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于1980年10月批准设立,面积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并逐步实行了
自由港某些政策。随后,国务院相继批准设立
海沧、杏林、
集美半岛三个
台商投资区,实行经济特区现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设立
象屿保税区。其间,国务院还批准
厦门市为
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
经济管理权。1994年3月,全国人大授予厦门特区
地方立法权。厦门经济特区是中国的七个经济特区之一,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实行
计划单列,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城市之一。
发展概况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是
海峡西岸重要
中心城市。厦门市现辖6个行政区,面积1569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49万人,户籍人口173.7万人。198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面积2.5平方公里,1981年10月开始动工兴建。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随后,中央又相继批准厦门设立海沧、杏林、
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和火炬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象屿保税区,以及
厦门出口加工区,批准厦门实行计划单列,并赋予厦门市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
地方立法权;2008年国务院又批准设立
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
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厦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取得了加快海西建设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积极成效,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地方
生产总值增长从年初的负数回升到了全年的8%,达1616亿元,并且呈现了一些发展的亮点:一是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
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1%和9.2%,达451.4亿元和240.6亿元;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2亿元,三项指标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二是外贸进出口好于全国全省,
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54.4%。三是
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达1.1亿吨;空港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达1133万人次。四是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比重首次超过
第二产业,达50.2%。五是福厦
高铁和翔安隧道等一批重要
交通设施建成并即将通车,海西
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特区建设28年来,全市经济
长期平均增长率位居全国
大中城市前列,
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中国内地城市十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处于全国大中型城市的领先水平。厦门正朝着建设现代化港口
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
(一)认真贯彻国务院《意见》,努力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国务院颁布实施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厦门市自特区设立以来迎来的又一个重大历史机遇。厦门紧紧抓住这难得机遇,立足海西建设新的起点谋划和推进厦门发展。召开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先行区、体制
机制创新的
试验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努力建成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更好地在海西建设中发挥龙头示范作用的目标和具体思路、举措。一段时期来,围绕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海西建设决策部署,一是大力推进
先进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优化
产业结构,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二是及时作出把厦门城市建设重点转向岛外,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决策。三是全面提出了加强与台湾先进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
金融保险等10个重点
产业对接和先行先试两岸贸易与人员往来便利化
管理办法,以及争取台商投资区和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和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方案。形成了把握海西机遇、奋力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势。
(二)积极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厦门
经济外向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比较严重。厦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对危机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着力四个“千方百计”保增长。一是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帮扶企业的政策措施,开展了帮助企业树立信心、解决贷款等“五帮企业”活动,努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出口、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企业稳定出口、扩大内销搭建平台、开辟渠道、营造环境。三是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激励、考核机制,成立招商小分队,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招商,全年
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合同利用内资470亿元,引进了
特易购、
LG、
百威英博等
世界500强企业和
宝钢、
国药集团等央企来厦投资。四是千方百计推进
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了友达三期、
冠捷科技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
ABB、
松下等一批跨国公司增资扩产,金桥卷烟二期、厦顺铝箔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景智光电、许继高压等一批
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13个旧城
旧村改造项目;大力加快
翔安隧道、
