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割据,是指拥有军队、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割据一方、不听从中央政府号令的现象。
解释
军阀割据是割据行为的一种,它的行为主体是军阀。
军阀是指在
正常的国家
体系内,由自成
派系的
军人组成军事集团,对国家地域划分势力范围,使用军事手段割据一方,并控制其割据地的行政,司法,教育,税务等政府机构和所属官员的任命。军阀是国家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权衰弱的产物。军阀一般都无视中央政府的存在,有的甚至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其军事集团只服从于军事首领,并不服从于中央政府。
割据是指,分割占据,即占据一方领土,成立政权。
形成原因
中央政府下放过多权力
出于开疆、安边、减支、平叛、制衡等目的,中央政府往往会下放一些权力到地方或军队,有时地方和军队的权力会集于一人或一职。这是十分考验中央政府的执政能力的,若缺乏控制和变通的能力,可能会导致中央实力的下降和地方势力的膨胀。
地方拥有割据的基础
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军阀割据和地方分立是一体两面的——地方拥有武装力量,才能维持自立;而地方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则是军队保持战斗力和割据的重要条件。一个各项条件良好的地区,更能激发军阀的野心和欲望。
军队与地方形成稳定的结合
在长期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条件下,如果军队将官长期兼任地方职务(如天宝时期的节度使),或地方官掌有募兵养兵权力(如汉末的州牧),军队和地方易形成形成互生共存的关系。唐朝难以削平河北三镇的一个原因就是,不能将河北三镇牙兵从当地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
外部势力的干涉
外力干涉有的会影响中央对地方的政策、有的会影响地方对中央政令的执行、有的还会支持地方势力与中央对抗,甚至直接出兵干涉。这在民国的军阀混战时代十分明显。北洋三系军阀的背后,都有外国列强的身影;即使是日后的蒋介石政府,也得到了英美列强的支持。
中国历史上
东汉末
秦朝将郡县制推向全国,汉初又糅合封国制,故谓郡国并行制。西汉中期后,封国势力日衰,郡县成为占绝大多数的地方行政机关。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刺史部,在郡县上加了一级监察机构。
184年,为镇压黄巾起义,东汉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和地方士族豪强自行招募军队。
188年,依据刘焉的建议,中央政府又改刺史为州牧。昔日作为中央派出监察机构的
刺史一跃成为手握地方行政、财政和军事大权的
州牧。
自主募兵已经使得地方大族军事实力大增,放权州牧更使得有实力和野心的宗室、豪强士族可以名正言顺地窃据地方权力。(宗室如刘焉、刘表就以此分别割据益州、荆州)至此,割据已经事实形成,中央政府名存实亡,历史进入群雄逐鹿的时期。
唐末-五代十国
唐睿宗时,为防止异族的进犯,唐朝廷扩充军镇,设立
节度使。到玄宗时,天下共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
经略使。各地的节度使手握重兵,同时也兼任其他职务,在地方往往还有财政,监察管内州县等权。节度使制度既是唐朝安疆拓边的利器,也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
安禄山发动叛乱。在平叛以及之后的维稳过程中,中央政府越来越仰仗藩镇的力量,节度使、经略使、观察使越设越多,直至无地可设。藩镇之中有许多是忠于朝廷、接受中央人事任免的,但它们在内政事务上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更有一些以
河北三镇为代表的藩镇,它们听调不听宣,甚至不服从唐廷的任命。中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事实上已经形成。乾符二年,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遍及全国(北至黄河,南到广州,东临海,西达关中),唐朝廷建构的藩镇制约体系被打破。农民军攻入长安后,唐朝廷威望无存,各地势力肆意发展,很快进入军阀混战的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地方虽然初步形成了割据政权,但在这些政权的内部,武人思想盛行,军中往往还存在一些山头。这些政权大多短命,有不少就亡于内部的军事政变。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
民国
在民国政府作为中国(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的三十余年中,地方拥兵自重、自行其是的现象可以说是相伴始终。而这些现象的种子,则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清种下的。
在长达十余年的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中,绿营和八旗不堪大用、无力镇压,清政府乃命令各省在籍官绅举办
团练,组织武装。在镇压太平军及洋务运动期间,清廷又给予一些地方度支自便之权。这就为地方的分立提供了军事和经济条件。
这些地方实力派组织的团练军在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也天然具有以籍贯为纽带,保持内部团结的特点,如军号:湘军、淮军、楚军等,就有明显的地域性。后来,湘淮楚三军主要人物既治军务,又参与中央政事,有时又坐镇地方。这种类似“入而内相,出为外王”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中,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等人(还有两江总督
刘坤一、湖广总督
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
袁世凯)认为中国必败,为保全地方,竟然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对北方战事坐视不理。事后,李鸿章又被清政府任命为谈判代表。不管李鸿章的初心如何,这些事件已经表明,清政府并非上下一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已经大大衰弱;清政府对地方和军方实力派并不信任,但又不得不倚重之。在大厦将倾的时代,这种不利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反而不断的加剧。日后民国的军阀割据混战,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地方团练军一度救清朝于危亡,这些队伍被纳入国家正规军后继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统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内部的腐化,湘淮楚等团练军战斗力下降的问题日渐严重,在不少重要的战事中败下阵来。
