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世纪中期,
魏晋时期的数学家
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
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不断倍增
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率的方法。
基本介绍
割圆术(cyclotomic method)
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
正多边形的面积去
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圆,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
定长的点的集合。早在我国
先秦时期,《
墨经》上就已经给出了圆的这个定义,而公元前11世纪,我国西周时期数学家商高也曾与周公讨论过圆与方的关系。认识了圆,人们也就开始了有关于圆的种种计算,特别是计算圆的面积。我国
古代数学经典《
九章算术》在第一章“方田”章中写到“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也就是我们(2021年)所熟悉的公式。
为了证明这个公式,我国
魏晋时期数学家
刘徽于公元263年撰写《
九章算术注》,在这一公式后面写了一篇1800余字的
注记,这篇注记就是
数学史上著名的“割圆术”。
数学意义:“割圆术”,则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圆面积”。刘徽形容他的“割圆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即通过
圆内接正多边形细割圆,并使正多边形的周长
无限接近圆的周长,进而来求得较为精确的圆周率。
刘徽发明“割圆术”是为求“圆周率”。那么圆周率究竟是指什么呢?它其实就是指“
圆周长与该圆直径的比率”。很幸运,这是个不变的“常数”!我们人类借助它可以进行关于圆和球体的各种计算。如果没有它,那么我们对圆和球体等将束手无策。同样,圆周率数值的“
准确性”,也直接关乎到我们有关计算的准确性和
精确度。这就是人类为什么要求圆周率,而且要求得准的原因。
根据“
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那么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2*半径*圆周率(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圆周长=2πr的来由)。因此“圆周长公式”根本就不用背的,只要有小学知识,知道“圆周率的含义”,就可自行推导计算。也许大家都知道“圆周率和π”,但它的“含义及作用”往往被忽略,这也就是割圆术的意义所在。
由于“圆周率=圆周长/圆直径”,其中“直径”是直的,好测量;难计算精确的是“圆周长”。而通过刘徽的“割圆术”,这个难题解决了。只要认真、耐心地精算出圆周长,就可得出较为精确的“圆周率”了。——众所周知,在中国
祖冲之最终完成了这个工作。
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是取“周三径一”(即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3:1)的数值来进行有关圆的计算。但用这个数值进行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很大。正如刘徽所说,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
圆周长,实际上不是圆的周长而是
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其数值要比实际的圆周长小得多。东汉的
张衡不满足于这个结果,他从研究圆与它的外切
正方形的关系着手得到圆周率。这个数值比“周三径一”要好些,但刘徽认为其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必然要大于实际的圆周长,也不精确。刘徽以
极限思想为指导,提出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既大胆创新,又严密论证,从而为圆周率的计算指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
在刘徽看来,既然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是圆内接
正六边形的周长,与圆周长相差很多;那么我们可以在圆内接正六边形把圆周等分为六条弧的基础上,再继续等分,把每段弧再分割为二,做出一个圆内接
正十二边形,这个正十二边形的周长不就要比正六边形的周长更接近圆周了吗?如果把圆周再继续分割,做成一个圆内接正二十四边形,那么这个正二十四边形的周长必然又比正十二边形的周长更接近圆周。这就表明,越是把圆周分割得细,误差就越少,其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是接近圆周。如此不断地分割下去,一直到圆周无法再分割为止,也就是到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多的时候,它的周长就与圆周“合体”而完全一致了。
按照这样的思路,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一直算到了正3072边形,并由此而求得了圆周率为3.1415和 3.1416这两个近似数值。这个结果是当时世界上圆周率计算的最精确的数据。刘徽对自己创造的这个“割圆术”新方法非常自信,把它推广到有关圆形计算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汉代以来的数学发展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以后到了南北朝时期,
祖冲之在刘徽的这一基础上继续努力,终于使圆周率精确到了
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在西方,这个成绩是由法国数学家
韦达于1593年取得的,比祖冲之要晚了一千一百多年。祖冲之还求得了圆周率的两个
分数值,一个是“约率” ,另一个是“
密率”.,其中这个值,在西方是由德国的
奥托和
荷兰的安东尼兹在16世纪末才得到的,都比祖冲之晚了一千一百年。刘徽所创立的“割圆术”新方法对中国
古代数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历史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基本算法