福厦铁路厦门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发挥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推进
创新体系建设,建成了国家级
LED检测中心、
汽车电子孵化器、
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等重大科技
公共服务平台;新认定
高新技术企业303家,新增2个国家级、22个省部级
科研机构,努力提高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
(三)致力先行先试,全面拓展对台交流合作。围绕建设两岸产业对接的集中区、直接往来的主渠道和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基地,全面拓展交流合作。一是深化产业对接与合作。重点加强
先进制造业、金融、信息和
软件服务、
文化创意、
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对接与合作,提升产业对接的规模、层次和水平。全年实际利用台资达6.42亿美元,比增81.8%;对台贸易达42亿美元,实现逆势增长。二是加强直接双向往来。先行先试两岸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管理办法,积极做大“
小三通”,稳步推进“
大三通”,厦金直航全年往来人次达120万,实现两岸常态化客货运空中和海上直航,顺利启动大陆居民经金门赴
澎湖和
台湾本岛旅游。三是密切各领域交流交往。成功举办迄今规模最大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首届海峡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文博会、民间艺术节、图书交易会、农渔业论坛等活动;率先实现市政府、市政协代表团赴台参访和两岸区级基层政党交流,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
(四)突出保民生保稳定,扎实推进和谐
社会建设。一是着力做好各项
民生保障工作。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新型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将全市大学生纳入医保,全市社保
覆盖面已达常住人口近九成;新建成12138套社会保障性住房;投入59.8亿市
财政资金建成一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项目;进行了32个村的
旧村改造和老区山区村建设。二是持续开展新一轮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取得全国第二的成绩。三是全力保平安保稳定。认真履行并层层落实稳定和综治
责任制,深入开展新一轮“平安厦门”建设,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好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群众对
社会治安满意率继续居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五)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要求,着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召开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制定出台贯彻四中全会《决定》的《实施意见》;抓好第二、三批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加强各级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本完成村(居)组织换届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为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新的一年,厦门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紧紧抓住加快海西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努力取得“六个新突破”,即在壮大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拓展对台产业对接和交流合作、推进体制机制和
科技创新、加强民生保障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
外贸出口增长8%,促进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在海西建设中发挥龙头示范作用。
特区起源
如今,走在
湖里大道上,随处可见两侧林立的
通用厂房,这些就是在20多年前为厦门经济特区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最早的引凤之巢,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个投资的台商、第一份
外单的签订都诞生在这里,它们记录和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每一步。
在这样一个熙熙攘攘的
闹市区,我们能够想像到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荒芜吗?据介绍,当时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工程师在地瓜地里
实地考察工作时,每人手里都要拿着一根竹棍,因为那地里常有老蛇出没,拿木棍就是要防止被蛇咬。
湖里位于
厦门岛西北角,东、西、北三面
临海,港区开阔,水深不淤,海岸线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建设经济特区的理想之地。
当时的湖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被人戏称为“厦门的
夹皮沟、西伯利亚”。然而,自从厦门经济特区建立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就永远地载入了厦门发展的史册。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当时的厦门经济特区,只是湖里一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地方小,而且是寸草不生的荒芜沙地,白手起家困难大不说,也无法利用厦门原有的资源基础。
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这就是开启厦门历史的著名的“湖里第一炮”。随着一声开山炮响,经济特区破土动工建设。
毫无疑问,厦门获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全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是厦门乃至
福建省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
老林是土生土长的老厦门人,与共和国同龄。他说,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湖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建筑物。经济特区破土动工的地方,就是厦华电子厂房附近的一个小山丘上,当时还种着一大片的地瓜、花生。
对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伊始的情景,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李开远曾记忆说,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湖里是一大块荒地,除了地瓜地就是梯田,相关领导讨论工作都是在地瓜地里边进行的。
1986年,习近平同志到任厦门市第二年即提出并牵头组织编写《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厦门打开了发展新格局。
拍板发展
2008年12月开馆的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全国首个经济特区纪念馆,其选址是在经济特区的发源地湖里。该纪念馆由原
湖里区政府大楼改建而成,当年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就是在这座大楼题词。
纪念馆外面车水马龙、一派都市的热闹景象,谁能想像出当年邓小平同志就是在这里题字的情形呢。
