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郎(전랑)是
朝鲜王朝时期负责文武官人事行政的吏曹与兵曹的正五品正郎与正六品佐郎的统称。
铨郎本来指的是吏曹和兵曹的郎官。
朝鲜太宗五年(1405年)实行官制改革,权归六曹,各曹增设正、佐郎。正郎和辅佐正郎的佐郎合称“郎官”或“曹郎”,而吏、兵曹又称“铨曹”,故吏、兵曹的正郎和佐郎合称“铨郎”。吏曹铨郎多数由
弘文馆官员充当,
司谏院和
司宪府官员充当的情况也不少。而且如果担任过吏曹铨郎,还可以再当弘文馆、司谏院、司宪府官员,也有调任议政府
检详或
舍人的例子。
另一方面,
朝鲜王朝前期的铨郎仅止于接受吏曹或兵曹堂上官(判书、参判、参议)的命令处理具体事务而已。但到了
朝鲜成宗以后,其政治地位逐渐变化,脱离了过去辅佐堂上官的地位,具备了牵制堂上官的政治地位。后来随着荡平政策的推进,王权得到强化,1741年削弱铨郎权限,并规定正郎和佐郎各减为2员。
铨郎不仅拥有文武官的人事权、荐举各部署的堂下官,还享有通清权、部荐权、荐代法等多项特权。通清权是指选拔三司(
司宪府、
司谏院、
弘文馆)清要职的权利,部荐权是指推荐没通过科举的在野人才的权利。而荐代法则指提名后任铨郎的权利。此外,除非是重罪,否则不会被弹劾,并被视为保障顺利升迁、通向公卿的一条捷径。因此,即使堂上官在路上遇到铨郎,甚至也要下马问候。
在官僚制社会的朝鲜,铨郎的这些特权起到了牵制大臣权限的作用,此点值得注目。因为铨郎掌握三司的通清权,所以三司的言论隐然中不得不受铨郎指挥。于是铨郎就通过三司防止大臣擅权。
光海君八年(1616年)
尹善道的上疏就反映了这一点:“我国古例,堂下清望,皆出于铨郎;堂上清望,虽非全出于铨郎,而铨郎沮之,则不得为之。铨郎之任,不亦重乎?夫如是故,必须广取公议,务得一代名流、望实兼备者,以为铨郎,而人莫敢容私焉。”
因为责任很重,所以铨郎的选任也是很慎重的事。
司宪府对此反映道:“铨郎之职,其选最重,决非人人所可冒居。自前规例,极择一时闻望之人,必于政日,堂上郎厅齐会时议勘
注拟,乃所以重其选也,固不可一朝坏了。”
因为人事权和言论权都集中于铨郎,所以铨郎的人选也可以决定权力的向背。
柳成龙曾说:“党论之作,
权舆于铨荐,
横溃于大臣推勘,薄俗浮躁,互相交煽,非二人各自树党倾轧之致也。”
崔鸣吉也在
劄子中说:“本朝大小
除拜,皆出铨长,独吏、兵郎官使郎厅自荐,而堂下清望除拜皆出郎官之手。以此铨郎之权偏重,往往倾动朝廷。每当郎荐时,年少名流互相吹嘘、互相排轧,视为必争之地,此乃党论之根柢也。”
朝鲜时代中叶以后,因铨郎行使权力而造成党论分裂,围绕铨郎一职的争夺战成为激化党争的重要因素。为了取消铨郎之弊端,
朝鲜肃宗十一年(1685年)废止铨郎荐代法,
朝鲜英祖十七年(1741年)限制铨郎通清权。此后铨郎权限一落千丈,大臣权限随之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