甲午战争(1894年)后,清政府开始筹建新军。辛亥革命前,各省的新军相继筹建或建立。但在辛亥革命时,新军中既有追随革命者,又有效忠清廷、或是趁势投机者。其中,武昌新军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而以袁世凯为核心,驻守北方的北洋新军则是清政府与革命势力对峙和谈判的最大筹码。袁世凯野心勃勃,趁机渔利,如愿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此后数年,北洋势力不断谋求扩张、驻守各地的前清新军大多成为地方的实力派,而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仍在南方活动。
袁世凯修约和称帝前后,一批爱国军人公开与袁世凯决裂,不再听其号令。1916年6月,袁死。北洋势力随即分裂为直、皖两系,张作霖领导的东北奉系也自成一家。三系矛盾日益激化,
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
北伐战争等大战接踵而至,较小规模的军阀混战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割据和争夺基本以省为单位进行。
1928年12月,奉系军阀张学良在东北宣布易帜,拥护南京国民政府。至此,北伐战争结束。北伐战争结束了北洋军阀时代,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但是,全国各地仍存在大大小小的军阀势力,民国进入新军阀混战的阶段。
东部新军阀的崛起和矛盾引发了新一轮的混战,蒋系、新桂系、奉系、冯系、晋系之间时而结盟,时而交兵。由于蒋系实力最强,蒋政府又坐有中央政府的名号,其兼并愿望最为强烈,故此时期的战事多与蒋系有关。1930年,新军阀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这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除这些军阀之外,北伐的策源地广东为陈济棠所据;四川逐渐形成刘湘等八大军阀头目;云贵两省控制在滇系军阀的手中;山东韩复榘、西北马氏军阀渐渐脱离冯系,冯系日趋瓦解;新疆先后控制在杨增新、盛世才手中。
随着全面抗战爆发,各军阀暂止争斗,共御外侮。在这个阶段,蒋介石趁势接手川渝,并以中央政府身份和民族大义对其他军阀进行管制和调动,消耗了其他军阀的实力,而进一步扩大了蒋系的力量。
直至解放战争时,解放军才扫清了中国大陆的军阀势力。
其他时期
除以上三个时代外,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军阀割据也存在秦汉之际、两晋——南北朝、隋末唐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
其他国家现象
无独有偶,军阀割据现象也广泛于世界各地。东亚的日本军阀割据历史十分漫长,以日本战国时代为代表。历史上,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阿拉伯帝国、
蒙古帝国、
奥斯曼帝国等庞大帝国都在中后期面临军阀割据的问题,它们都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有的甚至因此国家解体。
奥斯曼帝国距今较近。在它的衰落期,它的北非行省相继失控,如埃及
马穆鲁克集团实质上已经自治。马穆鲁克衰落之后,雄踞埃及的一代枭雄
穆罕默德·阿里一度对抗中央,甚至北伐奥斯曼本土。在穆罕默德·阿里的治下,埃及几乎成为独立的国家。
西欧的分裂局面一般不视为军阀割据,但长期盛行的封建领主制度下,中央政府的实际管辖范围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地方大多掌握在拥有军队的封建贵族手中。这些封建贵族会对国王(或皇帝)履行相应的义务,但也时常为自己的利益消极履行义务,甚至对国王(或皇帝)加以反抗。同时,有些贵族还与邻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同时也是英格兰的领主)。这与中国历史上某些时期的军阀割据局面有所相似。这种局面直到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的权力扩大和封建贵族的式微时才有所改观。从这时起,以法国为代表的统一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了。
民国年表
1916年
6月,
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
冯国璋为首领的直系和以安徽人(简称皖)
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直系代表人物有
曹锟,
李纯,
陈光远,
王占元等,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直系的基本势力.皖系主要人物有
徐树铮﹑
靳云鹏﹑段芝贵﹑
傅良佐﹑
倪嗣冲等。
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段祺瑞依靠
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匈宣战,但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
1917年
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
1918年
民国七年(1918年),由于军阀混战,
四川实行“防区制”,四川境内各派军阀划区割据,各个防区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全川军令政令并不统一。
秋,组成以
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皖系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
徐世昌取代
冯国璋任总统,压制
直系军阀,以便实行一系专制.皖系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直系在英,美支持下,同以
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为争夺中央政府的权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8月,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徐世昌为总统,取代了冯国璋的职权.