走在陈列图片和实物的特区纪念馆里参观,记者仿佛是在穿越时光隧道,感慨万千。纪念馆最大的亮点是二楼以“小平同志视察厦门”为主题专门设置了一个陈列室,邓小平题字场景被完完全全还原下来,包括仿制当年小平同志乘坐的“鹭江号”船舱,陈列并播放了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的珍贵图片和音像资料。
据特区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当时正是艰苦创业时期,会议室的接待条件比较简陋。邓小平要在桌上题字时,管委会工作人员临时取下一块
窗帘布当桌布,上面还有挂钩。后来,这块窗帘被很好地保存着。
1984年2月7日,80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深圳、
珠海之后,来到厦门。2月9日,邓小平在厦门特区管委会二楼厅堂里,挥毫写下13个大字:“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据称邓小平回京后,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
厦门岛搞成特区”。在邓小平的直接推动下,1984年3月,中央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包括
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同年5月,特区管委会与
厦门市政府合并,原特区(湖里)正式定名为湖里工业区。
地理范围的这一次跳跃,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特区腾飞
2009年7月24日,厦门市市长
刘赐贵向在厦门的各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作政情通报时,透露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要扩大到厦门全市的思路。刘赐贵表示,将积极向中央争取,把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争取中央批准扩大特区范围,实现行政区划、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三区合一”。
刘赐贵表示,20多年来,厦门经济特区范围一直没变,岛内是特区,岛外不是特区,使一些工作不好开展。比如厦门有特区
地方立法权,但特区法规只适用于特区范围,也就是岛内,岛外就不适用,造成“一市二法”;政府鼓励企业向岛外发展,但岛内是特区,有特区优惠政策,岛外不一定有,企业搬出去反而吃亏了。因此,很有必要将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市。
这就意味着厦门经济特区的面积将达到1565
平方公里。
在7月22日前,厦门市委书记
于伟国表示,2009年下半年,厦门城市建设重心将从岛内向岛外转移。岛外新城区将以
翔安隧道、翔安南区和
厦门新站营运中心、
环东海域等重大片区和项目为依托,尽快完成工程建设和环境的美化。于伟国说,“要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岛外新城区建设,为新城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良的载体,使岛外新城区形成高品位的风格和特色。”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市委书记与市长相继发表关于厦门未来的发展讲话,这都在表明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厦门经济特区正在强力向岛外发展。
老许是
同安人,已经63岁。他说,由于现实的差距,
厦门岛外不少人确实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如果将来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岛外,别的不说,至少大家都是特区人,感觉会好很多。
在将来的某一天,矗立在
厦门大桥桥头的“厦门经济特区”标志性路碑,也许会搬迁到另外的地方去吧,因为届时的“厦门经济特区”已经非彼时的“厦门经济特区”了。
特区大事
1980年10月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
厦门岛北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厦门特区。
1981年10月 厦门特区开始正式动工兴建,从此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序幕。
1984年3月 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含
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并逐渐实行
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1987年09月08日 首届福建
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在
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开幕。
1988年04月 国务院批准厦门市实行
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05月和1992年11月 国务院先后确定厦门经济特区和市辖的杏林、
海沧、
集美为台商投资区;外商在区内投资按现行特区政策办理。
1992年11月11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
象屿保税区。
1994年03月 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在特区范围内制定法律规章的权力。
1997年09月08日 首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
2010年08月01日 厦门经济特区起扩容 打破
一市两法局面。
巨大变迁
1983年经济变化
1983年
厦门市
国内生产总值仅为9.44亿元,而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60.12亿元,平均每年以19.14%的速度增长,20年增长了32.19倍;
全市财政总收入仅为2.32亿元,2003年达到了149.22亿元,20年增长了63.32倍,年平均增长23.15%;
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12亿元,而2003年,全市工业总值实现近1400亿元,20年来增长了近115倍,年
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6.83%;
港口货物吞吐量1983年全市为263万吨,2003年实现了3403.9万吨,20年累计增长11.94倍,年平均增长13.66%;
全市港口
集装箱吞吐量仅为3300标箱,而2003年全市达到了233.11万标箱,20年累计增长了705倍,每年平均增长38.82%;
厦门市实际利用外资不到1千万美元,而20年后的200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12.43亿美元,增长了154.38倍,年平均增长28.70%;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4亿美元,2003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7.11亿美元,20年增长了132.65倍,年平均增长27.73%;全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年为605元,2003年达到了12915元,20年增长了20.35倍,年平均增长16.54%;
农民人均纯收入1983年全市仅为338元,而2003年为5172元,20年增长了14.30倍,年平均增长14.61%。
1984年
邓小平视察厦门特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与关怀下,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取得了辉煌的业绩。通过这组数字,大家一定能感同身受到厦门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
特区经济结成果
新华网厦门2006年12月18日电(记者卢志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评比中,厦门已连续两年居第9位,是除
长三角、
珠三角和京津
经济圈城市之外进入前十名的城市。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年来始终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益所带来的结果。
下面三组数字,可以大致勾勒出厦门的巨大变化。
