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文化是分布于
黄河下游一种
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
兖州、
曲阜、
泰安、
平阴、
长清、
济南、
章丘、
邹平、
汶上、
张店、
青州、
莒县、
临沭、
沂南、
兰陵和
滕州等地,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历史起源
北辛文化得名于
北辛遗址,北辛遗址得名于
官桥镇北辛村,北辛村地处于薛河故道南岸。
薛河是古薛一带的
母亲河,因此也就孕育了北辛文化,孕育了东方最早的
农耕文明。
北辛遗址是1964年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薛河两岸进行
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8年冬和1979年春,由中央考古队和滕县
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发掘面积约2600平方米,出土有各类石器、陶器、
骨器、蚌器等文物2000余件,经
碳14测定为距今7500年~6100年左右,属于山东省
新石器时代的最早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为繁盛阶段,比
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
由于
北辛遗址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代表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1992年被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布地区
1964年4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山东队在
滕州市
北辛遗址调查中,采集到一批和
大汶口文化风格不同的陶器,称之为“
北辛类型”。北辛文化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两侧一带,包括了除
胶东半岛以外的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2015年1月,在
沂河上游右岸堤防加固工程的
考古勘探中,沂水县首次发现一处距今约七八千年的北辛时期
文化遗址,这一发现填补了沂河上游
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序列和时代
缺环。
该遗址位于沂水县
许家湖镇邵家宅村南,东部紧邻沂河,北、西两侧被丘岭环绕,属岭前
冲积平原向河边台地过渡地段,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较好,内涵较为丰富,采集遗物标本以夹砂
红陶、褐陶为主,质地较粗疏,器型有鼎、钵、盆、罐等。根据器型的演变特征并经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
新石器时代北辛文化遗存。
它的发现,是
沂河上游乃至沂蒙山腹地几大流域中难得的一处该时期文化遗址,大大缩短了沂河上游
旧石器晚期到
新石器文化的距离,原始文化发展脉络更加清晰。
2、典型遗址:北辛文化发现以来,经过发掘的遗址有
滕州北辛、
邳州大墩子、兖州王因和
西桑园、汶上东贾柏村、
泰安大汶口、邹平苑城、
临淄后
李官庄、
章丘王官、
青州桃园、
兰陵县于官庄等10余处。
3、文化特征、分期与年代:北辛文化已形成完整的聚落,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墓葬流行长方形
土坑竖穴墓,无
葬具,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骨、角、牙、
蚌器十分发达,制作工艺以磨制为主。一般认为北辛文化的年代在距今7500—6100年之间,早期约在距今7500—6800年,中期距今6800—6400年,晚期距今6400—6100年。
5、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农业、饲养业、手工业和陶器制作业均有所进步;社会由
母系氏族社会向
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所有制形式由氏族
公有制向家族
私有制转化。
潍坊遗址
2009年,考古人员在东
上林村和吴家
辛兴村附近发现的
古遗址,被专家认定为是距今7000多年的北辛文化遗址。这块国内罕见遗址的发现,将
临朐有人居住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2000年。
2009年4月份的一天上午,
临朐县博物馆研究员宫德杰和同事来到临朐县
龙岗镇吴家辛兴村西的农田中进行文物普查。农田里一块有刻痕的石头令他的眼睛一亮,这块石头有一位成年女性的拳头大小,厚约0.1米,表面明显被打磨过,已有断裂残缺的痕迹。同事在附近发现了很多陶片,和在临朐以前发现的
大汶口文化遗址和
龙山文化遗址里的陶器不同,年代应该还要早。随后的两天里,宫德杰和同事们几乎一直在吴家辛兴的田地里转悠,不断找到陶片、石器等古物。
2009年5月27日上午7点40分左右,宫德杰又和同事们来到龙岗镇东上林村附近普查。在观察高出路面1米多的河边台地断崖面时,他就发现断崖层里有一些纹路很奇特的陶制品残片。将陶片挖出后,他发现这些陶片与4月份他在吴家辛兴发现的很类似。他和同事们推断,在东
上林村和吴家
辛兴村附近,可能存在同一个时期的大量遗址。遗址大多位于东上林村东南的河边台地上。遗址西南部断崖处暴露有文化层、灰坑、墓葬、壕沟、