1919年
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成为直系首领.直皖军阀的权力争夺日益加剧.
1920年
7月,
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军击败.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
皖系军阀逐步被消灭.
直奉联合发动了直皖战争,打败了皖系军队,一起控制北京政府.直皖战争后,直奉之间因在地盘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8月,粤桂战争爆发,桂军以沈鸿英为攻粤总司令与陈炯明指挥的粤军作战。
同年8月中旬至10月,粤军转危为安
11月,桂军撤出广东,第一次粤桂战争结束。
1921年
6月,旧桂系再次出兵广东,旨在重新控制两广地区,却仍以桂系失败告终。
1922年
4月爆发首次
直奉战争.结果奉军战败,退出关外.直系控制北京政权后,仍推行武力统一的政策,驱逐徐世昌,扶出黎元洪复任总统,策动广东的
陈炯明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出广东.同时派
杨森督川,
孙传芳督闽,
沈鸿英督粤.
1923年
2月
6月,曹锟在京驱逐黎元洪,
10月,曹锟经贿选窃踞总统职位.直系由此而声名狼藉,财政经济状况也日趋恶化.
1924年
10月
1925年
3月,孙中山逝世后,北京政权实际上被奉系首领
张作霖控制.原属直系的浙江督军
孙传芳,跃为直系后期最有实力的首领.
10月,孙组织浙,闽,苏,皖,赣5省联军,自任总司令,以东南5省首领自居.吴佩孚则乘机到汉口自称苏,浙,鄂,赣,川等14省讨贼联军总司令,重新纠集直系势力.
1926年
6月,北伐战争前夕,
吴佩孚拥有兵力约20万人,占据湖南,湖北,河南和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控制着京汉铁路.
孙传芳拥有兵力约20万人,占据着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先在湖南,湖北消灭吴佩孚的主力,接着在江西,福建击溃孙传芳军队.不久,直系军队的残部也分别被消灭.
1928年
6月,奉军统领时任安国军政府的张作霖在返回奉天(今沈阳)时被日军炸死,其子张学良继任奉军总司令。
12月,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信奉三民主义。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和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的结束。
护法运动
1917年
7月
张勋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号召护法.
段祺瑞重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拒绝恢复国会,实行《临时约法》.孙中山发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号召,率驻沪海军到广东,与西南军阀联合.
8月
9月1日,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领导滇军,
粤军及部分
桂军,
黔军,
湘军,川军等,抗击
北洋军阀段祺瑞的军事进攻,曾击败进入湘,川的北洋军.
1918年
5月,孙中山在桂系军阀
陆荣廷排挤下辞职赴沪.护法军政府成为南方军阀的政权,并向
北洋军阀靠拢,酝酿
南北议和,护法运动遂告失败.
张勋复辟
人物简介
张勋(1854~1923),原是清代的江南提督.中华民国成立后,他率领的队伍仍然留着发辫,表示效忠清室,所部故称
辫子军长江巡阅使,统率两万军队驻扎
徐州一带.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后,政局动荡不已.张勋遂乘机联络前清遗老遗少及保皇党人
康有为等,积极为复辟作准备.
事件经过
1917年7月清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12天的事件.由于这次事件是张勋一手策划,史称张勋复辟.
1917年5月,因是否解散国会问题,
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
段祺瑞发生争端.黎元洪被迫召张勋入京调解.张勋便带领3000军队于6月14日入京.30日7月1日凌晨,张勋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领康有为等群党,拥12岁的傅仪登基.改民国六年为
宣统九年,易五色旗为龙旗,恢复清末官制,封官受爵.张勋自为
议政大臣,
直隶总督兼
北洋大臣1917年7月12日,张勋仓皇逃入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布退位.
段祺瑞于7月14日到北京,重新执政.