厦门刚设立经济特区的1981年,GDP只有7.41亿元。25年后,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到1160亿元,GDP
年均增长率超过18%。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自
厦门市统计局的
数据显示,25年前,厦门居民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500元,而2006年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8370元。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说,厦门在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人均GDP10000美元”的指标,这一指标应该属于国际上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工业规模:从10.07亿元到2430亿元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化的发展史。来自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5年来厦门工业
经济规模已从1981年特区成立之初的10.07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预计2430亿元,
年平均增长24.1%。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津介绍说,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酒厂、
鱼肝油厂、灯泡厂、
纺织厂等
轻工业为主,如今已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化工
三大支柱行业为龙头,以
高新技术产业和
新兴产业为主、
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
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
工业体系。
对外开放:从2.5平方公里到1569平方公里
当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时,规划面积只有
湖里区的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步伐大大提速。
1989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成为大陆首批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随后也获准设立。这样,厦门特区建设热潮很快由岛内向岛外扩展、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
在特区建设进程中,厦门市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创新
投融资体制,不断加大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郑栅洁说,1981年——2005年厦门市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4.67亿元,年平均增长26.2%,已基本建成现代化的
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先进的
信息通讯网络和水电气配套等基础设施,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06年12月18日 来源:新华网)
发展纪实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这片土地翻开了开放发展新篇章。如今,40载岁月峥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硝烟弥漫的海防前线,正向着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这是9月2日拍摄的厦门集美新城景观。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这片土地翻开了开放发展新篇章。如今,40载岁月峥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硝烟弥漫的海防前线,正向着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9月3日,
风筝冲浪爱好者在厦门海滨玩风筝冲浪。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这片土地翻开了开放发展新篇章。如今,40载岁月峥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硝烟弥漫的海防前线,正向着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9月3日,两名女子在厦门海滨沙滩漫步。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这片土地翻开了开放发展新篇章。如今,40载岁月峥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硝烟弥漫的海防前线,正向着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9月3日,游客在厦门
蜂巢山路和大学路路口拍照。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这片土地翻开了开放发展新篇章。如今,40载岁月峥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硝烟弥漫的海防前线,正向着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建设四十周年纪实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一年后,随着湖里工地上一声爆破巨响,厦门经济特区建设
大幕正式拉开。
开大厦之门,纳四海波涛。鼓起改革开放的风帆,历经40载艰苦奋斗,曾经风高浪急、发展受限的
海防前线,不断向高质量现代化
国际化城市迈进。
改革“破题”:构建开放新格局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之初,基础设施几乎为零。百业待兴,如何“破题”?
利用特区政策优势,厦门在全国率先利用外国贷款建设机场、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率先推进
税利分流改革,率先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率先推行土地有偿转让和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成立我国首家
中外合资银行……一系列创新举措激发了发展活力,厦门经济特区形成
外引内联的良好开局。
1985年,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此后,中央又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和象屿保税区。2010年中央又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厦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栽好
梧桐树,引来
凤凰栖。
戴尔、通用、ABB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厦门。“从1992年落户至今,厦门已成为ABB全球最重要的
产业基地之一。”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说,3年前ABB厦门
工业中心投入运营,实现从
生产制造基地到创新研发基地的转变。
截至2020年底,共有6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厦门投资了114个项目,
合同外资41.2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6.3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
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相继落地,厦门正从更高层面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经济开放格局。
自2015年首列