红烧土等遗迹遗物。由断崖观察,北辛文化
层厚约0.5至2米不等。
果不其然,馆员们陆续发现了很多陶片、石器以及墓葬。宫德杰跟博物馆馆长衣同娟商量后,带着一大堆标本赶到了
济南,拜访了
山东大学考古专家
栾丰实和
方辉教授。当看到那个刻有
放射形线条的石器后,专家们都变得异常兴奋。2009年7月份,专家们在细致的
现场勘查之后,初步确定在龙岗镇存在着大量较为完整的北辛文化遗址。在此之前,在临朐发现最早的
人类活动遗址是由距今约5000年的中晚期
大汶口文化遗址。也就是说,临朐有人居住的历史被整整前推了2000年。
对于这块埋藏在地下近10万平方米的北辛文化遗址,山东大学考古专家方辉说,这些遗址是在临朐境内最早的
新石器时代遗址。
后李文化是山东地区发现最早的
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8200至8500年,之后便是北辛文化,这样的遗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非常少见的。
白石村类型
1、发现与分布:白石村类型的遗址共发现近40处,分布区域限于
胶东半岛地区。近80%位于海边或距海很近的河口两岸,并多为
贝丘遗址。
2、典型遗址:比较重要的有
即墨南阡和北阡、
莱阳泉水头、
长岛大钦东村、
乳山翁家埠、福山丘家庄、烟台白石村、
牟平蛤堆后和
姜家庄、
威海义和、荣成河口和北兰格等。其中白石村、丘家庄和河口三处经过发掘。
3、分期、特征与年代:白石村类型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遗迹仅在白石村
灰沟中发现3具人骨架,晚期的遗迹以柱坑
柱洞发现最多,尤以较大的柱坑引人注目;年代在距今6500—6100年前后。
4、文化性质:白石村类型与北辛文化,尤其是与苑城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苑城类型与白石村类型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于官庄
于官庄
北辛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
临沂市
兰陵县兰陵镇。该遗址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的。1988年秋,笔者陪同中国考古队韩教授等人下乡普查我县文化遗址保护情况。下午五时许,我们一行四人在于官庄村北菜地边休息时,笔者发现地上一些陶片和陶足,是红陶加大的粗砂粒,比较特殊,便捡了几块给考古队的韩教授看,韩教授异常兴奋,立即奔向菜地,并把自己的风衣脱下,包起捡回的陶片,然后请村里的壮年挖掘了几处,文化层较深。韩教授明确地说,此处是北辛文化遗址。
命名
北辛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出土了配套齐全的农耕工具和粟类颗粒。从翻地的
石铲、鹿角锄、播种用的尖状角器,到收割用的
蚌镰,脱粒用的
石磨盘,石磨棒等,对研究当时的农业
生产状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从出土的陶器来看,其工艺较为原始,陶质有夹沙陶和
泥质陶两种,纹饰有
附加堆纹、划纹、指甲印纹等等,手工业在北辛时期也出现了萌芽。遗址中还发现了家猪型的头骨,刷新了中国的养猪史。由于北辛文物独特的文化面貌,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1982年向全世界公布并编入历史教科书。
北辛遗址的发掘与“北辛文化”的命名,是
海岱文化区,
新石器时代的一次重要发现,是山东
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她将山东的史前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化特征
北辛文化的农业特征,一是粟粒碳化颗粒的发现,二是大量磨制
生产工具的出土。在一些窖穴的底部,发现了粟类作物的颗粒,这些碳化了的粟颗粒,是中国北方发现较早的农作物之一,这说明了
农业生产是他们
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定居生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粟是
耐旱作物,从
地理环境、土质和气候方面观察,北辛文化所处的地带是非常有利于古代人类的居住和古老的农业生产的。因为这一地区的
降水量集中于夏季,不及南方
年降水量平均,所以,北辛文化的居民很自然的选择具有耐旱早熟之特点的粟作为主要农作物。它的发现不仅证实了中国有发达的
原始农业,同时还证实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发现的农业生产工具,石制的有斧、铲、刀;鹿角制的锄等。斧多为打制,主要的平面呈梯形或长方形,是开垦荒地
砍伐树木的工具。铲,体形扁薄,平面有呈长方形的,梯形和舌形的,有呈圃角方形的,有呈横长方形的,有的在其刃部遗留有使用痕迹,通体磨光,是翻土播种的工具。
石刀,分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的大多利用
石片加工制成,略呈长方形;磨制的有略呈长方形的,半月形的,可能作为一种收割工具。
鹿角锄主要是利用鹿角的分叉处,把
短枝的一侧磨成
斜面刃,
长枝的一侧为柄部。另外,还有的截取鹿角的一段,将上部进行修整,可安柄。这种鹿角锄,可能为种植时开沟播种或挖坑点种用,也可以作为中耕松土之用。
石磨盘、石磨棒和石磨饼为配套器物,是一套
粮食加工工具。磨盘的形状有方形的,有近似鞋底形下有
矮足的,经过磨制而成,有的盘面因经长期使用作弧形下凹。这些工具都是在原始
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这样就为
