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入
封建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
封建制度确立,在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
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意识形态、
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中包括医学的发展。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简介
扁鹊
扁鹊春秋时代
齐国卢邑人,也有记载为
渤海郡州人,或
勃海郡郑人。“扁鹊”并非真名实姓。人们把他和
黄帝时的扁鹊相比,并且称呼他“扁鹊先生”。连史书也以扁鹊称呼他。扁鹊
原姓秦氏,名越人。由于扁鹊是卢人,所以人们又称他为“
卢医”。扁鹊是
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
扁鹊能够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医学,并能吸取民间的医疗经验,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
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扁鹊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齐、赵、卫、郑、秦诸国。
公元前310年,忌妒他贤能的秦
太医令李谧派人在
崤山设伏,刺杀扁鹊,终年九十七岁。
事迹
有一年,
扁鹊进见
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以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见桓侯就转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问扁鹊为什么转身就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
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问了。”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
扁鹊,扁鹊已经逃到
秦国了。桓侯就病死了。
仓公
淳于意(约前205—?),西汉初齐
临淄(今山东
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齐
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
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
黄帝、
扁鹊脉书。后因故获罪当刑,其女
缇萦上书
文帝,愿以身代,得免。《
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
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淳于意自幼热爱医学,曾拜公孙光、
公乘阳庆为师,学黄帝、扁鹊的脉书、
药论等书,精于望、闻、问、切
四诊,尤以
望诊和
切脉著称。
淳于意为使自己
专志医术,辞去官职,不营家产,长期行医民间,对封建王侯却不肯趋承。
赵王、
胶西王、
济南王、
吴王都曾召他做宫廷医生,他都一一谢绝了。因常拒绝对朱门高第出诊行医,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京都长安受
肉刑。其幼女
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
汉文帝,痛切陈述父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
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动,宽免了
淳于意,且废除了肉刑。
淳于意诊断疾病,注意详细记录
病案。他将典型病例进行整理,写出了
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
诊籍》。
淳于意不但是一个著名的医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传播医学的教育家。他广收弟子,精心传授。据《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就有宋邑(
临淄人)、
冯信(临淄人)、
唐安(临淄人)、高期、王禹、杜信等6人。
医圣
张仲景在《
伤寒杂病论》
序文中说:“上古有
神农、
黄帝、
歧伯;中古有长桑、
扁鹊;汉有
公乘阳庆、
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高后八年时(公元前180),
公孙光又将仓公推荐给临淄的公乘阳庆。当时公乘阳庆已年过六十,收下
淳于意为徒,让淳于意把过去所学的医方都丢弃,将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
预后的方法、以及药物方剂等书传给他。三年后仓公出师四处行医,足迹遍及山东,曾为
齐国的
侍御史、齐王的孙子、齐国的
中御府长、
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齐王的侍医遂等诊治过疾病。当齐王
刘将闾为
阳虚侯是(公元前176~前164年),淳于意曾为其治愈了关节炎一类疾病,还随从将闾来过长安(今陕西
西安),并为安陵(今咸阳东北)阪里的项处诊治牡疝病。
齐文王(公元前178~前167年在位)患
肥胖病,气喘、
头痛、目不明、懒于行动。
淳于意听说后,认为文王形气俱实,应当调节饮食,运动筋骨肌肉,开阔情怀,疏通血脉,以
泻有余。可是有一庸医施以
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于是
王公贵族诬滔
仓公“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加之同时赵王、
胶西王、济南王请仓公为其治病而未至。官府听信诬告,把淳于意传到长安受刑。淳于意生有五女,当皇帝诏书进京问罪时,他感伤无男随行。于是小女儿坚持随父进京、并上书朝廷,申述父亲无罪,并愿意为奴以换取父亲的自由。经汉文帝诏问,
遂使淳于意被赦免而回故里。淳于意在应诏回答汉文帝询问时叙述了自己学医、行医的经过,业务专长、师承、诊疗效果、病例等,史称:“
诊籍”(即诊病的簿记)共计25个病案。他所答诏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籍里、病状、病名,诊断、病因、治疗、疗效、预后等,从中反映了淳于意的医疗学术思想与医案记录上的创造性贡献。“诊籍”中还真实地报告了治疗效果:25例患者有10例医治无效而死亡。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家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淳于意象秦越人一样,并没有把医学经验的传授限定在神秘而狭小的范围内,而是广泛传授医术,他因材施教,培养宋邑、高期、王禹、冯信、杜信、唐安等人,是
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
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身高约合现今1.61米。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
谯城区)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据此,
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
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
医圣。
南阳郡涅阳(今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人。生于东汉桓帝
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
举孝廉,做过
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
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
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
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
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
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张仲景刻苦学习《
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
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
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
方剂学方面,《
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
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着,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
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葛洪
葛洪,字稚川,号
抱朴子,人称“葛仙翁”,
丹阳句容县(今
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
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
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对他的一生,明代
陈嘉谟在《
本草蒙筌》中引用了《历代名医像赞》的一首诗来概括:“陷居罗浮,优游养导,世号仙翁,方传
肘后”。但这只说出了他炼丹采药,隐逸求仙的一面。而他另外的一面却被忽略了。其实,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
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分内篇二十卷,
外篇五十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著作。但其中《
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其中《
钧世》、《尚博》、《辞义》等篇,是著名的文论著作。《肘后救卒方》
简称《
肘后方》,是他在广东编著的一部简便切用的
方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
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孙思邈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
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
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
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
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
周静帝即位,
杨坚辅政时,征为
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
道宣相友善。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
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
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
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
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
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
公主邑司以属之。
永淳元年卒,遗令
薄葬,不藏
明器,祭去牲牢。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性别男,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
蕲州(今湖北省
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
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
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
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
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
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
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着有《
濒湖脉学》、《
奇经八脉考》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