中欧班列(厦门)开行以来,如今已开行逾1000列。3年后,首个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综合物流
服务品牌和平台——“
丝路海运”也于
厦门港开行,海丝和陆丝在厦门实现了完美交汇。
创新驱动:促经济充满活力、增长强劲
作为国内
电子数据取证行业的领军企业,厦门美亚柏科公司研发的“取证大师”分析工具被全球30多个国家的安全部门使用。“创新是
企业发展的第一秘诀,公司连续多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7%。”美亚柏科董事长滕达说。
美亚柏科所在的厦门火炬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建设30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从岛内不到1平方公里的“试验田”起步,发展为“一区九园”,支撑起厦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比其他
副省级城市,厦门经济体量偏小。立足自身
资源禀赋,依靠
创新驱动发展,走“小而精”的精细化
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厦门的选择。
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厦门以“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为主,此后逐步放弃粗放型产业,以
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已形成
平板显示、计算机与
通信设备等9条千亿产业链。
不久前,
总投资480亿元的厦门天马第6代柔性
AMOLED生产线项目
主厂房封顶;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
宁德时代在厦成立子公司,并与厦大共建
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结构优化、价值高端、效益突出的新兴
产业集群正在厦门加快形成。
创新驱动让厦门经济充满活力、增长强劲。40年来,厦门
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1%。2020年厦门
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
厦门以占福建省1.4%的
土地面积,创造出全省14.5%的GDP、26.2%的财政收入和近50%的外贸进出口额;
土地产出率、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度电创造生产总值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政策支持: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站”
作为首批到大陆投资的台商,建霖集团董事长吕理镇1987年来到大陆,在考察了几个城市后,最终选择了厦门。
“厦门离台湾很近,有着相同的乡音、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有政策支持。”吕理镇说,依靠
大陆市场,加上当地政策、人才支持,建霖集团正式登陆
A股。
4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凭借对台
区位优势全面拓展两岸交流合作,努力打造
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如今,厦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引进了友达、宸鸿等20多家台湾百大企业,累计实际使用台资117亿美元,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厦门规上
工业总产值1/4。厦门口岸的台湾水果、食品、
酒类、图书、大米等进口量稳居大陆第一,是大陆最大对台贸易口岸。
来自台湾
桃园的青年创业者范姜锋把厦门比喻为“逐梦之地”。2016年,范姜锋与大陆合伙人共同创办了
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成果斐然:协助7000多名台湾青年来闽交流,帮助超过300名台青、150个项目在闽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2万名台胞在厦门工作、生活,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厦门推出多项惠台利民举措,创新设立台胞
服务中心、台胞驿站、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涉台服务机构,积极为台胞特别是台湾青年追梦、筑梦、圆梦搭建更大平台。
“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广大台商台胞既是参与者、亲历者,也是受益者。”厦门台商协会会长
吴家莹表示,台商台胞助力厦门发展,也搭上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列车”,
幸福指数年年增高。
协调发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军营村和与之毗邻的
白交祠村是厦门海拔最高、最偏远的村子。
在厦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这两个村“山上戴帽、山下开发”,走上摆脱贫困、振兴乡村之路。军营村返乡创业大学生高志云说,环境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
厦门在经济特区建设道路上,始终不忘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追求经济发展高素质同时,统筹推进区域、生态、文化等协调发展,实现成色十足的“高颜值”。
2002年,厦门提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将发展目光从岛内扩至厦门全域,
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更大空间。
伴随着跨岛发展,
集美新城从最初的一张白纸到如今的一派生机,逐步形成包括城市CBD、高校聚集、高科技研发、影视拍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城。
跨岛发展,关键在产业。位于集美的
软件园三期,过去是一片农田滩涂,如今变身创新创业沃土,3000多家企业、4.6万软件人才汇聚于此。
岛内岛外区域
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统筹推进。
40年前,
筼筜湖杂草丛生、污水乱排,湖水又黑又臭。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将治湖方略总结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经济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打响了筼筜湖环境整治的硬仗。经过多年持续综合治理,一池湖水换新颜,成为厦门“
城市会客厅”。
多年来,厦门市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
生态文明试验区:率先制定全国首部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率先以地方
立法形式出台环境保护条例;为保护
中华白海豚,不惜成本将跨海通道由大桥改为隧道;为保护白鹭专门保留大屿岛……
四十载风华正茂,九万里风鹏正举。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厦门经济特区将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再次鼓起改革开放风帆,以高起点、高素质的竞争态势探路更高水平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推进
高质量发展超越。”福建
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
崔永辉说。
改革永远在路上。“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当先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上作示范、在物质文化生活共富上创标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树典范。”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表示,“厦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