原始农业的较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辛文化的陶器以夹砂黄褐陶和泥质
红陶为主,有少量黑陶。
夹砂陶火候较低,陶胎较厚;
泥质陶火候较高,质地细腻。全部陶器都是手制的,尚处在原始阶段,出土的器皿种类单调,
造形简单,主要有鼎、釜、罐、钵、壶等。这些陶器均为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 编织、缝纫和制骨等
手工业也有了初步发展,在出土的两件残陶器的底部清晰地印有规整的
席纹。磨制精细的
骨针和
陶纺轮的出现,使利用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
纺线编织,缝制穿着成为可能。因此可以说当时的北辛人们已由身披兽皮、
腰围树叶的时代进入了穿衣阶段。
北辛文化的人们除对农业
生产劳动外,狩猎、捕捞和采集仍是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遗址中出土的
骨镞、鹿角矛形器、弹丸、
骨鱼镖、
陶网坠、骨梭,以及数量相当多的兽骨、
鱼骨和
贝壳,经鉴定,有猪、牛、
梅花鹿、獐、
四不象、貉、獾、鸡、龟、
青鱼、
丽蚌、中国
田螺等种类。这些动物除猪已经是人工驯养外,其余皆为
野生动物,都反映了这一事实。
综上所述,在距今7000多年以前的时代,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都与当下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的祖先在那样的条件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用粗笨的生产工具发展生产,过着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北辛遗址发现后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于1991年被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意义
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揭示了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此定居并
繁衍生息的生活情形,为中华东方文明找到了渊源。
一、从出土的
石铲、石斧、
石磨盘、石磨棒、鹿角锄、
蚌镰和窖藏的谷物来看,当时的农耕生产从耕作、播种到收割、加工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工具,
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
二、通过出土的
家猪型动物骨架和鸡、狗等动物遗骸来看,当时的
家畜驯化已经开始,畜牧养殖业已近雏形。
三、从出土的
陶网坠、
鱼镖来看,当时的
捕鱼技术已相当高超。
四、从出土的骨针、
石纺轮来看,当时开始用野生纤维和动物绒毛进行纺线或编织,北辛先民由身披兽皮过渡到穿衣的文明阶段。
五、从出土的
骨器、牙器、
蚌器来看,当时的生产工具中截、劈、削、刮等器物已初步成型,制作石器、陶器已有专门分工,手工业已较为发达。
六、从出土的北辛鼎、
红顶钵、指甲印纹钵、
红陶壶来看,当时的制陶烧陶技术已比较先进,这些器物不仅讲究生活的实用性,而且还讲究审美的艺术性。特别是红顶钵,据
考古学家说,为东方的彩陶找到了渊源;在一件陶器的底部还发现了一对酷似鸟足的
刻画符号,被文字学家和
历史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
文明的曙光”。因此说,北辛文化代表了
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文明。
北辛文化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及江苏淮北地区,现已发现60多处。作为北辛文化的发祥地——
北辛遗址。1982年春,官桥镇政府在此建立纪念碑亭一座。此后,滕州市政府将原城郊乡更名为“
北辛街道办事处”,将北留路更名为“北辛路”。按照规划,下步还要建设北辛遗址博物馆,开发原始部落民俗村旅游区,让更多的人来此参观学习,感悟历史。
北辛鼎
北辛鼎,炊器。
夹砂黄褐陶,火候较低,质地粗疏,手工制作。通高37.5厘米。口径23.5厘米。口微敛,腹深微鼓,下收成尖底,圆锥状高足。口沿外有一周锯齿状窄条堆纹和两两对称的四个小鼻。有盖,呈覆盆状,上置弧形提手。盖与腹部均饰短窄条堆纹组成的
曲折纹,壁上残存加工时所留细篦状痕。器形朴实,装饰简练,为北辛文化的典型器物。1979年
滕州市北辛遗址出土,藏
滕州市博物馆。
鸟形鬶
鸟形鬶,炊煮器。
泥质灰褐陶,
手工制作。长24.4厘米,高19.1厘米。通体仿鸟形,引颈昂首,尖喙,小圆耳。腹宽肥扁圆,底平,设三矮足,前二后一。
脊背两侧各有一小扳金,呈翅形。尾竖起,呈上阔的
喇叭形,是为流口。1983年
长岛县北庄遗址一期
文化层出土,藏
长岛县博物馆指甲纹红陶钵
泥质
红陶,手工制作。高7.7厘米,口径20.8厘米,底径7.5厘米。器内外施红
陶衣,打磨光滑。口微敛,腹微鼓,下部内收成小平底。通体饰指甲印纹,排列有序。制作精巧,纹饰新颖,为北辛文化的典型器物。1979年滕州市
北辛遗址出土,
滕州市博物馆收藏。
钵形鼎
夹砂红褐陶,质地较粗疏,手工制作。通高16.3厘米,口径20.5厘米。敞口,
圜底,呈钵形。口沿外侧饰
附加堆纹,三足侧扁形,外缘饰齿纹。是
新石器时代白石村一期文化的
代表性器物。1981年烟台白石村遗址出土,藏
烟台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