发性贫血)等。
子宫肉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单纯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是其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关具体术式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主要体现在是否可以保留卵巢、
淋巴结切除有何临床意义、是否必须行淋巴结切除以及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晚期病变中的作用等方面。
(1)
子宫平滑肌肉瘤手术切除是被证明具有治愈价值的惟一治疗方法。经典的手术范围包括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
附件切除术,如果术中发现有子宫外病变,则需行
肿瘤细胞减灭术。
(2)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标准手术术式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有子宫外转移病变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双侧附件切除术已经成为标准手术的组成部分,因为
雌激素可能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
激动剂,具有刺激
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尽管如此,保留卵巢手术对早期患者生存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3)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子宫外转移病变,
预后差。手术范围为全
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推荐行盆腔与
腹主动脉旁
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明显的预后
影响因素,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4)
子宫腺肉瘤子宫腺肉瘤是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其远处转移的
发生率仅为5%。标准的手术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与其他病理类型的子宫肉瘤比较,具有较好的预后。但是,该类肿瘤具有晚期局部复发的趋势,约20%的患者发生阴道、盆腔或腹腔复发,因此,患者需长期随访。
(5)
子宫癌肉瘤其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具有癌与肉瘤的双重生物学行为特征,极易随淋巴与
血循环发生子宫外转移,淋巴结转移率高达20%~38%,预后极差。新的手术分期标准与
子宫内膜癌相同,手术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
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以及转移病变切除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淋巴结的数量与患者的生存相关。
2.
张国楠.子宫肉瘤的手术治疗.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