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
朝鲜王朝朋党
北人(북인)是朝鲜王朝时代四色党派中的一个,是东人内部围绕对应西人的问题而分裂时,主张对西人采取强硬政策的朋党。
历史背景
北人和南人分道扬镳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因郑澈的建储议事件而导致东人内部出现了对西人的强硬派和稳健派之间的对立。但这只是主要动机,而非全部原因,此外也有说法是包含着个人恩怨,例如李山海柳成龙围绕铨郎荐举问题的个人倾轧,李泼和柳成龙的私交不和,李泼和禹性传因平壤妓生而产生的私人恩怨,等等。这种个人恩怨加上针对因世子册封问题而被问责的郑澈而出现李山海为中心的主张强硬处罚的派别和禹性传为中心的强调稳健论的派别,种种因素综合之下,导致北人和南人分道扬镳。
组织结构
根据《党议通略》记载,北人得名于领袖李泼居住在北汉山麓,以及北人主要人物李山海也住在汉江以北。1588年实录中就有“时朝廷已有南北之说,以偏斥西人为北,参用彼此为南”的记载,可知北人对西人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1589年的己丑狱事(郑汝立逆谋事件)加速了北人和南人的分裂。南人以柳成龙为中心、北人以郑仁弘为中心而集结。受己丑狱事连累的北人有李泼、李洁、郑彦智、郑彦信、赵仁后等。
和其他朋党相比,北人内部很快分成几个派系。先分成大北和小北,大北内部分成骨北和肉北,小北内部分成柳党和南党。有观点认为,北人的分裂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因为北人不像南人是以退溪学派为主轴而形成的,而是由南冥学派和花潭学派的学者松散组成党派,学缘的凝聚力不足。例如,李山海是徐敬德的门人、李之菡的侄儿兼弟子,而郑仁弘、崔永庆则是曹植的核心弟子。李山海和郑仁弘之外的大部分北人都和他们以血缘、地缘、姻亲关系相联结而出入官场。在学缘上薄弱的凝聚力是加速北人不断分裂为大北、小北、骨北、肉北、清北、浊北的原因所在。
主要活动
派系分化
在宣祖后期,北人与南人西人一起形成了朋党政治的主要党派,并在壬辰倭乱后主导了政局。北人掌握政局是以1592年壬辰倭乱中强调主战论的名分和郑仁弘等在庆尚道发动义兵而带头救国为基础,从而主导了战后政局。但是,北人之间也因政治上的分歧而产生对立。1599年洪汝谆被荐举为大司宪以后,当时担任吏曹正郎的南以恭加以反对,遂分裂为大北和小北。李山海、洪汝谆领导的朋党是大北,包括奇自献、李尔瞻、郑仁弘、许筠、韩缵男、李溟、李惺、白大珩、具义刚、洪湜、柳梦寅等人。南以恭、金荩国领导的是小北,包括柳永庆、柳希奋、李庆全、李维孝、李茸元、成俊耉等人。
大北和小北分裂后,大部分北人都驱逐小北、在宣祖末年通过扶植光海君而掌握政权。但当时领议政李山海和兵曹判书洪汝谆之间又产生裂痕,分化为以洪汝谆为中心的“骨北”和以李山海、李尔瞻为中心的“肉北”。其后又诞生了反对永昌大君仁穆大妃废位的“中北”。“中北”以柳梦寅为首,包括奇自献、郑昌衍、李庆全、李溟、朴承宗等。另一方面,小北因为支持永昌大君,在光海君登极后失势。小北领袖南以恭和柳永庆也产生裂痕而分党,前者为中心的朋党叫“清小北”或“南党”,后者为中心的朋党叫“浊小北”或“柳党”。
大北掌权
随着光海君即位,以郑仁弘、李尔瞻等为中心的大北主导了政局,并在壬辰倭乱战后恢复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大北派对于危及光海君王统的行动则采取强硬对应。郑仁弘为了挽回学统上的劣势,企图让李彦迪李滉从文庙黜享,是为“晦退辨斥”,引起士类反对。1613年永昌大君被杀和接下来的仁穆大妃被废,促使反对政派西人和南人集结。对于北人,虽然有视角举出他们在道德和义理上的问题,认为是一个“废伦”政权,但也有观点认为因为北人在政治、思想上的影响,光海君时期的政局运营能相对摆脱性理学的义理论和名分论,实行多样的社会、经济政策。
北人失势
1623年仁祖反正、西人掌权后,李尔瞻等大北派大多被处死或肃清,在政治上断绝了朋党的命脉。但比大北稳健的小北则有金荩国、南以恭等在仁祖反正以后继续活跃为实务官僚。《党议通略》载“小北不能自立,多投附西、南矣”“北人惟南以雄尝为吏判,每注拟,参用西、南、北为三望(三名候选人),时号三色桃花”,就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面貌。
朝鲜王朝后期的政治、思想界,北人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直到兴宣大院君执政时期才被暂时起用(参见词条大院君改革)。19世纪70年代整理北人家族族谱的《北谱》中收录了广州李氏、全州柳氏、密阳朴氏、宜宁南氏、丰川任氏等作为北人而活跃的主要家族的人物。
参考资料
《朝鲜王朝实录事典·北人》.韩国学中央研究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8:39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组织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