根据
刘徽的记载,在刘徽之前,人们求证
圆面积公式时,是用圆
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来代替
圆面积。应用
出入相补原理,将圆内接正十二边形拼补成一个长方形,借用长方形的
面积公式来论证《
九章算术》的圆面积公式。刘徽指出,这个长方形是以
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的一半作为长,以圆半径作为高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这种论证“合径率一而弧周率三也”,即后来常说的“周三径一”,当然不严密。他认为,圆内接
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圆面积都有一个差,用有限次数的分割、拼补,是无法证明《九章算术》的圆面积公式的。因此刘徽大胆地将
极限思想和无穷小分割引入了
数学证明。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也就是说将
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加倍,则它们与圆面积的差就越来越小,而当边数不能再加的时候,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的极限就是圆面积。刘徽考察了内接多边形的面积,也就是它的“幂”,同时提出了“差幂”的概念。“差幂”是后一次与前一次割圆的差值,可以用图中阴影部分
三角形的面积来表示。同时,它与两个小黄三角形的面积和相等。刘徽指出,在用圆内接
正多边形逼近圆面积的过程中,圆半径在正多边形与圆之间有一段余径。以余径乘正多边形的边长,即2倍的“差幂”,加到这个正多边形上,其面积则大于圆面积。这是圆面积的一个上界序列。刘徽认为,当圆内接正多边形与圆是合体的极限状态时,“则表无余径。表无余径,则幂不外出矣。”就是说,余径消失了,余径的长方形也就不存在了。因而,圆面积的这个上界序列的极限也是圆面积。于是内外两侧序列都趋向于同一数值,即,圆面积。
利用圆内接或
外切正多边形,求圆周率
近似值的方法,其原理是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它的边长和逐渐逼近圆周。早在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学者安蒂丰为了研究
化圆为方问题就设计一种方法:先作一个圆内接
正四边形,以此为基础作一个圆内接
正八边形,再逐次加倍其边数,得到正16边形、正32边形等等,直至正多边形的边长小到恰与它们各自所在的圆周部分重合,他认为就可以完成化圆为方问题。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
阿基米德在《论球和圆柱》一书中利用
穷竭法建立起这样的命题:只要边数足够多,
圆外切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之差可以任意小。阿基米德又在《
圆的度量》一书中利用正多边形割圆的方法得到圆周率的值小于三又七分之一而大于三又七十分之十 ,还说
圆面积与外切
正方形面积之比为11:14,即取圆周率等于22/7。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在《
九章算术注》中提出“割圆”之说,他从
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每次把边数加倍,直至圆内接正96边形,算得圆周率为3.14或157/50,后人称之为
徽率。书中还记载了圆周率更精确的值3927/1250(等于3.1416)。刘徽断言“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其思想与古希腊
穷竭法不谋而合。割圆术在圆周率计算史上曾长期使用。1610年德国数学家柯伦用2^62边形将圆周率计算到
小数点后35位。1630年格林贝尔格利用改进的方法计算到小数点后39位,成为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最好结果。分析
方法发明后逐渐取代了割圆术,但割圆术作为计算圆周率最早的
科学方法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思想价值
在证明这个圆面积公式的时候有两个重要思想,一个就是我们所讲的极限思想。那么第二步,更关键的一步,他把与圆周合体的这个
正多边形,就是不可再割的这个正
多边形,进行
无穷小分割,再分割成无穷多个以圆心为顶点,以多边形每边为底的无穷多个小
等腰三角形,这个底乘半径为小
三角形面积的两倍,把所有这些底乘半径加起来,应该是
圆面积的两倍。那么就等于圆周长乘半径等于两个圆面积。所以一个圆面积等于半周乘半径,所以刘徽说故半周乘半径而为
圆幂。那么他的原话就是“以一面乘半径,觚而裁之,每辄自倍。故以半周乘半径而为圆幂”。最后完全证明了圆面积公式,证明了圆面积公式,也就证明了“周三径一”的不精确。随着圆面积公式的证明,刘徽也创造出了求圆周率精确近似值的科学程序。在刘徽之前古希腊数学家
阿基米德也曾研究过求解圆周率的问题。
刘徽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上
军阀割据,特别当时是魏、蜀、吴三国割据,那么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
思想界,文人学士们互相进行辩难,所以当时成为辩难之风,一帮文人学士找到一块,就像我们大专
辩论会那样,一个正方一个反方,提出一个命题来大家互相辩论,在辩论的时候人们就要研究讨论关于辩论的技术,思维的规律,所以在这一段人们的思想解放,应该说是在春秋战国之后没有过的,这时人们对
思维规律研究特别发达,有人认为这时人们的
抽象思维能力远远超过春秋战国。刘徽在《
九章算术注》的自序中表明,把探究数学的根源,作为自己从事
数学研究的最高任务。
他注《
九章算术》的宗旨就是“析理以辞,解体用图”。“析理”就是当时学者们互相辩难的代名词。刘徽通过析数学之理,建立了中国传统数学的
理论体系。众所周知,
古希腊数学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建立了严密的演绎体系。然而,刘徽的“割圆术”却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极限和无穷小分割引入
数学证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中不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